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 培优易错试卷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一、铝及其化合物1Al2O3 是铝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Al2O3 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备过程中,废铝材料先用Na2CO3 溶液浸洗的目的是_;A 试剂是_(填物质名称)。( 2)两条途径中有一条明显不合理,它是 _(填“途径 1”或“途径 2 ”),合理的方案是 _。(3)某同学从多、快、好、省的原则考虑,认为综合途径1 和 2,可以既节约药品又节省时间来实现由“废铝材料”制备“ Al2O3”,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流程是(模仿上面流程图设计) _。( 4)若要从滤液中得到 N
2、aCl 晶体,其实验操作是 _。( 5)得到的 Al2O3 中可能含有 Na2CO3 杂质,请设计实验检验杂质:(写出所需试剂、实验步骤和结论) _。(6)现有含Na2CO3 杂质的计算式: _(式中含有【答案】除去铝材表面的油腻Al2O3 样品,为了测定a、 b 等字母)。稀盐酸途径 2Al2O3 的纯度,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列出将稀盐酸改成通入过量CO2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干燥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Na2CO3 , 反之则没有取样品质量为b,加水溶解后,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沉淀完全以后,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恒重)得沉淀ag。计算式为: 1
3、-106a197b【解析】【分析】从废铝材中提取氧化铝,途径1 先用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再与Na2CO3 溶液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再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铝;途径 2 氧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偏铝酸钠,再与盐酸生成氢氧化铝,再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铝,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废铝材料先用 Na2CO3 溶液浸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油腻,A 为稀盐酸,故答案为:除去铝材表面的油腻;稀盐酸;(2)途径 2 不合理,因为盐酸的量不好控制,改进的方法是将稀盐酸改成通入过量CO2,故答案为:途径2;将稀盐酸改成通入过量CO2;(3)综合途径1 和 2,可以既节约药品又节省时间来实现由“废铝材料”制备“Al
4、2O3”,应该用铝材先分别生成氯化铝和偏铝酸钠,两者再发生双水解生产氢氧化铝,流程为:;(4)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若要从若要从滤液中得到NaCl 晶体,操作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干燥,故答案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干燥;(5)得到的Al2O3 中可能含有Na2CO3 杂质,检测的方法为: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Na2CO3, 反之则没有,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Na23CO , 反之则没有;(6)现有含 Na232 3样品,为了测定2 3的纯度,可采用方案为:取样品质CO 杂质的Al
5、 OAl O量为 b,加水溶解后,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沉淀完全以后,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恒重)得沉淀ag; BaCO33ag= amol=沉淀质量为 ag,则 n( BaCO )= 197g / mol197n( Na2CO3 ) ,则 m( Na2CO3)=amol 106g/ mol=106a g ,Na2CO3 的纯度 =106a, Al2O3197197197b106am的纯度 =;故答案为:取样品质量为,加水溶解后,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沉1-197b淀完全以后,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恒重)得沉淀ag;计算式为: 1- 106a 。197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侧重
6、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分离和提纯实验操作,注意从整体上分析流程图中每一步发生的反应。2 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注: NaCl 熔点为 801; AlCl3 在 181升华)(1)工业上电解法获得金属铝的过程中,须在氧化铝中加入_,其目的是 _。( 2)精炼前,需清除坩埚内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铝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将 Cl2 连续通入粗铝熔体中,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成分有_;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
7、成浮渣,浮渣中的物质有_。(4)在用废碱液处理A 时,写出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镀铝电解池中,以钢材镀件和铝为电极,熔融盐做电解液。则金属铝为_极。电镀选择在 170下进行的原因是 _。采用的加热方式最好是_。(填字母选项)A 水浴b 油浴c 直接强热快速升温至170(6)钢材表面镀铝之后,能有效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_。【答案】冰晶石或 Na3AlF62Al Fe2O3高温降低氧化铝熔融所需的温度2Al2O3 2Fe Cl2、3NaCl2- - ClO- H2+-2HCl 和 AlClCl 2OH=ClOH +OH =H O 阳极,防止氯化铝升华损失b 铝在钢材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8、,保护了内层金属【解析】【分析】(1)根据氧化铝的熔点高,为降低其熔点,常加入冰晶石;(2)氧化铁和铝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铝和铁;(3)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钠、铝和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氯化铝,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以及 NaCl 熔点为 801 ; AlCl3 在 181 升华,在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来分析;(4)酸性气体能和强碱反应,用烧碱来处理尾气;(5)电镀池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氯化铝在在 181 升华;根据水浴的最高温度为 100 ,油浴的温度大于 100,且受热均匀;(6)根据氧化铝的性质来回答。【详解】(1)氧化铝的熔点高,为降低其熔点,常加
9、入冰晶石;高温(2)氧化铁和铝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铝和铁:2Al Fe2O32Al2 O3 2Fe;(3)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钠、铝和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氯化铝,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中氯化钠熔点为801 ,较高,是固态杂质随气泡上浮,气泡的主要成分有 Cl23、 HCl、 AlCl ;(4)A 中有氯气以及氯化氢,均能和烧碱反应,用于尾气处理,实质为:2-Cl +2OH =Cl +ClO+H2O, H+OH-=H2O;(5)电镀池中镀件金属铝作阳极,金属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氯化铝在在181 升华,所以电镀选择在 170下进行;水浴的最高温度为100 ,油浴的温度大于
10、100 ,且受热均匀,所以控制温度在170 下进行的方式最好是油浴,故选:b ;(6)铝金属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具有保护作用,致密的氧化膜能隔绝钢材与空气中的O2、 CO2 和 H2O 等接触,使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不能发生。3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表所示:元XYZW素相其为非金属元素,M 层比 K海水中质量简单气态氢化物溶其简单离子是第三关层少 1 个分数最高的周期元素的简单离信于水所得溶液呈碱元素电子子中半径最小的息性( 1) W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_周期第 _族;(2)上述元素可形成含有共价键的常见二元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该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数目比为_。(
11、3)实验室用 X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制取Z 的氢氧化物的方法是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 W、 X 的氢化物 H2W2、 X2H4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一种单质和常温下为液体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二 A2: 13+Al +3NH3?H2O Al(OH)3 +3NH4 2H2O2+N2H4=N2 +4H2O【解析】【分析】海水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为O 元素,故 W 为 O; X 其为非金属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该简单气态氢化物为NH3, X 为 N; Y 的 M 层比 K 层少 1个电子,则含有 11 个电子,即 Y为 Na; Z 的简单
12、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则Z为 Al。【详解】由分析知: W 为 O、X 为 N、Y 为 Na、Z 为 Al:(1) W 为 O,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 A 族;( 2) Na 与 O 形成 Na2 O2, Na2O2 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通过其电子式可知,该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数目比为 2: 1;(3) X 的氢化物为NH3, W 的氢氧化物为Al(OH)3,用氨水制取Al(OH)3 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 +3NH4 +;(4) W、 X 的氢化物 H2W2、 X2H4分别为 H2O2、 N2H4, H2O2 与
13、N2 H4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2、 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N2H4=N2 +4H2O。4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部分生成物与反应条件已略去B D、H是气体,B) 。 、是单质, D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 G 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工业上用反应制备 C; K、 F 是固体,其中 F 是一种红色涂料的主要成分。( 1) K 的化学式为 _; D 的电子式为 _。( 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 。(4)物质 J 常用作催化剂,媒染剂,放射性物质吸附剂。从J 的溶液得到J的晶体的操作依次为
14、 _、冰水洗涤、减压烘干。冰水洗涤的目的_。(5)反应常通过微热来加快反应的速率,加热时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答案】Fe( OH) 33NO2 H2O 2H+ 2NO3- NO蒸发(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减少晶体的溶解损耗硝酸在较高温度下 ( 易挥发 ) 易分解【解析】【分析】D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 是氨气; C、 G 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F 是一种红色涂料的主要成分, F 是 Fe2O3, C 的 Al、G 是 Fe、A 是 Al2O3;电解熔融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B是O2、E是NO、H是NO2 I是HNO3J是Fe NO33、;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 ,Fe( N
15、O )3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K 是 Fe( OH) ; Fe( OH)3加热分解为氧化铁。据此解33答。【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K 是氢氧化铁,化学式为Fe( OH) 3; D 是氨气为共价化合物,氨气的电子式为。(2)反应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NO2 H2O 2H+ 2NO3- NO。(3)反应是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4HNO3=Fe( NO3) 3 NO 2H2O,铁元素化合价由 0 升高为 +3,氮元素化合价由 +5 降低为 +2,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4)从硝酸铁的溶液得到硝酸铁的晶体
16、的操作依次为蒸发(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减压烘干。温度越低硝酸铁溶解度越小,冰水洗涤的目的是减少晶体的溶解损耗。(5)反应常通过微热来加快反应的速率,硝酸在较高温度下( 易挥发 ) 易分解,所以加热时温度不能过高。【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 D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物质的特征性质。5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Al 2O3,含 SiO2、 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 A 的主要成分是 _(写名称)( 2)铝土矿与过量烧碱反应的离
17、子方程式为_、 _(3)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制得两种单质,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 4)指出流程乙的一个缺点是 _(5)氧化铝与焦炭的混合物在氮气中高温加热反应,制得新型非金属材料AlN 与一种中学常见气体X已知每转移6.02 10 23 个电子,有0.5mol 化合物 X 生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二氧化硅_2+H2O 2Al 2O3=4Al+ 3O 2 氧化Al 2O3+2OH=2AlO2+ H 2O SiO2+2OH =SiO 3铝中含有二氧化硅杂质Al O+N+3C2AlN+3CO232【解析】流程甲: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SiO 与盐酸不反应, Al O 、Fe O、 M
18、gO均2232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反应方程式为Al 23=2Al3 3H 22 3 6HO 6HO; Fe O3 3H 22H 2Al3变为 AlO 2=2FeO; MgO 2H=MgO;反应液中加入过量烧碱, , Mg 2 、 Fe3 变为 Mg( OH) 2 和 Fe( OH) 3 沉淀,过滤后,滤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了 Al ( OH)3 沉淀;反应方程式为AlO 2 CO2 2H2O Al ( OH )3 HCO 3。流程乙: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Fe2 O3、 MgO 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SiO 2、Al 2 O3 均与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偏铝酸钠,
19、过滤,滤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 Al ( OH )3 沉淀和硅酸。(1)综上所述,固体A 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正确答案:二氧化硅。(2)铝土矿中 Al 2O3、 SiO2 均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硅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_2Al 2 3_23AlO 222322别为: Al O+2OH=2+ H O、 SiO +2OH =SiO+HO;正确答案:O+2OH =2AlO22_=SiO322+ H O 、 SiO +2OH+H O。(3)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制得金属铝和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2Al 2O3=4Al+ 3O 2;正确答案: 2Al 2O3=4Al+ 3O 2。( 4)
20、 SiO2、 Al 2O3 均与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偏铝酸钠,过滤,滤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 Al ( OH ) 3 沉淀和硅酸,加热后,得到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即氧化铝中含有二氧化硅杂质 ;正确答案:氧化铝中含有二氧化硅杂质。(5)氧化铝与焦炭的混合物在氮气中高温加热反应,制得新型非金属材料AlN与一种中学常见气体X ,根据元素守恒可以知道X 中应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已知每转移6.021023个电子即1mol电子,有0.5mol 化合物X 生成,由电子转移守恒,可得在X 中 C 的化合价为, 所以X 是CO,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2O3 +N2+3C2AlN+3CO;正确答
21、案:Al 2O3+N2+3C2AlN+3CO。点睛: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不与强酸反应;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氧化铁、氧化镁属于碱性氧化物,只能与强酸反应,不与强碱反应。6 短周期主族元素A、B、 C、 D、 E、G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元素周期表中A 的原子半径最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B 与 C 相邻且 C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 倍, C、 D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G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E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由 C 和 D 组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_ 。(2)
22、分别由C、 D、 E、G 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3)写出实验室中制备G 元素的单质的离子方程式_(4) E 单质能写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由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某种盐,是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将该盐溶液滴入硫酸酸化的KI 淀粉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gggg2【答案】第二周期第 A 族Na: O : O : NaCl O2NaAl 3gg ggMnO 2 4H 2ClMn 2Cl 22H 2O 2Al2OH2H 2 O=2AlO 2 3H 2ClO-+2I-+2H+=Cl-+I
23、2+2H2O【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E、 G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 A 为 H 元素; C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 倍,原子只能有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故 C 为 O 元素; B 与 C 相邻,且 B 的原子序数较小,故B 为 N 元素; 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E 为 Al; C(氧 )、D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G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G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7,结合原子序数可知 D为 Na、 G 为 Cl。【详解】(1)C 为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二周期第VIA
24、 族; C 和 D 组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 Na2O2,电子式为;(2)C、D、 E、 G 分别为 O、 Na、 Al、 Cl,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 O2Na Al 3 ;(3)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离子方程式为:MnO 2 4H2ClMn 2Cl 22H 2O ;(4)Al 单质可以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2H 2O=2AlO 23H 2;漂白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具有强氧化性,根据现象可知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C
25、lO-+2I-+2H+=Cl-+I2+2H2 O。7A、 B、 C、 D、 E、 F 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B、 F 三者原子序数之和为 25,且知 B、 F 同主族, 1.8g E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ECl3和 2.24L 氢气(标准状况下), D+和 E 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工业上用电解元素B 和 E 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方法冶炼 E 单质,试判断:(1)六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 (填代号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_周期第 _族;由A、 B、 D 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2)下列能够说明 B、 F 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有 _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26、酸性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气态氢化物的沸点B 比 F 高d.向 F 的气态氢化物溶液中通入B 单质,有浑浊(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E 单质 _(4)写出足量 D 的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ECl 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答案】 C 二 Abd2Al+6HCl=2AlCl3+3H2电解2Al2O3(熔融 ) = 4Al+3O 24OH - +Al 3+ =AlO 2 +2H 2 O【解析】【分析】A、 B、 C、 D、E、 F 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1.8gE 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ECl 和 2.24L 氢气(标况),
27、故E 为 +3 价元素,设 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32.24L1.8g,解 M=27,故 E 为 A 族元素,依据计算得知E 为铝,工业2=322.4L/molMg/mol上用电解氧化铝方法冶炼铝单质,所以B 为氧元素, B、 F 同主族,则 F 是硫, A、 B、 F 三者原子序数之和为25,则 A 是氢,且 D+离子和 Al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故D 能形成+1 价阳离子,故D 为钠, C 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小于钠,且为主族元素,故C为氟,据此答题。【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前向后,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六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
28、, C 为氟,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 A 族,由 A、B、 D 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为氢氧化钠,它的电子式是,故答案为:C;二; A;(2) a氧元素没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故a 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律,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b 正确;c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故c 错误;d向硫的气态氢化物溶液中通入氧气,有浑浊,说明氧气的氧化性强于硫,即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故 d 正确,故答案为: bd;(3) Al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电解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Al 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 O
29、3(熔融 ) = 4Al+3O2 ;(4)氢氧化钠与 AlCl3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OH - +Al 3+ =AlO 2 +2H 2 O 。8A 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 D 是金属单质;J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 A、 E、 J、 G 的化学式分别为 _、 _、 _、_。( 2) C 转化为 I 的离子方程式为 _。( 3) H 和 I 反应生成 J 的离子方程式为 _。( 4)如何检验 E 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 ?_。【答案】 Fe232332 3-2AlO2-23+2-OFeClAl(OH)Fe(OH)Al O +2OH +H O Al+
30、3AlO+6H O 4Al(OH) 取 E 溶液 2mL 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几滴23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解析】【分析】A 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则A 是 Fe2O3,红褐色沉淀G 为 Fe(OH)3,分解可以生成氧化铁,则 F 是 Fe(OH)2B、D 是金属单质,2 3D,则该Fe O 和 B 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反应是铝热反应,B 是 Al, D 是 Fe, C是 Al2O3,J 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容易分解成 C,则 J 是 Al(OH)3,由转化关系可知,I 是 NaAlO2,H 是 AlCl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
31、氢气, E 和氨水反应生成 Fe(OH)2,则 E 是 FeCl2,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则A 为 Fe2O3,E 是 FeCl2, J 是 Al(OH)3 ,G 是 Fe(OH)3;(2)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 O3+2OH 2AlO2 +H2O;(3)铝离子和偏铝酸根之间双水解而不共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23;+6H O 4Al(OH)(4)E 是 FeCl ,检验亚铁离子,可取E 溶液 2mL 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现象,2再滴入几滴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9 钠、铝
32、和铁是三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1)请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根据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得出钠的哪些性质?(写出一条)_ 。(2)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3)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 (填字母)。a.钠沉到水底b.钠熔成小球c.小球四处游动d.水变红色(4)铝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答案】强还原性Na Al Fe 2Na + 2H2O=2NaOH + H2 bc 2Al+6H+=2Al3+ 3H2【解析】【分析】(1)钠原子核外有11 电子;最外层小于4 个电子的原子易失去电子;(2)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3)Na
33、 的密度小于水,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 和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钠受力不均导致四处游动;(4)Al 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详解】(1)钠原子核外有11 电子,则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最外层只有1 个电子,易失电子,具有强还原性;(2)由金属活动顺序可知,Na、 Al、 Fe 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a Al Fe;(3)Na 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会浮在水面上,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 和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使钠熔融发出嘶嘶的响声,钠受力不均导致四处游动,生成NaOH导致溶液呈碱性,但是水中没有滴加酚酞,则溶液不变色,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2O=2NaOH + H2,实验现象正确的是bc;(4)Al 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6H+=2Al3+ 3H2。10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3 ,还含有杂质SiO2 和 Fe2 O3 )提取氧化铝并冶炼Al 的操作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