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本科试卷1一 、选择题1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 竣工后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称为(B) 。A单项工程B 单位工程C分部工程D 分项工程2 流水施工组织方式是施工中常采用的方式,因为 ()。A.它的工期最短B.现场组织、管理简单C. 能够实现专业工作队连续施工工D.单位时间投入劳动力、资源量最少3. 某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 其主体工程由支模板、 绑钢筋和浇混凝土 3 个施工过程组成,每个施工过程在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均为5天,划分为 3个施工段,则总工期为 (B )天。A.35B.40C.45D.504.某专业工种所必须具备的活动空间指的是流水施工空间参数
2、中的( B )。A. 施工过程B. 工作面 C.施工段D.施工层5.若某网络图中有m 条关键线路,则m 条关键线路中各线路的持续时间之和(A) 。A. 相同B. 不相同 C.有一条最长的D.以上都不对6.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目的是为了缩短(B)。A. 计划工期B. 计算工期C.要求工期D.合同工期7.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A) 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A. 紧后工作最早开始B. 后续工作最迟开始C. 紧后工作最迟开始D. 本工作最早完成8.按最早时间绘制的时标网络计划中“ 波折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C)。A.工作持续时间B.虚工作C.自由时差D.总时差二简答
3、题11. 流水施工划分施工段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各施工段劳动量大致相等,以保证流水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及节奏性,劳动量不宜超10%15%.应满足专业工种对工作面的空间要求,以发挥人工、 机械的生产作业效率,因而施工段不宜过多,最理想的与施工过程数相等。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施工段的界限应尽量与结构的变形缝一致. 当施工对象有层次关系且分层又分段时,划分施工段尽量满足下面关系:A.m n2. 组织施工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3. 答:流水施工、平行施工、顺序施工4. 顺序施工:工期最长,资源投入强度低,有利于组织施工,现场管理简单,可能会产生窝工现象,适用于规模较小,工作面有限的工程5. 平
4、行施工:工期最短,资源投入强度最大,现场管理复杂,不利于实现专业化生产,适用于工程工期紧迫,资源有充分的保证及工作面允许的工程6. 流水施工:工期较短,资源投入连续均衡,结合了平行施工和顺序施工的优点,作业队伍连续, 充分利用工作面, 是比较理想的组织施工方式强, 适用于较广, 一般工程均可以。3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有哪些?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其他方法: 同时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和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等两种方法对同一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以满足工期目标的要求。4、什么是总时差?什么是自由时差?两者有何关系?答:总时差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 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
5、时间; 自由时差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 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时间; 关系:自由时差等于或小于总时差, 自由时差不可能大于总时差, 总时差为零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自由时差本工作可以利用,不属于线路所共有2三绘图与计算1、某一段城市道路扩建工程,工程项目划分与工作相互关系及工作持续时间见表1,试绘制双代号网络计划图。表 1工作代号ABCDEFGH工序名称测量土方路基安装清杂路面路肩清场工程施工排水施工施工紧前工作-ABBBC、 DC、 EF、 G持续时间110251321参考答案:如下图所示。DF535ABCH12347811021EG61232、某工程项目由、四个施工过程组成,
6、划分为两个施工层组织流水施工,施工过程完成后需养护1 天,下一个施工过程才能开始施工,且层间技术间歇时间为1天,流水节拍均为 2 天,试确定最小施工段数目,计算工期,并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 13分)参考答案:解: 因流水节拍均等,属于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1)确定流水步距: K= t = 2 天( 2)确定最小施工段数目:因分层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层内各施工过程的间歇时间为:Z1 = Z2 = 1一层、二层之间间歇时间为:C = 1施工段数目最小值为:m = 4+ 2/2 = 5( 参见教材P31 公式 2 5)(3)计算工期:T = (mr + n -1)t +Z1 = 27 天。(4)流水施工进度表层过施工进度 / 天数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一二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