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49139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0-2021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0-2021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0-2021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0-2021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一、铁及其化合物1 已知 A、 B、 C、 D 分别是 AlCl3、 BaCl2、 FeSO4、 NaOH 四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它们的水溶液之间的一些反应现象如下: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C+D白色沉淀,继续加 D 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消失。(1)则各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式为:A_、 B_、 C_、 D_。(2)现象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 3)现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答案】 BaCl24342244 Fe( OH)2FeSOAlC

2、lNaOH; FeSO + 2NaOH Fe( OH) + Na SO+ O2233 + 3OH- Al( OH) 3Al( OH) 3 +OH- AlO2- + 2H2O+ 2H O 4Fe( OH)Al【解析】【分析】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应,则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SO4, 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是Fe OH2的转化为Fe OH3A( )() ,故为 BaCl2,B 为 FeSO4, D 为 NaOH,则 C 为 AlCl3 ,氯化铝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Al( OH) 3, Al( OH) 3 能溶解在 NaOH 溶液中,符

3、合中现象。【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 B、 C、 D 依次为 BaCl243、 FeSO、AlCl、 NaOH;(2) 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时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SO4+2244Fe( OH)22232NaOHFe( OH) + Na SO,+O +2H O 4Fe( OH) ;33+3OH-Al OH 3-()现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Al OH 3 OHAlO2( ) ,( ) +2H2 O。【点睛】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关键是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根据现象进行判断,其中“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为解

4、题突破口,这里发生了Fe( OH) 2 沉淀的生成及转化为Fe( OH) 3 的过程,另外灵活利用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即可解题。2 图中,固体A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请回答:(1)固体 C 的化学式是 _,上述框图中体现了 SO2 的 _(填 “氧化性 ”、 “还原性 ”或 “漂白性”)。( 2)写出 AB的化学方程式 _。( 3)写出 DE的离子方程式 _。(4)若通入的 SO2 是足量的,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 D”中的金属阳离子 _。【答案】 FeCl3还原性高温2+42- 取少量溶液D 于试2 324Fe O +3CO2Fe+3COBa +SO=BaSO管中,滴加 KSCN溶液,无明显

5、现象,再滴加适量氯水(或双氧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含有 Fe2+【解析】【分析】固体 A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则A 为 Fe2O3,结合图中转化可知,A 与 CO 反应生成B 为 Fe,B 与氯气反应生成C 为 FeCl3, C 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D 中 Fe2+、 SO42-等,溶液 D 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E 为 BaSO4。【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 C 的化学式是: FeCl3,上述框图中 SO2 失去电子转化为硫酸根离子,作还原剂;(2)A B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高温2Fe+3CO2;2+42-4(3)D E的离子方程式为: Ba +SO=B

6、aSO ;22+,检验该阳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4)若通入的 SO 是足量的,溶液D 中金属阳离子为 Fe溶液 D 于试管中,滴加 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适量氯水(或双氧水 ),溶液变成血红色,则含有 Fe2+。3 常见含硫物质AD,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中所需物质B 溶液的浓度不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A 的化学式为 _。(2)反应、中Cu、 Fe 所起的作用相同,即都作_(填 “氧化剂 ”或 “还原剂 ”),你判断的依据是它们都是金属,在反应中都_。(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4)大气中因废气 A 引起酸雨的反应流

7、程之一可用下图示意:上图中由DB的转化所需氧化剂为_。当将含 D 的雨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忽略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其c( H+)将_。(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废气 A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采用氨吸收法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某工厂若将6A 进行环保处理,4. 4810L(标准状况下)废气完全转化为 NH4HSO3时,需消耗 10mol/L 氨水溶液(溶质全部以NH3 ?H2O 计)的体积为_L。【答案】 SO2 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Fe+2H+=Fe2+H2O2增大20000【解析】【分析】由 B(含氧酸 )在常温下与足量的铁反应生成C(硫酸盐 ),故 B

8、是 H24,反应方程式为SOFe+2H2SO4=FeSO4+H2, C 是 FeSO4; Cu+2H2SO4 (浓)CuSO4+SO2 +2H2O,故 A 是 SO2,SO2+H2OH2 SO3, D 是 H2SO3。【详解】(1)由解析可知, A 的化学式为 SO2;(2)反应、中,反应前后Cu Fe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故反应、中CuFe所起、的作用相同,即都作还原剂;(3)铁与稀硫酸常温下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SO H SO 过程中, S 元素化合价升高,即 H SO 被空气中的O 氧化为H SO ;(4) H2 324232242H2SO3+ O2 = H2SO4

9、, H2SO3 是弱酸, H2SO4 是强酸,故当将含H2SO3 的雨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忽略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其c( H+) 将增大; SO232432+NH ?H O NH HSO,n(SO )=4.48 106L532510mol/L 氨水溶液(溶质全=2.0 10mol ,故 n(NH ?H O)= 2.0 10mol ,需消耗22.4L/mol部以 NH3?H2O 计)的体积为 2.0105 mol =20000L。10mol/L【点睛】本题是结合图考查S 元素的化合物知识,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等,难度不大。4 某工厂废金属屑的主要成分为 Cu、 Fe 和 Al,此外还含有少量

10、 Al2O3 和 Fe2O3,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该工厂的金属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 (FeSO47H2O)和胆矾晶体。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试剂 X 是 _,溶液 D 是 _。( 3)在步骤中,用如图装置制取CO2 并通入溶液 A 中。一段时间后,仍观察不到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为了固体 C 的生成,在药品和装置上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4)溶液 E 中加入 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表明滤液中不存在Fe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_。(5)将固体 F 继续加入热的稀硫酸,同时不断鼓入空气,固体溶解得CuS

11、O4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答案】 2Al+2H 2O+2OH - =2AlO 2- +3H 2、 Al 2O3 +2OH - =2AlO 2- +H 2 O稀硫酸NaHCO 溶液 浓盐酸改为稀盐酸;在装置a 和装置 b 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 溶液33的洗气瓶,以除去装置a 中挥发出的 HCl3+2+3+2+2+2Fe +Fe=3Fe 、 2Fe +Cu=2Fe +Cu2Cu+O2 +2H2SO4 = 2CuSO4 +2H2O【解析】【分析】Fe、 Cu、 Fe O 都不与 NaOH 溶液反应, Al 和Al O可与 NaOH 溶液反应,用含有 Al、 Fe、2323Cu

12、 和 Al O 和 Fe O的废金属屑制取AlCl 、绿矾晶体 (FeSO?7H2O)和胆矾晶体流程为:合金232334中 Al、 Al2O3 与 NaOH 反应,所得滤液A 为 NaAlO2 溶液,经途径 与足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AlO 2- +CO2 +2H2 O=Al OH 3+HCO3- ,反应可生成Al(OH)3 固体 C,生成的Al(OH) 再和盐酸反应生成 AlCl ,得到的 AlCl较纯净;溶液D 为 NaHCO 溶液;滤渣 B 为3333Fe 和 Cu 的化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的滤液E 为 FeSO4,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绿矾,滤渣F 为 Cu,可用于制备胆矾,

13、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铝、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所得滤液A 为 NaAlO2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O+2OH- =2AlO -+3H2、AlO+2OH - =2AlO-+HO;222322(2)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反应,但是金属铁可以和稀硫酸之间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而制得绿矾晶体,所以试剂X 为稀硫酸;溶液 D 为 NaHCO3 溶液;(3)进行步骤 时,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将制得的CO2 气体通入溶液 A 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其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从盐酸中挥发出的 HCl 气体,氯化氢

14、在水中溶解了部分沉淀,发生的反应为:Al(OH)3+3H+=Al3+3H2O,为了避免固体 C减少,可在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中增加一个洗去 HCl 的装置,二氧化碳在饱和NaHCO3 中不溶,氯化氢和NaHCO3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降低盐酸浓度;在装置I 和 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4)溶液 E 中加入 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表明滤液中不存在Fe3+,原因是 Fe3+被 Fe、 Cu2+3+2+还原生成 Fe ,所以加入 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故答案为:2Fe +Fe=3Fe 、2Fe3+Cu=2Fe2+Cu2+;(5)用固体

15、F 继续加入热的稀H2SO4,同时不断鼓入空气,固体溶解得CuSO4 溶液,说明在加热条件下,Cu、氧气和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2 +2H 2SO4 = 2CuSO4 +2H2 O 。5 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 Fe 和Al,此外还含有少量Al2O3 和Fe2O3,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该工厂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 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CuSO45H2O)。请回答:(1)步骤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涉及到的分离操作是_。( 2)试剂 X 是 _;溶液 D 是

16、 _。(3)溶液E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溶液E 是否被氧化_。(4)在步骤时,若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制取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避免固体CO2 并直接通入溶液A 中,一段时间后,观察C 减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5)工业上常用溶液E 制取净水剂Na2FeO4,流程如图:写出由 Fe(OH)324的离子方程式 _。(已知 NaClO 还原为 NaCl)制取 Na FeO【答案】 2Al+2OH-22-2243溶+2H O=2AlO+3H 过滤 稀硫酸(或稀H SO ;或硫酸)NaHCO液(或碳酸氢钠溶液)取少量 E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

17、为血红色,则说明 E 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在通入 CO2之前增加一个盛有饱和33-42-2ONaHCO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 气体 2Fe(OH) +3ClO +4OH =2FeO+3Cl +5H【解析】【分析】Cu、 Fe 和 Al,少量 Al O 和 Fe O ,氢氧化钠与Al、 Al O 反应,而 Cu、 Fe 和 Fe O不反23232323应,过滤得到滤渣为 Cu、 Fe 和 Fe2 O3,滤液为偏铝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向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溶液,过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铝溶液,最终得到氯化铝固体;向滤渣为Cu、Fe 和 Fe2

18、O3 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最终得到绿矾,过滤得到Cu, Cu 与氧气、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详解】步骤 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其离子方+3H2, Fe、Cu、 Fe2O3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涉及程式为 2Al+2OH +2H2O=2AlO2到的分离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过滤。将 Fe、 Cu 中 Fe 溶于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因此试剂X 是硫酸;溶液A 为偏铝酸钠溶液,向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溶液,因此D 是碳酸氢钠;故答案为:稀硫酸(或稀 H2SO4;或硫酸 )

19、; NaHCO3溶液 (或碳酸氢钠溶液 )。溶液 E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常用KSCN溶液来检验,因此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溶液E 是否被氧化的实验为取少量E 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故答案为:取少量 E 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 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在步骤 时,若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制取CO2 并直接通入溶液A 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Cl 与沉淀反应,为避免固体 C 减少,先用饱和

20、碳酸氢钠溶液除掉挥发的HCl,再通入 CO2;故答案为:在通入 CO2之前增加一个盛有饱和3NaHCO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HCl 气体;故答案为:在通入 CO2 之前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 气体。 Fe(OH)3 与 NaClO 反应生成 NaCl 和 Na2FeO4,其制取 Na2FeO4 的离子方程式= 2FeO42-2Fe(OH)3+3ClO +4OH+3Cl +5H2O;故答案为:2Fe(OH)3+3ClO +4OH =42-22FeO+3Cl +5H O。6 以粉煤灰(主要含3Al2O32SiO2、 SiO2,还含有少量CaO、 Fe2O3 等物质)

21、为原料制取Al2 O3 的流程如图:(1)当 (NH4242 32的配比 a( a=n(NH 4 ) 2SO4 )不同时, “焙烧 ”后所得) SO和 3Al O2SiOn(3Al 2O3 2SiO2 )产物的 X 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X 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由图可知,当a=_时, 3Al2 32O2SiO 的利用率最高。(2) “沉淀、过滤 ”所得滤渣为 Fe(OH)33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和 Al(OH),生成 Fe(OH)3“ ”NaO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碱浸 加入。(4) “水解、过滤 ”可得到 Al(OH)3

22、 沉淀,升高温度有利于水解的原因是_。该步骤可将加水改成通入过量的 _气体。(5)流程中,可以回收并循坏利用的物质除NH3外,还有 _和 _。【答案】 8 Fe3+ 3NH3 3H2O=Fe(OH)33NH4+OH- Al(OH)3=AlO2- 2H2O水解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进行CONaOH (NH4 )2SO42【解析】【分析】粉煤灰、 (NH4)2SO4 进行灼烧处理,把3Al2O32SiO2 转化为 NH4Al (SO4)2,且当 (NH4)2SO4 和n(NH 4 ) 2SO4 a=8 时,体3Al2O32SiO2 的配比 a( a=)不同时各产物含量不同,如图n(3A

23、l 2 O3 2SiO2 )系中 NH4Al (SO4)2 含量最高,此时3Al2O32SiO2 的利用也率最高。加硫酸进行酸浸,过滤,滤液中含有 Al3+、Fe3+以及其他可溶性离子,通入氨气生成沉淀Al(OH)3 和 Fe(OH)3 ,滤液为(NH4)2SO4,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浸取过滤,滤渣为Fe(OH)3 滤液为 NaOH 和 NaAlO2,加水水解得到Al(OH)3 沉淀,煅烧得氧化铝。【详解】( 1)根据分析,当 (NH4)2SO4 和 3Al2O32SiO2 的配比 a=8 时,体系中 NH4Al (SO4)2 含量最高,此时 3Al2O32SiO2 的利用也率最高。( 2)通入

24、氨气 “沉淀、过滤 ”所得滤渣为 Fe(OH)3 和 Al(OH)3,生成 Fe(OH)3 离子反应方程式: Fe3+ 3NH33H2O=Fe(OH)3 3NH4+;(3)根据分析, “碱浸 ”加入 NaOH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Al(OH)3=AlO2- 2H2O;(4) “水解、过滤 ”可得到 Al(OH)3 沉淀,水解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解;该AlO2步骤可将加水改成通入过量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碳(CO22- 2H23 AlOO= HCO- Al(OH)3);(5)流程中,滤液为(NH4)2SO4,滤液含有NaOH ,故可以回收并循坏利用的物质除NH3 外,还有 (NH4

25、)2SO4 和 NaOH。【点睛】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遇强酸强碱发生反应而溶解,不与弱酸弱碱反应。氢氧化铝的制备: 1.向氯化铝溶液中通过量氨气;2.向偏铝酸钠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3.氯化铝和偏铝酸钠发生双水解。7 以废旧锌锰电池初步处理分选出的含锰废料(MnO2 、MnOOH 、 MnO 及少量 Fe、 Pb等)为原料制备高纯MnCl2xH2O,实现锰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资料 a Mn 的金属活动性强于Fe, Mn 2+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pH 高于 5.5 时易被 O2 氧化。资料 b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Mn(OH)223Pb(OH)Fe(OH)开始沉淀时8.16.51.9完

26、全沉淀时10.18.53.2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10.1mol L(1)过程的目的是浸出锰。经检验滤液1 中含有的阳离子为Mn 2+、 Fe3+、 Pb2+和 H+。MnO 2 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检验滤液 1 中只含 Fe3+不含 Fe2+的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滤液1 于试管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另取少量滤液1 于试管中, _。Fe3+由 Fe2+转化而成,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23+a 2Fe +Cl =2Fe+2Cl2+2+3+2b 4Fe +O +4H =2Fe +2H Oc .写出 c 的离子方程式:_。(2)过程的目的是除铁。有如下两种方法:.氨

27、水法:将滤液1 先稀释,再加适量10%的氨水,过滤。.焙烧法:将滤液 1浓缩得到的固体于 290焙烧,冷却,取焙烧物 .。已知:焙烧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Cl3+3O2=2Fe2O3 +3Cl2, MnCl 2 和 PbCl2不发生变化。氨水法除铁时,溶液pH 应控制在 _ 之间。补全中的操作:_。两种方法比较,氨水法除铁的缺点 是 _。(3)过程的目的是除铅。加入的试剂是_。(4)过程所得固体中的x 的测定如下:取 m1g 样品,置于氮气氛围中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时,质量变为m2g。则 x=_。Mn 2+Cl2 +2H2O 滴加 KSCN溶液,变红【答案】 MnO2+4H+2ClMnO 2

28、+4H+2Fe2+=Mn 2+2Fe3+2H2O 或 MnOOH+3H+Fe2+=Mn 2+Fe3+2H2O3.25.5 加水溶解,快速过滤,再加盐酸酸化至pH 小于 5.5引入杂质 NH4+锰7 m1 m2m2【解析】【分析】含锰废料( MnO 2、 MnOOH、 MnO 及少量 Fe、 Pb 等)与浓盐酸反应,过滤滤液1 中含有的阳离子为 Mn 2 、 Fe3 、 Pb2 和 H ,过程 II 除去铁离子,过程III 用锰除去铅离子。【详解】(1) MnO 2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2+4H+2ClMn2+222+2+22+Cl +2H O ,故答案为: MnO

29、+4H +2ClMn+Cl +2H O 。亚铁离子与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铁离子使KSCN溶液显红色,检验滤液1 中只含 Fe3 不含 Fe2 的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滤液 1 于试管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另取少量滤液 1 于试管中,滴加 KSCN溶液,变红,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1 于试管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另取少量滤液1 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Fe3+由 Fe2+转化而成,由a、 b 两个方程式得:可能由氯气、氧气氧化,也可能由二氧化锰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2+4H +2Fe2 =Mn2 +2Fe3+2H2O,故答案为: MnO2

30、+4H +2Fe2=Mn 2+2Fe3 +2H2 O;(2)调节pH 除去铁离子, pH 大于 3.2 时,铁离子沉淀完全,铅离子、锰离子不能沉淀,小于 5.5 时锰离子不易氧化,故pH 应小于 5.5,故答案为: 3.2 5.5;补全中的操作:加水溶解,快速过滤,再加盐酸酸化至pH 小于 5.5 ,故答案为:加水溶解,快速过滤,再加盐酸酸化至pH 小于 5.5 。两种方法比较,氨水法除铁的缺点 是:氨水法除铁的过程中,会引入杂质 NH4 ,故答案为:引入杂质 NH4 ;( 3)过程的目的是除铅。用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加入锰,将铅离子置换与溶液分离,自身生成锰离子,不引入杂质,故答案为:M

31、n ;(4)过程所得固体中的x 的测定如下:取m1g 样品,置于氮气氛围中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时,质量变为m2122g。m gMnClxH O 置于氮气氛围中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时,生成222m 2g= m2 mol ,结晶水的质量为(m1 2MnCl质量为 mg,则 n (MnCl ) = 126g?mol1126-m)2m1m2 ,则 1: x=n( MnCl227 m1 m2,g, n( H O) =18): n( H O),解得: x=m2故答案为:7 m1m2。m2【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设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涉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组成的计算等知识,解

32、题关键:注意把握实验的流程、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信息。8 纯橄岩为含镁的硅酸盐矿物,并含有MnO、 Fe2O3、 FeO、 SiO2 和一些有机物等杂质。工业上利用纯橄岩制备一水硫酸镁(MgSO4H2O)的工艺流程如下:(1)浸出时温度控制在90 100之间,并且要连续搅拌2 小时的目的是_。( 2)上述流程中多次用到了过滤操作,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和_ 。( 3)向过滤的滤液中加入 NaClO 溶液,将溶液中的 Mn 2+氧化成 MnO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4)滤渣中主要成分为 _(填化学式)。( 5)检验过滤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33、 _ 。( 6)已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且溶液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升高。为了从滤液中充分回收 MgSO4H2O,采取将滤液蒸发浓缩、加压升温结晶的方法,采取加压升温结晶的原因是 _ 。【答案】提高纯橄岩中镁的浸出率漏斗 Mn2+-22+-+ClO +H OMnO +2H +ClFe(OH) 、MnO2取过滤后的滤液1 2 mL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3显红色,证明滤液中无Fe3+增大压强,溶液沸点升高,溶液能够达到较高温度,有利于MgSO4H2O 晶体析出【解析】【分析】分析流程过程,纯橄岩用硫酸进行酸浸,硅酸盐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硅酸沉淀,MnO 、 Fe2O3、 FeO 与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SiO2 不与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