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新课标下“焦虑感”和“职业性倦怠”的关系分析浅谈新课标下“焦虑感”和“职业性倦怠”的关系分析最近一二十年来,世界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带来工作的便利、速度与效能。青年人已经开始过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生活。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比如互联网的海纳百川的信息存储功能,独特的链接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便利化) ,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思考方式,也改变着千百年来形成的印刷文化的阅读思维方式。思维跳跃、碎片化、缺少深度,专注力丧失,都是新的现象。很多人迷恋于网络,已经不太可能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去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人们很容易变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记忆完全
2、依赖互联网,依赖百度、谷歌,那记忆就可能沦为技术化。生物记忆变成物理记忆,这对人类的感情、性格、思维的形成会有什么影响?起码可以断定,过量的信息,真真假假,鱼龙混杂,总是来不及过滤、处理,就如同大海波涛一样不断丛集、翻滚,冲击着人们,这可能会产生很大问题,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心态。过量的信息,容易让人产生普遍的焦虑。如奶粉问题、动车出轨事件、地沟油问题、老太太跌倒事件、北京同仁医院病人行凶事件,等等,从新闻传播角度,揭露问题非常必要,有监督警醒作用。过去的新闻比较回避矛盾,在揭示社会真相方面是很不够的。但从新闻伦理角度看,过量的负面报道所造成的效应往往是消极的,会冲击普遍的社会心态。互联网时代,信
3、息过量的问题是人类诞生以来所没有过的,是全新的问题。为什么“扯”到互联网和信息过量?因为我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一些中小学老师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但焦虑也多了。这是为什么?我想除去社会转型、市场化等原因,恐怕也有信息过量的原因。所以我主张大家都能好好思考一下,在新的世界性的焦虑现象面前,我们最好能多一些“定力” ,让自己静下心来。面对信息过量现象要有自觉,那就是学习并让自己具备一点信息传媒素养,知道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一些重大的变化(比如传播渠道、方式) ,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动面对,不是被裹挟。对于网络信息,对于博客、微博的传播特点,都要有一定了解,尽量选择相对良性的信息渠道,适当减
4、少信息量。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自己要有一些过滤、分析,才不至于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要有平常心,日子才过得下去。语文学科本是化育人的学科, “定力”就尤其重要。这里说的“定力” ,包括应对和过滤复杂、过量信息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的眼光,还有平常心。自己有些“定力” ,才不至于完全被信息爆炸的洪流所裹挟,才能在没完没了的各种“现实冲击”面前保持清醒,不“愤青” ,不抱怨,也不“九斤老太” ,不随波逐流,而是沉下心来,尽量挤出自己发展的空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实在的事情。自己有“定力” ,才能让你的学生处于相对不那么烦躁的“小气候”中,也才有比较好的学习环境。我也主张中小学要有
5、传媒素养方面的教育,这是新课题。我们的社会得病了,是“时代病” 。完全不焦虑已经很难,但能较为清醒地意识到现代社会“普遍的焦虑病”问题,尽量使自己减少一些困扰与烦躁,有些自觉,也许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幸福感有所提升。这个问题很大,还缺少研究,我也只是有这种感觉。除了社会原因、信息过量原因,老师们的焦虑很大部分还来自教学生活的失衡。过去当老师那种“自由职业”的状态已不复存在,教学中很多问题都是两难的,不好解决。常听老师们抱怨说,课改理念是好的,但现在谁也摆脱不了应试教育,所以很无奈,只能是老一套。现在课改效果不那么明显,很多学校、很多老师的确还是搞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那一套,还是一门心思力争
6、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现在是名校升学率)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社会的“普遍的焦虑” ,传递和转移到了教育领域,学校也很烦躁、很功利,教育的本义在相当程度上被异化了。一边搞课改,一边是应试教育不断加压,学生们几乎就把学习当做敲门砖,老师们也很无奈,这也是造成焦虑的一方面原因。如何减少无奈与焦虑,我有三句话:承认现实,着眼未来,懂得平衡。承认什么现实?高考中考仍然存在,竞争必然激烈,那么人们极端重视考试的想法也就必然牵制教学,极大地影响教学。这种状况很难解决,不是我们当老师的可以左右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现实。着眼未来呢?就是比较清醒地看到现实中存在的极大的不合理,现在这种应试教育是不可能真正
7、培养出优秀人才的,甚至可能产生扼杀个性与创造力的极坏的后果,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巨大阻碍,就完全放弃老师的责任。特别是语文老师,从事的是人文性、精神性很强的化育人的工作,所以理想的灯不能就此熄灭,不能让自己连同我们的学生完全卷进应试教育的泥淖之中。就是说,还得留下一份心,为孩子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成为既有知识与能力,又有健全人格的人。承认现实,又要着眼未来,两者有些矛盾,并不容易做到,所以我提出要懂得平衡。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课改和高考应当相生相克,共同改进。这就是平衡。现在有一种看法,好像课改就是要完全摒弃应试教育,就是要改变高考、中考带来的一切负面影响,就是和考试对着干。这种看法与态
8、度是不符合实际,也无济于事的。课改应当和高考“相生相克” ,一起改进。 “相生”就是共存;“相克”就是互相有矛盾,又互相促进改革。为何要“相生”呢?说到底,课改目前还得在高考的框架下进行,不能过分理想化,不能和高考对立起来独立推进。在高考框架下课改能走多远,就尽量走多远。完全不考虑高考,甚至忌讳谈高考,这样的课改是脱离国情,脱离实际,不会成功的。家长和老师也不会听你这一套。课改怎么面对高考,和高考共存相生,又不被高考拖着走,恐怕要调整思路,想想办法。高考不会取消,只能改革。事实上这几年已经作了一点改革,但既然是考试,就有基本要求,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高考对于教学肯定会有制约,课改必须面对这种必然的制约,但又保持一定距离。这就是“平衡” 。有平衡,就是进步,就是改革。这是个现实问题、核心问题,是课改的瓶颈。也不能简单认为面对高考,就是站在课改的对立面,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我们要帮助学生学得好,学得活,考得好。课改和高考必须也能够谋求共存,彼此“相生”又“相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