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化学二轮流程图专项培优附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69759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二轮流程图专项培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流程图专项培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流程图专项培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流程图专项培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流程图专项培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 高纯氧化铁可作为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FeO、 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 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NH4 )2CO3 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 (NH4)2CO3 分解 。(1)实验室中,操作、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玻璃棒、_、烧杯等。(2)写出通入 CO 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任意写一个)。(3)在该生产流程中当加入 (NH423_ 。) CO 后,应该控制的条件是( 4)滤液中可回收的物质在农业上可做_( 5)写出在空气中煅烧 FeCO3 的化学方程式 _。高温高温【答案】漏斗3CO+Fe2 32(或 F

2、eO+CO2)温度控制在 40以O2Fe+3COFe+CO高温下(或控制溶液的酸碱度)氮肥或肥料4FeCO3 +O22Fe2O3 +4CO2【解析】【分析】【详解】(1)操作、操作都是将固体与液体分开,操作为过滤,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玻璃棒、漏斗、烧杯等。(2)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亚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高温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高温FeO+COFe+CO2。(3)因为 40以上时( NH4 )2CO3 分解,因此加入( NH4) 2CO3 后,温度控制在 40以下;( NH4) 2CO3 溶液呈碱性,所以要控制

3、酸碱性。(4)滤液中可回收的产品中含有硫酸铵,在生活中可作为氮肥。(5)在空气中煅烧FeCO,是碳酸亚铁和氧气在高温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铁,对应的化3高温学反应方程式4FeCO3 22 32+O2Fe O +4CO 。故答案为:( 1)漏斗;高温高温(2) 3CO+Fe2O32Fe+3CO(或 FeO+COFe+CO2);( 3)温度控制在 40以下(或控制溶液的酸碱度);( 4)氮肥或肥料;高温( 5) 4FeCO3+O22Fe2 O3+4CO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增强环保意识,倡导垃圾分类,已逐渐被大众接受。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资料 1:垃圾

4、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 等有害气体。资料 2: FeSO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4回答下列问题:( 1)焚烧垃圾发电是将垃圾焚烧后产生的_能转换为电能。( 2)石灰浆吸收 SO2(性质与 CO2 相似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 3)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 Fe2(SO4)3 =3FeSO4、_ 、_ 。(4)将所得 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_、过滤,得到4晶体,FeSO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 5)请你就东莞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_。【答案】热 SO22322442+Ca(OH) =CaSO +H OFe+H SO =FeSO +HFe2 O3+3

5、H2SO4=Fe2(SO4)3+3H2O降温结晶做保护气,防止FeSO4 被空气中的 O2 氧化。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均可)【解析】【分析】【详解】(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故填:热;( 2)石灰浆显碱性,能够吸收酸性气体,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Ca(OH)2=CaSO3 +H2O。故填: SO2+Ca(OH)2=CaSO3 +H2O;( 3)溶解步骤中,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填: Fe+H2SO4=FeSO4+H2; Fe2O3+3H2SO4=Fe2(SO4

6、)3+3H2O;( 4)从硫酸亚铁溶液中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基本操作步骤:加热浓缩、然后冷却结晶、再过滤、最后洗涤干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由资料2 可知硫酸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避免+2 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填:降温结晶;做保护气,防止 FeSO被空气中的 O2 氧化;4(5)就东莞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故填:生活垃圾分类回收。3 侯德榜制碱法的原理是 :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即有晶体析出 ,经过滤、洗涤、焙烧得纯碱 .此过程可以表示为: NaCl( 饱和 ) NH 3 CO 2 H 2O NaHCO 3( )

7、(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煅烧碳酸氢钠后 ,得到纯碱。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示意图:查阅资料 I.氨化的饱和食盐水 ; 即是指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 ; .NaHCO3 低温时溶解度很小; III 在通常状况下 ,NH3 极易溶于水 ,CO2 能溶于水。( 1)请你填写出括号中物质的化学式_ 。( 2)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_。( 3)向饱和的食盐水中 ,先通入氨气再通人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 4)向母液中通入氨气的原因是 _;把母液冷却至 10C 以下的目的是_。(5)侯氏制碱法的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答案】NH4Cl2NaHCO 3高温 Na 2 CO3 +CO2+H

8、2 O增大碳酸氢钠的产率(或得到更多的碳酸氢钠)增大溶液中NH4 +的浓度得到更多的氯化铵晶体(或析出更多的氯化铵晶体) CO2【解析】【分析】【详解】(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钠原子、 1 个氯原子、 1 个氮原子、 1 个碳原子、 5 个氢原子和3 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 个钠原子、 1 个氢原子、 1 个碳原子和 3 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尚缺的1 个氯原子、 1 个氮原子和4 个氢原子存在于括号中,所以其中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H4Cl,故填 NH4Cl。(2)由图可知,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9、:2NaHCO3高温2322。Na CO + H O+ CO( 3)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向饱和的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能够使更多的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得到更多的碳酸氢钠,故填增大碳酸氢钠的产率(或得到更多的碳酸氢钠)。(4)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在溶液中发生解离产生NH4 +,即向母液中通入氨气可以增大溶液中NH4+ 的浓度,故填:增大溶液中NH4+的浓度;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碳酸氢钠大,所以把母液冷却至10C 以下可以析出更多的氯化铵晶体,故填:得到更多的氯化铵晶体(或析出更多的氯化铵晶体)。( 5)由流程图可知,生产开始

10、时有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生产的末端有二氧化碳生成,生成的二氧化碳又可以继续参加反应,所以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填 CO2。4 回答下列问题。(1)“侯氏制碱法”制备Na2CO3 的流程如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操作 a 的名称是 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 ) ,副产品为 _ ( 填化学式 )。(2)实验室制备纯碱 ( Na2 3,控制CO )的主要步骤为 :将饱和 NaCl 溶液倒入烧杯加热3035 C,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 HCO固体 ,加料完毕 ,保温 30 分钟 ,静置、过滤得43NaHC

11、O 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转入蒸发皿中灼烧得 Na CO 固体。323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g/100g 水 )温度20C30C40C50C60C100 C0C10C溶解度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9.8NH4HCO311.915.821.027.0一一一一NaHCO6.98.19.611.112.714.516.4一3NH Cl29.433.337.241.445.850.455.377.34反应温度需要控制在30 35C ,原因是 _。为控制此温度,通常采取的加热方法为_。保温 30 分钟 ,静置后只析出NaHCO3 晶体的

12、原因 _。【答案】 NH 3 +CO2 +H 2 O+NaC1=NH 4Cl+NaHCO 3过滤漏斗 CO2NH4Cl 该温度范围内 ,各物质溶解度最大 ,而又不会分解水浴加热该温度下 , NaHCO溶解度最小 ,其余3物质溶解度较大,故只有 NaHCO3 析出【解析】【分析】【详解】( 1)反应是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故的方程式为: NH 3 +CO 2 +H 2 O+NaC1=NH 4Cl+NaHCO 3操作 a 是将固液分离,故是过滤。过滤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在流程中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的反应物,又是反应的生成物,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

13、是二氧化碳。( 2)根据表格的数据可知, 30 35 C 时,各物质溶解度最大 ,而又不会分解,故填:该温度范围内 ,各物质溶解度最大 ,而又不会分解由表可知,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其余物质溶解度较大,故只有 NaHCO3 析出。5 某科研小组对废弃辉铜矿(主要含有Cu2S、 ZnO 及一些不溶性杂质)进行物质提纯以实现废物综合利用。部分实验流程如下:请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加热而又不使熔化)中生成CuO 和 SO2,该气体直接排放会使雨水pH 小于_,形成酸雨。(2)“酸浸”时发生的反应属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置换”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写出一

14、个即可),滤渣2 的成分为 _(填化学式)。(4)“氧化”时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都能将Fe2+氧化为 Fe3+,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物质A 选用 _较合适。【答案】 5.6复分解Fe+CuSO 4 =FeSO4 +Cu 或 Fe+H 2SO4 =FeSO4 +H 2Fe、 Cu过氧化氢溶液【解析】【分析】【详解】(1)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故填: 5.6;(2)酸浸过程是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ZnO+H 2SO4 =ZnSO4 +H 2O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H 2SO4 =CuSO 4 +

15、H 2 O ,这两个反应均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置换”时,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 4 =FeSO4 +Cu ,同时铁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 2SO4 =FeSO4 +H 2,(4)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过量,故滤渣2 为反应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故填: Fe、Cu;(5)“氧化”时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都能将Fe2+氧化为 Fe3+,但是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双氧水氧化后,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故选用双氧水比较合适,故填

16、:双氧水(或过氧化氢溶液)。6 学习小组欲从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回收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资料卡片)KMnO4 能和纤维素反应,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加热碱性条件中的KMnO4 溶液会有部分 KMnO4 和 H2O 反应,生成 MnO2;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都转化为应的化学方程式如 下: 3K2MnO4 2H2O 2KMnO 4 MnO2 (实验方案)KMnO4, MnO2 和 KOH,反4KOH( 1)将剩余物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部分固体溶解;有少量不溶物出现;_ 。( 2)回收物甲是 _( 填化学式 )。( 3)滤液 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KMnO

17、4 和 _ ,需要加入少量硫酸进行中和,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4)冷却结晶后,低温烘干高锰酸钾晶体是为了防止_ 。(5)加热31.6gKMnO4 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实验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质量可能是_ 。A8.7gB11.5gC12.8gD28.4g【答案】溶液会逐渐变为紫红色MnO 2KOH2KOH H 2SO4=K 2SO4 2H2 O高锰酸钾受热分解B【解析】【详解】(1)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都转化为KMnO 4,MnO 2 和KOH ,将剩余物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部分固体溶解;有少量不溶物出现;溶液会逐渐变为紫红色;(2)锰酸钾溶于水不稳定,在水溶

18、液中能全都转化为KMnO 4, MnO 2 和 KOH ,溶液显碱性,加热碱性条件中的KMnO 4 溶液会有部分 KMnO 4和 H 2O 反应,生成 MnO 2,因此回收物为二氧化锰( MnO 2);(3)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都转化为KMnO 4,MnO 2 和KOH ,则滤液 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KMnO 4 和 KOH ;加入少量硫酸进行中和,硫酸和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OH H 2SO4=K 2SO4 2H2O;(4)冷却结晶后,低温烘干高锰酸钾晶体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5)解:设 3.16g 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质量为x,锰

19、酸钾质量为 y。2KMnO 4=K 2 MnO 4+ MnO 2+O2316197873.16gyx31619731.6gyy=19.7g31687x=8.7g31.6gx设: 19.7g 锰酸钾分解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z。3K 2 MnO 4+2H 2O =2KMnO 4+MnO 2+ 4KOH5918719.7gz59187z=2.9g19.7 gz生成二氧化锰的总质量 =8.7g+2.9g=11.6g加热 31.6gKMnO4 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实验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质量可能是11.6g,故选: B。7 绿矾( FeSO4 7H 2O )是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副产物,可用于制备Fe2

20、O3 、复印用 Fe3O 4 粉、还原铁粉等,开发利用绿矾工艺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某研究性小组展开了系列研究。(1)制备 Fe2O3 :甲同学用如图物。20-13所示装置制备Fe2O3 并验证绿矾受热分解的其他产(资料一)绿矾( FeSO4 7H 2O )高温分解产生一种金属氧化物和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SO2 是无色有窒息性臭味的有毒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实验过程中发现:A 中有 _色固体生成, B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 中 U 形管内有无色晶体( SO3 )析出, D 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为_。(2)制备 Fe3O 4 ;乙同学模拟生产复印用E 的作用是 _,绿矾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

21、式Fe3 O4 粉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资料二) Fe OH 2 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FeSO4 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_, 4Fe(OH)2O22H2 O=4Fe OH3 。由沉淀a 获得Fe3O4 的化学方程式为Fe(OH)2O 22H 2O=Fe3 O4H 2 O 。若制取Fe(OH) 2 ,釆取的实验操作是:向盛有5mL 新制FeSO4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0 滴植物油,然后用胶头滴管加煮沸的NaOH 溶液(驱赶O 2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_(填字母)。(3)制备还原铁粉: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操作 1 的名称是 _,

22、NH 4HCO 3 和 FeSO4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将 14.06g 粗还原铁粉(假设粗还原铁粉中杂质仅含少量FexC )在氧气流中完全反应,得到 0.22g CO 2 ,将相同质量的粗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48g H 2( FexC 与稀硫酸反应不产生H 2 )。试通过计算确定FexC 的化学式 _(请写出计算过程)。粗还原铁粉经加工处理后变成纯还原铁粉,纯还原铁粉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也可制得四氧化三铁,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其装置如图所示。SAP材料吸水性强,湿润的 SAP材料能为该反应持续提供水蒸气。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在肥皂液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此气泡用火柴即能

23、点燃,同时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生成的气体是 _,干燥的SAP材料作用是 _。【答案】红吸收 SO2 ,防止污染环境高温2FeSO47H 2OFe2O3SO2SO314H 2 O2NaOHFeSO4 =Fe(OH) 2Na 2SO4A过滤2NH 4 HCO3FeSO4 = NH 4 2 SO4FeCO3H 2OCO2Fe2CH 2吸收冷凝水及多余的水蒸气,进而有利于进行氢气的验证【解析】【分析】(1)制备 Fe2O3 :要知道 Fe2 O3 是红色粉末要依据题给实验现象推断绿矾分解的产物。(2)制备 Fe3O 4 :关键步骤是制取 Fe OH 2 ,由于Fe OH 2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从制备

24、原料到操作过程都要尽量避免接触空气,因此要选择A 的操作。(3)制备还原铁粉:要回看框图信息推出NH 4HCO 3 和 Fe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确定 FexC 的化学式先要求得Fe、C 中的Fe、 C 元素的质量,再换算为Fe、 C 原子的个数比;纯还原铁粉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制得Fe3O 4 ,同时生成的气体是H 2 ,用吹肥皂泡的方法验证氢气应该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详解】(1)实验过程中发现: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所以A 中有红色固体生成;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装置 E 的作用是吸收 SO2 ,防止污染环境;绿矾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蒸气,化学方程式为高

25、温2FeSO4 7H 2OFe2O3SO2SO314H 2O 。(2) FeSO4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2NaOH FeSO4 =Fe(OH) 2Na 2SO4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A。(3)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操作1 的名称是过滤, NH 4HCO 3 和FeSO4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 4 HCO3FeSO4 = NH 42 SO4 FeCO3H 2OCO2 。 0.22g CO2 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0.22 g12100%=0.06 g ,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44560.48 g0.48g H 2 计算铁的质量为=13.44g 。 FexC

26、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14.06 g-13.44g-0.06 g0.56g , FexC 中铁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比56 x:12=0.56 g : 0.06 g , x=2,化学式为 Fe2C 。生成的气体是H 2 ,干燥的 SAP材料作用是吸收冷凝水及多余的水蒸气,进而有利于进行氢气的验证。【点睛】(1)化学实验探究与综合应用,凸显实验观、定量观和STSE观。此类题要综合应用化学概念理论、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板块的知识是集物质的制备、检验、提纯、推断、计算以及实验设计和评价于一体的题型,综合性强需要选择多种方法应对。( 2)解答综合应用题的前提:要关注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

27、关系,关注新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关注社会、环境、健康中的社会热点问题。( 3)解答综合应用题的关键:是对题给信息(尤其是隐蔽信息)的处理。在解题时,也要借鉴“实验答题三步术”的答题思路,还要借助“三个环节”的信息处理攻略。8 某融雪剂是由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铁、碳酸钾、氯化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请你共同参与探究。查阅资料:钠盐、钾盐、钙盐的溶液在进行焰色反应时,分别呈现黄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破璃片观察)和砖红色火焰。( 1)补充设计: X 是 _, Y 是_。( 2)初步结论:该融雪剂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中一定不含_,一定含有_,能

28、含有 _ ,所有可能的组成有_种情况。(3)补充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融雪剂的成分,应该补充的实验方法是_。(4)反思交流: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_;由于上述融雪剂对环境有污染,目前部分城市已经禁止使用,请你对道路除冰提出更好的建议:_。【答案】 NaOH (或 KOH )Na 2 CO3 (或 K 2CO3 )FeCl 3 和 K 2CO 3 MgCl 2 和CaCl 2 NaCl 和 KCl 中的一种或两种4 取步骤的无色溶液少量进行焰色反应,若火焰呈黄色,则该融雪剂中还含有NaCl ,否则不含 NaCl ;再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若火焰呈紫色,则该融雪剂中还含有KCl ,否则不含 KCl降低

29、雪的熔点,使其更易融化开发无污染的融雪剂(或开发污染小的融雪剂或人工铲雪)【解析】【分析】( 1)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及溶液颜色和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 2)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根据融雪剂的常识回答。【详解】(1)先用氢氧化钠沉淀Mg 2 ,后用碳酸钠沉淀 Ca2 。 X 是氢氧化钠, Y 是碳酸钠。(2)根据步骤得到 “无色溶液 ”,一定不含溶液呈黄色的FeCl3 ;根据步骤生成白色沉淀,一定含有 MgCl2 和 CaCl 2 ;由于 MgCl 2 和 CaCl2不能与 K 2CO3大量共存得到 “无”K 2CO3 ;由于步骤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生成的NaCl 可与步骤色溶液 ,推

30、断一定不含所加的 AgNO 3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不能肯定是否一定含有NaCl 和KCl ;由于 NaCl 和 KCl 均与 MgCl2 和 CaCl 2 不起反应而可以大量共存得到“无色溶”液 。“”和 K 2 CO3 ,一定综上所述,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 FeCl3含有 MgCl 2 和 CaCl 2 ,可能含有 NaCl 和 KCl 中的一种或两种,可能的组合有4 种情况( MgCl 2 和 CaCl2 ; CaCl 2 、 MgCl 2 和 NaCl ; CaCl 2 、 MgCl 2 和 KCl ; CaCl 2 、MgCl 2 和 KCl 、

31、 NaCl )。(3)根据资料,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盐和钾盐。取步骤的无色溶液少量进行焰色反应,若火焰呈黄色,则该融雪剂中还含有NaCl ,否则不含NaCl ;再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若火焰呈紫色,则该融雪剂中还含有KCl,否则不含KCl。( 4)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降低雪的熔点,使其更易融化;道路除冰提出更好的建议开发无污染的融雪剂(或开发污染小的融雪剂或人工铲雪)9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22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 NaOHCa、 Mg、 SO溶液、

32、Na 2CO3溶液、 BaCl 2 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 _ (填字母序号)。ABC( 2)加盐酸的作用是(用方程式表示)_ 、_。( 3)制碱原理可看作是由 CO 2 + NH 3 + H 2O = NH 4HCO3和 NaCl + NH 4HCO3 = NaHCO3+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请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表1 中相关物质20时的溶解度,分析反应为何能顺利进行?_。表1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单位:g)NaClNH4HCO3NaHCO3NH4Cl36.021.79.637.2(4)操作2 为洗涤、煅烧。晶体应在以下装置_中

33、 ( 填字母序号)进行“洗涤”操作。在上述操作中,如何判断晶体已经洗涤干净_。(5) X 的化学式为 _,若 X 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后果是_。( 6) Y 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 Y 与 Ca(OH)2 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 _, Y 的化学式为 _,写出 Y 的一种用途 _。【答案】 B C NaOH + HCl = NaCl + H 2O Na2CO + 2HCl = 2NaCl + HO + CO 322NaHCO3的溶解度较低,析出晶体B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没有沉淀则已洗涤干净 CO 温室效应 氨气NH Cl 作氮肥24【解析】( 1)加入

34、碳酸钠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除去溶液中的Ca2+、另一个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所以加入的碳酸钠必须排在氯化钡的后面,所以顺序是NaOH、 BaCl2、Na2CO3;(2)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3)由NaCl + NH4HCO3 =NaHCO3+ NH4Cl可知,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质量比为84:53.5,碳酸氢钠生成的多,但是溶解度很小, 20时的溶解度为9.6g,所以生成的碳酸氢钠大都以晶体存在,类似于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反应能顺利进行;(4)为了能将洗涤的液体与固体及时分离,所以洗涤时应用装置B,如果洗涤干净则洗涤所得溶液中没有氯化铵,所以判断晶体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没有沉淀则已洗涤干净;(5)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所以X 的化学式为CO2,直接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6)滤液中最主要成分是氯化铵,氯化铵与Ca(OH)2 反应的产物是氨气、氯化钙、水,氨气可用于循环使用,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 ,因含氮元素,可做氮肥。点睛: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于循环物质的判断,在后面的生成物中的物质,如果在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