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242 恩 施 市 石 乳 关 至 白 杨 坪 段 改 扩 建 工 程 社 会 稳 定 风 险 评 估 报 告 恩 施 市 发 展 和 改 革 局 二 一 四 年 七 月 目 录 第一章 基本情况 .4 1. 项目概况 .4 1.1 项目简介 .4 1.2 建设方案 .4 1.3 建设必要性 .4 1.4 土地利用 .5 1.5 环境影响 .5 2. 评估依据 .5 3. 评估主体 .6 4. 评估 过程和方法 .6 第二章 评估内容 .7 1. 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 .7 1.1 风险调查内容 .7 1.2 调查范围 .8 1.3 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8 2. 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
2、估 .8 2.1 风险识别 .8 2.2 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11 2.3 风险估计 .12 3. 风险 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 .13 4. 落实 措施后的 风险等级确定 .15 第三章 评估结论 .16 1. 主要 风险 因素 .16 2. 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结论 .17 3. 风险 等级 .17 4. 风险 防范、化解措施 .18 4.1 征地拆迁 .18 4.2 噪声治理 .18 4.3 交通组织 .18 4.4 施工组织 .19 4.5 信访工作 .19 5. 应急 预备 和建议 .20 5.1 基本要求 .20 5.2 社会稳定应急预案 .20 5.3 建议 .21
3、第一章 基本情况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本项目推荐方案起点位于恩施市石乳关(鄂渝界),与石乳关隧道 恩施侧洞口相接,经太阳河、梭布垭、九根 树 ,止于白杨坪(接 209 国 道 GK1911+600),整体走向为西北-东南向。路 线全长 43.28 公里,其 中新建 25.43 公里,沿老路改扩建 17.85 公里。桥梁总长 2274 米/20 座,桥梁占建 设里程的 5.25%,其中大桥 1254 米/5 座,中小桥 1020 米/15 座,涵洞 56 道。全线隧道总长 558 米 /1 座,占建设里程的 1.29%。全线推荐采用设计速度 40km/h、路基宽 8.5m 的二级公
4、路标 准,设计荷 载为公路-级。投资估算总金额为 42506.2118 万元,平均 每公里造价为 982.1213 万元。 1.2 建设方案 计划 2013 年 12 月开工,2015 年 11 月完工,建设工期 24 个月。 1.3 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的建设是落实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 划(2011-2020 年)、湖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 设扶贫“十二 五” 规划规 划精神和完善国省道路网的需要;是解决通行能力“ 瓶颈”, 改善交通基础条件、提高行车安全性和整体服务水平需要;是完善恩 施州旅游景区布局,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推进片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是适应恩施市与重庆市奉节
5、县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的需要;是加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力度、构建和谐社会、带动区 域经济增长的需要。 1.4 土地利用 本项目建设用地规模已纳入恩施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恩施州 规划建设用地规模 2010 年 9.72 万公顷、2020 年 10.30 万公顷,本项 目占用土地约 20.89 公顷,分别占其 0.0215%以及 0.0203%,所占规 划比例相对较小,能 够较好地适应土地利用规划。本项目拟用地面积 20.89 公顷,均 为农用地。就用地总量来看,其占恩施州土地总面积比 例微乎其微,因此宏观上对土地利用结构不会造成直接影响。 1.5 环境影响 尽管项目的建设对所在
6、区域的自然生态、水、气、声和社会环境 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在建设和运营阶段采取 适当的措施,可以使本项目建设给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可以 接受的程度;本项目建成后,由于提高通道通行能力,缩短里程,使本 项目原有道路及相关道路汽车油耗明显减少。本项目评价年限内可节 约燃油 2.8 万吨(合 4.12 万吨标准煤),这将对能源的节约方面有很大 的贡献;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和运营阶段对当地居民、社会的影响有一 定影响。但影响是有限的,且通过一定措施可将负面影响降低至较小 程度,风险 可控。 2. 评估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年 10 月 28 日) (2)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999 年 1 月 1 日)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 11 月 29 日) (5)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1 年 6 月 6 日) (6)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国务院第 431 号令 2006 年 6 月 22 日) (7)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 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 号) (8)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 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投资 【2013】428 号) (9)其他有关法律
8、、法规 3. 评估主体 恩施市发改和改革局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含设计单位、州 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项目所在地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并进行了大 量的群众参与调查。 4. 评估过程和方法 按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有关要求,2014 年 7 月,恩施市交通运 输局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共同组成了评估委员会,由市发展和改革局 主持。 评估委员会首先调阅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工程建 设方案、征地拆迁方案等工程资料;并向工程技术人员、项目前期筹 备人员咨询了项目的进展和准备情况,对项目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多 次深入一线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并于相关机构、个人进行了沟通、 座谈, 评估小 组还咨询了有关
9、部门,对我市近来总体信访工作、其他 在建项目社会稳定情况进行了了解。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根据要求, 评估委员会编制完成了G242 恩施市石乳关至白杨坪段改扩建工程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第二章 评估内容 1. 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 见采纳情况 1.1 风险调查内容 影响社会稳定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项目建设方案、建设用地及 征地拆迁补偿、管 线拆改、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交通影响、施工 措施及对沿线生产生活的其他影响等方面。 (1)项目建设方案及主要比较方案,全面征求了地方政府及有 关部门的意见,外部条件稳定,方案风险较小。 (2)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包括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 及已实施项
10、目实际发生的资料,拆迁范围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要 求, 特别是可能受项目影响的住宅、厂矿企业等,全面征求了产权单位及 相关群众的意见,收集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 (3)管线拆改,调查落实拆改管线的产权单位、管线数量、拆改方 案、拆改及施工过渡等,并全面征求了主管部门、产权单位及相 关群 众的意见。 (4)生态环境保护,收集沿线经过或有影响的自然保护区、水 源 保护区等;施工期间水土流失、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振动、 扬尘、 固体废弃物等;运营期间噪声、振动、固体废弃物、通风等。征求了主 管部门及相关群众意见,综合考虑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意见。 (5)文物保护,调查、分析沿线主要文物、古木、墓
11、地等分布及与 本项目的关系;对于受项目影响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征求了文物主 管部门意见。 (6)交通影响,包括沿线主要既有道路、规划道路情况,征求了主 管部门及相关群众等意见,尤其是封堵既有道路、施工干扰等可能存 在的社会稳定风险。 (7)施工措施,包括基坑开挖、降水、地下结构开挖、爆破等引起 附近房屋沉降、倾斜、变形、裂 缝、渗漏、倒塌等可能的影响, 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8)沿线生产生活的其他影响,包括施工过渡、铁路建筑物等对 既有建筑的影响、影响公共场所舒适度、安全性等。 (9)沿线区、县基本概况;各级政府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各地区社 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统计;“十二五” 发展规 划等。
12、1.2 调查范围 根据项目地理位置和功能作用,确定本项目的吸引范围为恩施 市。凡项目涉及到利益相关者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 素,都纳入 调查范围,涵盖拟建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 范围。 1.3 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初测实地踏勘情况,以及发函、走访群众、座谈会等多种方 式和方法,以达到广泛调查、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和诉求的目的。针对 社会各界和群众意见、建议,开展风险分析的情况以及制订、优化完 善预防和化解措施的情况。 2. 风险识别和估计 的评估 2.1 风险识别 在风险调查基础上,针对群众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的 方面,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全面、全程
13、查找可能引 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围绕拟建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是否可 能引起群众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从拟建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对外 产生的负面影响, 项目与当地经济社会的相互适应性等方面,全面、 动态、全程识别拟建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诱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 风险事件,识别影响拟建项目总体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社会稳定因素。 拟建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众多,但归纳 起来主要有两类:项目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风险和项目与社会的互 适性(社会对项目的认可接纳)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项目对社会稳 定风险可分解为六种类型: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征地拆迁及补偿、 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生态环
14、境影响、经济社会影响和媒体舆情。这六 类可细分为 32 个因素,本 节将结合本项目及周边环境特点,针对 32 个因素进行逐条对照,初步识别本项目风险因素如表 13.4.1。 社会稳定性风险对照表 类 型 序号 风险因素 参考评价指标 是否为该 项目风险 因素 备注 1 立项、审批程序 项目立项、审批的合法合规性。 否 2 产业政策、规划 与地方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 相容性,周边敏感目标(风景区、 湿地)与拟建道路的位置关系 和距离等。 否 3 设计标准 与行业中长期规划的符合性、功能定位的准确性。 否 一、政策规划和 审批程序 4 立项过程中公众参与 道路方案、环评审批过程中的公示及诉求、负面
15、反馈意见等。 否 5 建设用地、房屋征拆范围 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因地制宜、 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总体要求, 房屋征拆范围与工程用地需求 之间、与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的 关系等。 是 6 被征地农民就业及生活 农民社会、医疗保障方案和落 实情况,技能培训和就业计划 等。 否 二、征地拆迁及 补偿 7 土地房屋征拆补偿标准 实物或货币补偿与市场价格之 间的关系、与近期类似地块补 偿标准之间的关系(过多或过 是 少均为欠合理)。 8 土地房屋征拆 补偿程序和方 案 是否按照国家和当地法规规定 的程序开展土地房屋征收补偿 工作;补偿方案是否征求公众 意见等。 否 9 特殊土地和建 筑物的征收程 序 涉及基本农
16、田、军事用地、宗教 用地等征收征用是否与相关政 策的衔接等。 是 10 管线迁改及绿化 管线迁改方案和绿化的合理性等。 否 11 对地方的其他补偿 对因项目实施受到各类生活环境影响人群的补偿方案等。 是 12 线路方案 道路线位方案的工程安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风险因素。 是 13 桥隧工程施工 可 能引起的影响 主要有不良地质诱发的工程风 险,桥隧施工中产生的污水,施 工过程中引起的火灾、爆炸等 事故 是三、方案的技术 经济 性 14 资金筹措和保障 资金筹措方案的可行性,资金保障措施是否充分。 否 15 大气污染物排放 施工、运营期间,工程施工、沿线物 是 16 水体污染物排放 料运输过程中
17、各污染物排放与环保排 是 17 噪声和振动影响 放标准限值之间的关系,与人体生理 是 18 电磁辐射、放射线影响 指标的关系,与人群感受之间的关系等。 是 19 土壤污染 重金属及有害有机化合物的富集和迁移等。 否 20 取、弃土场 取、弃土场设计是否符合环水保要求。 是 21 日照、采光影响 与规划限值之间关系,日照减 少率,日照减少绝对量,受影响 范围、性质(住宅或其他)和数 量(面积、户数)等 否 四、生态环 境影 响 22 绿地、水系、生 公共活动空间质和量的变化、 是 态环境和景观 生态环境的变化,社区景观的 变化等 23 水土流失 道路工程实施引起地形、植被、土壤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
18、 是 24 其他影响 如文物、古木、墓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 是 25 对周边土地、房屋价值的影响 土地价值变化量和变化率、房屋价值变化量和变化率影响等 否 26 就业影响 项目建设、运行对周边居民总 体就业率影响和特定人群就业 率影响等 否 27 群众收入影响 项目建设、运行引起当地群众 收入水平变化量和变化率,以 及收入不均匀程度变化等 否 28 流动人口管理 施工期流动人口变化、运行期流动人口变化管理的影响等。 否 29 商业经营的影响 施工期、运行期对当地商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否 30 施工措施的影响 拟建铁路施工措施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是 五、经济 社会影 响 31 对周边交通的影
19、响 施工过程对周边人群交通出行 的影响,运行期间各类立交工 程对周边人群、农民耕种等的 影响 是 六、媒体 舆情 32 媒体舆论导向及其影响 是否获得媒体支持,是否协调 安排有权威、有公信力的媒体 公示项目建设信息、进行正面 引导,是否受到媒体的关注及 舆论导向性的信息。 否 2.2 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按照风险可能发生的项目阶段(决策、准备、实施、运营),结合当 地经济社会与拟建铁路项目的相互适应性,从初步识别的各类风险因 素中通过分析、 筛选、归纳出主要的和关键的单因素风险。 主要风险因素识别表 序号 风险类型 发生阶段 风险因素 备注 1 征地拆迁及补偿 实施 房屋征拆范围 2 征地拆迁及
20、补偿 实施 土地房屋征拆补偿标准 3 生态环境影响 实施、运营 噪声和振动影响 4 经济社会影响 实施、运营 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5 生态环境影响 实施、运营 电磁辐射影响 6 经济社会影响 实施 施工措施的影响(路基、桥梁施工) 7 方案的技术经济性 实施、运营 隧道工程施工可能引起的影响 8 生态环境影响 实施 其他影响(文物、古木、墓地以及多样性破坏) 9 生态环境影响 实施 水土流失 10 生态环境影响 实施 水体污染物排放 11 生态环境影响 实施、运营 公共开放活动空间、绿地、水系、生态环境和景观 12 生态环境影响 实施 取、弃土场 13 生态环境影响 实施 大气污染物排放 2.3
21、 风险估计 风险程度估计 风险概率 影响程度 风险程度 序号 风险因素(w) 措施前 措施后 措施前 措施后 措施前 措施后 1 房屋征拆范围 中等 较低 中等 较小 较大 一般 2 土地房屋征拆补偿标准 中等 很低 较大 较小 较大 一般 1.施工期、运营期噪声 引起的风险 较高 中等 较大 中等 较大 较小 2.施工期振动引起的 风险 较高 较低 较大 较小 较大 较小3 噪声和振 动影响 3.运营期振动影响风 险 较低 较低 中等 较小 较小 较小 4 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中等 较低 中等 较小 一般 较小 5 电磁辐射影响 中等 较低 较大 较小 较大 较小 6 施工措施 的影响 1.路
22、基施工:爆破过程产生振动,石料飞溅 较低 很低 较大 较小 较小 微小 造成人员伤亡 2.路基施工:施工不当 造成支挡结构失稳 较低 很低 较大 较小 较小 微小 3.路基施工:人员高空 作业;路基填筑不当, 造成路基本体失稳。 较低 很低 较大 较小 较小 微小 4.路基施工:路基基坑 开挖导致周边地质沉 降;桩基施工切断地下 管道引起停水、停电 或停气事故等。 较低 很低 较大 较小 较小 微小 5.桥梁施工:基坑开挖、 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 影响。 较低 很低 较大 较小 较小 微小 6.桥梁施工:排洪小桥 涵出口对农田、房舍 及道路的影响。 较低 很低 较大 较小 较小 微小 7 其他影
23、响(文物、古木、墓地以及多样性破坏)。 中等 较低 中等 较小 一般 较小 8 水土流失 较高 中等 较大 中等 较大 较小 9 水体污染物排放 中等 较低 较小 较小 较小 微小 10 公共开放活动空间、绿地、水系、生态环境和景观 很低 很低 可忽略 可忽略 微小 微小 11 取、弃土场 较低 较低 较小 较小 较小 微小 12 大气污染物排放 中等 较低 中等 很低 较小 微小 3.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 评估 序 号 风 险 发 生 阶 段 风险因素(w) 主要防范、化解措施 责任主体 协助单位 1 实施 房屋征拆范围 1.关于征迁安置活动方面的信息,要通 过报纸、 电台、公告等公众媒体
24、和乡村 级的会议进行传 播,以促进项目区所有社区的理解和支持。 2.详细调查产权单位既有概况、搬迁意向,深刻 建设 单位 施工 单位 地方政府 剖析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制定相关防范措施。 3.建设单位应会同当地政府及时组织财政、国 土资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民政和公安 等相关部门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4.建设单位及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征地区片综 合地价等各种补偿实施前的宣传组织工作,公 开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等补偿标准,做好群众解 释工作,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5.实施前建设单位、地方政府、设计单位三方共 同确认,避免强制实施行为。 监理 单位 设计 单位 2 实施 土地房屋
25、征拆补偿标准 1.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一是及 时了解国家 及地方最新的政策、法规和标 准,将征地拆迁 费用足额纳入概算;二是在总投资中,根据概 (估)预算编制办法有关规定,考 虑该部分风险, 计列一定比例的预备费用。 2.鉴于本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为保证征地拆迁 相关法规、标准的时效性,建议地方有关政策 管理部门及时发布有关新标准。 3.实施阶段,按照铁道部和地方政府有关要求, 建设单位按照地方政府公布政策、 办法签订拆 迁实施协议。当拟签定征地拆迁 实施协议单价 超出批复初步设计单价时,建 设单位应积极组 织设计单位编制征地拆迁费用调整文件,原 审 批部门及时办理批复。该措施 应是保证征地拆
26、 迁费用的有效措施。 建设 单位 设计 单位 地方政府 1.施工期噪声 引起的风险 建设 单位 施工 单位 城管、环 保、环卫 等职能部 门 2.运营期噪声 引起的风险 运营 单位 环保等职 能部门 3.施工期振动 引起的风险 建设 单位 施工 单位 环保等职 能部门 3 实 施 运 营 噪声 振动 影响 4.运营期振动 影响风险 1.加强施工期管理,设置风险联动 机制,加 强沟 通、协调。 2.设置隧道通风设备尽量远离居民区,同 时, 选 择低噪声的通风设备,必要时 加设消声器。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减缓影响。 可能对所外相邻建筑物及人员生活所造成的影 响。 4.加强运营期设备维护,使其保持在正
27、常工况 下工作。 运营 单位 环保等职 能部门 4 实施 水土流失 加强水文地质勘察,对地下水敏感的隧道段落 采取“以堵为主,控制排放 ”的原则施工;如遇地 下水位大幅下降,立即采取封堵措施。 建设 单位 施工 单位 监理 单位 各职能部 门 5 实施 水体污染物排放 加强现场勘察工作,充分了解 铁路车站附近河 流、沟渠的使用功能,正确确定合理的污水排 放位置,避免与附近鱼塘用水相互冲突等 风险。 建设 单位 施工 单位 城管、环 保、环卫 等职能部 门 6 实 风景区绿地、水系、 1.周围进行植树、种草绿化,以消弱声波扩散, 施工 建设单位 施 运 营 湿地、生态环境和景 观 减少噪音污染。
28、 2.车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原有的各种垃圾应 适当处理后远弃,并结合地方 规划意见进行堆 砌,形成人造景观。 3.在符合路基填料标准的情况下,路基土石方 工程尽量移挖作填,减少外购 土及弃土,以减 少对农田的占用及对植被的破坏;取土场取土 后,应注意对取土地点周围植被及 给排水设施 的保护和恢复;弃土集中,减少征地,搞好弃土 场的平整及绿化防护,以减少弃土 对周围环境、 水土的影响。 4.土方施工时,运输车辆应装 载完好,运 输线路 应及时洒水,以防止灰尘污染。 5.施工中应结合天气情况,避免大 风天、雨雪天 的裸露施工,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对水源污染。 单位 监理 单位 设计 单位 地方政府
29、7 实施 取、弃土场 1.加强施工期管理加强各利益方的协调。 2.在符合路基填料标准的情况下,路基土石方 工程尽量移挖作填,减少外购 土及弃土,以减 少对农田的占用及对植被的破坏;取土场取土 后,应注意对取土地点周围植被及 给排水设施 的保护和恢复;弃土集中,减少征地,搞好弃土 场的平整及绿化防护,以减少弃土 对周围环境、 水土的影响。 建设 单位 施工 单位 监理 单位 各职能部 门 8 实施 大气污染物排放 1.施工期间运土、运灰车辆采用洒水或加盖蓬 布措施,多风季节施工时,对取、弃土堆采取洒 水、加盖覆盖物等措施。 2.加强施工期管理,设置风险联动 机制,加 强沟 通、协调。 建设 单位
30、 施工 单位 城管、环 保、环卫 等职能部 门 4. 落实措施后的风险 等级确定 发挥当地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管理工作 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合理、通 畅的风险管理联动机制,通过制定项目 风险管理工作计划,深入开展调查分析,加强对项目的正面宣传,优 化设计方案, 强化施工和运营期的管理,妥善处理地区历史矛盾等工 作,全方位地落实、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发 生概率将进一步降低、 风险影响程度亦将减小。落实上述风险措施后,风险发生概率将进一 步降低、风险 影响程度亦将减小,风险程度低。 第三章 评估结论 1. 主要风险因素 1 项 目建 设的合法性 本项目已经纳入湖北省集中连片特困
31、地区交通建设扶贫“十二 五” 规划,相关建设前期审批流程符合国家建 设项目审批流程要求, 项目前期工作是依法合规的。本项目建设合法性不存在风险内容。 2 建 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 通过对本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风险 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工程实施前及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有少数 人会对项目实施有意见,目前已经采取的和下步将采取的系列风险防 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防范和化解矛盾,避免引发矛盾冲突; 采取措施后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评价为低风险。 3 交通影响 本项目设计过程中与市、区、县各级道路管理部门充分沟通, 就 道路立交及迁改签署了框架协议及技术协议,道路管理部门及各级政
32、府 同意本 项目建设方案;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社会 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工程实施中对个别繁忙交通道路产生干扰, 可能会影响 少数人正常生活,对项目实施有反对意见,可通过采取 必要措施进行防范 化解矛盾,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评价为低风险。 4 施工措施 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影响、环境影响、出行不便等因素,以及 施工 安全、施工管理等方面不 稳定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用工安全、安 全保障、 工资发放、工程款支付等产生引发 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建设 单位、施工 单 位、地方政府紧密配合,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可有效降 低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可能性,及时化解矛盾,社会稳定风险等级 评价为低风险。 2
33、. 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 评 估结论 该项目已纳入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 规划纲 要和湖北省省道规划纲要项目,是完善路网、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的需要,其手续齐全、程序完备、合法。 该项 目通过在设计阶段、施工 阶段、营运 阶段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对所在区域自然生态和社会环 境破坏风险较小。该项目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严格执行现有征地政策 及补偿标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 险较小。该项 目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得到了沿线广大群众和各级政 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施工环境,可能引发的社会治安风险 较小。该项 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建
34、立完善的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妥善化解各方矛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 该项目合法、合理, 项目建设可行, 风险可控。 3. 风险等级 本项目是湖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十二五” 规划 的重要项目。 项目的建设,对落实规划精神、完善路网结构,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从立项之初就为公众所广泛 关注,沿线 各级部门对本项目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在各部门共 同的努力下,相应对策切实落实到位后,本项目风险的发生频率和影 响程度将明显下降。 综合分析,该项目初始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经过 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更低)。 4. 风险防范、化解措
35、施 为保护人民群众利益,规范工程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本项 目制定了工程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交通组织以及施工组织等方案。 各方案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措施。 4.1 征地拆迁 工程征地拆迁安置,按照现阶段政策征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其 中部分工矿企业已签订拆迁协议。一是要严格按照法定征迁程序进行, 各项手续到位。二是要严格执行征迁政策,要维护政策的公平、公正、 合理,把握好政策的平衡性、权威性。三是要积极做好群众的解释说 服工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好和谐拆迁。 4.2 噪声治理 噪声的污染防治是一个总体工程,从最初的环境规划,到工程设 计、管理、到最后的污 染防治,是一个整体的防治
36、系统,只有各个环节 均做到良好的控制,施工沿线的噪声影响才可达到最低限度。为此本 工程程可研报告、 环评报告以及工程设计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噪声环境 保护施工,措施包括工程设计均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声环境措施,措施 包括工程设计措施、管理和规划措施、声学技术措施、环境敏感点噪 声防治措施等四个方面多项内容。 4.3 交通组织 考虑到项目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工程制定了如下方案:施工单位 加强工程车辆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教育,施工车辆按指定线路行驶,在 穿越村庄、人口密集区域要减速慢行;经过学校、市场、交通要道等人 口密集区域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现场交通安全管理;严禁超载、 超限车辆上路,大吨位车辆进出狭小的
37、村道,要积极采取防范和完善 措施,在工程车辆经过的道路应设置符合交通技术规范的标志牌。合 理组织工期、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及时足额发放工程款工人工资,加 强工人业余活动安排与管理;做好工程维护、安全保障、施工标示,规 范作业、杜绝施工扰民。 4.4 施工组织 虽然区块内住宅将搬迁,远期核心区内住宅要搬迁,但考虑到居 民企业动迁和项目可能存在时间上的重合,因此,必须考虑到项目范 围内拆迁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格执行宁波市的相关法律法规, 采取必要的施工期污染防止措施,努力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其中包括水环境、空气、声 环境、固体 废物垃圾等。 4.5 信访工作 社会稳定问题产生根源在于工程
38、建设工程中对群众造成的各种 影响,但社会不稳定问题发生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表现形式也 复杂多样。因此 项目建设单位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提高对社会问 题工作的重视,全面加 强信访防洪和处置能力,在落实上述措施的同 时,建议相关 单位: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 络、开通热线电话等 方式加强宣传工作,宣 传工程实施的意义,取得公众理解和支持; 加强与周围村、社区的沟通和交流,倾听意见和建议,及时给予反馈, 并在可能范围内尽量向他们提供方便和支持;化解群众不满情绪,引 导有异议的群众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反映问题;成立维护社会稳定 工作小组,确定 维稳接待人员,制定工作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维稳工 作培
39、训;建立各施工标段与村、社区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制 度,加强基 层的沟通与协调,将矛盾发现和化解在基层。 5. 应急预备和建 议 5.1 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级政府部门、项目建设 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在项目建设及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尽量避免和减轻对群众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倾听群众声音、加强组 织引导、强 化服务意识,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组织保障,落实责任主体。设立维稳工作组织,各有关职能 部门积极配合,明确参与人员,加强领导、 强 化责任意识、明确建设单 位、施工单 位、 职能部 门、基 层组织的责任。 完善措施手段,加强宣传引导。总结借鉴以往经
40、验教训,加大相 关投入,做实做细维稳风险方法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工程建设、 施工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取得公众认可和支持。 健全维稳职能,提高维稳应对能力。要设立维稳工作岗位,配备 专兼职维稳工作人员,建立维稳首问负责制。加强维稳工作人员知识 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维稳接待和处置能力,解决引导社会稳定问题通 过正常途径反映和解决问题。 5.2 社会稳定应急预案 本项目建设规模大、时间跨度大、社会稳定牵涉点多面广,在建 设过程中,要 坚持社会稳定问题全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 施。同时为 确保对可能发生的社会稳定问题尤其是重大建筑群众事件 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提高应急反 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 的水平,可参照以下内容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 善。各有关责任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工作组织,建立通常高效的联动工 作机制。 把维护社会 稳定工作列入项目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 取有关单位社会稳定工作汇报;认真研究群众反映的新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