1、千米和吨的认识说课稿范文“千米和吨的认识”一课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建立了厘米和米的概念,但是对于毫米和分米,还没有正式接触,只是在尺子上见过。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具体实践, 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 可以这样进行:教师先出示一把尺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再让学生每人拿一把尺子看上面的小格, 找出 1 厘米,再从 1 厘米的小格中找出表示 1 毫米的小格,数一数 1 厘米中有多少个 1 毫米的小格,从而得出 1 厘米 =10 毫米。再
2、实际量一量,感知 1 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比划,还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硬币,量一量它的厚度,再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 从而加深对毫米这个概念的认识。又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考虑到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就比较困难。因此,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让学生实际走一千米的路, 这样从实践中感知1 千米有多长,就比较容易建立千米的观念。再如教学吨的认识时,是通过实际参观和推算来进行教学的。如:一袋水泥 50 千克, 20 袋共重 1 吨。我们班学生平均每人体重按25 千克计算, 40 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 吨。而且还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知形成吨的
3、概念,从实践中得出11 吨物体的重量,加强对吨的认识,吨等于 1000 千克的观念。教学量的计量,要遵循学习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类推、概括、抽象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单位换算,通过1 厘米 =10 毫米、1 千米 =1000 米、1 吨=1000 千克推出 5 厘米是几毫米, 9 吨是多少千克, 5000 千克是几吨等,这样教学重在启发理解、思考。理解的东西才有助于记忆,有利于运用。在计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初步技能。一方面,结合教学长度单位,让学生自制量具,并用来度量一些简单的物体。另一方面,通过度量物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例如:让学生量黑板的长、铅笔的长、课本的厚度,还可以量几条线段的长度等, 通过这些活动, 既能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的简单方法,还可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把教法和学法看成一个整体,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综合考虑、设计教学。还要借助直观、及时抽象,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认识,提高分辨能力。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