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自学考 料推荐全国 2018 年 4 月自考 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 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A 功能取向B 过程取向C结构取向D 目标取向2下列说法中,能够反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政策思想的是()A “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B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 “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 ”D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A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B 一般与一般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
2、的关系D 个别与个别的关系4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A 混合扫描模型B 现实主义模型C规范最佳模型D 政治系统模型5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源于()A 莱布尼茨B 笛卡尔C罗素D 斯宾诺莎6规范最佳模型的提出者是()A 德洛尔B 林德布洛姆C西蒙D 埃齐奥尔7国家权力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是通过()A 阶级剥削B 对外扩张C精简政府机构D 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8公共政策系统的 “神经 ”系统是 ()A 信息子系统B 执行子系统C反馈子系统D 决策子系统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A 阶段性周期B 功能性周期1精品自学考 料推荐C反复性周期D
3、 结构性周期10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是 ()A 英国B 法国C德国D 美国11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A 结果B 中间环节C起点D 目标12下列不属于 政策议程构建模型的是()A 外在创始模型B 动员模型C自发创始模型D 内在创始模型13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是()A 公共政策的制定B 公共政策的执行C公共政策的评估D 公共政策的监控14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阶段为()A 政策目标的确定B 政策问题的认定C政策方案的设计D 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15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A 拟定政策方案B 评估政策方案C确定政策目标D 择定政策
4、方案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A 合议制B 合议、三权分立制C民主集中制D 合议、民主集中制17立法决策通过议案的规则一般是()A 全部通过B 三分之二多数通过C四分之三多数通过D 过半数通过18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A 公共政策制定B 公共政策执行C公共政策评估D 公共政策监控19认为 “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 ()A 交易理论B 组织理论C因果理论D 管理理论20政策执行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A 政策倡议B 政策宣传2精品自学考 料推荐C政策分解D 组织准备21残缺式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是()A 断章取义,为我所用B 挂羊头,卖狗肉C上有
5、政策,下有对策D 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22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A 均衡状态B 调整状态C终结状态D 非均衡状态23政策效能,即 ()A 政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B 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C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D 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24在政策调整的主观原因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A 政策环境B 政策资源C政策目标D 决策者的价值取向25在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央政府决策者的关系是()A 合作关系B 隶属关系C互相独立D 排斥关系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6、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是()A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B 决策科学的形成C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D 凯恩斯主义的出台E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27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支持系统子系统的是()A 政策制定系统B 信息传播或沟通系统C政策监控系统D 政策咨询系统E政策评估系统2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A 立法机关B 利益集团C行政机关D 执政党E领袖人物29按对象来划分,政策控制包括()A 目标控制B 界限控制3精品自学考 料推荐C结果控制D 效力控制E效应控制30传统德尔菲法强调的基
7、本原则是()A 匿名原则B 循环往复原则C控制反馈原则D 团体回答统计原则E专家共识原则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25 分)31简述 “上下来去 ”决策模型的容纳性和开放性。32什么是合理的政策结构?33简述政策问题的形成条件。34简述政策均衡的特征。35简述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30 分)36联系实际,谈谈理论、实践与政策的关系。37试述现代决策对决策者的要求。五、案例分析题(本题 10 分 )3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执行2018 年,国务院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
8、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以下简称 “新合医” )就是由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具体办法是:中央财政为每个参合农民补助10 元( 前提是地方配套资金首先到位 ),省、市、县级地方财政再补助10 元,引导农民个人自愿缴费10 元,筹集新型合作医疗费年人均 30 元。“新合医 ”政策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中的“套资 ”冲动,使该政策执行出现了偏差。2018 年 9 月 11 日,H 省 G 县委办、 县政府办下发了 G 县 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责任奖惩办法,要求各乡镇在 9 月 20 日前务必使参加合作医疗的人
9、数达到农业人口的40,同时制定了对县级领导、乡镇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领导的奖罚措施。为了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指标,多数乡镇将任务指标分摊到了乡镇干部和卫生院。到9 月 20日,许多乡镇因不能完成县提出的40的指标,采取了未完成指标部分由乡镇干部与卫生院先垫资上缴、再继续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做法。据 H 省卫生厅核实,截至 9 月 20 日,在 G 县各乡镇上缴县合作医疗基金账户的资金中,有29 个乡镇共垫资 262.993 万元;截至 10 月 22 日,仍有28 个乡镇垫资 196.834万元,核减垫资后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实际人数应为168615 人,比 G 县政府 9 月 20
10、日上报的人数少 98417 人。为了套取上级的财政补助资金,很多地方对于新合医的申请都非常积极。G 县政府曾于7 月 30 日使用大额借贷资金转入该县合作医疗基金账户作为农民个人筹资上报。9 月 20 日, G 县政府把一份关于拨4精品自学考 料推荐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省级财政配套经费的请示上报到H 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要求上级财政进行补助。 10 月中旬, H 省卫生厅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G 县已参加合作医疗人数与农民个人缴纳的资金存在明显虚报。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本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属于何种形式的政策执行偏差。(2)分析本案例中产生这种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