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各地备战中考化学分类: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 在含有大量OH、 Cl 、 Ba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C SO2D H+A NO3B Ag4【答案】 A【解析】【详解】A. NO 3-与 OH 、 Cl 、 Ba2+均不结合析出气体、沉淀或水,所以能与三种离子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选项正确;B. Ag +与 Cl -能结合形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所以不能与三种离子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选项错误;C. SO42 能与 Ba2+结合形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所以不能与三种离子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选项错误;D. H +能与 OH-结合生成水,不能与
2、三种离子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间不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 A 选项浓硫酸由于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B 选项氯化钠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变化不大;C 选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D 选项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故答案选择C考点:常见酸碱盐的性质3苯甲酸( 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C苯甲酸能与氢
3、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D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 A、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苯甲酸溶液属于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 错; B、铜排在了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故B 错;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 正确; D、防腐剂要放入适量,不能大量使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故D 错,故选C。考点:考查酸的化学性质4 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科学家预计,到2011 年一个电脑芯片上将会集成 10 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硅,其化
4、学方程式为: SiO+2CSi+2COSi+2Cl2SiCl42SiCl 4+2H2Si+4HCl 其中,反应和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 C【 解 析 】 用 化 学 方 法 可 制 得 高 纯 硅 , 其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SiO +2C 高温 Si+2CO2Si+2Cl 2 高温 SiCl 4SiCl 4+2H2 加热 Si+4HCl其中,反应和属于C. 置换反应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5 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KCl、 NaCl、 Na2CO3BKNO3、 Ca(NO3) 2、
5、NH4ClC、 H SO、 MgCl AgNO、 NaNO、 HClD CuSO423342【答案】 B【解析】 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无色时可排除Cu2+ 、 Fe2+ 、 Fe3+ 、 MnO 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A 、氢离子会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共存,故错误;B、各物质的离子在氢离子存在环境中不会发生反应,并且都无色,故正确;C、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故错误;D、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并且氯化银沉淀不溶于酸,故错误。点睛: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
6、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6 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Fe+CuSO4FeSO4+CuB Fe+H2SO4C CO+CuOH2 +FeSO4CO2 +CuD H2+CuOCu+H2O【答案】 C【解析】A Fe+CuSO4 Fe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 错误; B Fe+H2SO
7、4 H2 +FeSO4,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 错误;C CO+CuO CO2+Cu,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 正确;D H2+CuO Cu+H2 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 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 (或图表信息 )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
8、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置换反应中的置换关系是指组成化合物的某种元素被组成单质的元素所替代因此,在判定置换反应时,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结合它的概念和通式,以及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定方法来细心地判定;在判别它与其它反应类型时,除了关注它本身的特点外,还要兼顾其它反应类型的特点;置换反应一般是指碳和氢气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与金属的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等。7 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A BaCl2B NaOHC CuOD Zn【答案】 A【解析】 A. BaCl2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完全电离,所以氢离子没有减少; B. NaOH 和稀硫
9、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而水几乎不再电离产生氢离子,所以氢离子减少;C. CuO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离子减少;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逸出,氢离子减少;选AD. Zn 和稀硫酸反应生8 如图是稀硫酸和NaOH 溶液反应的pH 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 B 点之前滴加BaCl2 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表示的是将NaOH 溶液滴入稀硫酸中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OH=Na2SO4+H2O【答案】 C【解析】A、 A 点时溶液的pH 小于 7,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B、 A-B 两点间的任意溶液中均含有生成的硫
10、酸钠,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加 BaCl2 溶液都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图象可知, pH 值的变化是从小于 7 逐渐的减小到大于 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 pH 增大,说明是把 NaOH 溶液滴加到稀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 +2NaOH=Na2SO4+2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 故选 C。点睛: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 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家庭小实验 ”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的化学探究活动。若利用食盐、食醋、纯碱、肥皂等物质,
11、能完成的 “家庭小实验 ”是 (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存在氯离子鉴别食盐和纯碱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答案】 C【解析】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而提供物质中没有银离子,不能完成;醋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醋酸不能与氯化钠反应,所以可以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能完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醋中含醋酸,碳酸钙可以与醋酸反应,能完成;硬水含的钙镁离子多,遇到肥皂水不会产生或产生的泡沫少,可以利用肥皂水来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能完成;所以能够符合题意的为。故选C。点睛:熟练掌握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有效成分,如食醋中含醋酸,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
12、酸钙,纯碱是碳酸钠和常见离子的检验,是解题关键。10 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水呈碱性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答案】 B【解析】 A、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错误;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正确;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 D、胃酸过多即胃液酸性过强,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不能过多摄入,错误。故选 B。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0 的溶液不显中性、酸性和碱性C溶液的p
13、H 由 5 变成 2,其酸性减弱B pH=7 的溶液显中性,盐溶液都显中性D被酸雨酸化的土壤,用熟石灰中和【答案】D【解析】A. pH=0 的溶液显酸性,错误;B. pH=7 的溶液显中性,盐溶液不一定都显中性,错误;C. 溶液的pH 由5 变成2,其酸性增强,错误;D. 被酸雨酸化的土壤显酸性,用熟石灰中和,正确。故选D。12 能在 pH 为 1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 FeCl3、 ZnSO、 NaClBCaCl 、 Na SO、 NaOH42242SO、 NaNO、 NHClD CaCl 、 KCO、 NaNOC K4342233【答案】 C【解析】 A、虽
14、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但FeCl3 在水中为黄色,不符合题意,错误;B、 pH 为 1 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H+与NaOH 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且在水中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正确;D、 pH 为 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H+与 K2 3223CO 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aCl 与 K CO 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点睛: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
15、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13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Zn+2HCl ZnCl2+H2BAgNO3+HCl AgCl +HNO3C Mg ( OH) 2+2HCl MgCl2+2H2OD 2NaOH+SO3 Na2SO4+H2O【答案】C【解析】A、 Zn+2HCl ZnCl2+H2,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B、 AgNO3+HCl AgC
16、l +HNO3,是酸与盐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 Mg ( OH) 2+2HCl MgCl2+2H2O,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D、 2NaOH+SO3 Na2 SO4+H2O,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 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碳酸钠、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所有的碳酸盐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氧化物
17、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相应的盐,正确;B、碳酸钠属于盐,溶液呈碱性,错误;C、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错误;D、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错误。故选A考点:中和反应,氧化物,盐的化学性质。15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C O2CO2B2H2O2H2 O2C 3CO Fe2O32Fe 3CO2D HCl AgNO3 AgCl HNO3【答案】 D【解析】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B
18、、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分解反应,故此选项错误C、不符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此选项错误D、因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反应类型判定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把握好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这一特点做出准确的反应类型判断,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6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纯碱属于碱类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
19、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答案】 D【解析】 A、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属于盐,错误;B、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错误;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中和反应,错误;D、化合物一定属于纯净物,且有不同的元素组成,正确。故选D。17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答案】 B【解析】【详解】A 、根据图示,
20、该反应是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B、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故B 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正确;D、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OH-,溶液呈碱性,正确。18 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答案】 D【解析】【详解】A、由于铝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故符合题意;A 正确,不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故B正确,不符合
21、题意;C、由于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所以,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稀硫酸和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用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故 D 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D。19 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图中 A 代表水分子【答案】 B【解析】【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稀盐酸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
22、水,钠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钠。【详解】A、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量相等 ,电性相反 ,故溶液对外不显电性,故A 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溶剂质量增加,故B 不正确;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故C 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图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了,故A 代表水分子 ,故 D 正确。故选B。【点睛】酸碱中和反应其实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生成盐和水。20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Na+、 Fe3+、Cl-、SO42-C H+、 K+、 OH-、 HCO3 -【答案】 B
23、【解析】【分析】BH+、 NH4+、 Al3+、 SO42-D Mg2+、 Cl-、 OH-、 NO3-在同一溶液中,离子之间不能相互反应生成难溶物、水和气体,即反应不共存,共存不反应,根据此原理解答此题【详解】A、 Na+、 Fe3+、Cl-、SO42-中 Fe3+为黄色,故不符合题意;B、 H+、 NH4+、 Al3+、 SO42-能共存,且溶液颜色为无色,故符合题意;C、 H+、 K+、 OH-、 HCO3 -中 H+ 和 OH-会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D、 Mg 2+、 Cl- 、OH-、NO3-中 Mg 2+和 OH-会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点睛】该题为
24、离子共存题,判断离子共存的思路:先看题干是否有指定的条件,再看离子间能否反应。2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 B【解析】【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详解】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 A
25、 不正确;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 B 正确。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 C 不正确;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汽化吸热,故D 不正确。故选B。【点睛】灭火方法: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22 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下列图中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案】 B【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6、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盐和氧化物是并列关系。【详解】A、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故A 选项错误;B、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是包含关系,故B 选项正确;C、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C 选项错误;D、盐和氧化物是并列关系,故D 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区分应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关系等是解题
27、关键。23 莲藕最适宜在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某池塘土壤的pH 6,莲藕长势较差,在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这说明该农家肥的pH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莲藕最适宜在弱碱性即pH 稍大于7 的土壤中生长,池塘土壤的pH=6 呈酸性,而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根据酸碱相互中和的性质,说明所施农家肥的为碱性。A pH 7 呈碱性,符合分析的要求,故可选; B pH 7 呈酸性,不能把酸性的土壤改变为碱性,故不选; C pH=7 呈中性,不能改变土壤的酸性,只是降低土壤的酸度故不选: D根据酸碱中和规律可以确定,故不选;故选A考点: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8、;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24 下列离子组能在PH=1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3-3+-+42-+3-A NOFeNaOHBK SONaNO-+2-2+2+-CO2-+C ClK SOBaD CaClNa43【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Fe3+和 OH-会反应产生沉淀, SO42-和 Ba2+会反应产生沉淀; Ca2+和 CO32-会反应生成沉淀。故选考点:离子的共存25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 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 和H2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 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
29、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A、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 和 H2,错误; B、碱的水溶液都显碱性, NaOH的水溶液是碱性溶液,正确;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错误; D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电灯亮时发光、放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燃烧26 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向少量KOH 溶液中滴加Cu
30、SO4 溶液向少量BaCl2 溶液中滴加CuSO4 溶液现象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2KOH + CuSO4224=Cu(OH) + K SOA有蓝色沉淀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BaCl2 =BaSO4 +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 D【解析】【分析】向少量 KOH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向少量 BaCl2 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详解】A、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则 有蓝色沉淀,故A 正确;B、 反应是
31、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CuSO 4 +BaCl 2 =BaSO 4 +CuCl 2 ,故 B 正确;C、两个反应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另两种化合物,则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 正确;D、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水,故D 不正确。故选D。【点睛】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7 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浓硫酸B苛性钠固体C浓盐酸D碳酸钠晶体)【答案】B【解析】A. 浓硫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吸水而质量增加,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苛性钠固体在敞口容器中放
32、置一段时间后,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C. 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因挥发质量减少;D.碳酸钠晶体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分解反应,失去结晶水,而质量减少;选B28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D常温下, pH7 的溶液【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A、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B、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不一定显
33、酸性,如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但二氧化碳不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常温下, pH 7 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正确故选 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 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9 在只含有 NH4 、 Na 、 Cl 、 SO4 2 的溶液中能存在的离子是A OHB Ba2 C AgD NO3【答案】 D【解析】 A、 OH 与溶液中的 NH4 结合放出氨气, OH 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B、 Ba2 与溶液中的 SO42 结合生成硫酸钡的沉淀, Ba2 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C、 Ag 与溶液中的Cl 结合生成氯化银
34、沉淀,Ag 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D、 NO3 与溶液中的离子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水,NO3 能在此溶液中存在,正确。故选D。点睛: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30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2-、 Cl-+-A、 H、 SO4B4 、 K、 OH、 NO3 Na NH+2+2-3+2-、 Cl-C H 、 Ba、 SO、 NOD Fe 、 H、SO434【答案】 A【解析】 A 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并且没有有色离子,故A 正确;B因+B 错误;NH4 、 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则不能共存,故C因2+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4Ba 、 SOD因3+D 正确。Fe 溶液为黄色,故点睛: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