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说课稿),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第一册第2章第3节。 1、本节课分3个部分内容,分别是:核酸的种类、核酸的分布、与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本节课贯穿了高中生物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学习遗传与分化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3、本节课联系了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在以后学习DNA的复制和生物遗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能
2、力目标: 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二、说教法,1、通过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通过实验,主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科学性。,三、说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
3、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四、教学过程,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DNA指纹检测,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接着,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核酸的类型 、核酸的分布、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这几部分的学习。,重点展示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拓展学习: 原核细胞的DNA位于细胞内的什么部位,?,利用PPT清晰地指出DNA与
4、RNA的区别:,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吗?,1、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 B.核苷酸、磷酸、碱基 C.核糖、磷酸、碱基 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A、核苷酸 B、核酸 C、DNA D、RNA,课 堂 巩 固,4、核酸有什么功能?你知道生物体内的核酸 有几种?它们在细胞中是如何分布的? 5、核酸同蛋白质一样,也是生物大分子物质。那么,核酸由哪些元素组成?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由几部分构成? 6 、 DNA 和 RNA 的化学组成有何异同? 7 、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 几种?,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1.小结回顾这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作业。(如下图),DNA、RNA的主要区别,五、教学反思,核酸的知识,学生平时很少有感性认识,所以教学的直观性非常重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核酸的真是存在和分布有感性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核酸的种类有两种。本节课内容较多,如果分成两个课时讲学生可能理解的会更加透彻。核酸结构的内容对没有有机化学基础的高一学生而言,有些难度。要求教师做到深入浅出。讲课的条例清晰,引导得当是一节好课的关键。 总体授课顺利,学生接受能力很强。在以后的学习中跟多深入研究,致力于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