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一、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 , 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 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 , 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 , 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3. 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 , 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 , 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4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 ,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 ,就能够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5. 公差一般为正 , 在个别情况下也能够为负或零。 6. 基孔制的间隙配合 , 其轴的基本偏差一定为负值。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
2、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8. 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 , 但不具有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9.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 则零件的尺寸精度应越高。10. 当通规和止规都能经过被测零件 , 该零件即是合格品。 11. 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是根据内、 外径的制造精度来划分的。 12. 螺距误差和牙型半角误差 , 总是使外螺纹的作用中径增大 , 使内螺纹的作用中径减小。 13. 制造出的齿轮若是合格的 , 一定能满足齿轮的四项使用要求。 14. 当几何偏心等于零时 , 其齿距累积误差主要反映公法线长度变动量。 15. 切向综合误差能全面的评定齿轮的运动精度。 16. 影响齿轮工作
3、平稳性的误差特性是在齿轮一转中多次周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 17. 齿厚的上偏差为正值 , 下偏差为负值。 18. 齿轮的单项测量 , 不能充分评定齿轮的工作质量。 19. 齿轮的综合测量的结果代表各单项误差的综合。 20. 尺寸链是由封闭环和组成环 ( 增环、 减环 ) 组成的。二. 选择题 :1. 配合是 _相同的孔与轴的结合。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 作用尺寸、 实效尺寸2. 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 _配合。、 过盈、 过渡、 间隙3. 标准公差值与 _有关。、 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 公
4、差等级和配合性质、 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4 .对于实际的孔和轴 ,用最大实体尺寸限制其_, 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预定的_。、 作用尺寸 ,最紧程度、 实际尺寸 ,最紧程度、 实际尺寸 ,最松程度、 作用尺寸 ,最松程度5.对于实际的孔或轴 ,用 _限制其实际尺寸 ,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预定的_。、 最小实体尺寸 ,最松程度、 最小实体尺寸 ,最紧程度、 最大实体尺寸 ,最紧程度、 最大实体尺寸 ,最松程序6. 基本偏差代号为 ( ) 的公差带与基准件的公差带可形成 _。、 过渡或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7.最大实体尺寸是 _的统称。、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孔
5、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小极限尺寸8. 螺纹公差带是以 _的牙型公差带。、 基本牙型的轮廓为零线、 中径线为零线、 大径线为零线、 小径线为零线9. _ 是内螺纹的公称直径。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内螺纹大径的基本尺寸、 内螺纹中径的基本尺寸、 内螺纹小径的基本尺寸10. 从加工过程看 , 零件尺寸进入公差范围的”起始尺寸”是 _。、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实体尺寸11. 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 , 取决于 _。、 公差值的大小、 公差单位数的大小、 公
6、差等级的大小、 基本偏差值的大小12. 配合精度高 , 表明 _。、 或值小、 轴的公差值大于孔的公差值、 轴的公差值小于孔的公差值、 轴、 孔公差值之和小13.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 _。、 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14. 封闭环的公差是 _。、 所有增环的公差之和、 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 所有增环与减环的公差之和、 所有增环公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15.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评定参数是 _。、 m、 a、 p、 16. 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见的方法是 _
7、。、 光切法、 针描法、 干涉法、 比较法17.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 , 则其 _误差一定不小于。、 平行度、 位置度、 对称度、 直线度、 垂直度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8. 同轴度公差属于 _。、 形状公差、 定位公差、 定向公差、 跳动公差19. _ 公差的公差带形状是唯一的。、 直线度、 同轴度、 垂直度、 平行度20. 跳动公差是以 _来定义的形位公差项目。、 轴线、 圆柱、 测量、 端面21. 若某测量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为 , 则其 _误差必不大于。、 平面度、 对称度、 垂直度、 位置度22. 在生产中 , 有时用检测工件径向圆跳动
8、的方法可测量 _。、 垂直度、 平行度、 位置度、 同轴度23. _ 公差的公差带方向是根据项目的特征由基准决定的。、 形状、 尺寸、 位置、 未注24. 标注 _时, 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间的夹角是不带偏差的理论正确角度 , 标注时要带方框。、 平行度、 倾斜度、 垂直度、 同轴度25. 在三基面体系中 , 对于板类零件 _应该选择零件上面积大 , 定位稳的表面。、 辅助基准、 第二基准、 第一基准、 第三基准26. 对于轴类零件的圆柱面 _检测简便、 容易实现 , 故应优先选用。、 圆度、 跳动、 圆柱度、 同轴度27. 光滑极限量规止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 _。、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
9、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最小实体尺寸28.对精密机床的分度齿轮及仪器的读数齿轮主要控制的传动精度为_。、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传递运动的平稳性、 传动侧隙的合理性29.对轧钢机、 矿山机械和起重机械等低速传动齿轮的传动精度要求较高的为_。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 载荷在齿面上分布的均匀性、 传递运动的平稳性 、 传递侧隙的合理性30. 测量齿距累积误差 , 能够评定齿轮传递运动的 _。、 准确性 、 平稳性 、 侧隙的合理性三、 填空题 :、 承载的均匀性1公差标准是对 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 , 采取相应的技
10、术措施 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2实际偏差是指 实际尺寸减去基本尺寸 , 极限偏差是指 最大 ( 小尺寸 - 基本尺寸 ) 。3孔和轴的公差带由 标准公差 决定大小 ,由基本偏差 决定位置。4已知基本尺寸为 50mm的轴 , 其最小极限尺寸为 49.98mm, 公差为 0.01mm, 则它的上偏差是 -0.01 mm, 下偏差是 -0.02 mm。5常见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减小。6属于较高和中等精度的公差等级有 IT7 ,用于精密配合或重要配合处。7. 按表中给定的数值 , 计算表中空格的数值 , 并将计算结果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 表中数值
11、单位为 mm) 。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最小极限上偏差下偏差公差尺寸标注寸尺寸孔 1010.01510+0.01500.015450+0.015孔 4040.0540.025+0.05+0.0250.025 40+0+0.025050孔 120120.022119.9870.022-0.0130.035 120( +0.022 -0.013)轴 2019.9819.967 0.020 0.0330.01320( -0.02, -0.033)轴 606059.9810-0.0190.019120( 0, -0.019)轴 100100.059100.037+0.059+0.0370.022100(
12、+0.059, +0.037)8. 实行专业化协作生产必须采用 _互换性 _原则。9. 完全互换法一般适用于 _装配精度不高时的大批量生产 _?, 分组互换法一般适用于 _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的大批量生产 _。10. 配合是指 _基本尺寸 _相同的孔和轴 _公差带 _之间的关系。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1.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 _间隙 _配合 ; ?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 _过渡 _配合 ;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 _过盈 _配合。12. 标准规定 , ? 基孔制配合中 , ? 基准孔以 _下 _?偏差为基本偏差 , 其数值等于_
13、0_, (基13. 标准对孔和轴各设置了 _28_个基本偏差 , 对于轴 - 的基本偏差为 _上偏差 _, 与基孔构成 _间隙 _配合 , - 的基本偏差为 _下偏差_,与基准孔构成 _过渡或过盈 _配合。14. 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包括 _尺寸 _精度、 _ _形位 _?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5在形状公差中 , 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 , 若给定一个方向时 , 其公差带是 两平行平面 之间的区域。若给定任意方向时 , 其公差带是 圆柱面内 区域。16当给定一个方向时 ,对称度的公差带形状是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7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在任意方向时是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18在任意方向
14、上 ,线对面倾斜度公差带的形状是圆柱 ,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圆柱 。19图样上规定健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0 05mm, 则该键槽中心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 0.025mm。20形位公差值选择总的原则是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兼顾工艺的经济性的检测条件 ,尽量选取较大的公差值。21. 测得实际轴线与基准轴线的最大距离为 , 最小距离为, 则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_0.08mm_。22. 按具体情况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能够是_两平行直线、 两平面平面、 圆柱面_, ? 圆度公差带的形状为 _两同心圆 _, 平面度公差带的形状为_两平行平面 _。23.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 , 则它对另一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一定 大于。24. 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 _同轴度 _, 只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_圆度、圆柱度、平面度、圆跳动、全跳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