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硅及其化合物1 在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中,A 是一种固体单质,且常作半导体材料,E 是一种白色沉淀, F 是最轻的气体单质。据此填写:(1) B 的化学式是 _,目前在现代通迅方面B 已被用作 _主要原料。(2) B 和 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3) A 和 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4) C 和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答案】 SiO2 制光导纤维2- H2O H2O=SiO3 2- 2H2SiO2 2OH =SiO3Si2OHSiO32-2H =H2 SiO3【解析】【分析】A 是一种固体单质,且常作半导体材料,则A
2、 是 Si,所以 B 为 SiO ,由图中转化关系可知2E 为 H2SiO3 ,a 为 NaOH, C 为 Na2SiO3, D 为 H2O,由于 F 是最轻的气体单质,则F 为 H2。【详解】A 是一种固体单质,且常作半导体材料,则A 是 Si,所以 B 为 SiO ,由图中转化关系可知2E 为 H SiO ,a 为 NaOH,C 为 Na SiO , D 为H O,由于F 是最轻的气体单质,则F 为 H ,232322(1) B 的化学式是 SiO2,目前在现代通迅方面B 已被用作光导纤维主要原料;(2) B 和 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232- H22OH =SiOO;(3) A
3、 和 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 2OH H232- 2H2O=SiO;4)C和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2-2H=H2SiO3。(32 绿矾 (FeSO?7H O)可用做净水剂、除草剂等。某研究小组测定了硫酸矿焙烧后的烧渣中42主要成分 (Fe2 O3、 Al2O3 和 SiO2,不考虑其它杂质)的含量并制备了绿矾,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 A 中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有AlO2-、 SiO32- 和 _。(2)试剂 C 是 _。(3)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_。(4)烧渣中 Fe2O3、 Al2O3 和 SiO2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_ 。-3+2+2+【答案】 OH 稀
4、硫酸Fe+2Fe=3FeFe+2H =Fe +H2 5: 5:1【解析】【分析】烧渣主要成分为Fe2 32 322 32反应产生O、 Al O和 SiO,与过量NaOH 溶液混合, Al O和 SiONaAlO、 Na SiO进入溶液A 中, Fe O不能反应进入滤渣,然后过滤得到的固体B 为 Fe O3223232为 8.0g,溶液 A 中含有 Na+、 AlO2-、 SiO32-和 OH-,加入过量盐酸, AlO2- 转化为 Al3+, SiO32-反应形成 H2SiO3 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H+=H2O、 AlO2-+4H+=Al3+2H2O、32-+2H+23232
5、32为SiO=H SiO ,然后过滤得到的固体F 为 H SiO 沉淀,灼烧 H SiO脱水分解得 SiO0.6g;固体 B 为 Fe O ,向其中加过量试剂C 溶解,因为要制备FeSO?7H O,所以试剂 C2342为稀硫酸,发生反应Fe2O3+6H+=2Fe3+3H2O,所得溶液 D 为硫酸铁和过量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再加试剂E 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则试剂E 为 Fe 单质,最后将硫酸亚铁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绿矾,据此分析。【详解】(1)通过以上分析知,溶液A 中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有AlO2-、 SiO32- 和 OH-;(2)固体 B 为 Fe2O3,向其中加入 H2SO4
6、 反应产生 Fe2(SO4)3,再向该溶液中加入Fe 粉,还原得到 FeSOC 是稀硫酸;4 溶液,因此试剂(3)是 Fe 单质与 Fe2(SO4 )3反应产生 FeSO4 溶液,及与过量的H2SO4 反应产生 FeSO4 和 H2,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2+2+Fe+2Fe=3Fe 、 Fe+2H=Fe +H2;(4)通过以上分析知 Fe O为 8.0g,固体 G 是 SiO ,由于在反应过程中Si 元素没有损失,232所以根据 Si 元素守恒,可知原混合物中含有SiO2为0.6g,则原混合物中2 3质量为Al Om(Al O )=13.7g-8.0g-0.6g=5.1g,则烧渣中Fe
7、O 、 AlO 和 SiO 的物质的量之比n(Fe O ):232323223n(Al2 O3): n(SiO2)= 8.0 : 5.1 : 0.6 =0.05: 0.05: 0.01=5: 5: 1。16010260【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制备,明确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及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是解答本题关键,掌握元素的 Al、Fe、 Si 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基础,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综合应用能力。3 某课外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 进行探究。已知C 可在 D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M 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1 所示 (部分产物已略去):(1)写出 B 的电子式 _。(2)
8、若 A 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写出A 和 B 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若 A 是 CO2 气体, A 与 B 溶液能够反应,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物质的量与所用盐酸体积如图2 所示,则 A 与 B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为_ ;c(HCl)=_mol/L。(4)若 A 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 与 B 溶液能够反应,则将过量的F 溶液逐滴加入E 溶液,边加边振荡,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 。(5)若 A 是一种可用于做氮肥的化合物, A 和 B 反应可生成气体E, E 与 F、 E 与 D 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 E 与 D 的反应检验输送
9、D 的管道是否泄露,写出E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6)若 A 是一种溶液,可能含有、Al3、CO32- 、 SO4 2-中的某些离子,H 、NH、 Mg 2、 Fe3当向该溶液中加入 B 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 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3 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 ,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_。【答案】Si+2OH- +2H2O=SiO32-+2H2NaOH、 Na2CO30.05先有白色沉淀生成,随后沉淀逐渐减少最终消失3Cl2324、 Al3、NH4、2 8NH=N 6NH ClHSO42) 1 1 2 3c(H) c(Al3) c( NH 4 )
10、c(SO4【解析】【分析】(1) C 可在 D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HCl,可推知 C 为 H2、D 为Cl2、 F 为 HCl,M 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由转化关系可知,M 的溶液电解生成氢气、氯气与B,可推知 M 为 NaCl、B 为 NaOH;(2)若 A 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则A 为 Si, Si 和 NaOH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 Na2SiO3 和 H2;(3) 曲线中,从0.4L 0.6L 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 +H2O,该阶段消耗盐酸为200mL,而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时消耗盐酸为400mL,大于 200mL
11、,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NaOH、Na2CO3;(4) 若A 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与NaOH 溶液能够反应,则A 为 Al, E 为NaAlO2,则将过量的HCl 溶液逐滴加入NaAlO2 溶液中,先生成氢氧化铝,而后氢氧化铝溶解;(5) 若 A 是一种氮肥,实验室可用 A 和 NaOH 反应制取气体 E,则 E 为 NH3、 A 为铵盐, E与氯气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 与氯气的反应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露,则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同时生成氮气;(6) 由图可知,开始加入 NaOH 没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则一定有H+,一定没有 CO3 2-,后来有沉淀产生且最后消失,则一定没有Mg2+、
12、 Fe3+,一定含有 Al3+;中间段沉淀的质量不变,应为 NH4+OH-=NH3?H2O 的反应,则含有NH4+,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SO42-,根据各阶段消耗的 NaOH 体积结合离子方程式计算+): n(Al3+n(H): n(NH4 )之比,再结合电荷守恒计算与 n(SO2-)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4【详解】(1)B 为 NaOH,其电子式为;(2) A 为 Si,Si 和 NaOH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 Na2SiO3和 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2H2O=SiO32-+2H2;(3) 曲线中,从0.4L 0.6L 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 +H2O
13、,该阶段消耗盐酸为200mL,而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时消耗盐酸为400mL,大于 200mL,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NaOH、Na2CO3;生成 0.01molCO 2 需要的盐酸为200mL,结合反应原理3220.01molNaHCO +HCl=NaCl+CO +H O,则 c(HCl)=0.05mol/L ;0.2L(4) 若 A 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与NaOH 溶液能够反应,则A 为 Al, E 为 NaAlO,则将过2量的 HCl 溶液逐滴加入NaAlO2 溶液中,先生成氢氧化铝,而后氢氧化铝溶解,故看到的现象为:液中逐渐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且不断地增加,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最终消失;(5)
14、若 A 是一种氮肥,实验室可用 A 和 NaOH 反应制取气体 E,则 E 为 NH3、 A 为铵盐, E与氯气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 与氯气的反应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露,则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同时生成氮气,反应方程式为:3Cl2 +8NH3 =N2+6NH4Cl,(6) 由图可知,开始加入NaOH 没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则一定有H+,一定没有CO3 2-,后来有沉淀产生且最后消失,则一定没有Mg2+、 Fe3+,一定含有Al3+;中间段沉淀的质量不变,应为 NH4+OH-=NH3?H2O的反应,则含有NH4+,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SO42-,发生反应 H+OH-=H2O,氢离子消耗
15、NaOH 溶液的体积为1 体积,发生反应Al3+3OH-=Al(OH)3,铝离子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为3 体积,发生反应NH4+OH-=NH3?H2O,铵根消耗氢氧化钠为2 体积,则 n(H+):n(Al3+):n(NH4+)=1:1: 2,由电荷守恒可知,n(H+):n(Al3+2-+3+2-)=1:1:2: 3。): n(NH4): n(SO4 )=1: 1:2: 3,故 c(H ):c(Al ): c(NH4):c(SO44 某课外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 进行探究。已知C 可在 D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M 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1)写出
16、 B 的电子式 _。(2)若 A 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写出A 和 B 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若 A 是 CO2 气体, A 与 B 溶液能够反应,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物质的量与所用盐酸体积如图所示,则A 与 B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4)若 A 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 与 B 溶液能够反应,则将过量的F 溶液逐滴加入E 溶液,边加边振荡,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5)若 A 是一种氮肥 , A 和 B 反应可生成气体 E, E与 F、 E 与 D 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 与 D的反应检验输送 D 的管道是否泄露,写出E 与 D
1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若 A 是一种溶液,可能含有、 Fe3、 Al3、 CO32- 、 SO42-中的某些离子,H 、NH4+、 Mg2当向该溶液中加入 B 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 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答案】SiO2+2OH-=SiO32-+H2ONaHCO3、Na2CO3先有白色沉淀生成,随后沉淀逐渐减少最终消失3Cl2 326NH4Cl c(Al3)4+42-8NH =Nc(H )c(NH )c(SO)11 2 3【解析】【分析】由题给信息可知,C可在 D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则该反应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
18、HCl,故 C 为 H2、 D 为 Cl2、 F 为 HCl,M 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由题给转化关系可知, M 的溶液电解生成氢气、氯气与 B,则 M 为 NaCl、 B 为 NaOH。【详解】(1) B 为 NaOH,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若 A 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则A 为 SiO223,二, E 为 NaSiO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故答案为: SiO2+2OH-=SiO32-+H2O;( 3)若 A 是 CO2 气体, CO2
19、 与 NaOH 溶液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或两者的混合物,也有可能氢氧化钠过量,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溶液中溶质只有碳酸钠,则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酸体积相等,由图可知消耗盐酸体积之比为1: 2,则 CO2与 NaOH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23Na CO 和NaHCO ,故答案为: Na CO 和 NaHCO ;3233(4)若 A 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与NaOH 溶液能够反应,则A 为 Al, E为 NaAlO2,则将过量的 HCl 溶液逐滴加入 NaAlO2 溶液中,先生成氢氧化铝,而后氢氧化铝溶解,故看到的现象为溶液中先有白色絮
20、状沉淀生成,且不断地增加,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最终消失,故答案为:先有白色沉淀生成,随后沉淀逐渐减少最终消失;(5)若 A 是一种化肥,实验室可用A 和 NaOH 反应制取气体E, E 与 F 相遇均冒白烟,则E 为 NH3、 A 为铵盐, E 与氯气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 与氯气的反应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露,则E 与 D 的反应为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反应方程式为:3Cl +8NH =N +6NH Cl,故答案为:3Cl +8NH=N +6NH Cl;23242324(6)由图可知,开始加入NaOH 没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则一定有H+,一定没有 CO32- ,后来有沉淀产生且最后消失
21、,则一定没有Mg2+、 Fe3+,一定含有 Al3+;中间段沉淀的质量不变,应为 NH4+OH-=NH3?H2O 的反应,则含有NH4+,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SO42-,发生反应 H+OH-=H2O,氢离子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与Al3+3OH-=Al OH3NaOH( )铝离子消耗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 3,发生反应 NH4+-322 体积,则 n+OH =NH ?H O,铵根消耗氢氧化钠为(H+): n( Al3+): n( NH4+) =1: 1:2,由电荷守恒可知, n(H+): n( Al3+): n(NH4+): n ( SO42- ) =1:1: 2: 3,故 c( H+): c
22、( Al3+): c( NH4+): c(SO42- ) =1:1:2: 3,故答案为: c( H+): c( Al3+): c( NH4+ ): c( SO42-) =1:1 :2: 3。【点睛】根据图象中的平台确定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是解答关键,注意利用离子方程式与电荷守恒进行计算是解答难点。5已知 A 与 D 均为非金属单质,其中A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1)反应 为工业制粗硅原理,写出E 的化学式:。(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 1) CO; (2)2Mg CO22MgO C。【解析】试题分析:( 1)反应 制取粗硅,常用 C 和 SiO2 的反应: 2
23、C SiO2Si 2CO, D 为非金属单质,则D 为 Si, E 为 CO;( 2)C 和 O2 反应生成 CO2,反应 是: CO; (2)2Mg 22MgO C。CO考点:考查工业制硅、镁和CO2 的反应等知识。6(1) X、 Y、 Z 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元素有两种常见单质,二者质量相等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 : 2; Z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4 倍。则: 写出化合物甲的电子式_ ; 写出 Z 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2) X、 Y、 Z 都是非金属单质, X 是原子晶体, Y、Z 都是分子晶体, X、
24、Y 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乙的水溶液是工业三酸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则: 写出 X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 在 所得溶液中加入乙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_( 3) .X、 Z 是常见金属, Z 与甲的反应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进行,甲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化合物,乙在工业上常用于制取 Z 单质。则: 写出乙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将等物质的量的X 和 Z 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当两种金属完全溶解后,得到气体的质量之比是 _ 。【答案】2Mg+CO2+2H2产生白色2MgO+C Si 2OH H2O SiO3胶状沉淀Al 2O3 2NaOH 2NaAlO2 H2O2:3
25、【解析】【分析】(1)根据 X、 Y、 Z 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 X 为C; Y 元素有两种常见单质,二者质量相等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 : 2,所以Y 为O,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为O2和 O3; Z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Z 为 Mg;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甲);氧气与镁反应生成氧化镁(乙),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以上推断符合图示转化关系;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2) X、 Y、 Z 都是非金属单质,X 是原子晶体, X 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所以X 为硅;乙的水溶液是工业三酸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所以乙
26、是氯化氢,则Y 是氯原子, Z 是氢元素,氯气、氢气的固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符合题意;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3)甲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化合物,则甲是四氧化三铁,乙在工业上常用于制取Z 单质,所以 Z 是铝, X 是铁,乙是氧化铝, Y 是氧气,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详解】(1)根据 X、 Y、 Z 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 X 为 C; Y 元素有两种常见单质,二者质量相等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 : 2,所以Y 为 O,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为O 和 O; Z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423倍, Z 为 Mg;碳和氧气反
27、应生成二氧化碳(甲);氧气与镁反应生成氧化镁(乙),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以上推断符合图示转化关系;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碳氧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电子式;综上所述所,本题正确答案:;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MgO+C;综上所述所,本题正确答案:2Mg+CO2MgO+C;(2) X、 Y、 Z 都是非金属单质,X 是原子晶体, X 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所以X 为硅;乙的水溶液是工业三酸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所以乙是氯化氢,则Y 是氯原子, Z 是氢元素,氯气、氢气的固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符合题意;硅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28、:2+2H2;Si 2OH H2O SiO3综上所述所,本题正确答案:2+2H2;Si 2OH H2O SiO3由于盐酸的酸性大于硅酸,所以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生成硅酸白色胶状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可观察到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生成;综上所述所,本题正确答案:白色胶状沉淀生成;(3)甲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化合物,则甲是四氧化三铁,乙在工业上常用于制取Z 单质,所以 Z 是铝, X 是铁,乙是氧化铝,Y 是氧气,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氧化铝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2O3 2NaOH2NaAlO2 H2O;综上所述所,本题正确答案:Al 2O3 2NaOH2NaAlO2
29、 H2O;已知反应Fe+H2SO4=FeSO4+H2, 2Al+3H2SO4=Al 2(SO4) 3+3H2;根据反应关系可知,将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当两种金属完全溶解后,生成氢气的量之比为:1:1.5 ,质量之比是1:1.5,整理为2:3;综上所述所,本题正确答案:2:3 。7A、 B、 C、 D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产 物已略去):(1)若 A 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C 是大气循环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则 B 的化学式是 _, C 和 D 反应生成A 的化学方程式是_。(2)若 A 是无色液体, D 是
30、一种黑色固体,则C 的化学式是 _,由 B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_。(3)若 A 是碳酸氢钠,且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可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过量的气体 C 与 D 溶液反应生成A 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 CaO( 1 分); CO2232+Ca( OH)=CaCO +H O( 2 分)(2) H2( 1分); 2Cu+O22CuO(或者 3Fe+2O2Fe3O4)( 2分)(3) CO23分)+NaOH=NaHCO( 2【解析】试题分析:( 1)若 A 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C 是大气循环中的一种重要物质,所以 C 是 CO2 , A 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
31、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即 B 是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吸收CO2 生成碳酸钙,即D 是氢氧化钙,所以B 的化学式是CaO, C 和 D 反应生成A 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 OH) 2=CaCO3 +H2O。(2)若 A 是无色液体,则A 是水。 D 是一种黑色固体,则D 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因此 B 是氧气,C 是氢气,则 C 的化学式是H222CuO,由 B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或者 3Fe+2O2Fe3O4。(3)若 A 是碳酸氢钠,且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可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则气体C是 CO2, D 是氢氧化钠,因此过量的气体C 与 D
32、溶液反应生成A 的化学方程式为CO +NaOH=NaHCO 。23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8 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用语,请按要求书写:(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向石灰石滴加盐酸_ ;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_。(2)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CO 2 +2OH - =CO 23- +H 2O _ ; Fe+Cu2+ =Fe2+ +Cu _(3)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CaCO3+2H+=CO2 +H2O+Ca2+SiO32+2H+ =H2 SiO3 2NaOH+CO=Na2CO3+H2O Fe+CuSO=Cu+FeSO3Cu+8HNO
33、=3Cu(NO )+2NO +4H O4433 22【解析】【分析】(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2) CO 2 +2OH - =CO 32- +H 2 O 可表示为CO2 溶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水; Fe+Cu2+ =Fe2+ +Cu 可表示 Fe 溶于可溶性铜盐;(3)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详解】NO 和水。(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 +H2 O+Ca2+;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23 +2H+=H2 SiO3;(2) CO 2 +2OH - =CO 32- +H 2 O 可表示少量 CO2 和 NaOH 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 =Na CO +H O;2232 Fe+Cu2+ =Fe2+ +Cu 可表示 Fe 与 CuSO4 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Fe+ CuSO4=Cu+FeSO4;(3) 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 NO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 +4H2O。【点睛】离子方程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