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热电联产整理.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818285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联产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热电联产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热电联产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热电联产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热电联产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热负荷定义:用户消耗的热量称为热源的热负荷;2、 热负荷分类:年内用热工况不同:分为季节性热负荷、非季节性热负荷根据不同建筑物用热形式分: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与构筑物3、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2)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建筑面积进行计算4、 室内、外计算温度: 室内计算温度是指距地面2米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空气温度。 室外计算温度是按稳定传热公式计算房间向外传热时采用的一个假想室外温度值。5、 通风热负荷:就是把室外新鲜空气加热到室内所需温度的耗热量。6、 热水供应热负荷:7、 生产工艺热负荷:是用于各种生产的全年性热负荷。8、 热负荷持续时间图:是表示季节性热负荷在采暖期不同

2、小时用热量的持续性曲线,它描述了不同室外气温持续时间确定的热负荷变化规律。9、 热负荷图:描述某一期间内热负荷变化规律的曲线,亦称热负荷曲线。10、 日热负荷图:表示小时耗热量在一昼夜变化规律;11、 年热负荷图:表示各月份热负荷变化情况的图12、 用蒸汽或水作载热质的比较:用蒸汽作为载热质的优点是:(1)通用性较好,可满足各种用热形式的需要,特别是某些生产工艺用热必须要用蒸汽(2)输送载热质所需的电能少(仅增加输送蒸汽凝结水返回热源的耗电量)。(3)由于蒸汽的密度比水小得多,所以蒸汽因高度差而形成的静压力很小。(4)在散热器或加热器中,蒸汽的温度和传热系数都比水的高,因此可减小换热器面积,降

3、低设备造价 以热电厂为热源向采暖、通风用户供热时,一般是用水作为载热质。用供热汽轮机的可调整抽汽在热网加热器中将水加热后送往热用户,水作为载热质比用蒸汽优越性:1.进行远距离供热,可达2030km,温降可低于1/km。2.抽汽的压力可保持得很低(从0.060.22MPa),供热循环的热化发电率增加3.供热系统能保存全部供热蒸汽的凝结水,因而不用装设庞大的补充水设备。4.局部供暖网路的投资较低。5.改变水温来实行简单且方便的集中供热调节。6.水网蓄热能力大,短时间的水力和热力工况失调时不会显著引起供热工况的波动。7.水的供暖温度较温和,不易使室内有局部过热现象13、 高温水载热质供热的优点:(1

4、)高温水用于生产工艺的加热过程,温度稳定、调节比蒸汽容易,有时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2)用于干燥工艺的面式加热器使用高温水后,其排水温度高于100时还可继续用于其它工艺过程或采暖用热。(3)高温水供热是大温差小流量的输热,提高了工质的载热能力,管径和输送电耗减小,管网投资和运行费降低,使热价成本降低。(4)扩大供热半径,可发展更多工业热用户,提高供应区域的热负荷密度,有利于发挥热电厂的供热能力,提高电厂的经济性。(5)采用高温水供热,可保存全部抽汽凝结水,降低水处理设备投资,提高电厂的安全性。同时可采用多级抽汽加热,有利于提高热电厂的热经济性。14、 尖峰热水锅炉:是高温水供热系统与热电联产

5、能量供应系统承担高峰热负荷的一种主要设备。15、 蒸汽蓄热器:保持热量的供需平衡,避免热负荷的突然增减影响供热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是进行供热调节也是热负荷的调节方法之一。(见书本24页)16、 热电厂的燃料利用系数tp:热电厂对外供电、热之和与输入能量之比tp=(3600Pel+Qht)/Qtp17、 热化发电率 质量不等价的热化发电量与热化供热量的比值18、19、 好20、21、 背压式机组:表示热化程度的比值叫做热化系数,可简明地表述为热电厂供热机组的最大供热能力与系统最大热负荷之比。热化系数的含义:为使系统的经济性达到最佳状态,应根据热负荷的大小及特性合理地选择供热式机组的容量和型式,同时还应有一定容量的供热尖峰锅炉进行联合(或配合)供热,以提高机组供热能力的利用率及系统的经济效益。22、 小时热化系数23、 年热化系数24、 水压图:把热网沿供、回水干管的压力以压头高低在地形图上的表示,称为该干管的水压图。25、26、 水热网调节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