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2).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48778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7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备战高考化学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提高练习题) 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2)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无水硫酸铜在加热至650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某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温度下气体产物的组成实验装置如下:每次实验后均测定B、 C质量的改变和E 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实验数据如下(E 中气体体积已折算至标准状况):实验组别温度称取 CuSO4 质量B 增重质量 /gC 增重质量E 中收集到气体/g/g/mLT10.6400.32000T20.64000.2562VT30.6400.160322.4YT40.64040.19233.6X(1)实验过程中A 中的现象是 _ D 中无水氯化

2、钙的作用是_(2)在测量 E 中气体体积时,应注意先_,然后调节水准管与量气管的液面相平,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测得气体体积_(填 “偏大 ”、 “偏小 ”或 “不变 ”)(3)实验中 B 中吸收的气体是 _实验中 E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4)推测实验中CuSO4 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_(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实验中理论上C 增加的质量 Y3=_g(6)结合平衡移动原理,比较T34温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_和 T【答案】白色固体变黑吸收水蒸气,防止影响C的质量变化冷却至室温偏小 SO3O2 2CuSO42CuO+2SO +O20.128T4 温度更高,因为SO3 分解为 SO2 和 O2

3、是吸热反应,温度高有利于生成更多的O2【解析】【分析】(1)根据无水硫酸铜在加热至650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分析A 中的现象,根据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的作用分析;(2)气体温度较高,气体体积偏大,应注意先冷却至室温,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说明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测得气体体积偏小;(3)实验中 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三氧化硫气体,C 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E 的作用是收集到氧气;(4)0.64g 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64g 0.004mol ,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160g / mo10.004mol 80g/mol 0.32g; SO2 的质量为: 0.256g,物质的量为:

4、0.256g 0.004mol ,64g / mo1氧气的质量为:0.64 0.32 0.256 0.064g,物质的量为:0.064g 0.002mol ,32g / mo1CuSO4、 CuO、 SO2、 O2 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2 :2; 1,则实验中 CuSO4 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2CuSO2CuO+2SO +O2;4(5)0.64g 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64g 0.004mol ,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160g / mo10.004mol 80g/mol 0.32g30.0224; SO 的质量为: 0.16g,氧气的质量为:22.432 0.032g,根据质量守恒实验中理论

5、上C 增加的质量 Y30.64 0.32 0.160.032 0.128g;(6)根据表中实验的数据可知,43分解为22T 温度生成氧气更多,因为SOSO和 O 是吸热反应,温度高有利于生成更多的O2。【详解】(1)因为无水硫酸铜在加热至650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故实验过程中A 中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黑,因为碱石灰能够吸水,D 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防止装置 E 中的水进入装置 C,影响 C 的质量变化,故答案为:白色固体变黑;吸收水蒸气,防止影响 C 的质量变化;(2)加热条件下,气体温度较高,在测量E 中气体体积时,应注意先冷却至室温,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说明内部气压

6、大于外界大气压,测得气体体积偏小,故答案为:冷却至室温 偏小;(3)实验中 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三氧化硫气体,C 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 E 的作用是收集到氧气,故答案为: SO32; O ;(4)0.64g 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64g 0.004mol ,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160g / mo10.004mol 80g/mol 0.32g; SO2 的质量为:0.256g0.256g,物质的量为: 0.004mol ,64g / mo1氧气的质量为:0.064g 0.002mol ,0.64 0.32 0.256 0.064g,物质的量为:32g / mo1CuSO4、 CuO、

7、SO2、 O2 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2 :2; 1,则实验中CuSO4 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2CuSO2CuO+2SO +O2;40.64g(5)0.64g 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 0.004mol ,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160g / mo10.004mol 80g/mol 0.32g; SO3 的质量为: 0.16g,氧气的质量为:0.022432 0.032g,22.4实验中理论上 C 增加的质量 Y3 0.640.32 0.16 0.0320.128g;(6)根据表中实验的数据可知,T4 温度生成氧气更多,因为SO3 分解为 SO2 和 O2是吸热反应,温度高有利于生成更多的O2,故 T

8、4 温度更高,故答案为:T4 温度更高,因为SO3 分解为 SO2 和 O2 是吸热反应,温度高有利于生成更多的O2。2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实验:实验 :将 Fe3 转化为 Fe2 ( 如图 )(1)Fe3+与 Cu 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查阅资料: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2Cu24I2CuI(白色 )I2.SCN实验方案现象结论步骤 1:取 4mL _ mol / LCuSO4 溶液,向其产生白中滴加3 滴 0.1mol/ L KSCN溶液色沉淀CuSO4 与 KSCN反应产无明显生了白色沉淀步骤 2:取 _现象Cu 2

9、与 SCN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实验 :将 Fe2 转化为 Fe3实验方案现象向 3mL 0.1mol / L FeSO4 溶液中加入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1mL 8mol / L 稀硝酸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查阅资料:Fe2NO ?Fe(NO) 2 ( 棕色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NO 产生的原因 _(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反应 : Fe2与 HNO 3 反应; 反应 : Fe2 与 NO 反应依据实验现象,甲认为反应的速率比反应 _ ( 填 “快 ”或 “慢 ”) 乙认为反应 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

10、确,乙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_【答案】 2Fe3Cu 2Fe2Cu 20.1取 4mL0.1mol / LFeSO 4 溶液,向其中滴加3 滴 0.1mol/ LKSCN 溶液2Cu24SCN2Cu SCN(SCN)23Fe24HNO 3 3Fe3NO2H 2O慢取反应后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 K 3 Fe CN) 6 溶液或者 KMnO 4 ,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反应I 是不可逆反应Fe2 被硝酸氧化为 Fe3 ,导致溶液中 Fe2浓度降低,导致平衡Fe2NO ? Fe(NO) 2逆向移动,最终Fe(NO) 2 完全转化为 Fe3,溶液

11、由棕色变为黄色【解析】【分析】( 1) Fe3+与 Cu 粉发生反应生成铜离子与亚铁离子;( 2)图 1 中得到溶液中 Fe2+为 0.2mol/L , Cu2+为 0.1mol/L ,分别取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滴入KSCN 溶液进行对照实验;由题目信息ii 可知, Cu2+与 SCN-反应生成 CuSCN 沉淀,同时生成 (SCN) 2;(3)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生成铁离子、NO 与水;(4)反应速率快的反应现象最先表现;反应中硝酸过量,若存在平衡,溶液中含有 Fe2+ ,否则没有 Fe2+,可以用 K 3 Fe(CN) 6 溶液检验;Fe2

12、+被硝酸氧化为Fe3+ ,导致溶液中Fe2+浓度降低,导致平衡发生移动,最终Fe(NO) 2+完全转化为Fe3+。【详解】(1) Fe3+与 Cu 粉发生反应生成铜离子与亚铁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Cu 2Fe2Cu2 ,故答案为: 2Fe3Cu2Fe2Cu 2;(2)由反应 2Fe3Cu2Fe2Cu 2,可知图 1 中得到溶液中 Fe2 为 0.2mol / L ,Cu 2为 0.1mol/ L ,分别取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滴入KSCN溶液进行对照实验,故实验方案为:步骤 1:取 4mL0.1mol / LCuSO 4 溶液,向其中滴加3 滴 0.1mol/ LKSC

13、N 溶液,步骤 2:取 4mL0.1mol / LFeSO 4 溶液,向其中滴加3 滴 0.1mol / LKSCN 溶液,由题目信息 ii 可知, Cu2与 SCN反应生成 CuSCN沉淀,同时生成(SCN) 2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Cu 24SCN2CuSCN(SCN) 2 ,故答案为:0.1 ;取 4mL0.1mol / LFeSO 4 溶液,向其中滴加3 滴 0.1mol/ LKSCN 溶液; 2Cu 24SCN2CuSCN(SCN) 2 ;(3)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生成铁离子、NO 与水,反应离子方程为:3Fe24HNO3 3Fe3NO2H 2

14、O ,故答案为: 3Fe24HNO 33Fe3NO2H 2O ;( 4)溶液先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反应速率快的反应现象最先表现,反应 的速率比反应 的慢,故答案为:慢;反应中硝酸过量,若存在平衡,溶液中含有Fe2 ,否则没有 Fe2,具体的实验方案是:取反应后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K 3Fe CN) 6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反应 I是不可逆反应,故答案为:取反应后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K 3 Fe CN) 6 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反应 I 是不可逆反应;Fe2+被硝酸氧化为 Fe3,导致溶液中 Fe2浓度降低,导致平衡Fe2NO

15、?Fe(NO) 2逆向移动,最终Fe(NO) 2完全转化为 Fe3 ,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故答案为: Fe2被硝酸氧化为 Fe3 ,导致溶液中 Fe2 浓度降低,导致平衡Fe2NO ?Fe(NO) 2逆向移动,最终Fe(NO) 2完全转化为 Fe3 ,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3 资料显示 “O 2 的氧化性随溶液 pH 的增大逐渐减弱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 O 2 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供选试剂: 0.1mol / L H 2SO4 溶液、 MnO 2 固体、 KMnO 4 固体。该小组同学设计 、 两组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向试管中加入KMnO 4

16、固体,连接装置、,点燃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酒精灯向试管中加入KMnO 4 固体, 试管中加入适量0.1mol / LH 2SO4 溶液,连接装置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点燃酒精灯( 1)选择装置用 KMnO 4 固体制取 O 2 ,为避免 KMnO 4 固体随 O 2 进入试管对实验造成干扰,应进行的改进是 _, 组实验中 O 2 与 KI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对比 、 两组实验可知, O2 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3)为进一步探究碱性条件下KI 与 O2 能否反应,用上图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17、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向试管中加入 KMnO 4固体,试管中滴加KOH 溶液控制 pH8 ,溶液略变蓝连接装置、,点燃酒精灯向试管中加入 KMnO 4固体,试管中滴加KOH 溶液控制无明显变pH 10 , 连接装置、,点燃酒精灯化对于实验 的现象,小明同学提出猜想 “pH 10 时 O 2 不能氧化 I ”,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i )烧杯 a 中的溶液为 _。(ii )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O 2 后 _。(iii )小刚同学向 pH10 的 KOH溶液 ( 含淀粉 ) 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检测褪色后的溶液中含有IO 3 ,褪色的原因

18、是 _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反思:实验 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答案】在装置试管口放置棉花球4IO 2 4H2I 22H 2O 酸性环境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做对照实验pH10 的 KOH 溶液电流表指针偏转,烧杯b 的溶液颜色变深 3I 2 6OHIO 35I3H 2O在 pH 10 的 KOH溶液中 I 被氧化生成 I 2 ,而 I 2 迅速发生歧化反应变为IO 3 和 I 。【解析】【分析】( 1) KMnO 4 是粉末状的,会随氧气进入试管对实验造成干扰,可以在试管口放置一棉花球;酸性环境下 O2 与 KI 溶液反应生成 I2,根据电子守恒写

19、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对比 、 两组实验可知,酸性溶液中O 2 与 KI 溶液更容易发生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做对照实验。(3)( i)要证明 pH 10的溶液中 O 2 不能氧化 I ,烧杯 a 中的溶液应为 pH10 的碱溶液。(ii )若有电流产生,则猜想不成立。(iii)向pH10的KOH溶液 ( 含淀粉) 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说明生成了2I ,后迅速褪色说明生成的I2 又迅速被反应掉。 I2 反应后生成了 IO 3 ,根据电子守恒写出反应的用离子方程式。(4)所以实验 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不是没有反应,而是生成的I2 立刻发生了歧化反应。

20、【详解】(1)为避免 KMnO 4 固体粉末随 O2 进入试管,在装置试管口放置棉花球, 组实验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IO2 4H2I 22H 2O ,故答案为:在装置试管口放置棉花球; 4IO 24H2I 22H 2 O ;( 2)对比 、 两组实验可知: O2 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酸性环境,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做对照实验;故答案为:酸性环境;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做对照实验;(3)( i)实验目的是探究在pH 10 的 KOH溶液中 O2 能否得电子氧化I ,所以烧杯 a中的溶液为 pH 10 的 KOH溶液,故答案为: p

21、H 10的 KOH 溶液;(ii )如果能构成原电池,说明pH 10 时 O 2 能氧化 I ,所以电流表指针偏转,烧杯b 的溶液颜色变深,说明pH 10 时 O2 能氧化 I ,故答案为:电流表指针偏转,烧杯b 的溶液颜色变深;(iii )变蓝后迅速褪色,褪色后溶液中含有IO 3 ,说明生成的 I 2与溶液中 KOH反应生成了IO 3 离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规律可知溶液中还有I,所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I 26OHIO 3 5I3H 2O ,故答案为: 3I 26OHIO 35I3H 2 O ;(4)实验 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pH 10 的 KOH溶液中 I 被氧化生成 I

22、2,而 I 2 迅速发生歧化反应变为IO 3 和 I,从而无法看到溶液变蓝,故答案为:在pH10的 KOH溶液中 I-被氧化生成 I2 ,而 I 2 迅速发生歧化反应变为IO 3 和 I 。4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与水反应的热效应及所得溶液氯元素含量,查阅大量资料并做下列实验探究验证实验:在通风橱内向装有80mL 蒸馏水的锥形瓶(瓶口塞上棉花团)中鼓入氯气,至溶液中 pH 没有明显变化停止通入氯气,使用数据采集器,测定在此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及化,具体数据如图所示:pH 变实验:对20mL 饱和氯水加热,测出c( Cl)、 pH 及温度变化如图2 所示。实验:采用莫尔法测定氯水中氯元素的含量。此法

23、是以K 2 CrO 4为指示剂,用 AgNO 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移取 25.00ml 氯水试样3 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25.00ml 水;向试样中加入足量的 H 2O2 溶液;除去过量的 H 2 O2 ,冷却;调整溶液的 pH,再加入 1mL5% K 2 CrO 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0.100 mol L AgNO 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2AgCrO 42Ag 2CrO 4 ( 砖红色 ) 重复上述实验,测得消耗 AgNO 3 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vmL 回答下列问题:(1)氯气在295K、 100Kpa 时,在1L 水中可溶解0.09mol ,实

24、验测得溶于水的Cl2 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估算该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_(2)根据实验测定结果判断氯气与水的反应是_ (填 “吸热反应 ”或 “放热反应 ”)理由是 _( 2)分析实验图,小组同学推测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反应造成的,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_A 升温,氯气挥发导致 c( Cl)减小 对于 Cl2和H2O的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减小, pH 减小Bc ClC 升温,促进次氯酸分解2HClO2HCl+O 2D 升温,可能发生 3HClO2HCl+HClO(强酸) ,使得 pH 减小3(4)实验步骤 3 中加足量的 H 2O2 溶液,目的是 _(5)用 A

25、gNO 3 标准溶液滴定氯离子达到化学计量点时,c Agc Cl ,若此时要求不生成 Ag 2CrO 4 沉淀,则 c CrO 42最大不能超过 _ mol L1 .已知:K sp AgCl1.8 10 10, K sp Ag2 CrO41.810 12 (6)计算实验氯水中氯元素的含量,列出算式:_ g L 1【答案】 Cl 2H 2 O ?HClHClO4.510 4放热反应随氯气通入,溶液温度升高ACD 足量的过氧化氢可将氯气完全还原为氯离子0.010.142v【解析】【分析】【详解】(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 H 2 O ?HClHClO ,在 1

26、L 水中可溶解 0.09mol 氯气,氯气浓度近似为0.09mol / L ,则可建立如下三段式:Cl 2 +H 2 O?H + +Cl - +HClO起始 (mol/L)0.09000转化 (mol/L)0.030.030.030.03平衡 (mol/L)0.060.030.030.03则平衡常数 Kc Hc Clc HClO0.030.03 0.03 4.5 10 4 ,故答案为:c Cl 20.06Cl 2 H 2 O ?HClHClO ; 4.510 4 ;(2)由图可知,随氯气通入,发生反应使溶液温度升高,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随氯气通入,溶液温度升高;(3) A.升高

27、温度、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则导致c Cl减小,故 A 正确;B.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 Cl 减小,而pH 增大,故 B 错误;C.HCl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升温,促进次氯酸分解,故C 正确;VD.升温,可能发生 3HClO2HClHClO 3 ( 强酸 ) ,酸性增强,则pH 减小,故 D 正确;故答案为:ACD;( 4)实验步骤 3 中加足量的 H 2O2 溶液,目的是足量的过氧化氢可将氯气完全还原为氯离子,故答案为:足量的过氧化氢可将氯气完全还原为氯离子;(5)用 AgNO 3 标准溶液滴定氯离子达到化学计量点时,c Agc Cl ,不生成2KspAg 2 Cr41.810

28、120.01mol / L ,故答案为:Ag2 CrO 4 沉淀,则c CrO 4c2Ag1.810 100.01 ;(6)由 Cl AgCl AgNO 3 可知,实验氯水中氯元素的含量为0.1mol / L v103 L 35.5g / mol。250.142vg / L ,故答案为: 0.142v10 3 L5 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 C2O4) 3?xH2O 晶体是一种亮绿色的晶体,是制备负载型活性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也是一种有机反应良好的催化剂。已知M( K3Fe( C2O4) 3 ) =437g/mol 。本实验以 ( NH4) 2Fe( SO4) 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为

29、原料,加入草酸(H2C2O4)制得草酸亚铁( FeC242 42- )部分实验过程如下:O )后,在过量的草酸根(C O(1)在沉淀A 中加入饱和K2C2O4 溶液,并用40左右水浴加热,再向其中慢慢滴加足量的 30%H2 O2 溶液,不断搅拌。此过程需保持温度在40左右,可能的原因是:_(2)某兴趣小组为知道晶体中x 的数值,称取1.637g 纯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 C2O4) 3?xH2O)晶体配成100ml 溶液,取25.00mL 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 H2SO4,用浓度为0.05000mol?L -1 的 KMnO4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中,最合理的是_(选填 a、

30、 b)。由如图KMnO4 滴定前后数据,可求得x=_。【答案】适当提高温度以加快反应速率,若温度太高则H2O2 分解 b3【解析】【分析】由制备流程可知,硫酸亚铁加入稀硫酸抑制2水解,然后与草酸发生Fe(NH) Fe(SO) 6H O+H C O FeC O +(NH ) SO +H SO+6H O,用过氧化氢将草酸亚铁氧424 22224244 24242化为 K32 4 342 22 2 422 432 4 32含Fe(C O ) ,发生2FeCO +H O +3K C O +H C O 2K Fe(C O ) +2H O,溶液 CK3Fe(C2O4)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晶体。【详解

31、】(1)在沉淀A 中加入饱和K2C2O4 溶液,并用40 左右水浴加热,再向其中慢慢滴加足量的 30%H2 O2 溶液,不断搅拌,此过程需保持温度在40 左右,可能的原因是适当提高温度以加快反应速率,若温度太高则H2O2 分解;(2) KMnO4 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橡胶,应选酸式滴定管,只有图b 合理;图中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0.80mL-0.80mL=20.00mL-2-,由 2MnO 4+5C2O4+2+2232432O 物质的量为 0.02L5+16H =2Mn+10CO +8H O可知, K Fe( C O ) ?xH 0.05mol/L 210011.637 g=496g

32、/mol ,则 39 3+( 56+280 3)+18x=496,解得 =0.0033mol , M=0.0033mol253x=3。6 二氧化锰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氧化剂和催化剂。我国主要以贫菱锰矿(有效成分为MnCO 3 )为原料,通过热解法进行生产。(1)碳酸锰热解制二氧化锰分两步进行:i.MnCO3s 僩 MnO sCO2gH1a kJ mol1ii.2MnO sO2g僩 2MnO2sH 2b kJ mol1反应i 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焙烧MnCO 3 制取MnO2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焙烧(装置如图1)时持续通入空气,并不断抽气的目的是_。(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科研团

33、队对影响 MnCO 3 转化率的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2、图 3 所示。图 2 是在常压(0.1 MPa )下的研究结果,请在图2 中用虚线画出 10 MPa 下 MnCO 3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图 _。常压下,要提高MnCO 3 的转化率,应选择的生产条件是_焙烧 6 : 8 h 。图 3 中,焙烧 8 h 时, MnCO 3 的转化率:干空气湿空气,原因是 _。【答案】 c CO22MnCO3 s O2g 僩 2MnO2 s 2CO2 gH2a b kJ mol 1保持 O 2的浓度,降低CO2 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碳酸锰的转化率湿空气中,3500 C 左右 干空气中没有催化剂,反应速率比湿空气中慢,8h 时未达到平衡。【解析】【分析】( 1)考查平衡常数表达式以及盖斯定律;( 2)焙烧时持续通入空气,并不断抽气的目的可以从2MnCO 3 (s)+O 2 (g) ?2MnO 2 (s)+2CO 2 (g) 的平衡正向移动入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