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怎样上好音乐课.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840622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上好音乐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怎样上好音乐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怎样上好音乐课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在教学理念上突出五个关注点1、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那么如何体现音乐的特点呢?音乐之外的文学知识不能过多, 它只起一个教学辅助作用, 否则它就失去了音乐课的本身意义, 当然音乐知识也不能没有,它只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不知不觉中顺带掌握。2、要突出有效的实施双基教学,将其融入其他音乐教学之中。也就是说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融入音乐知识, 我们平时说唱歌, 而不是说喊歌, 这些歌唱方法是不时的在音乐教学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轻声的唱,优美的唱。3、要突出教学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于一体。“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我感觉大家更

2、关注的是形式上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内容的选择,注意教学的方法 ”。形式手段要适度适量,突出音乐特点, 重视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如何使用教材,我们的音乐教师还没有从观念上真正得到转变,许多教师依然固守着“课本上的内容就是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这样一种观念, 只知道 “教教材 ”而不会 “用教材教 ”,不能或不敢 “变通教材 ”和“变活教材 ”,我们要把贴近学生音乐生活的最新音乐成果及时并灵活的引进课堂,这样学生一定会喜欢上音乐课。这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因素。4、要突出学习方式的改变,主动参与探究和交流合作。我们现在的音乐课,大家总会设计一个拓展环节, 但是我们要记住拓展之后我们还应该回归

3、本课主题,我们拓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加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5、要突出恰当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不要单纯的去追求多媒体,应该更多的关注音乐,多媒体用过了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基于此,我想我们音乐教师必须要吃透课程标准,要灵活把握教材,熟练地驾驭教材。二、在教学过程上注意五个方面1、注意导入。我们常说没有好的开始就没有好的结束。所谓好的开始,也就是指我们的课前整理、 课前导入。 良好的课前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更能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求知欲望。2、注意音乐课的学科特点。首先在音乐教学中,教学之外的东西绝不能太多,像音乐之外的文学知识、地理知识、自然现象等

4、,它只是一个辅助,让学生了解一下就行,还是要以音乐的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定要分清主次, 把握不好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其次音乐课堂上教学重点、教学任务要明确,要清楚你本节课在干什么,教学以外的内容尽量少,尽量少添加教学设计内容以外的新知识,或一笔带过, 一定要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主。否则会使这堂音乐课显得支离破碎,看不清楚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到底是什么。3、注意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让学生感受音乐时教师尽量少说话,让学生仔细的,认真的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它所要表现的情感内容。4、注意正确评价。对于要求我们微笑教学这一点,我认为,我们不能一味的去鼓励学生,即使学生错了,我们怕伤其

5、自尊和兴致,不但不与指正,反而微笑的鼓励:“很好,很棒 ”!当学生对所欣赏乐曲的意境表达出错误的感受和理解时,老师怕打击其积极性,不但不予纠正或讲出处正确答案, 反而却微笑的点头, 以是肯定,并表扬学生大胆的想象和创新的见解。这样就使学生误把错误当正确了,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现能力都极为不利。这是我们音乐教改中的一大误区。5、注意课堂的调控。要和学生融为一体,不能跟演戏演节目一样,死板的来展示你的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教学是生成教学,随机应变性很大, 铃声响了就应该下课, 没讲完就没讲完, 可以放在下节音乐课继续,绝不可占用学生课间一分钟,否则就是一堂失败的课 (这点是

6、在培训过程中专家专门强调的一点)三、在唱歌教学上把握五个方向(一)明确唱歌教学的三个目标1、我们把发展歌曲兴趣(喜欢唱歌)作为共同目标。2、情感交流(感受表达歌曲的情感,有感情有理解的唱歌)这是最重要的目标。3、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识谱发声,没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可能有感情的歌唱,知识和技能是手段)这是次要目标。(二)尽快把歌曲唱会,唱好。我们大家都知道唱会歌曲很容易,唱好歌曲却很难,唱好歌曲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责任。所谓唱会歌曲, 就是能正确的把歌曲的曲调, 节奏,歌词掌握。那么要把歌曲唱好就有点困难了,所谓的唱好歌曲,就是要正确的理解,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风格。创造性的表达

7、歌曲,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歌曲艺术处理, 就是从对音乐的感受、表现、 体验歌曲的情感这几方面进行处理。我们通常是先学技术再来表现,那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先唱会歌曲再来进行艺术处理。我们应该在唱歌曲的第一个音的时候就注意它的感情。 歌曲的艺术处理要贯穿歌曲的始终,不要一味的根据歌词去处理,同时还要根据歌曲的旋律来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包括力度,速度,感情。学生每唱一次,老师都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从歌曲的力度上,速度上,情感变化上分别进行讨论,进行体验。(三)听唱和视唱相结合从听唱法向视唱法过度,采用整体听唱和分句听唱。欣赏范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能给孩子一个整体的感受。 那么在

8、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视唱呢?这些应以学生情况而定。 当学生能完整的唱完一个乐句时再采用视唱法, 否则不能采用视唱法, 这样反而会破坏学生对整个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学习兴趣。(四)歌词和曲谱交替进行怎样将唱歌词和唱曲谱结合起来?怎样相互交替?这些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段先教歌词,第二段再要求学生唱歌谱,而且是带感情的唱歌谱,这样相互交替进行教学,不但让学生学会了歌曲,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五)创编与拓展我们目前存在的一大误区就是:凡是遇到拓展这一环节, 大都是创编歌词, 或者是人物的改变,千篇一律, 看不到什么新颖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对歌曲的风格进行创编呢?比如我们这

9、堂课所学的歌曲如果是属于民歌类,那么我们可以把它改编成号子,让学生进行讨论,来体验他们的不同之处。 也可以把它创编成山歌风格让大家进行讨论体验.体验回声的感觉,体验悠扬秀丽的感觉 ,体验豪放粗犷的感觉。当然这些大家都有他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不寻求不主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歌曲进行创编或歌曲排练,而是要让学生主动性地、创造性的对歌曲进行创编处理的尝试,尽量发散学生的个人思维,让拓展这一环节有它重要的教学意义。我认为新课改下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既不能背离音乐的主题,也不能忽视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既要看课堂教学的效果, 又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既要鼓励大胆实践和创新,但又要必须遵守音乐教学特殊的学科规律;既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但又不能孤立对待教学的新理念等等。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音乐教学上多用心,多动脑,多思考,我们的音乐课堂一定会更加的丰富多彩。音乐教学课改的路程一定会走的更加坚实通畅。以上是我的一些感受,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音乐美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