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企业税收成本极小化、企业税务管理与政府态度.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886124 上传时间:2021-03-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税收成本极小化、企业税务管理与政府态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税收成本极小化、企业税务管理与政府态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税收成本极小化、企业税务管理与政府态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税收成本极小化、企业税务管理与政府态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税收成本极小化、企业税务管理与政府态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企业税收成本极小化、企业税务管理与政府态度(作者 :_单位 : _ 邮编 : _ )企业税务筹划与企业税务管理企业税收成本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企业税收负担, 即企业实际缴纳的税款;二是企业纳税成本, 即企业执行和遵从税法所负担的管理成本;三是企业税收效率成本,即税制对企业选择造成的扭曲。其中第三个部分的成本主要应由优化税制来解决,本文不讨论。本文主要讨论前两个部分。 按照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函数极大化。 因此,企业追求税收成本极小化符合理性原则。企业有两种途径使其税收成本最小化,一种是非法途径,另一种是合法途径。非法途径包括偷税、避税、抗税等形式,企业采取非法途径

2、一旦被税务部门查处,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故非法途径的特点是可逆的。合法途径是指企业通过税务管理减少其税收成本,其特点是不可逆的。需要指出的是, 有的企业通过洗税方式逃避税务部门的监管,使其偷税、避税、骗税所获收益不可逆。人们一般认为税务管理属于政府行为, 实际上企业同样需要税务管理。企业税务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税务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和创新等环节使其税收成本最小化的管理活动。 传统理论模糊企业税务管理与企业税务筹划的界限, 把两者视为同一体。 实际上企业税务筹划( tax Dlanning )只是企业税务管理活动中的一个方面、一个组成部门、一个步骤。国际财政文献局( IBFD)对税务筹划的定

3、议为,税务筹划是纳税人通过经营和私人实务的安排以达到减轻纳税的活动。企业税务筹划侧重于规划如何使企业税收负担最小化, 忽视或不重视企业税务遵从成本。 企业为减少其税收成本仅仅停留在税务筹划阶段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还必须通过后续一系列的实施, 实现其最终目标。一个好的税务筹划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和实施也无法使企业达到目的。古典管理理论认为, 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 由专门的部门和组织承担计划职能,由另一部分人承担执行职能。因此,传统理念必须改变或纠正,企业应当从税务筹划上升到税务管理这样一个更高的层次来实现其税务方面的目标。企业税务管理主要应关注税务筹划

4、和组织环节, 控制和创新环节与一般企业管理活动具有相同的性质。 企业税务筹划应将企业成长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结合考虑, 企业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使企业利润极大化。 依据彭罗斯的资源决定论, 企业为依据一个管理框架结合在一起的资源聚合体, 其边界由管理协调范围及权威沟通决定;企业成长的内部诱因主要来源于企业存在着剩余生产性服务、资源和特别知识, 企业成长的内部障碍主要是缺乏足够的扩张所必需的专业化服务, 尤其是缺乏规则, 实施一个新项目所必须的管理能力与技术时, 扩张就受到限制。 企业税务筹划可以视为企业的一种特别知识, 当它从企业的总体目标入手时, 它能使企业获得范围经济效果

5、。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应分析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分析税制变化与动向、 宏观经济形势等。 在税制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使用方法可减轻税收负担,但如果税制发生变化,这种方法不一定有效。 比如,目前中国在企业所得税制方面实行内外两套不同税制,按企业性质不同给予企业不同的税收待遇, 企业可以根据这种外部税制环境, 采取与外资合资成立中外合资企业获取优于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税收优惠, 但中国企业所得税税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内外两套税制合并。企业就必须考虑这种变化趋势作出相应调整,从产业方面而不是从企业性质方面来进行税务筹划。 内部分析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竞争优势、企业目前所处行业竞争状况、企业发展前

6、景、企业研发能力等因素。此外,企业在税务筹划活动中还应该分清主次以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对工业企业、加工修理业企业、商业企业而言,其税务筹划的重点应放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企业税务管理组织是指企业在税务管理活动中确定所要完成的任务、由谁完成任务以及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任务的过程。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来实现税制遵从或执行成本最小化。 企业在组织环节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选择。 一是在企业组织内部是否单独设立税务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税务事宜。 现在不少企业所有的税务事宜全部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企业究竟采取哪种组织结构主要应根据企业自身资源而定。二是企业办理税务事项是否交由税务中介组织办理, 如果由企业自己办

7、理,则又有多种选择,比如是上门办理纳税申报,还是邮寄申报纳税等等。按照美国艾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包括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老化阶段。与此相对应,企业税务管理包括企业创立阶段税务管理、企业经营阶段税务管理和企业产权重组或清算阶段税务管理。企业税务管理活动除使其税收成本极小化以外, 还有另一个目标就是如何使其税收风险值降为零。 依据行为经济学提出的 “损失规避”理论,相对于某一参照点,人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要远远大于相同量的所得所带来的高兴程度。 这一理论,与传统的连续凹向原点的效用函数理论相比, 更真实刻画了人们对财富总量及其变化的心理感受。企业采取非法途径减轻其税收成本存在潜在

8、税收风险, 一旦被查实,将面临处罚,有的企业还因税务问题破产。从长期看,企业应通过科学的税务管理活动减少其税收成本, 同时又使其税收风险值降为零。企业税务管理与政府税务管理一般认为税务管理属于政府或公共部门行为, 与企业或私人部门行为无关。事实上,企业同样存在税务管理问题。从现实看,企业税务管理由来已久, 只不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已。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企业对税务管理问题会越来越重视。企业利用非法途径减轻其税收负担的做法,比如偷税、骗税、抗税等,风险越来越大,有的企业因偷税、 骗税被查处以后倒闭破产,企业只有依靠合法途径减轻其税务负担。 在西方发达国家, 企业非常

9、重视税务管理活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税务部门打击偷税力度大,企业一旦被发现存在偷税行为,则将受到严厉处罚。另外,虽然从长期看,税制简单化,比如单一税( the fqat tax )的提出,是未来世界税制变迁的趋势,但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在一定时期内,税制仍然相当复杂,给企业理解税制、遵从税制和执行税制带来困难,不少企业不自觉地违反税法, 招致损失,这就必然使企业越来越重视税务管理,比如,选择税务中介组织帮助其解决税务问题。企业税务管理与政府税务管理之间既存在区别又存在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三个方面:一是主体不同。企业税务管理的主体是企业,是私人部门;政府税务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是公共部门;二是隶属范

10、围不同。 企业税务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相衔接, 隶属企业管理范畴,而政府公共税务管理隶属于公共管理范畴; 三是出发点不同。企业税务管理的出发点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降低企业遵从或执行成本、降低企业税收风险, 而政府税务管理的出发点是在既定税法或税制框架内使税收收入极大化、 降低公共部门征税成本, 降低政府税收风险。两者的联系在于: 一是有效的政府税务管理会对企业产生策略引导效应。 如果政府税务管理对企业偷税、 骗税行为发现能力提高,控管能力增强,将促使企业转向加强税务管理。如果政府税务管理混乱,税源监控能力、税务稽查能力差,税务部门内部存在大量腐败,则企业采取的策略是弱化税务管理, 转向采取非法

11、途径降低其税收成本。比如,在有的国家,一些企业不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并最终通过洗税使其所偷、所骗税款脱离税务部门控管范围,同时,企业长期不申报纳税,不设置账簿,其纳税成本也趋近于零;二是有效的政府税务管理有利于企业降低税收执行成本,有利于企业提高税务管理档次。如果政府部门税务管理能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税务人员业务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好,税收征管制度简明、透明、公开,税收征管手段技术含量高, 则有利于企业降低税务管理成本,提升其税务管理档次;三是有效的企业税务管理对政府部门税务管理效率的提高有刺激作用。企业税务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逼迫”政府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加强税务人力资源管理。

12、 企业进行科学税务管理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指出政府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途径要求政府部门改进税务管理。比如,企业为了节约税制遵从成本,会要求税务部门提供多样化的纳税申报方式,提供更多更好的纳税服务; 四是有效的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政府部门降低税收管理成本。 如果企业税务管理水平高, 企业不采取或较少采取非法手段减轻其纳税负担,则税务部门反偷税、反避税、反骗税成本会相应降低, 税务管理部门将把重点转向创新税收管理制度,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研发和利用税务管理新技术。企业税务管理与政府态度在传统上,有的地方政府对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基本持否定态度,甚至持敌视态度,认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是

13、钻税法空子,是非道德行为,应当反对或制止有的则对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持中立态度,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企业税务筹划是企业税务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构成要素。 政府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否定或中立态度实质上是对企业税务管理的否定, 这两种态度都应该摒弃, 政府对企业进行税务管理的态度应当改变, 政府应鼓励并引导企业进行税务管理, 为企业进行税务管理提供便利。在一国范围内, 企业利益与政府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一个国家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的发展, 企业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某种意义上看,没有强大的企业就没有强大的国家,企业成长状况或经营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企业是国家或政

14、府税收来源的主体,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作为政府来源, 但个人收入主要来自企业。 所以企业经营状况好就能为国家提供稳定可靠的税源。 作为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来自其科学的管理, 而税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角度看, 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态度,鼓励、支持并引导企业进行税务管理,这应是纳税服务的重要内容。在税法存在一定漏洞的情况下,企业通过税务管理 (主要是税务筹划)钻税法空子, 这不能成为政府反对或否定企业进行税务管理或税务筹划的理由。最优税制理论证明,在现实中不存在最优税制。任何税制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都不可能无懈可击

15、,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改进税制,税制总存在一定的漏洞,既然这是客观事实,就应当允许企业钻税法空子,只要企业采取合法途径。政府正确的做法是,不是否定或反对企业进行税务管理或税务筹划,而是应当通过公共选择程序不断改进或优化税制, 尽量减少税法漏洞。 政府改进税制需要有价值的信息,而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搜集企业进行税务管理或税务筹划钻税法漏洞的信息,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税制。因此,从另一个侧面看,企业进行税务管理为政府改进税制提供了一种信息获取渠道。税收是公共商品供给融资的主要方式, 税收也是公共商品的价格。公共商品供给的边际成本为零, 在公共商品受益中常常存在免费搭车行为,人们会隐瞒其对公共商品的真

16、实偏好, 少纳税或不纳税却享受更多的公共商品带来的收益这种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企业追求税负极小化是理性行为。假定在一个经济体系里,存在甲、乙、丙三个企业,如果甲、乙均通过偷税方式减轻税负,而丙依法纳税,其结果是丙将承担的税负较甲、乙重,对丙而言,这是不公平的,必然逼迫丙也采取偷税行为, 在一个人人都偷税的经济体系中, 政府税收管理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政府应树立示范,鼓励企业通过税务管理减轻税收成本,而不是采取非法途径, 这可以使政府至少获得降低征税成本的好处。从财政收入角度看, 在短期内,企业进行税务管理会导致财政收入损失,但从长期看,企业通过税务管理获取税收收益得到发展,却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且,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看,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入损失可能换来就业增加。 比如,不少国家对进口机械设备和机械设备的零配件设置不同的税率, 一般机械设备进口关税税率远远高于零配件进口关税税率, 企业对此进行税务筹划通常采取的措施是,进口零配件在进口国国内组装成机械设备,绕开高关税,其效应是导致进口国损失关税收入,但却促进了进口国就业增长,因为进口国组装零配件需要雇用一定的劳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