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 (八 )甘地被刺一、基础运用层1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的人们因孟买发生暴乱而更加恐惧。这名凶手一直站在花园小径旁, 双手合十,做出印度教徒 _的样子。子弹射进了甘地那由于多年苦行和经常绝食而变得_的身躯。A忧心忡忡顶礼衰弱不堪B杞人忧天顶礼弱不禁风C杞人忧天作揖衰弱不堪D忧心忡忡作揖弱不禁风A “忧心忡忡 ”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杞人忧天 ”是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此处明显不合适。 “ 顶礼 ” 指的是认真祈祷的动作。 而“作揖 ”是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礼节。 “弱不禁风 ” 指身体瘦弱 ,而 “衰弱不堪 ”指过于衰老 ,此处后者更合适。 2下列句
2、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让坝上地区的人们讨厌多年的西北风,如今恰恰给当地带来了实惠,迎风转动的“大风车”不仅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且还带来了绿色能源 风电。B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C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互联网商业的一个支柱,取决于一个前提,就是它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商家和合作网站从中受益。D很多人认为是否严格执法是能否制止瘦肉精的关键。而要发展绿色食品扩大产业,瘦肉精当是先要根除的元素之一。D A 项,语序不当。应改为 “不仅带来了绿色能源 风电,而且还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B 项,主语不一致。 C 项,顾此失彼 ,一面对两面。 3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_都当将军了 ,谁去扛第 1页 ? 上任何一个有 格成 “ ”的人 ,_需要 期的底 工作磨 ,_ _你跟小伙伴打成一片 ,同甘共苦了 ,在 中才能真正成 有 力的 “ 兵王 ”。_ _, 是少 ,多埋 干活 ,_容易在升迁道路上走得 当些。A如果那么仍/因此还B 然可是都如果 之也C尽管但是/那么而且才D 然但是都/所以更D 句是 折关系 ,可排除 A 。 合上句 “任何一个 的人 ”可知,此 填 “都”, 排除 C 。 后表示 果的内容 ,排除 B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 的 句,与上下文 接最恰当的一
4、是()【 学号 :35092032】就心灵的 度来 ,温柔与 是互 表里的。 最温柔的人 ,往往是最 的人。温柔与 共同建构了契 夫以及 多多俄 斯知 分子心灵的 度。_。在那些最能 体 知 分子人格力量的 刻, 契 夫 是做出 地有声的回答。在日常生活中契 夫表 出温柔的一面, 人、 人、 于水深火 中的俄 斯百姓,他操碎了心, 注了所有的 。其 ,在大是大非的 上,契 夫是毫不含糊的。人 于契 夫温柔的一面有 多的 同,而多少忽略了他 的一面。从 行制度到民族文化心理, 他 深入, 剥 抽 ,堪称民族精神疾病的 断者。ABCDB 是一段 性文字 , 的核心是契 夫 与温柔的 。根据段第 2
5、页首 “温柔与刚强互为表里 ”一句的顺序 ,可以理出所填文字的前后顺序。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苦 难 与 幸 福 是 相 反 的 东 西 , 但 它 们 有 一 个 共 同 之 处 , _,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 ,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 , _,它便醒来了。 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 ,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 ,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 ,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 ,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 ,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 ,只要是
6、 真 切 的 , 就 必 定 是 灵 魂 在 出 场 。 外 部 的 事 件 再 悲 惨 , _,也只能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是苦难。 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 ,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解析】 处,根据下文内容 “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 ”,苦难 “ 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 ”,可推断出此处应为 “ 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 ”。处根据句式特点,所填内容应为遭遇到什么情况时 ,再结合下文内容 ,可知此处应为 “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 ” 。处结合下文 “ 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 ”可推断出此处应为 “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 ”。【答案】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
7、关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6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广州某乘客欲去北京旅游 ,拿不准是乘坐飞机还是乘坐火车。 他咨询了广州某旅行社。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 ,请根据下面两张时刻表 ,以“如果选择飞机 (火车 )”开头 ,简要介绍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势。要求:语言亲切得体 ,言之成理。 (每句 30 字左右 )第 3页MU1342 航班广州 北京时刻表航班号起点站起飞时终点站到达时MU1342广州08:00北京10:55T16 列车广州 北京时刻表车次列车类型始发车站发车时间到达时间T16空调特快广州17: 25第二天 13: 50(1)如果选择飞机, _(2)如果选
8、择火车,_【解析】图文转换 ,我们需要将列车时刻表和飞机时刻表转换为文字,然后分条陈述。【答案】 (1)(如果选择飞机, )早晨 8:00 出发,上午 10:55 到达。您既可缩短行程时间,又能遨游蓝天。(2)(如果选择火车, )17:25 出发,第二天下午 13:50 到达,这样您休息一宿,既可节省旅资,又能养精蓄锐。7在语段的开头加上一个总领性的句子。_。影片从甘地被暗杀开始倒叙。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 ,年轻的律师甘地在南非旅行时 ,目睹了同胞所受的欺凌 ,决心为维护同胞的权利而斗争。回国后 ,甘地提倡非暴力政策 ,并到全国旅行 ,赢得贫苦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虽然
9、屡遭挫折 ,他还是坚持用绝食等手段迫使英国政府同意印度独立。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冲突时 ,甘地再次绝食 ,使秩序得以恢复。但此后不久 ,甘地却遇刺身亡。第 4页【答案】甘地 部史 性 大片叙述了圣雄甘地 大的一生。8 下面的故事, 写出一个 性的 尾。有一天,一位母 着小儿子去拜 甘地 , 他 :“我儿子非常喜 吃糖 ,医生 他不好 ,但没人能 阻止他。 我儿子非常崇拜您 ,只有您能制止他。 帮帮忙!”甘地 位母 : “你 下个月再来吧。 ”一个月后 ,母子 再度来到甘地的面前。甘地看着小男孩 :“小朋友,你不要再吃糖了。”男孩点点 。孩子的 道:“您 什么不在上个月就 句 呢? ” “因
10、上个月我也吃糖 ,”甘地回答 ,“ 我自己必 先戒掉吃糖的 。 ”_【答案】(示例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 交往中,需要 造一个和 关 的气氛, 把 人当成自己一 去尊重,去关 。自己不想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 加 他人。(示例二 )正人先正己。 他人 立榜 ,会 他人一种信心和鼓舞。只有自己先做好了,才能有 格成 他人效仿的楷模。二、 提升 下面的文字,完成911 。印度圣雄甘地遇刺身亡1948 年 1 月 30 日,78 高 的印度人民独立的精神 袖甘地 在 平息宗教冲突而奔波 ,在赴祷告 途中 ,被一名印度极端分子 害。 甘地的遇害震惊了 个 独立的国家。印度 理尼赫 在向全
11、国宣布甘地被害消息的广播 中 : “甘地离我 而去了,黑暗 罩了一切 我 的 国父 不复存在了。 我 再也不能 在他那里听取建 和 得安慰了。 ”甘地 1869 年 10 月 2 日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 的波 班土邦,他从小就第 5页熟读印度教经典著作 ,把“逢恶报以善 ,用德报以怨 ” 作为自己的处世格言。 1887 年,他进入萨马达尔斯学院 ,同年到伦敦大学攻读法学 ,四年后学成归国 ,先后在孟买、拉杰科特担任律师。1893 年 4 月,甘地为处理一起债务纠纷来到南非 ,在那里参加了当地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在南非的 21 年中,他把印度教毗湿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
12、经 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 ,并受梭罗、托尔斯泰、鲁斯金著作的影响 ,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主义的理论。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他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展开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 “黑色法案 ” 和亚洲人登记条例的斗争 ,其间,他曾三次被捕入狱 ,但最终迫使官方做出让步,非暴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1915 年,甘地回到印度 ,当时他已是一位很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 ,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 1919 年,面对殖民当局否决印度自治要求、制造阿姆利则惨案和工农群众不断掀起的反英浪潮 ,甘地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成为这一运动的开创人。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用和平的合法手段取得自治。 1922 年
13、2月,乔里乔拉发生农民暴力反抗事件 ,甘地认为这超出了他所规定的范围 ,因而宣布停止不合作运动。 但英国殖民政府还是逮捕了他 ,并判了 6 年徒刑。他在狱中写了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两年后因病提前获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首相丘吉尔为取得印度的更多支持,于 1942 年3 月派使节同甘地等人商谈战后自治问题。甘地明确要求英国退出印度,并于 8月 8 日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 第二天,他与国大党执委会全体成员一起被逮捕 ,由此触发了全国性大骚动。活动遭到当局的暴力镇压。为抗议政府暴行, 1943年 2 月 10 日起,甘地绝食三周 ,终于使被捕者获释。1947 年 8 月 15 日,在印
14、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特意向被称为 “过去 30 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的甘地致以崇高的敬意。可是此第 6页刻,这位伟人却因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自己未能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 ,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当时他已 78 岁。距此 5 个多月之后 ,这位老人遇刺身亡 ,他的尸体按印度传统方式进行了火化。终年78岁。(光明日报 )9新闻一般不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但我们在读新闻的时候,还是能够体会出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本文中的事实与观点是怎样做到完美统一的?_【答案】一代“圣雄”惨遭杀害, 作者内心十分悲愤, 同时对“圣雄”甘地又心怀敬意。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
15、作者运用了这些材料:甘地被刺事实,甘地一生的经历和他的人生信仰与追求,人们对甘地被刺的反应等。 作者所用的这些事实很好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10课文与本文都是报道圣雄甘地被刺事件的, 但是我们读后发现, 两则消息报道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本文这样处理有何作用?_【答案】这则消息虽然是报道甘地被刺事件,但是文章中有关这一事件的报道只有第 1、2 段。交代了基本情况之后,作者开始追述甘地一生的经历,在这样的叙述中, 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甘地的伟大与崇高。作者这样处理不仅使我们了解到了基本事实, 同时在追述甘地人生道路的过程中,让我们不由对他产生敬意。11圣雄甘地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可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敬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冲刷而衰减,相反,人们愈是觉得他精神可贵。读了这两篇报道之后,你觉得他获得人们尊崇的原因是什么?_【答案】甘地被后人称为“圣雄”,是因为他面对邪恶不惧怕、不屈服,第 7页一步步挺进, 一次次交涉, 用公理和智慧与侵略者较量,直至让对方在世界舆论面前无地自容。 他的“逢恶报以善, 用德报以怨”使我们懂得道德的力量和品格的崇高。甘地的精神对我们现在仍有启示:和平的表达比暴力更得人心。第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