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I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部分装置图,据图回答:(1)写出编号 a 的仪器名称 _(2)若用 B 装置制取O2 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若用 D(装满水 )收集 O2, 则气体应从 _( “ b或”“ c端”)导人。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NaOH 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于是生好奇心 :这白色固体是什么?他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NaOH 在空气中变质不会生成NaHCO3;CO2不溶解于饱和3溶液中 ,也不与3反应 ;NaHCONaHCO Fe(OH)3 呈红褐色 ,难溶于水; BaCl2 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猜想一:是 N
2、aOH 猜想二:是 Na2CO3 猜想三 :_(实验探究)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 ,再_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猜想二正确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 FeCl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问题分析)实验操作中加入足量BaCl2 溶液的作用是 _,实验操作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吗 ?如有 ,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必须指明试剂和现象)_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小军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对该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进一步探究:(实验现象) A 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 中实验现象是 _(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Na2CO3(分析与反思)小军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后得知,自己所
3、设计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对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装置 B 中也能产生CO2。写出装置B 中产生 CO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改进措施 :将浓盐酸换为稀盐酸。M nO 2【答案】锥形瓶2H 2O 22H 2 O+O 2c NaOH、Na2CO3产生白色沉淀检验并除去 Na23取滤液少许,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CO ,防止它对 NaOH 检验产生干扰不变色变浑浊NaHCO 3 +HCl=NaCl+H 2O+CO 2【解析】【分析】【详解】( 1) a 为锥形瓶;( 2) B 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M nO 2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
4、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 O22H 2 O+O 2;(3)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度低)且不溶于水,所以用 D(装满水 )收集 O2,则气体应从 c 端导入;提出猜想 猜想一:是NaOH 猜想二:是Na2CO3 猜想三:是NaOH 和 Na2CO3;实验探究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白色固体中有碳酸钠;过滤,在滤液中加入 FeCl3 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证明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故猜想二正确。问题分析 实验操作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检验并除去23NaOH 检验产Na CO ,防止它对
5、生干扰;实验 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取滤液少许,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证明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好氯化钡均呈中性,所以加入酚酞不变色证明没有氢氧化钠;实验现象 浓盐酸加入到A 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证明白色固体中有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由资料可知 CO2 不溶解于饱和 NaHCO3 溶液中,也不与 NaHCO3 反应,所以 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与反思 因为用的是浓盐酸,浓盐酸挥发,会随着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到B 中,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NaH CO3 +HCl=NaCl+H 2 O+C
6、O 2;2 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提出假设)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H2O。假设( 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Na+。假设( 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 _。(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1)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溶液变为红色液( 2)_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1)后
7、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_(填“同意”或“不同意”)。(实验拓展)小林将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也变红。他们经过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答案】 OH-酚酞溶液中含有水,而酚酞溶液无色向装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仍为无色或溶液颜色无变化假设( 2)不成立,假设(3)成立同意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或某些盐溶液呈碱性,或其它合理答案)【解析】【分析】【详解】提出假设 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自由移动的粒子有:H2O、 Na+和 OH-,根据假设( 1)( 2)可知,假设( 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OH-;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
8、说明假设( 1)不成立,原因:酚酞溶液中含有水,而酚酞溶液无色;实验验证 实验( 1)在排除水分子不可能的情况下,还有Na+和 OH-,所以为排除 Na+的可能性,选含有 Na+并且呈中性的盐溶液氯化钠溶液,溶液仍为无色,来排除N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可能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实验步骤是:向装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实验现象是:溶液仍为无色或溶液颜色无变化;实验结论是:假设(2)不成立,假设( 3)成立;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 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因为加入盐酸后,溶液中 OH-减少,溶液红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所以同意该观点;实验拓展 此现象说明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所
9、以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或某些盐溶液呈碱性,或其它合理答案)。3 某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实验回顾)(1)按图所示,在小烧杯A 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 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 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 _(填离子符号)。若取少许B 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_(填 “变深 ”“变浅 ”或 “不变 ”)。(2)图2 是该小组对图1 装置的改进,和图1 相比,其优点有_(任写一条)。(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图3 装置验证。(进行实验)步骤
10、1:按图 3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步骤 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烧杯的水中。步骤 3: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_(填具体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实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 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反思拓展)实验后请教老师知道,氨水中的NH3 大部分与 H2O 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则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H2O、 _、_ (都填化学式)。【答案】 OH-变浅 环保(合理即可)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帽烧杯中的水被吸入烧瓶中氨气溶
11、于水,烧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2NH3 22 44 242323H O+H SO =(NH ) SO +2H ONHH ONH【解析】【分析】【详解】 实验回顾 :( 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碱性溶液中存在OH-。按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 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 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OH-;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挥发率增加。若取少许B 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溶液颜色会变浅;(2)图2 是该小组对图1 装置的改进,和图1 相比,其优点有防止氨气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即环保; 进行实验 :步骤
12、3: 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溶于水后,瓶内气压降低,在大气压作用下,水会倒流到瓶内,形成喷泉。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帽,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被吸入烧瓶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烧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实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 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H2SO4=(NH4)2SO4+2H2O; 反思拓展 :氨水中的NH3 大部分与H2O 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则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 H2O、 NH3H2O、 NH3。4 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
13、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 C、 D 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碱石灰是CaO与 NaOH的固体混合物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CO3+H2 O+CO2探究过程如下: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 D 的质量,分别为:m、 m1、 m2;将质量为 m的样品装入 B 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再次称量装置 C、 D 的质
14、量,分别为 m3、 m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_( 2)装置 C 中所装药品为 _( 3)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4)装置 E 的作用 _(5)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_(用相关字母表示)。(6)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理由是_。【答案】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浓硫酸2NaOH+CO2 Na2CO3 +H2O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D 装置中4200(m4m2 ) % 偏大;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11m排出。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解析】
15、【分析】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且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详解】(1)碱石灰是CaO 与 NaOH 的固体混合物,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2)根据化学方程式2NaHCO3NaCO3+H2O+CO2 可知,从B 装置中导出的气体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装置D 中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装置C 用来吸收水蒸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C 中所装药品为浓硫酸;(3)装置 D 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
16、+H2O;(4)装置 D 中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 ,造成实验结果的不准确;,装置E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5)设 :碳酸氢钠质量为x,168x44m4 m2x= 42 ( m4-m2)1142m )4200( m4m2 )(m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 1142 100%=%。m11m(6)由于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干扰没有排除,所以造成结果偏大。在反应开始前从左侧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然后称量装置C 和 D 的质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 过氧化钠( Na2O2 )为淡黄色固体,
17、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 能分别与CO2、 H2O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 CO3 +O2;2Na2 O2+2H2O=4NaOH+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分析讨论)图B 的实验是通过比较_ 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_ 实验探究一结
18、束后,同学们将图A 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溶液是 NaOH; 猜想 :溶质是 _; 猜想 :溶质是NaOH 和Na2CO3(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_的现象,证明猜想不成立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步骤和现象结论猜想 成立_【答案】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Na2CO3白色沉淀 取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解析】【分析】【详解】分析讨论
19、图 B 的实验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通过比较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此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提出猜想 人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水蒸气,而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因此图A 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可能形成的是碳酸钠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能是两着的混合溶液;实验探究二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可证明猜想 不成立;氯化钙
20、溶液显中性,氯化钙可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此取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目的是将碳酸钠完全反应掉)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碳酸钠,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证明猜想 成立;6 某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HCO3,NaOH, Na2CO3, NaCl 中的一种,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是什么溶液?(猜想与假设)甲猜想: NaHCO3溶液乙猜想: NaOH溶液丙猜想: Na2CO3溶液丁猜想: NaCl 溶液
21、(查阅资料)上述四种物质相关信息如下物质NaHCO3NaOHNa2CO3NaCl常温下溶解度 /g9.610921.536常温下稀溶液的913117pH(实验探究1)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实验探究2)另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生气泡。(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探究1)可知 _同学的猜想一定错误。甲同学仔细分析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表后发现自己的猜想错误,他的理由是_。丙同学分析(实验探究2)并结合以上同学的实验结论,认为原瓶溶液是NaCO3溶液。(实验探究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讨论质疑)乙认为以上同学分析有漏洞,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于是
22、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探究3)在(实验探究1)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仍呈红色,但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3)可证明这瓶试剂为 _溶液,但已经部分变质。(反思与拓展)学习小组反思了这瓶试剂因为_而变质,得出了该溶液正确的保存方法,若要除去该溶液变质部分所采用的方法是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答案】丁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Na CO+2HCl2NaCl+H2O+CO 。 氢氧化钠敞口放置Ca( OH)2322+Na2 CO3CaCO3+2NaOH。【解析】【详解】( 1)通过【实验探究 1】可
23、知,该溶液呈碱性,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丁同学的猜想一定错误;( 2)由于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9g,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故甲同学发现自已的猜想错误;( 3)实验探究 2 中有气泡产生,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4)在实验探究 1 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仍呈红色,但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通过实验探究3 可证明这瓶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但已经部分变质;( 5)这瓶试剂因为敞口放置而变质,若要除去该溶液变
24、质部分可以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Ca(OH) 2+Na2CO3=CaCO3 +2NaOH7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 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 溶液,测得溶液pH 为 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 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 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 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
25、中的水稀释了 NaOH 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 NaOH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 pH 必须 _(填 “小于 ”或“小于或等于 ”)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丙问学对探究I 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l) Na2SO4;( 2) Na2 SO4 和 _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锌粒逐渐减少,有 _猜想案 I验后的无色溶液产生(2)成立方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开始无明
26、显现象,过一案 II液,然后慢慢滴加 NaOH 溶液,并不断振荡会发现 _。试管(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 )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填字母序号)A BaCl2 溶液 B Cu C Fe2O3【答案】 I.红;小于或等于;2NaOH+H2 SO4=Na2SO4+2H2OII.H2SO4(或硫酸);方案1:气泡;方案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反思】C。【解析】I.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酚酞试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被硫酸反应;溶液的 pH 小于 7,溶液呈酸性, pH 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 大于7,溶液呈碱性, pH 越大碱性越强; pH 等
27、于 7,溶液呈中性。 pH 小于或等于氢氧化钠被完全反应;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7,都可证明2NaOH+H2SO4=Na2SO4+2H2O; II.刚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硫酸钠,硫酸过量时,溶质为硫酸钠和 H2SO4(或硫酸);方案1: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能产生气泡,和硫酸钠不反应;方案 2 :开始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滴加的氢氧化钠被过量的酸反应,使溶液不能立即呈现碱性,碱性溶液过量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反思】BaCl2 溶液和硫酸、硫酸钠都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u 和硫酸、硫酸钠都不能反应; Fe2 O3 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能检验
28、硫酸的存在。8 实验探究题:已知某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或者铝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生铁合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探究到底是含有硅还是铝。(查阅资料)硅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铝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 与 H2,则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提出猜想)猜想一 : 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猜想二: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_实验步骤及现象:取一定生铁合金,加入过量的_,充分反应后,合金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取步骤中的滤渣,加入过最的_,充分反应后,滤渣部分溶
29、解, 并有气体放出。实验结论 : 猜想 _正确。若步骤中实验现象为无现象,则猜想_正确。【答案】2Al+2NaOH+2HO=2NaAlO+3H2;铝 盐酸 NaOH溶液一 二【解析】【查阅资料】根据题给信息,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O=2NaAlO+3H2。【提出猜想】猜想二:根据题给信息,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铝。实验步骤及现象: 因为硅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先加入足量的盐酸,除去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单质,再加入NaOH溶液,如果滤渣部分溶解 , 并有气体放出,说明猜想一正确,若步骤中无实验现,则猜想二正确。9 某实验小组在探
30、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 Na2CO3猜想二: _(写化学式)(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_溶液。猜想二成_ 充分反应后静置
31、,取上层淸液加入无色酚立酞溶液(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保存。【答案】白色沉淀(白色浑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NaOH+CO23223=Na CO +H ONa CO和 NaOH (写名称不给分)猜想二中也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也能产生气泡过量的氯化钙(或足量的氯化钙;过量或足量的氯化钡,过量或足量的硝酸钙等可溶性钙盐或钡盐,答化学式也给分,不写足量或过量不给分)产生白色沉淀(或产生白色浑浊);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密封【解析】【分析】【详解】( 1)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若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氢氧化
32、钠变质了;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同时还生成了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NaOH+CO2=Na2CO3+H2O;(2)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全部变质也可能部分变质,故猜想二可能是Na2CO3 和 NaOH;进行讨论:只有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一定会有气泡产生,故不能根据产生气泡的现象判断猜想一是否正确;设计实验: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呈碱性,故要先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同时要将碳酸钠除去,然后通过滴加无色酚酞来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HCOOH;甲酸溶于水,在一定条件量的氯化钙(或足量的氯化钙;过量或足量的氯化钡,过量或足量的硝酸钙等
33、可溶性钙盐或钡盐),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碳酸钠;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淸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证明含有氢氧化钠,那么猜想二正确。反思评价 :根据在上分析可知,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10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常见的酸以后,对蚊虫分泌的让人痛痒不止的蚁酸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对蚁酸进行探究。(查阅资料)蚁酸的主要成分是甲酸,甲酸的化学式为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提出问题)甲酸溶液是否具有酸性?(实验与结论)向盛有甲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甲酸溶液显 _性。(提出问题)甲酸分解生成的两种氧化物是什么?(推断与猜想)
34、小组同学根据甲酸中含有氢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他们对另一种氧化物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二氧化碳;猜想:一氧化碳。(实验与结论)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甲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 装置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甲酸具有酸性,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_。(拓展延伸)人被蚊虫叮咬后,在其叮咬处涂抹_可减轻痛痒。【答案】酸一氧化碳肥皂水等弱碱性物质【解析】( 1)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遇到碱性物质变蓝,遇到中性物质不变色,甲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甲酸显酸性;(2)
35、A 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分解产生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和装置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CO和 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u 和CO2,说明分解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碳;(3)甲酸显酸性可以涂抹肥皂水等弱碱性物质减轻痛痒。11 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 )A试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B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C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D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Fe2+(3)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_(写化学式 )。(4)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结论现象有白步骤 1:取少量滤液于色沉生成的白色沉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淀生是 _(写化学量硝酸钡溶液,成式,下同 )步骤 2:静置,向上层滤液中的溶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