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42173 上传时间:2020-12-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6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 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 主要成分为Cu2(OH) 2CO3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的结果。(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打磨光量的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 D 瓶中的铜丝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均无铜锈出现。(1)实验 B、 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2) B 瓶与 D 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_共同作用的

2、结果。(拓展探究)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回收制取纯铜。查阅资料: Cu2( OH) 2CO3+2H2SO4 2CuSO4+3H2O+CO2Cu2( OH) 2CO32CuO+H2O+CO2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分析评价) 步骤 反应过程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 步骤 、 、 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 步骤 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_(填 “ ”或 “或“ ”)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_(任答一点)。【答案】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氧气、水和二氧化

3、碳CuO过滤Fe+H2SO4=FeSO4+H2=方案二不需加热=”【解析】【分析】【详解】( 1)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原因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故填: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2)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量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其余条件必须相同,所以 B 和 D 形成对照实验,可以探究是否需要有二氧化碳参加反应,故得出结论: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通过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填: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分析评价 在化学反应CuO+CO Cu+CO2 中,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填:CuO; 步骤 、 、 都需要分离难溶性杂质

4、,过滤是分离难溶性杂质的方法,所以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过滤,故填:过滤; 因为加入过量铁粉,所以固体B 中含有铁和铜,加入稀硫酸,铜不反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填:Fe+H2SO4=FeSO4+H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都不变,两种方案中反应前铜元素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后生产铜的质量相等;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较,方案二不需加热,故填: =;方案二不需加热。2 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

5、淀:H2C2O4 Ca(OH)2 =CaC2O4 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仪器a 的名称是_。装置 B 的主要作用是_。装置 C 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_。(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 B 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 _) ( _) ( _) I DH。装置 I 中盛有的氧化铁发生了颜色变化,欲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乙组同学需要两次使用装置D,其现象分

6、别是 _。【答案】酒精灯防止升华的草酸进入 C 中,影响 CO2 的检验 CO2(或二氧化碳 ) F DG第一次 D 中无明显变化,第二次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1)仪器 a 的名称是酒精灯;装置B 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升华的草酸进入C 中,影响 CO2的检验;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变浑浊,故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2)装置 AB中生成气体要先经过浓氢氧化钠溶液F 吸收二氧化碳,而后经过澄清石灰水 D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再经过浓硫酸G除水,后通入到I 装置还原氧化铁,经过澄清石灰水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故填F、 D、 G;第一个 D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应该不变浑浊,第二个澄

7、清石灰水装置应该变浑浊。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添加酸碱指示剂。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于是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科学探究。(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三: _。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_。( 2)设计并进行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猜想

8、二不成立,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_(填 “ 、”“ =或”“ )”pH 试纸上,观察猜想三成立。7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与实验方案一不同),验证猜想三成立,并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猜想三成立【答案】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不是碱性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解析】【详解】( 1)猜想一是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是溶液显中性,故猜想三是溶液显酸性,即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酚酞试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9、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则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不是碱性。( 2)猜想三成立,则是溶液显酸性,故溶液的 pH 7。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故实验步骤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则猜想三成立。【点睛】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根据酚酞试液的变色情况可判断出溶液不是碱性,根据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气体来设计实验方案。4 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包粉末。它是由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铁粉和久置的碱石灰干燥剂混合而

10、成,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碱石灰干燥剂是CaO和 NaOH的混合物。(2) BaCl2 溶液显中性。(猜想与假设)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 、 Fe2O3、 CaO、 NaOH、Ca( OH)2、 Na2CO3和 _等七种物质。(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对滤渣B 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结论:滤渣 B中有取少量滤渣 B 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 _Fe2O3,CaCO3实验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_为: _(答出一个即可)乙组同学对滤液C 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

11、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取少量滤液C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 溶液,静酚酞试液由无色变成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红色实验结论滤液 C中有_(解释与结论)(1)乙组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 溶液的目的是_。(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该固体样品中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答案】 CaCO3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e2 O3 +6HCl2FeCl 3+3H2O(答出一个即可)NaOH、 Na2CO3 使碳酸钠完全反应,以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影响Fe、 Fe2O3、 Ca( OH) 2、 Na2CO3【解析】【分析】铁能被磁铁吸引,生锈产生氧化铁,氧化铁和

12、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详解】猜想与假设: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物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 Fe2O3、CaO、 NaOH 、 Ca(OH ) 2、 Na 2CO3 和 CaCO3 等七种物质;进行实验:甲组:若固体中含有氧化

13、铁,加入足量稀盐酸,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实验现象是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若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加入足量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记录如下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少量滤渣B 于试管中,加入足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由无量稀盐酸,将生色变成黄色成的气体通入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清的石灰水中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结论:滤渣 B 中有 Fe2O3, CaCO3实验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l3+3H 2O 或CaCO3+2HCl CaCl2+H 2O+C

14、O 2或 CO2+Ca(OH) 2 =CaCO 3 + H2O乙组:取少量滤液 C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BaCl 2 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配酞试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氯化钡溶液呈中性,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实验记录如下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少量滤液 C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BaCl2 溶液,静酚酞试液由无色变成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红色解释与结论:( 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对氢氧化钠的检验有干扰。乙组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以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影

15、响;实验结论滤液 C中有NaOH 、Na 2CO3BaCl 2 溶液(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可知,磁铁能够吸引黑色粉末,铁能被磁铁吸引,说明固体中含有铁,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加入水溶解时不放热,说明固体中不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固体样品中不一定含有碳酸钙,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成分是Fe、 Fe2O3、 Ca( OH ) 2、 Na2 CO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5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 Fe2O3 反应的影响(固

16、定装置略)。(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1称量黑色粉末质量 /gm1m22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能被吸引3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无明显现象4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 溶液有红色物质生产无明显现象 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 O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 CuSO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344物为 Fe3O4。他又发现m2 恰好为 _g ,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

17、验说明温度对CO 和 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 _(填写化学性质)。【答案】( 1)在装置末端尖嘴导管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 )(2) Fe+2HCl=FeCl2+H2 4.64(3)还原性和可燃性 (写出还原性即可 )【解析】(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故在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2)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甲组的黑色粉末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故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 2, 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3 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4+HFe OCuSO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 恰好为 4.64g

18、根据三分子的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两分子的四氧化三铁和氧气计算即可;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 Fe2O3 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 的还原性。6 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 2: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 组乙 组实验方案(反应后略)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猜想 1 正确猜想 2 正确

19、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是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中进行。(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二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是: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

20、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种元素组成。【答案】 Na2 CO3+2HCl=2NaCl+H2O+ CO2密闭容器(或封闭体系等合理答案)BA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气球膨胀,浮力增大,导致称量结果不准或C 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瓶内气压增大,可能导致瓶塞迸出(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参加化学反应(或参加反应)四(或4 或C、 H、 O、 Cu 四)【解析】【分析】【详解】实验探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 32CO +2HCl=2NaCl+HO+ CO 反思评价: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对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1、无影响优化装置:最佳装置是:B ;另外两种装置的不足:A 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气球膨胀,浮力增大,导致称量结果不准或 C 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瓶内气压增大,可能导致瓶塞迸出。得出结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是: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有 C、H、 O、 Cu 四种元素,故反应物中也应该含有 C、H、 O、 Cu 四种元素。7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 BaC12、 NaOH、Na2CO3、 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I初步探究

22、: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查阅资料) BaC12 溶液显中性。(初步结沦)(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 ,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2)M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一定没有氯化钡。(交流讨论)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 变红色,说明溶液M 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 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继续探究:(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 中有氢氧化钠吗?(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有NaOH猜想二:没有NaOH(探究与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无色溶液 M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证明溶液 M 中有碳氯化钡溶液,

23、振荡,静置酸钠并被除尽B取实验 A 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_猜想一正确入_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答案】 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 氯化钠 产生白色沉淀无色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色【解析】【查阅资料】白色固体加足量水,溶解 、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M ,白色沉淀加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沉淀全部溶解 ,说明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沉淀全部溶解;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但硫酸钡不与稀盐酸反应;无色溶液M 加酚酞试剂,得到红色溶液

24、,说明溶液显碱性;红色溶液加适量碳酸钠溶液,无沉淀产生且溶液为红色,说明无色溶液M 中不含氯化钡,溶液仍显碱性。【初步结沦】根据【查阅资料】解答;【探究与结论】 A 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的白色沉淀解答;B 根据实验结论 :猜想一正确分析解答。【初步结沦】(1)由【查阅资料】可知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氯化钡、碳酸钠;一定没有的物质是硫酸钠 ;(2) 由【查阅资料】可知 , M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一定没有氯化钡;【探究与结论】 A、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的白色沉淀,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B、根据实验结论 :猜想一正确可知,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

25、使无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实验步骤为取实验 A 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试剂;实验现象:溶液变红色 。8 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写出产生气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猜想假设)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_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_。(实验探究 1)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 _(选填 “溶

26、解 ”或氯化镁固体“不溶解 ”)小宇猜想错误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没有气泡冒出小彤猜想错误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查阅资料)HCl+AgNO3 HNO3+AgCl , 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氯化氢是酸性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进行分析:(实验探究2)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_气体。如何检验这种气体_(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

27、,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 OH) yClz?mH2O(其中 2xy z=0, 0 m6)。(反思拓展)(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不让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镁条的用量_。(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_。【答案】 2HCl+Mg=MgCl2+H2 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溶解氯化氢( HCl)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宜少 强【解析】【详解】产生气泡的原因是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 2 +H 2。故填: Mg+2HCl=MgCl2 +H 2。猜想假设 碳酸镁

28、( MgCO3)中含有碳元素,而所有反应物中并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也不可能含有碳元素,故灰白色沉淀不可能为碳酸镁。故填: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氧化镁和镁与稀盐酸反应都生成氯化镁,在反应过程中,当稀盐酸的量不足时,镁可能会脱落下来形成灰白色沉淀,另外,根据实验探究1中的第步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没有气泡冒出,结论是小彤猜想错误可知,小彤猜想镁可能会脱落下来形成灰白色沉淀。故填:脱落的镁粉细颗粒。实验探究 1操作是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结论是小宇猜想错误,即灰白色沉淀不是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若上层清液是该温度下氯化镁的饱和溶液,则

29、加入的氯化镁不能再溶解,小宇猜想正确,但结论是小宇猜想错误,故上层清液不是该温度下氯化镁的饱和溶液,故加入的氯化镁溶解。故填:溶解。实验探究 2根据资料HCl+AgNO3 HNO3+AgCl ,AgCl 是一种白色沉淀可知,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HCl 气体,资料中说氯化氢是酸性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检验HCl 气体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故填:氯化氢(HCl);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反思拓展 ( 1)根据题干信息: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

30、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故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不让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镁条的用量宜少。故填:宜少。( 2)铁片放入稀硫酸中能看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片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片放入稀硫酸酸中无明显现象,铜片不与稀硫酸反应,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填:强。9 小华将浸泡过硫酸铜溶液后晾干所得的蓝色滤纸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到滤纸并不会立即燃烧,而是由蓝变白后才燃烧。他好奇地发现在燃烧后的灰烬中有少量红色固体,于是进行多次重复试验,收集到一定量的红色固体后进行了相关探究。(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查阅资料)蓝色 CuSOCuSO4 ,CuSO4 在 5

31、00左右4?5H2O 在 200左右失水生成白色开始分解生成 CuO 和另一种非金属化合物 A。温度超过 1000 , CuO 会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2O); Cu2O 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 Cu2O+H2SO4 CuSO4+Cu+H2O。(提出猜想)猜想 I:红色固体是 Cu:猜想:红色固体是Cu2O;猜想:红色固体是_。(实验探究)操作1:取少量红色固体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红色固体出现变黑现象。操作 2: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无色。(得出结论)操作 1 证明猜想 _不能成立。操作 2 证明猜想 _ 也不能成立。由此确定,红色固体是 _。(拓展

32、反思)(1)经过晾干的硫酸铜蓝色滤纸放在火焰上不能立即燃烧,是因为_。(2)滤纸主要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红色固体应该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或一氧化碳与 CuO 发生反应的结果。其中,一氧化碳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 CuSO受热分解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则A 的化学式为_。4(4)我国古代采用煅烧绿矾法制硫酸。若在空气中进行煅烧,可发生的反应之一是高温4FeSO+O22X+4A,则 X 的化学式为 _ ,X 的主要用途是 _(写一条)。【答案】 Cu、 Cu2OCu蓝色 CuSO4?5H2O 在 200左右失水,水蒸发吸热,导致温度不能达到滤纸的着火点CuO+CO2

33、32 3Cu+COSOFe O 炼铁【解析】【分析】该题中的氧化亚铜是我们没有学过的物质,充分利用资料再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详解】提出猜想:根据猜想I、 ,推测出猜想 可能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得出结论:根据操作1 的现象:红色固体出现变黑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铜,故猜想不成立;根据资料可知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而操作2 的现象是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无色,说明红色固体中一定没有氧化亚铜,故猜想不成立;由此可知红色固体只有铜,即猜想I 成立;拓展反思:( 1)由资料可知蓝色CuSO4?5H2O 在 200 左右失水,而水蒸发会吸热,导致温度不能达到滤纸

34、的着火点,故滤纸不能燃烧;(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O+COCu+CO2;(3) CuSO4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6 价, CuSO4 在 500 左右开始分解生成 CuO 和另一种非金属化合物 A,且分解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化合物A 为 SO3;(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Fe:4, S: 4, O:18,反应后S: 4, O:12, X 的化学式前有化学计量数2,故 X 的化学式为Fe2O3。氧化铁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它常用于炼铁。【点睛】在研究物质的组成时,

35、通过定性的探究实验不能确定物质的组成时,可通过定量研究,进行定量研究时,质量守恒定律是进行推断的根本依据。对于一些未知的物质,题目中会给出相应的资料,做题时一定要充分利用给出的资料。10 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把 A、 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 如图二 ) ,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1) 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 A 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_( 水除外 ) ;(2) 乙同学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小组同学将C 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

36、想: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Na2CO3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CaCl2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CaCl2、 HCl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讨论交流)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猜想三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_;(实验探究)甲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乙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评价交流)甲同学的实验_( 填“能”或“不能” ) 得出正确结论。乙同学的实验 _ ( 填“能”或“不能” ) 得出正确结论,你的理由是_。(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在确定溶液可能

37、存在的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与待测离子性质相似的离子,在试剂选择上应从_角度选择试剂。【答案】碳酸钠Na2 323 +2NaCl稀盐酸与碳酸钠能反应 ,A 试管中碳酸CO +CaCl CaCO钠有剩余说明稀盐酸不存在不能能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作用有碳酸钙白色沉淀产生不能,钙离子与氯离子不反应,滴加氢氧化钙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不能共存,从而说明猜想一成立离子性质的不同点的【解析】(1)将混合液体倒入C 烧杯中,沉淀明显增加,说明A 试管中有碳酸钠剩余,B 试管中有氯化钙剩余;( 2)乙同学进行的是向碳酸钠中加入氯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CaCl2 CaCO3 +2NaCl;(3)将混合液体倒入C 烧杯中,沉淀明显增加,说明A 试管中有碳酸钠剩余,没有稀盐酸剩余,故最终烧杯中不可能有稀盐酸;( 4)甲同学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