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怀新台湾之子—谈外籍配偶子女的辅导.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17811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怀新台湾之子—谈外籍配偶子女的辅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关怀新台湾之子—谈外籍配偶子女的辅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关怀新台湾之子—谈外籍配偶子女的辅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关怀新台湾之子—谈外籍配偶子女的辅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关怀新台湾之子—谈外籍配偶子女的辅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關懷新臺灣之子 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輔導,報告人:游宗穎校長,台中市新興國小推動學生輔導新體制 實施成果簡報,看看數字在說話聽聽基層教師的聲音想想可以怎麼做,關懷是我們最大的行動力,幾則統計資料:,一、行政院主計處(2003年8月) 台灣每8個新生兒中,就有一位來自外籍配 偶。二、根據中央社2003年12月18日報導: 教育部社教司司長劉奕權說: 台灣外藉配偶子女占小學一年級新生比例 四、五年來由5.12%上升至12.46%,人數由一萬多人增至三萬多人。三、教育部92年12月9日提出警訊: 教育部預估六、七年後,全國小學國小一年級學生將有三成是外籍或中國大陸配偶所生。,一、外籍配偶在台灣異國婚姻

2、的方式: (一)自由戀愛結婚(二)媒合式結婚(三)買賣式婚姻二、根據統計: 台灣外籍配偶已經近三十萬對,外籍配偶家庭形成新弱勢族群(一)社經地位差(二)年紀偏高(三)身心障礙者,三、外籍配偶在台灣所衍生的問題 (一)國籍問題(二)身份取得問題(三)工作問題(四)生活適應問題(五)社會適應問題(六)教育子女問題,實施目的:一、關懷弱勢學生,協助外籍配偶子女適應學校生活二、增進教師有效輔導外籍配偶子女的能力三、喚起相關單位重視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推動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實施項目:一、建立本校外籍配偶子女資料二、開辦外籍配偶識字班三、成立外籍配偶認輔小團體四、成立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教師成長團體五、

3、召開外籍配偶教育研討會六、鼓勵教師從事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行動研究,推動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輔導,本校外籍配偶子女現況:,本校外籍配偶媽媽國籍:,開辦外籍配偶識字班,多樣化的識字課程: 注音符號教學習寫書法操作電腦衛教課程多元文化分享,學校開設外籍配偶識字班的困境: 一、招生不易 二、誘因太少 三、學習被動 四、出席率下降 (1)工作 (2)照顧幼兒 (3)懷孕 (4)回國,團體名稱:麻吉一族人際與家庭關係探索帶領人:陳姿君老師活動頻率:共八次活動,成立外籍配偶子女認輔小團體,活動內容:現況探討文獻探討教學策略分享輔導策略分享教授諮詢討論,成立外籍配偶子女教師成長團體,邀集相關單位共同於會中研討:出席

4、單位:學校教師教育局人員立法委員市議員里長外籍配偶外籍配偶眷屬媒體記者,召開外籍配偶教育研討會,召開外籍配偶教育研討會,期待配套措施: 編印外籍配偶識字教材 編印相關翻譯字辭典 師資培訓,催生立法 外籍配偶來台前的基本識字能力規範 外籍配偶強制入學 外籍配偶的家庭接受親職教育,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輔導之行動研究,一、研究背景,註:1.本表按登記日期統計。 2.生母原屬大陸、港澳地區或外國籍已定居設戶籍者,列入本國籍統計 3.資料來源:內政部臺閩地區最近六年嬰兒出生數按生母表 4.編製:研究者,二、外籍配偶子女就學現況 (一)外籍配偶子女佔學童比例逐年升高,註:1.資料來源:台中市教育局台中市九十二

5、學年度就讀國民中小學之 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人數統計表2.編製:研究者,二、外籍配偶子女就學現況 (二)年級越低,外籍配偶子女人數比例越高,註:1.資料來源:台中市教育局台中市九十二學年度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大陸 及外籍配偶子女人數統計表。 2.編製:研究者,二、外籍配偶子女就學現況 (三)外籍配偶教育程度及結婚年齡偏低,註:1.資料來源:內政部民國九十二年台閩地區結婚人數按新郎新娘年齡、國 籍及教育程度分(按發生日期)2.編製:研究者,三、多元文化教育,李遠哲先生在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提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於肯定人的價值,重視個人潛能的發展,使每個人不但能珍惜自己族群的文化,也能欣賞並重視

6、各族群文化與世界不同的文化。在社會正義的原則下,對於不同性別、弱勢族群、或身心障礙者的教育需求,應予以特別的考量,協助其發展。(引自蔡漢賢、江亮演、林振春,2004),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機會均等,使每個學生的潛能發揮到最高,希望在教育方面無分性別、年齡、種族、語言、宗教、社經地位,一律可以接受相等的教育機會(李美鈴,1997)。,四、研究的重要性1.根據Ishii(1996)指出,亞洲新娘婚嫁日本男性前五年主 要問題在於生活適應與語言,而第二個五年則是子女教育 、受歧視、與母親教導子女能力不足的問題(引自鄭予靜, 2003)。 2. 嘉義大學接受教育部委託進行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輔導

7、 計畫研究之座談會結論中,亦提到外籍配偶子女學業適應 不良多發生在一、二年級甚至學前(蔡榮貴、黃月純, 2004),小學低年級階段為輔導外籍配偶子女教育的關鍵期,亦是外籍配偶子女最需要協助的階段。,五、研究對象,六、第一階段策略學習輔導 (一)診斷與分析1. 個人因素:小志及阿新的智力皆正常,亦無生理上的缺陷,雖然二人在學前教育階段有學習注音符號的基礎,但由於學習欠缺專心、恆心,平時疏於練習,課後乏人指導。2. 家庭因素:二人的父母皆屬社經地位較低家庭,缺乏教育文化刺激,平時父親為生活奔波忙碌,教養子女的責任幾乎全落在母親的身上,但外籍媽媽常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二)發展輔導策略 1.運用精熟

8、學習法,進行補救教學 2.分組教學時採用異質分組方式 3.增強學習成功的經驗,以增進其信心 4.加強親師溝通,協助發揮親職功能 (二)行動結果與省思二年級下學期阿新第二次月考成績全班排名第十名,而小志亦得到學業進步獎,此階段之任務總算功德圓滿。,七、第二階段策略人際關係輔導(一)診斷與分析 運用社交關係測驗結果分析小志和阿新在班上主要因為愛說髒話、罵人等原因受到排斥,是孤獨型及被拒絕型的學生。 (二)發展輔導策略 1.多方深入訪談,瞭解兩位案主愛說髒話的原因 2.運用行為改變技術,改善案主愛說髒話的習慣 3.教導正確的社交技巧,改善同儕關係 4.加強親師溝通,建立案主自尊自信,實施多元文化教育

9、: (三)行動結果與省思根據二下期末的社交關係測驗結果,兩人的社交關係沒有明顯的進步。 雖然兩位案主經過輔導後都有心改善,但班上同學們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使他們仍然成為不受歡迎的同學 。兩位案主將來升上三年級分班後,轉換一個新環境,新同學不知道他過去愛說髒話的壞習慣,或許將有助於其改善同儕關係。,八、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1.給予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公平的對待方式 2. 以多元文化的觀點給予相對尊重 3.有效的輔導是改善問題產生的重要手段 (二) 研究建議 1.對教育主管機關之建議 (1)導正大眾媒體對外籍配偶偏差報導 (2)持續辦理外籍配偶識字班或生活適應班 (3)舉辦相關教育研習,以提昇教師的輔導能力 2.對學校之建議 (1)妥善編班,以避免同一班級有太多外籍配偶子女,造成 困擾。 (2) 比照特殊學生方式,酌予減少該班人數,以讓教師有更 多時間加以輔導。 (3)舉辦多元活動,發揮外籍配偶子女的專長,建立其自信 心,以適應學校生活。,八、研究結論與建議 (二) 研究建議 3. 對教師之建議 (1) 以公平客觀對待孩子,避免標籤作用,建立孩子自尊及 自信 心。 (2) 主動和家長建立多元溝通管道,以期共同合作協助孩子 成長。 (3) 主動參加各項相關研習,以提昇本身知識,適時適當協 助解決問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