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数学课题连加、连减课型新授课时11、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目标2、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3、 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教学难点2、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二年(1)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课件出示课本图片及统计表。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8 个34 个22 个师:看到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第一
2、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 34)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 22)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 22)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 28)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 22)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 34 2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 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还进行了列式计算。但你发现了吗,有一个问题和其他几个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并板书算式:28 342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者到连加题目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新授。1、教学例1。出示: 28 3422,应该怎样计算这道题呢?组织学生讨论,这到连加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分几
3、步算?让学生在组内尝试解答。学生汇报尝试的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为了写起来方便,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 1) 2 8 6 2( 2) 2 8( 3) 2 8 3 4 2 2 3 43 4116 2 8 56 2+ 2 2 2 28 48 4比较三种书写格式。教师说明:连加计算有两种书写格式,一种是左右分开写的,另一种是上下连着写的。把两个竖式上下连着写比较简便,以后我们在做连加题时,可采用这个人修改让 学 生比 较分开写2 步竖 式 和连 起来 写 竖式 有什么区别。明 确 连起 来种简便写法。结果算出来之后要记得把答案写在横式的等号右边,写上单位28+34+22=84 (个)小练习
4、:的 竖 式更 简单,平时我们应 该 用最 简单 的 方法 解决问题。46+25+14=37+28+23=3、 教学例 2。师:用连加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找到了连加竖式的简便写法。再让我们回到瓜地里,看看这时候又能得到什么信息?出示主体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84 40 26( 1)组织学生讨论:这到连减题怎样计算?有几种书写格式,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组织学生汇报,老师板书。844 48 54 0 2 6 4 0441 84 4 2 61 8师:这道题哪步计算可以不写竖式,直接口算?教师把口算部分用虚线圈起来。教师说明:虚线框中表示能口算的部分
5、,计算时不必写竖式。( 2)指导学生看书,第一部口算的怎样写竖式计算。小结:能口算的就可以不写竖式,不能口算的可以写竖式进行计算。( 3)师:这道题还可以怎么列式计算?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引导学生把上述三种解法进行对比,并掌握算法。( 5)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 28 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3、小结。教师指出:今天学习的是三个数连加、一个数连减两个数的计算,连加、连减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一个数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加、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同时,在计算中,遇到哪一步能口算的,就用口算。三、巩固练习。指导
6、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3 题。1、第 1 题和第 3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巡视,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题目有的全部要笔算;有的又要口算,又要笔算。有的是第一步口算,有的是第二步口算。在计算时,遇到哪一步能口算就用口算。2、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四、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重点让学生说说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连加、连减例 1 28 34 22 84( 1) 2 8 6 2(2) 2 8 3 14 2 2 3 146 28 46 2 2 28 4例 2 84 40 26 188 44 48 4 40 2 6 4 04 41 84 4 2 61 8这节课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连、连减用竖式计算时的简便方法,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对连加的竖式方法掌握的可以, 但对于连减掌握的不好,一节课讲连加连减有些困难,后面的内容有点赶,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应该要分开讲。讲连加两种简便算法的区别时有点快,学生反映不过来,在做题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两种方法混到一起,要再将这部分强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