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45981 上传时间:2020-12-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4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培优易错试卷练习 ( 含答案 )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X、Y 、 Z 、 E 、 F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F 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IB 族,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E 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Y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Z 原子p 轨道的电子数为4。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种X元素形成氢化物的化学式_ 。(2)在 1 个由 F 与 Z 形成的 F2Z 晶胞中 (结构如图所示 )所包含的 F 原子数目为 _个。(3)在 F(NH3)42+离子中, F2+ 的空轨道接受 NH 3 的氮原子提供的_形成配

2、位键。(4)常温下 X 、 Z 和氢元素按原子数目1:1:2 形成的气态常见物质A 是 _(写名称), A 物质分子中 X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 , 1molA 分子中键的数目为_ N A 。(5) X 、 Y 、 E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写元素符号 )。【答案】 CH4 4 孤电子对甲醛 sp2 杂化3 Si CN【解析】【分析】X 、 Y 、 Z 、 E 、 F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根据F 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IB族可判断其为 Cu;根据 E 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可判断E 为 Si;根据 X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可判断X 为 C;根据 Y

3、原子核外 L 层电子数为奇数且原子序数比X 的大可判断其属于第二周期的元素,可能为N 或 F;根据 Z 的原子 P 轨道的电子数为 4推测出 Z 可能为 O 或 S,但 E 的原子序数大于Z,E 为 Si,所以 Z 只能为 O,处于 C 和 O 之间的 Y 只能为 N,所以 X 、 Y 、 Z 、 E 、 F 分别为 C、N、O、 Si、 Cu,据此解题。【详解】(1)X 为 C, X 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有很多,有烷烃、烯烃、炔烃等,其中的一种的化学式为CH4;(2) F2 Z 为 Cu2O,根据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 Cu:O=2:1,然后算出图中该晶胞的黑球个数为:1 4=4,白球个数为: 81

4、/8+1=2,所以黑球代表的是 Cu 原子,白球代表的是 O 原子,所以该晶胞中所包含的 Cu 原子数目为 4 个;(3)在 Cu(NH3)42+离子中, Cu2+ 的空轨道接受NH 3 的氮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4)常温下 C、 O 和氢元素按原子数目1:1:2 形成的气态常见物质 A 是甲醛,甲醛分子中 C原子可以形成四个化学键,因为碳的价电子数是4,其中,有两个单电子一起与氧的两个电子形成 C=O, C 剩余的两个单电子各与两个H 形成两个 C-H 键,双键中含有一条 键和一条 键,两条 C-H 单键都是 键,所以 键数 =2+1=3,杂化轨道数 =键数 +孤对电子数(C 无孤

5、对电子,所以孤对电子数为0),所以杂化轨道数 =3,为 sp2 杂化, 1mol HCHO 分子中 键的数目为 3 NA ;(5) X 、 Y 、 E 三种元素分别为 C、 N、 Si,根据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电离能最小,最后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最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变小来进行判断,C、 N、 Si 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Si CN。2 在实验室可以将硫化氢气体通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中而将其吸收。现象是洗气瓶中产生黑色沉淀,同时蓝色溶液逐渐变浅而至无色。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选填编号)_。A. 强酸生成了弱酸B

6、. 强氧化剂生成了弱还原剂C. 生成的黑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酸D. 生成的无色溶液不能导电,也不能挥发出气体( 2)该反应体系中的属于弱电解质的溶液,跟含有与该弱电解质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后,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一共有_种,这些离子的浓度大小不同,其中浓度第二大的离子的符号是_cNa+_,从物料平衡的角度分析:溶液中()=。(3)硫化铜与一般酸不反应,但可与浓硝酸发生反应:_CuS+_HNO3(浓)_CuSO4 _NO2_H2O+,配平此反应方程式,将系数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4)若反应中转移 1. 6mol电子时,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L;若反应的氧化产

7、物为0.8mol时,则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_。(5)此反应体系中的含硫物质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此反应体系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_。【答案】 CuSO-)+ c( S2- )+ c( H2S)181 8 44+H2S=CuS+H2SO4 C 5 HSc( HS35. 84 6. 4NA离子晶体S N OH【解析】【分析】【详解】( 1) 将硫化氢气体通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中,洗气瓶中产生黑色沉淀,为CuS,同时蓝色溶液逐渐变浅而至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H2S=CuS+H2SO4 ,反应生成的4CuS黑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使得该反应能够发生,故

8、答案为:CuSO4+H2S=CuS+H2SO4; C;( 2) 该反应体系中的属于弱电解质的是H2S,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生成 NaHS,溶液中存在NaHS 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 HS- 、S2- 、 OH- 、 H+,一共有5 种离子;但 NaHS 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均较小,这些离子的浓度第二大的离子为HS- ,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 Na+)=c( HS- )+ c( S2- )+ c( H2 S) ,故答案为:-5;HS ;c( HS)+ c( S2)+ c( H2S) ;( 3) 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硫化铜中的S元素由 - 2 价升

9、高为 +6 价,化合价升高8,硝酸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5 价降低为 +4 价,化合价降低1,最小公倍数为 8,因此硫化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uS 8HNO3422+( 浓 )=CuSO 8NO4H O1 81;84+,故答案为:; ; ;( 4)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uS+8HNO342+4H2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8,若(浓 )= CuSO +8NO反应中转移1. 6mol 电子时,则产生1. 6molNO21 6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 4L/ mol = 35. 84L;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CuSO0.8mol 时,则4,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反应中转移电子为0. 8mol

10、 8=6. 4mol ,数目为6. 4NA,故答案为:35. 84; 6. 4NA;( 5) 此反应体系中的含硫物质为CuS和 CuSO,形成的晶体类型均为离子晶体,此反应体系4中非金属元素为S、 H、N、O,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晶体; S N O H。S N O H,故答案为:离子3 已知 A、 B、 C、 D、 E、 F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 和族, A、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 C元素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E 同主大, D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E元素

1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 F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 2) B、C、 E 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具体微粒符号表示)。(3) A 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属于_(填 “离子化合物 ”或 “共价化合物 ”)。(4)加热条件下, B 单质与 C 单质的反应产物的电子式为 _。(5) D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C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答案】S2- O2- Na+离子化合物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解析】【分析】A、 B、 C、

12、D、E、 F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 和 E 同主族, 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D 为 Al 元素; E、 F 原子序数均大于Al,处于第三周期,而 E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倍,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 E 为 S元素, F 为 Cl; B 和 E 同主族,则 B 为 O 元素; A、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A 为N 元素; C 元素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处于IA 族,原子序数介于氧、铝之间,故 C 为 Na,以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 为 Cl 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2)根据上述分析

13、可知:B 为 O 元素, C 为 Na 元素, E 为 S 元素,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 O2- Na+,故答案为: S2- O2- Na+;(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为 N 元素, A 的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氨气、硝酸,二者反应生成硝酸铵,属于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离子化合物;(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 为 O 元素, C 为 Na 元素,加热条件下氧气与钠的反应生成Na2O2,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所以电子式为:,故答案:;(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 为 Al 元素, C 为 Na 元素。 Al 的

1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 N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 , 两者能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22322+ NaOH = NaAlO + 2H O,故答案: Al(OH)+ NaOH = NaAlO + 2H O。4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8 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的分子中,可由A、 D 形成的是 _。c 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元取代物有_种, d 分子的结构简式 _。(2) Na 在 F 单质中燃烧产物的电子式为 _。该燃烧产物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写化学式

15、)。(3) A 与 D 组成的化合物中,质量相同,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4)关于( 1)中 d 分子有下列问题:d 分子中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个。若用 C4H9 取代 d 上的一个H 原子,得到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种。【答案】 acd1Na + :O:O: 2- Na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KOHCH41316【解析】【分析】A 为 H、 D 为 C、 F 为 O、 G 为 Mg 、Q 为 Al、 M 为 S、R 为 Cl、 N 为 K;(1)由 A、 D 形成的是烃,据此选择; c 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元取代物为二氯甲烷,按空间构型判断种类, d 为甲苯,据此写

16、分子的结构简式;(2)Na 在 F 单质中燃烧产物为过氧化钠,据此写电子式并判断化学键的类型;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3)A 与 D 组成的化合物为烃,质量相同,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氢质量分数最大的那个;(4) d 分子为甲苯, C4H9 有 4 种,据此回答;【详解】(1)由 A、 D 形成的是烃,据此选择acd;答案为: acd;c 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元取代物为二氯甲烷,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答案为: 1;d 为甲苯,其结构简式为;(2)Na 在 F 单质中燃烧产物为过氧化钠,其电子式为Na + :O:O:2- Na

17、 + ,所含化学键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K,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为 KOH;答案为: Na + :O:O: 2- Na +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KOH;(3)A 与 D 组成的化合物为烃,等质量的甲烷、乙烯和甲苯中,氢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甲烷;答案为:甲烷;(4) d 分子为甲苯,甲苯分子中有一个甲基,甲基是四面体结构,最多13 个原子共面;答案为: 13;甲苯苯环上一个H 被 C4 94 9和甲基可以处以邻位、间位和对位,49H取代时, C HC H有 4 种,可得 12种同分异构体,当甲苯的甲基上有一个H 被

18、C4H9 替代,又可得到可得4种同分异构体,故一共16 种;答案为: 16。5 比较下列性质(用“ ”、 “=、”“ ”填空)半径 P _F酸性 H3PO4 _ H2SO4碱性 Mg ( OH) 2 _Al(OH)3稳定性H2S _ H2O还原性 H2S _ HCl氧化性Cl2 _Br2 【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分析;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分析;根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分析;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越强分析;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氢化物

19、的还原性越弱分析;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分析。【详解】P 和 F 分别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P 原子核外有3 个电子层, F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故答案为:;P 和 S 位于同一周期,S的非金属性大于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答案为:;Mg 的金属性大于 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答案为:;O 的非金属性大于 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越强,故答案为:; Cl 的非金属性大于 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

20、故答案为:;Cl 的非金属性大于 Br,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答案为:。6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相关的问题。(1)写出的元素符号_。(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在这些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填相应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 _。(4)这些元素中(除外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填元素符号,下同),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5)的单质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产物之一是OX2, (O、 X 分别表示氧和的元素符号,即 OX2 代表该化学式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方程式中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 )_。

21、(6)的低价氧化物通入足量Ba(NO3)2 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Mg2Na+2H2O=2Na+2OH-+H2HClO4NaOHFNa2F+2OH-=OF2 +2F-+H2O3SO2+2NO3-+3Ba2+2H2O=3BaSO4 +2NO+4H+【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正的位置可以得出,为N 元素,为 F 元素,为 Na 元素,为 Mg 元素,为 Al 元素, Si 元素,为S元素,为 Cl 元素,为 Ar 元素,据此分析。【详解】( 1)为 Mg 元素,则的元素符号为 Mg ;( 2)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为Na, Na 与水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22、=2Na+2OH-+H2 ;(3)这些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 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 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4)根据元素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同一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做得出,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 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Na 元素;(5) F2与 NaOH 反应生成22-2-2OF ,离子方程式为2F +2OH =OF +2F +H O;(6)为 S 元素,的低价氧化物为SO2, SO2 在 Ba(NO3)2 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2变成 SO42-

23、, NO3-变成 NO,方程式为 3SO23-2+24+。+2NO +3Ba+2H O=3BaSO +2NO+4H7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IAIIAIIIAIVAVAVIAVIIA0 族1 23(1)在这些元素中,单质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_(填元素符号)。(2)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结构式_。(3)这些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为 _(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它的电子式: _;酸性最强的含氧酸为 _(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它的电离方程式:_。(4)在和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填元素名称),的单质可以和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24、化物反应,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5)与 Si 元素分别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_的熔点更高,原因是_。【答案】 ArO=C=ONaOHHClO44+4-氮HClO =H +ClOC+4HNO (浓 )CO +4NO +2H OSiOSiO为原子晶体,熔融时需破坏共价键322222【解析】【分析】由表中元素所在的位置,可确定为氢(H),为碳 (C),为氮 (N),为氧 (O),为钠(Na),为镁 (Mg),为硫 (S),氯 (Cl),为氩 (Ar)。【详解】(1)在这些元素中,单质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稀有气体元素Ar。答案为: Ar ;(2)为氮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NH3,电子式为,形

25、成的气态化合物为 CO2O=C=O;O=C=O,它的结构式为。答案为:;(3)这些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钠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NaOH,它的电子式为;酸性最强的含氧酸为高氯酸,化学式为HClO ,它是一4元强酸,发生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ClO4+4-。答案为: NaOH;=H +ClO44+4-;HClO ; HClO =H +ClO(4)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在和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氮,的单质为碳,和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 )222O。答案为:氮;3CO +4NO

26、+2HC+4HNO (浓 )CO +4NO +2H O;222(5)与 Si 元素分别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 SiO2,前者为分子晶体,后者为原子晶体, SiO2的熔点更高,原因是 SiO2 为原子晶体,熔融时需破坏共价键。答案为:SiO2; SiO2为原子晶体,熔融时需破坏共价键。【点睛】碳与稀硝酸即便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碳与浓硝酸混合液,若不加热,反应不能发生,也就是说,只有碳与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三种非金属氧化物。8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回答问题:(1)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2)元素组成化合物电子式为_。(3)

27、元素的单质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热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元素与形成的化合物与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其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用离子符号表示)。(6)AF 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A、 B、 C、 D 为 中某种元素形成的单质,E、 F、 G 为B、 C、 D 与 A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G 是一种常见温室气体,与B 可以反应生成E,E 中 B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F 为两性物质。A 和 F 的化学式分别为 _、 _。B 与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C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第二周期第VIA 族N2O

28、5C+2H2SO4(浓 ) CO2 +2SO +2H2O3+4 +2+22点燃32322 322MgO+CAl+3NH ?H O=Al(OH) +3NHMgNa ONa+Mg2+;综上可知Mg2+Na+O2O2 NaAl3C2H6(g) 7/2O2(g)=2CO2(g) 3H2O(l) H10QkJ/mol 饱和 NaHCO溶液2- CO2-3SiO32 H2O=H2SiO3 CO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离子半径大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元素周期律、离子半径大小比较方法、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分析。【详解】(1)由图 1 分析可得, A 为 C, B

29、为 N、 C 为 O、 D 为 Na、 E 为 Al 、 F 为 Si、G 为 S,因此F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 A 族; A 族;( 2)电子层越多,离子半价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 S2O 2 Na Al 3 ,故答案为: S2 O2Na Al 3;(3) 二元化合物X 是含有元素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A 的 18 电子分子,Q kJ 的热量,则X 为 C2 H6, 3 g X(g) 在 25 X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01 kPa 下完C2H6(g) 7O2(g)=2CO 2(g) 3H 2O(l)H 10QkJ/mol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