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夏辉辉.ppt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82136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6.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辉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夏辉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夏辉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夏辉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夏辉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的观念与行动,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的追求与旨趣,夏辉辉 2013.10.,教师是蜡烛肯定:奉献与给予。否定:不可持续发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园丁肯定:重视学生成长过程,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否定:教育的不可修复性;有人为的淘汰和强制性。,灵魂的工程师肯定:关注灵魂的发展;注重过程的创新。否定: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把学生当成无生命、无思维的对象。一桶水与一碗水肯定:强调教师的知识储备;学科知识有效的传递。否定:灌输式的教学;否定教师的创造性和发展性。,学生:从“心中有爱”到“目中无人”,阅读:从“书中自有颜如玉”到“与书绝缘”,创新:漠视教育创新,“以不变应万变”,观念:观念陈旧,语言陈腐,方法单调

2、,教师的观念:关于教育及自身认识,观念的力量:路景树的故事,教育服务于人生中学教学的服务对象是谁?中学教学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各学科。,观念一:教育服务人生,100个抢劫犯的故事,不要做只关注技巧、在细节上精益求精的“小老师”,而要做“大老师”,做学生的人生之师。,人生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观念二:为自己而工作,木匠的故事,有时,挣扎正是我们生活中必需要经历的。,蝴蝶的故事,观念三:挣扎是生活的必需,观念四:幸福来源于责任,vickie Gill的故事,你为什么要从事教育工作?,你为什么想做一个好的老师?,你如何做一个好的老师?,2000年美国田纳西州年度教师,拥有30年教龄的资深教师,v

3、ickie Gill从事教育事业的原因,优质教学的11条准则的作者,讨厌在学校中度过的每一分钟,在副校长办公室门外拥有一张专用的椅子,我是所有老师的梦魇,我之所以成为一名教师,是因为厌恶学校,我长大要做一名教师,你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教师,老师的教育,辅导员和我“讨论我的将来”,你根本不了解我,讨厌僵直的教室里听老师冗长的“布道”,去主日学校做志愿者,理想与行动,从五岁开始我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一名教师,我坚信有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去鼓励那些讨厌学校的学生,对教育的认识,从一开始我就明白这个道理:我不是在教一门学科,而是在教“人”,你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要表现得像一个富有天赋的学者、心理学家、侦探、魔术师、

4、技术员、督导、艺人和辅导员,三十年的教育实践,每天都在尝试着去设计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的教学,教学能激发创造和实践的冲动,必须在感受到教学的强烈使命感后,才能选择成为一名教师。而这份职业对你来说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才能和性情。,优质教学的第一条准则,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与移民,观念五:保持赤子之心,现在学校里的教育对象,大多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一出生就浸润在数字化的环境里。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往往被称之为数字时代的“移民”,是在纸笔环境下学习成长的人。如果这些“移民”不放下身段,学习用数字化的方式交流,我们将无法完成教育者的使命。嵇成中人际关系的权力转移,“赤子状

5、态”理论如果工作、技能、科学思想和技术都日新月异,最好的办法是保持像儿童那样的对新事物的接受和认知上的灵活性。,教师都成为研究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教师的行动:教学设计的追求与旨趣,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爱因斯坦论教育,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学设计,教师翻译、改写林觉民的与妻书: “老婆呀,结婚六年,聚少离多,但我还是爱你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也想和你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但山河破碎,时局动荡,为了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只好冲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案例:充满意外的课堂,教师换了一个表达方式,改为声情并茂地朗读

6、与妻书的原文: “意映卿卿如晤”,案例:充满意外的课堂,教师换掉了触发学生笑点的遗信抬头,小心地截取翻译了信中的几句话: “意映,我亲爱的妻子:大概你读到我的信时,我已经不在人世了。想到这一点,我也无法忍住眼泪,泪水混在墨水中,我几乎不能写完这封信。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一些事情”教师在朗诵这段话前做足了功夫,语气、语调都先将学生情绪安定到一定的程度,避免他们过度的亢奋。,案例:充满意外的课堂,有一种教学设计叫精心设计。,有一种教学设计叫七拼八凑。,有一种教学设计叫信手拈来。,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卖1把梳子:挠痒痒的小和尚卖10把梳子: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卖1000把梳子:“积善梳”赠给香客,保佑

7、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卖10000把梳子:开光梳、智慧梳、姻缘梳、流年梳、功名梳;有的梳子掏钱也不卖,有的梳子必须掏钱才卖,目标:卖梳子指标:越多越好策略:用途开发、人群开发,教学设计中的困惑,4,1,导言课应该讲什么?,年轻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教学设计思路有何不同?,案例:导言课的研究,不同的导言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教育视野?,案例:导言课的研究,设计: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学历史。,效果:课件越来越美,课堂却没有变得越来越美。,反思:学生是“有待填充的容器”?,还年轻,案例:导言课的研究,设计:采用英国选举首相、美国选举总统的方式选举科代表。,老顽童,18班班委会研究后认为:本班5

8、7人,分坐为五大组,对应为五大选区,适合英国式民主。无论男女种族按实际人口数分配下议院议员名额,每个选区都分配给一名下议院员名额,下议院共有五名议席。19班班委员会研究后认为:本班58人,分坐在三大组,适合美国式民主。按人数共设十一票选举人票,三大组可以对应为三大州。,案例:导言课的研究,第一阶段:两大政党的党首分别到各个选区或州进行演讲和拜票。第二阶段:投票、选举第三阶段:举行宣誓就职仪式,发表就职演说;败选感言,案例:导言课的研究,案例:导言课的研究,设计:采用英国选举首相、美国选举总统的方式选举科代表。,效果:选出科代表,“学历史这么有趣”,老顽童,“历史还真管用,能解决现实问题”“学历

9、史这么有趣”“历史,本人从此好爱你”等呼声。,案例:导言课的研究,案例:导言课的研究,设计:采用英国选举首相、美国选举总统的方式选举科代表。,效果:选出科代表,“学历史这么有趣”,反思:展示学科的魅力、学生的魅力,老顽童,教师追求的三种境界,学生感悟的三种课堂,历史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课堂观,评价观,教师观,我们把历史教育作为民族或人类的集体记忆来看待,像个人的记忆一样重要,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把历史作为承载着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财富来看待,像个人有灵魂一样重要,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历史教育将记忆的训练与灵魂的洗礼做有机的融合,从而培养人的自信力。赵亚夫:历史教育要给国民自信力,历史教育价值,

10、入了教室,先生还未来。三四个小孩聚在一处,正在戏弄那赤发的一手有残疾的卖野菜人家的孩子克洛西。克洛西大怒,突然将摆在那里的墨水瓶对准了勿兰谛掷去。墨水瓶恰巧打着了从门外进来的先生的胸部。 先生变了脸色,走到教桌的旁边,用严厉的声音问:“谁?” “是我!”,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案例:课前的打闹,案例:课前的打闹,孩子们的错,你认为最严重的错误是什么?,“不是你。”“决不加罚,投掷者起立!” “你们欺侮了无罪的人了!你们欺侮了不幸的小孩,欺侮弱者了!你们做了最无谓、最可耻的事了!卑怯的东西!” “你的精神是高尚的!” “我饶恕你们。”,案例:课前的打闹,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案例:课前的

11、打闹,孩子们的错,教育价值,案例:课前的打闹,孩子们的错,教育价值,一个教育事件中有诸多价值取向,但有一个最核心的价值观。,现象一:目标缺失,X:这节课里你想干什么? Z:让学生知道秦的兴与亡,也就是秦统一的背景、过程,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等基本史实。X:知道这些又是为了干什么?Z:了解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X:了解这个的目标又是为了什么?Z:,案例分析:关于目标的追问,案例分析:备课追问,X:如果有人问“你们教历史、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您能结合今天这节课来讲一讲吗?A教师:我想让学生们以古鉴今,让学生们知道历史上的经济危机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处理的,从而理解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

12、济与资本主义的不同。B教师:我没想太多,首先是让学生能考试。其次是想让学生知道当时的美国是法制社会,罗斯福借助一系列新政立法来解决危机。,现象二:目标散乱,案例分析:备课追问,现象三:整合困难,余文森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一课一中心,一课一灵魂,教学立意,教学内容主旨,关于核心目标的梳理,在对三个维度统一性的理解基础上,在具体的单元、课时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其中某些维度作核心目标。华南师大张向阳,聚焦核心目标,“老师,世界大战好爽啊!”学生“看好戏”的心态体现了旁观者的倾向大人物在战争中的凸显体现了英雄主义倾向战争的游戏化体现了潜在的暴力美学倾向。,75%的同学对世界大战感

13、兴趣42%的同学对战争的关注在于场面刺激62%的同学关注战争过程中有趣的事20%的同学关注战后的问题,教学流程,设计思路,只有“战争之国”没有“战争之人”?只有教师的感情没有学生的感悟?,二战战士的墓志铭:“To the world,you are just a soldier,but to me,you are my world!”(对这个世界来说,你只是一个士兵,但对我来说,你是我的全部!),德国普通村庄的二战纪念亭,上面有战时普通妇女的期盼:“Im still waiting for you to come back!”(我还在等着你回来!),核心目标: 知道大战的基本进程,通过影视作品

14、了解二战中小人物的境遇,理解人的生命、权利是衡量一切行为的起点与归宿。,第一课时 二战的进程第二课时 选择了电影安妮日记和钢琴师两部二战题材电影作为切入点,将焦点集中在犹太小女孩安妮和钢琴家斯皮曼身上,以两人的故事来展现微观下的二战。,战争就像人类心中的一根刺,虽然痛,却时时还有人拨动它智滔,3,教学隐喻:穿越玉米地,游戏规则第一,谁穿越得快(速度)第二,谁掰的玉米多(收益)第三,谁身上的伤口少(安全),吴小波 著,和你同行的三个人物,一个叫速速,他是玉米地里跑得最快的人,他信奉的格言是“生命要么是一场大胆的冒险,要么是一事无成。”一个叫老安,他就像“龟兔赛跑”里那只胜利的乌龟,永远行走在最安

15、全的道路上。再有一个叫小效,他是玉米地里的数学天才,他总能找到最大最好的玉米。,速度,收益,安全,未必跑最远?,危机和不安?,未必拥有最多?,喂,难道就没办法做到又多又快又好吗?,有效果: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果主要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目标达成)有效率:是指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之比。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耗时多少)有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的价值的实现。教学的收益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以后的收获。(价值高低),教学隐喻:穿越玉米地,1,视角,2,方法,3,领域,微观之下:微观史学下的历史细节,叙事重兴:回到历史和人物本身,文

16、化观照:新文化史背景下的历史细节,历史细节教学的史学背景,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非常钦佩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1919年12月4日:看新青年。1919年12月5日:上下午各看新青年杂志一次。1919年12月10:看(新青年)易卜生号。1920年4月9日: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1926年4月21日:看新青年。1926年4月22日:看新青年。1926年5月5日:看新青年。,思想启蒙:新青年的影响,蒋介石,毛泽东,重建现场,呈现进程,释疑教材,点化课堂,深化认识,彰显多元,历史细节教学的价值诉求,钩沉思想,养育灵魂,

17、毛经文用历史细节打造活色生香的课堂(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7期,1,细小,2,真实,3,意义,一沙一世界:对宏大历史的反动,本身就是历史:对虚拟历史的纠正,为核心目标服务:防止碎片化的倾向,历史细节教学的运用策略,案例:外国人眼中的孔子,核心目标:通过观察历史细节,学习“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证据意识,培养思辨质疑精神。,案例:外国人眼中的孔子,师:观察下图的四张图片,你认为是同一个人吗?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生:七嘴八舌开始议论。师:这四张图片是同一个人,而且是一位中国人,你猜他是谁?生:非常诧异,再度七嘴八舌议论。师:为什么你们推测的都是皇帝呢?你留意到了人物的什么特征?生:因为他

18、们都戴着帽子,穿长袍,而且其中一幅戴的是皇冠。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但是会不会发觉这些人跟你们电视上看到的皇帝不是很像?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师:但这个人不是任何一个皇帝,他是外国人眼中的孔子!,案例:外国人眼中的孔子,生:全场诧异,质疑孔子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师:引导学生再度留意图中的细节,为什么外国人眼中的孔子是长这个样子呢?生:再度议论,有学生说这是因为他们没见过孔子,他们没来过中国,有学生说外国人不熟悉中国的文化,还有说这个孔子是他们想象出来的!师:你们见过孔子吗?你们就真的知道孔子长什么样吗?(学生表示不知道),如果每个人都画一下自己想象中的孔子,会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肯定

19、不一样,每个人画的孔子都不一样。师:真实的孔子只有一个,古代没有照片,我们每个人对孔子的想象和解释都带上了自己熟悉的烙印。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但解释历史可能有很多种,历史学家所能做的是尽力地靠近真相。,案例:外国人眼中的孔子,3,4,历史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本质、内在的联系,是人脑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如果说,学习历史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话,那么,弄清历史概念就是最具体的基础工程”。,历史概念教学的价值,“在历史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概念教学,只是把历史看作一种传授信息的载体或讲授事实的学科,就会导致失败。”英国 丹尼斯冈宁,历史概念教学的价值,历史认知的规律,概念清理:学习怎样

20、的概念,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历史结构,概念清理:学习怎样的概念,基本要素,背景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目的、条件,内涵要素,事件经过、规章制度、变法改革、会议条约、历史文献、思想文化运动的内容、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国际关系、文化发展的表现等,后果要素,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作用、影响、局限、后果等,学情摸查:学生特点,1.你知道 “北京人”是什么吗?请你谈谈你的认识。2.你知道官渡之战是怎么回事?请你谈谈你的认识。3.你知道 “科举制”是什么?请你谈谈你的认识。4.在初一历史学习过程中,那些历史你最感兴趣?为什么?请举例说明。5.在初一历史学习过程中,那些历史知识你学习起来

21、最轻松。记忆得最牢固?为什么?请举例说明。6.在历史课堂学习中,你最喜欢老师提供什么素材?最喜欢怎样学习历史?请举例说明。,初一学生 60人,前三问考查学生对历史名词性概念、事件性概念和制度性概念的认识。后三问了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学情摸查:学生特点,北京人 名词性历史概念完整表述的只有2人,占调查总数3%时序的缺失。对本质特征把握偏差。如:将“北京人”阐述为“生活在北京的人”。历史概念的交叉混乱。如有学生写到“会人工取火,养猪、牛、羊”。,学情摸查:学生特点,官渡之战 事件性历史概念,应包括时间、地点、经过、性质、特征、结果、影响等基本要素。大部分把握住“以少胜多”的特点,完

22、整、准确表述的有6份,占10%。缺失时间。人物错位。意义和影响的缺失。,学情摸查:学生特点,科举制 制度性历史概念,应该包括产生时间、基本内涵、影响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表述的16人,缺少时间的有17人,约25%。缺本质内涵的28人,缺影响的35人,均超过50%。学生对“科举制”这一制度性概念的掌握比名词性和事件性历史概念掌握要好,可能主要是本学期才学所致。,学情摸查:学生特点,感兴趣、学习起来较轻松问题1.简单易记、有趣的内容;2.著名的历史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武则天、曹操等;3.重大发明或辉煌成就以及有鲜明特点的朝代,如四大发明、长城、故宫以及唐朝等。4.学生已具备背景知识的历史。如三国

23、等。,学情摸查:学生特点,最喜欢的素材和最喜欢的学习方法1. 课外的素材、“野史”。2. 图片、影片、动画、游戏,不喜欢密密麻麻的文字。3. 最喜欢老师讲故事,喜欢老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学情摸查:学生特点,结论具体的,直观的形象感性经验的支持缺乏概念的完整性,学情摸查:学生特点,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索,佩维奥的双重编码言语序列编码(即言语编码)映象空间编码(即表象编码),经济重心南移 历史现象概念。“它们往往是一个历史时期或一个历史阶段的集中表现或重要的历史侧面”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和规律跨度大,较为生奥,难理解。,案例:经济重心南

24、移,第一步:基础概念的文字解释经济:即社会生产。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特点,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为补充。重心:事情(事物)的中心或主要部分。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案例:经济重心南移,第二步:南北方运用地图,案例:经济重心南移,淮河,北方,南方,第三步:宋代南北经济对比 地图转化为数字,案例:经济重心南移,表一:宋代南北方农业生产比较简表,比较表格数据内容,得出的认识是:南方农业生产比北方发达。,案例:经济重心南移,表二:宋代南北方手工业生产比较简表,比较表格数据内容,得出的认识是: 南方手工业生产比北方发达。,案例:经济重心南移,表三:宋代南北方商业

25、和海外贸易比较表,比较表格数据内容,得出的认识是: 宋代南方商业比南方发达。,案例:经济重心南移,第四步:南移现象地图对比战国经济图唐代商业城市和手工业分布图宋代经济图,案例:经济重心南移,核心目标:在理解史料的基础上归纳出“专制”的含义,初步掌握概念归纳能力。,案例: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结论:专制制度是政治上(君主)独自掌握政权;思想上凭自己的意志独断专行,操纵一切。,案例: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一个已知的史实。-杜威,1、少年建功,一统天下;2、杀兄逼父,帝业初成;3、白马会盟,勇退突

26、厥;4、吸取教训,心存百姓;5、虚心纳谏,知人善任;6、完善隋制,优化吏治;7、减轻刑罚,公平执法;8、治世初成,骄心渐长;9、骨肉相煎,痛心不已;10、丹毒命休,遗风常在。,案例: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突出故事和史实,案例: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突出唐太宗在中央集权制中的“完善”作用,完善自我:虚心纳谏、加强修养完善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完善用人:重用人才,知人善任完善法律:减轻刑罚、公平执法,案例: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建立贞观之治与中央集权概念之间的联系,民,国,君,虚心纳谏、加强修养,完善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完善用人:知人善人、唯才是举,完善法律:公平执法、减轻刑罚,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27、,贞观之治,4,龙应台:沙漠玫瑰的开放,一蓬干草,名叫沙漠玫瑰,本是地衣。用一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清水每一天都带着儿子探看沙漠玫瑰的动静第一天第二天,有了一个中心,有绿的感觉第三天,有实实在的绿色了,散发出青苔的气味第四天:张开来,真的有玫瑰的图形,第八天: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母子三人疯狂地大叫邻居:你们干吗?这一把杂草!,我们:看到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邻居:看到的现象是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故事的隐喻,隐喻一:历史学习的价值在于认识人、事、现象的过去,理解它的现在,判断它的未来。隐喻二: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过程,无论是自己还是旁观者,都要知道起点在哪。,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结语,何成刚主编: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智慧: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中学历史史料教学案例集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课例研究李杰:中学历史课堂观察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