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908994 上传时间:2021-03-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第十八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考点展示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6。我国的宗教政策。核心考点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特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建立 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原因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我国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保障。我国实行民

2、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国家角度而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公民角度而言,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措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1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原则含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民族平等享有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前提 )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指在民族平等基础上, 我国形成了各族民族团结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过程 )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各民族共同 各民族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繁荣 (结果 ) 得到发展关系原因在我

3、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民族的团结、 民族的凝聚力,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3。在民族原则上的几个注意点原则注意点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别。民族平等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 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民族平等不仅是

4、指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各少数民族民族团结之间的团结各民族共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同繁荣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的共同繁荣提醒 对少数民族和地区给予特殊的扶持和照顾,不仅没有违反民族平等原则,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XX 江苏高考 17该考点的考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以国家或其他地20XX 安徽高考 6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实例等为背景,一方面考查对20XX江苏高考 18新型民族关系的理解, 另一方面考查对民族三原则的甄20XX重庆高考 34别及对其相互关系

5、的理解。命题点 1新型民族关系2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典例1(20XX安徽高考 )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 BCD答案B解读内地对民族地区开展教育对口支援,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体现,是坚持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体现,答案为B 。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政治保证, 错误;教育对口支援旨在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

6、事业,使民族地区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 ,这是各民族平等享有各种权利的法律依据, 与题目指向不符。命题点 2甄别民族三原则、理解其相互关系典例 2(20XX江苏高考 )20XX年 9 月,有着58 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 参赛人数从首届13 个民族的395 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 55 个民族的 6 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地交流和融合。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A 和睦相处B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C一律平等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答案D解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平等、团结、

7、共同繁荣”, D 项正确。 A 、 C两项都是片面的;B 项是我国形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典例 3(20XX重庆高考 )20XX 年,中央决定大幅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 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A BCD答案B解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表述错误。对口援助新疆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对新疆困难地区的特殊政策体现

8、了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入选。1 20XX 年 10 月 9 日,国务院批准新设立国家级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这一举措()贯彻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消3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除民族差异,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巩固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A BCD答案A解读此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现了共同繁荣的原则,故 正确;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故正确。各民族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一律平等,但是并不能消除差异,排除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故排除

9、 。2 材料20XX 年 9 月 3 日至 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新疆进行了考察调研。他强调,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大好机遇,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温家宝强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进步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答案

10、(1) 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新型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4)公民应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核心考点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正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内容注意点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自治地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自治区是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是省一级的行政单方位;自治州是地级市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行政单位;自治县 ( 旗)是县一级的民族自治

11、地方,是县一级的行政单位自治机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既是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关自治机关。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自治权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提醒 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 自治机关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 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必要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4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

12、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2)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3 怎样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坚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2)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3)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4)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4 我国民族关系、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关系(1)区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

13、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联系:我国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这是实施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客观基础。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又是发展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保证。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一致的,前者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总的指导思想,后者则是总的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和落实。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XX 江苏高考 16对于本考点,高考往往以热点材料为背景,或者以20XX 大纲全国卷 38(1)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的基本内容,20XX 江苏高考 16或者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据20XX 全国 34和优越性等。命题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典例4(20XX全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A BCD答案B解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人大和政府。材料中的政府并不是权力机关,故错误;自

15、治机关的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等, 不选。故选B 。5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命题点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据和优越性典例 5(20XX江苏高考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建设团结、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西藏所走的这条道路()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由人的目的决定的A BCD答案A解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正确;建设 “ 社会主义新西藏 ” 体现了西藏的发

16、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正确;从 “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 ” 出发,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正确。 说法错误,夸大了人的目的对社会历史的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3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依法全部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目前全国共有290 多万名少数民族干部。这充分证明()我国少数民族享有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我国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A BCD答案C4“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每当想起旧西藏农奴唱的这首民谣,拉萨北

17、京中学的索朗卓嘎就很庆幸自己出生在新社会。确实,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藏族同胞能过上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是()西藏自治区拥有高度自治权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藏族人民能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 BCD答案C解读此题考查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高度自治权属于特别行政区,排除 ;人民通过选举代表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排除 。核心考点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 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政策注意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非鼓励公民信教。国家既保护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国家保护正政策常的宗教活动,这里的“正常”,其实就是

18、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6 / 16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政、教育、司法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家有必要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我国的宗教采取自治、自传、自养的方针,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

19、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做到“两个要求”、“两个支持”。也不是说宗教的本质发生改变,宗教仍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2。我国为什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有自身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其存在有着深厚的根源,其消亡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因此,宗教不是行政力量所能消灭的,对待宗教只能因势利导。(2)在我国,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也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宗教信仰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3 邪教不是宗教宗教邪教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虚幻的

20、反映,是一种唯冒用宗教旗号, 宣传迷信邪说, 蒙骗群众,含义心主义世界观, 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非法聚敛财物, 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力量势力本质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虚幻的反映;宗教组织以非法敛财、精神控制、危害社会为目的,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在历史上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在一定历史妖言惑众, 破坏社会稳定, 聚敛钱财, 残影响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过一定的积极作害生命用对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动态发布20XX 江苏高考 1820XX 北京高考 3120XX 海南高考 12命题特点对此考点,

21、高考常常以国家对宗教事务方面的政策措施或宗教界的活动等为背景材料,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宗教政策7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20XX 天津高考 6内容的理解和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等。命题点 1宗教政策的内容典例6(20XX北京高考 )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探究。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关于推动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 、发挥宗教团体在赈灾救济中的社会功能、论农村信教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期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研究。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最可能是()A 我国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B 我国如何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C我国宗教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D 我国

22、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答案D解读分析材料可知,甲组同学的论文参考文献都是关于宗教与社会、宗教团体的社会作用、信教群众等爱国人士的作用等等,属于国家要求信教群众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所以属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选D。命题点 2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典例7(20XX江苏高考 )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说明了()A 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B 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

23、爱国组织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D 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答案 D解读材料信息明确告诉我们,我国的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 项正确。 A 、C 两项与题意无关;B 项仅仅表达了宗教团体的性质,不够全面,也不符合题意。5江西省民宗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就宗教教职人员的社保和医保问题进行调研。将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保和医保问题的相关政策,让教职人员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维护宗教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这表明()A 信仰宗教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受法律保护B 宗教活动是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我国宗教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方式发挥着积极作用D 我国切实贯彻宗

24、教信仰自由政策答案 D解读切实保障宗教教职人员的民生权利表明了对宗教人士宗教信仰的尊重,是贯彻宗8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表现,D 正确。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实行政教分离原则,A 、B 错误;宗教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不等于宗教只有积极作用,C错误。620XX 年国际安全的焦点依然在西亚北非地区。这些地区存在着尖锐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我国也存在多种宗教,但相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而言,我国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宗教在我国能起到积极作用,是因为()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我国宗教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25、政策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A BCD答案D解读本题考查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起到积极作用的原因。 本身表述错误,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表述错误,我国宗教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本题选D 。易错点 1对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认识不清提醒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要准确把握每一原则的含义、表现、重要性、措施等内容。矫正训练1 (20XX重庆高考 )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例如: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政策倾斜;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尊重

26、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年节等方面的习俗。其中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是()A BCD答案A解读抓住题干指向性 “ 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 , 正确。 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A 项。易错点 2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认识错误提醒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矫正训练2 60 多年前, 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在内蒙古诞生。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A 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B 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D 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

27、的自由权答案 B解读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法院、检察院不行使自治权,A 错误;9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区,C 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一定的自治权,D 错误 。易错点 3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信教提醒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鼓励和支持公民信教,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矫正训练3 在西藏,随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僧侣和各族群众,到处悬挂着经幡,堆积着刻有经文的玛尼堆,信教群众几乎家家设有小经堂或佛龛。目前西藏的各类宗教活动场所有

28、 1 700 多处,僧、尼46 000 多人。这说明()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支持和鼓励人们信教西藏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国家尊重和保护西藏人民的人权政府应要求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A BCD答案B解读本题易误选 ,误选原因在于对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识不清楚。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这并不是说我国支持和鼓励人们信教;不符合我国的宗教政策,错误。 正确,故选B。易错点 4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醒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因为社会主义倡导的是唯物主义,而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29、矫正训练4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面对我国宗教政策理解正确的是()在我国任何人都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禁止我国宗教与国外宗教相交流禁止任何势力对我国宗教事务进行干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A BCD答案C解读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阻止正常的宗教交流,排除 ;宗教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不可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只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排除。国务院印发少数民族事业“ 十二五 ” 规划热点解读命题前瞻10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背景扫描 20XX 年 7 月 20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少数民族事业 “十二五 ”规划。规划提出了 “十二五 ”期间我国少数民

30、族事业的五方面主要发展目标。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二、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三、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教育、文化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与全国的差距明显缩小。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适应各族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五、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和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备,民族事务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不断深入, 民族关系更加和谐 。信息点 我国坚持各民

31、族共同繁荣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信息点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信息点 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命题猜想 少数民族事业“ 十二五 ” 规划提出了“ 十二五 ” 期间我国少数民族事业的主要发展目标。这一热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等知识。命题预测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

32、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解决好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列有关民族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 ) 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人民内部矛盾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A 。 B C D 答案 B2。 20XX 年中央电视台每天推出的“数字十年”显示,“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 多年来,逐步缩小了边境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这说明()A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B。民族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和政治基础C。民族

33、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答案A3。民族和谐始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民族和谐,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因为,这一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11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信息点 贯彻民族三原则和民族政策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A 。B 义民族关系。CD答案 DA 组基础强化20XX 年 11 月 30 日全国首部中小学藏语词典在甘肃首发。据此回答1

34、2 题。1该部词典的出版发行()A 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B 能消除民族间文化差异C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D 促进民族共同繁荣答案 C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将对该部词典进行藏、汉、英三语对照版本的编译工作,进一步拓展词典的功能,此举会有利于()A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B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走向统一C增强民族文化的多样化D 抢救、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答案 A3自安徽省与西藏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以来,皖藏实现了从政府援助到社会帮扶,再到产业及人才技术的交流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皖藏协作的主要目的在于()A 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B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C解决东西部教育科技发展不平衡的

35、问题D 消除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答案 B4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记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功武略,也传扬着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旷古传奇。在我们薪火相传的记忆中,既有胡服骑射、关山飞渡,又有苏武牧羊、昭君出塞。中华民族的历史,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是繁荣昌盛的基础,和则两利,分则俱伤。这说明()12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符合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形成的A BCD答案B解读民族平等、

36、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错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 观点错误。材料强调了民族团结和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观点正确。560 多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自主制定自治法,享有高度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三级A BCD答案C6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 2。4

37、8 万座,宗教教职人员 2。9万多人,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 1 700 多处,住寺僧尼约 4。6 万人,僧侣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宗教信仰的本质已发生了变化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A BCD答案C7 20XX 年 4 月 23 日,正在阿根廷访问的中国藏学家、活佛代表团,会晤了阿根廷外交部宗教国务秘书,就如何保护宗教传统文化、发挥宗教社团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等话题进行了交流。这说明我国()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宗教人士到国外传教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对外交往坚

38、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抵御境外宗教势力A BCD答案C8 20XX 年 6 月 14 日,正在凉山州调研的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专程前往木里藏族自治县康坞大寺看望寺庙僧人,调研宗教工作,勉励康坞大寺和木里县藏传佛教寺庙、僧人爱国爱教、守法持戒,在藏传佛教和谐寺庙创建活动中走在前面、做得更好。上述材料表明()A 我国保护广大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动B 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3 / 16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C我国公民切实享有宗教信仰自由D 我国宗教的本质已发生根本变化答案 BB 组能力提升9 20XX 年 7 月 13 日,第六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交易会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宗旨,围绕“稳定繁荣,和谐发展”这一主题,以民族商品展览贸易为平台,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的举行有利于()A 实现民族团结,为促进民族繁荣提供物质基础B 促进经济发展,为促进民族团结提供物质基础C促进共同繁荣,为促进民族平等提供政治基础D 实现民族平等,为促进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