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印度1课件.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848153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1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印度1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印度1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印度1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印度1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穆莫泰姬玛哈尔,泰姬陵,印度 India,橙色代表勇敢,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表示信念,中间24根辐条的法轮代表神圣和真理。,穆莫泰姬玛哈尔,位置与范围,地形和河流,气候和农业,水旱灾害与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工业,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思考,东半球,北半球,一、印度的半球位置,印度,印 度,90E,30N,10N,70E,二、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 10N-30N 经度位置 70E-90E,热带 亚热带,热量充足,位于南亚,北靠 _, 东南临_, 西南临_,南临_。,喜马拉雅山脉,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印度洋,喜马拉雅山脉,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想一想,巴基斯坦,中华人民共和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

2、,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1,2,4,5,6,3,1-巴基斯坦,2-中国,3-尼泊尔,4-孟加拉国,5-缅甸,6-斯里兰卡,7,7-马尔代夫,A,B,C,A-孟加拉湾,B-阿拉伯海,C-印度洋,练习,8,2、地形分布特点?,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北部:,中部:,南部:,以_、_为主。,平原,高原,1、地形类型:,地势特征:南北高,中部低,德干高原,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印度从北到南依次经过的地形区,看图回答,印 度 洋,孟加拉湾,阿 拉 伯 海,C,B,A,主要河流,恒河: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恒 河,孟加拉湾,布拉马普特拉河: 发源于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注入孟

3、加拉湾,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的洪灾,印度的干旱,大诗人泰戈尔的描述: “我们生活在热带的淫威之下,每时每刻为了最起码的生存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思 考,印度为什么容易 发生水旱灾害?,沉重的包袱旱涝灾害,观察: 印度主要是哪种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印度1月,N,印度7月,东北季风,少(旱季),西南季风,多(雨季),F、A、D,E、B、C,将字母填入表中说明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变化关系。 A、来得早 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风力不足 F、风力强盛,解决办法:修筑水利工程,水稻,小麦,东北部和沿海平原地区,平原,丰富的地区,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地区,

4、高原,较少的地区,印度主要经济作物,棉花、黄麻、茶,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下游,东北部山地、丘陵,棉花,黄麻,茶,人口众多、水旱灾害和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使印度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20世纪60年代实行“绿色革命”,粮食不但能够自给,还有余粮出口,印度的农业革命,2.南亚大国,你能谈谈你所知道的印度吗?,导学题:印度的人口数量情况如何?,3.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1)人口数量及增长趋势,从1993年到2011年,印度大约增加了多少亿?,1993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2)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小资料,导学题:阅读材料,归纳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优势1

5、:劳动力资源丰富 优势2:消费市场大,导学题:阅读下表,说说印度众多人口对资源和 经济发展的压力。,劣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压力大,读材料,谈谈你的看法。,(3)印度的计划生育,1,2,4,5,6,3,1-巴基斯坦,2-中国,3-尼泊尔,4-孟加拉国,5-缅甸,6-斯里兰卡,7,7-马尔代夫,A,B,C,A-孟加拉湾,B-阿拉伯海,C-印度洋,练习,8,气候和农业,1、说说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降水的关系。,思考,2、印度黄麻和棉花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黄麻恒河平原;棉花德干高原西南部,水稻恒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麻纺织中心,棉纺织中心,首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水旱

6、灾害与粮食生产,7.43 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工业城市 工业部门,各工业城市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加尔各答,孟买,新德里,印度“硅谷”,靠近原料产地,发展中的大国工业,印度的首都,班加罗尔,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思考,印度软件产业,印度由于制定了积极的产业政策,软件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软件产业主要集中在班加罗尔、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等城市,班加罗尔是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心。 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占据了20%的份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计算机软件王国,产品大量销往北美洲、欧洲等发达地区。软件产业的崛起为印度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世界的办

7、公室”,印度的气候水旱灾害频繁,雨季,1.全年气温均在 度以 上,说明全年气温 。,2. 降水量超过 200毫米的 月份是 为 季; 而其它月 份降水较少, 为 季。,20,69,雨,旱,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多雨,雨旱季明显,高,水旱灾害频繁,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居民,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印地语为国语,与英语 同为官方语言。,印度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人口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教“圣地” 瓦拉纳西,印度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怎样控制人口增长?,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多的原因是什么?,印度的人口分布,目前印度人口超过10亿,位居世界第二。沉重的人口负担,

8、必然降低了印度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使得国民在教育、医疗、就业和公共设施等方面出现众多矛盾。,庞大的人口压力,更重要的问题是,现在的印度政府仍不能正视人口现状,国内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0以上。照此速度发展下去,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16亿,并一举超过中国而跃居世界第一。,多样的民族和宗教,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民族是印度斯坦、泰卢固、孟加拉、泰米尔等民族。 ( 根据2001年数据。印度斯坦族占全国人口的46.3%,泰鲁固族占8.6,孟加拉族占7.7,马拉地族占7.6、泰米尔族占7.4。),恒河沐浴,引进培育作物的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发展中的工业,工业区分布和原料产地关系,工业区接近 原料

9、产地,1、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2、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班加罗尔,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首都、铁路中心、棉纺织,钢铁、麻纺织,新兴工业中心,首都,首都新德里,位于印度西北部,是全国政治、铁路交通中心。,城南泰姬陵是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印度最大麻纺织中心 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印度最大绵纺织中心 孟买,棉纺织中心,印度班加罗尔,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国家名称,1 2 3 4 5 6,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1,2,3,4,5,6,课堂练习一,(1)该地区的地形自北向南依是 、 、 。 主要气候类型是 。 (2)

10、图中A国是 ;B国是 ;C地区是 。 (3)A国最主要的粮食作是 、 ,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 。 (4)A国发展农业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这些问题?,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徳干高原,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水稻,棉花,水旱灾害频繁,课堂练习二,小麦,黄麻,茶叶,当西南季风来得太早,或去得太晚,或风力太强时,容易发生水灾;当西南季风来得太晚,或去得太早,或风力太弱时,容易发生旱灾。,(5)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A B C D,(

11、6)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D水稻 (7)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 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 (9)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A逐渐减少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C逐渐增加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邻国:_ _ _ _ 河流:_ 地形区:_ 首都:_ 海、湾、洋: _ _ _,课堂练习三,(1)图A中箭头表示 的风是_月前后 的季风活动,称 _风。 (2)图B中箭头表 示的风是_月前后 的季风活动,称_ 风。,(3)能给印度带来丰沛降水的是_风。 (4)在图A和图B两种季风影响下,印度大部分地区 属于_气候,这种气候的主

12、要特征是 _. (5)在图A中的季风影响下,印度形成_季,该季节 时间是每年 月至次年 月,在图B中的季风影响 下,印度形成 季,时间从 月至 月。,课堂练习四,(06高考文综)(36分)图4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6分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12分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12分 (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课堂练习五,(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2)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3)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猛资源丰富,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 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4)石灰岩地区渗漏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迅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