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1)一、铝及其化合物1 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注: NaCl 熔点为 801; AlCl3 在 181升华)(1)工业上电解法获得金属铝的过程中,须在氧化铝中加入_,其目的是 _。( 2)精炼前,需清除坩埚内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铝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将 Cl2 连续通入粗铝熔体中,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成分有_;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的物质有_。(4
2、)在用废碱液处理A 时,写出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镀铝电解池中,以钢材镀件和铝为电极,熔融盐做电解液。则金属铝为_极。电镀选择在170下进行的原因是_。采用的加热方式最好是_。(填字母选项)A 水浴b 油浴c 直接强热快速升温至170(6)钢材表面镀铝之后,能有效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_。【答案】冰晶石或 Na3AlF62Al Fe2O3高温降低氧化铝熔融所需的温度2Al2O3 2Fe Cl2、32- ClO- H2+-2HCl 和 AlClNaClCl 2OH=ClOH +OH =H O 阳极,防止氯化铝升华损失b 铝在钢材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保护了内层金属【解析】【分析】(1)
3、根据氧化铝的熔点高,为降低其熔点,常加入冰晶石;(2)氧化铁和铝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铝和铁;(3)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钠、铝和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氯化铝,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以及 NaCl 熔点为 801 ; AlCl3 在 181 升华,在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来分析;(4)酸性气体能和强碱反应,用烧碱来处理尾气;(5)电镀池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氯化铝在在的最高温度为100 ,油浴的温度大于100,且受热均匀;181 升华;根据水浴(6)根据氧化铝的性质来回答。【详解】(1)氧化铝的熔点高,为降低其熔点,常加入冰晶石;高温(2)氧化铁和铝在高温的条件下
4、生成氧化铝和铁:2Al Fe2O32Al2 O3 2Fe;(3)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钠、铝和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氯化铝,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中氯化钠熔点为801 ,较高,是固态杂质随气泡上浮,气泡的主要成分有 Cl2、 HCl、 AlCl3 ;(4)A 中有氯气以及氯化氢,均能和烧碱反应,用于尾气处理,实质为:Cl2+2OH-=Cl-+ClO-+H2O, H+OH-=H2O;(5)电镀池中镀件金属铝作阳极,金属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氯化铝在在181 升华,所以电镀选择在 170下进行;水浴的最高温度为 100 ,油浴的温度大于100 ,且受热均匀,所以控制温度在170
5、下进行的方式最好是油浴,故选:b ;(6)铝金属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具有保护作用,致密的氧化膜能隔绝钢材与空气中的O2、 CO2 和 H2O 等接触,使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不能发生。2 为了降低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的影响,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 25 Al、 4 Fe 及少量 Au、 Pt 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1)第 步 Cu 与混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得到滤渣1 的主要成分为_。( 2)第 步中加入 H2O2 的作用是 _,使用 H2O2 的优点是 _;调溶液 pH 的目的是 _。( 3)简述第 步由滤液 2 得到 CuSO
6、45H2O 的方法是 _。( 4)由滤渣 2 制取 Al2(SO4 )318H2O ,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上述三种方案中,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方案更合理。(5)用滴定法测定CuSO含量。取 a g 试样配成 100 mL 溶液,每次取 20.00 mL,消45H2O除干扰离子后,用-1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 bc mol LEDTA( H2Y2+22+mL。滴定反应如下: Cu + H2Y CuY + 2H。写出计算 CuSO4 5H2 O 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_ 。【答案】 Cu + 4H+ 2NO3-=Cu2+ 2NO2 + 2H2O 或
7、3Cu + 8H+ 2 NO3-=3Cu2+ 2NO + 4H2OAu、 Pt将 Fe2+氧化为 Fe3+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使 Fe3+、 Al3+沉淀除去加热滤液 2,经过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制得硫酸铜晶体甲所得产品中含有较多Fe2 (SO4)3 杂质 乙cb 10 32505 100%a【解析】【分析】【详解】(1) Cu 与混酸反应的实质是与H+、 NO3-反应,随反应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u + 4H+ 2NO3-=Cu2+ 2NO2 + 2H2O, 3Cu + 8H+ 2 NO3-=3Cu2+ 2NO + 4H2O,Au、 Pt 不与混酸反应,所以滤渣
8、的主要成分是Au、Pt;(2)加过氧化氢的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方便除去;而且加入过氧化氢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且无污染;调节溶液的pH 目的是使Fe3+、 Al3+沉淀除去;( 3)由滤液 2 得到 CuSO45H2O 的方法是把滤液蒸发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得硫酸铜晶体;(4)甲方案不可行,因为滤渣2 的主要成分是Fe(OH) 3、 Al( OH) 3 沉淀,加入硫酸沉淀全部溶解使制得的产品中含有较多Fe2(SO4)3 杂质;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分析,乙方案更合理,不仅能除去硫酸铁,同时增加了硫酸铝的量,原子利用率较高;( 5)由滴定反应方程式得 100mL 溶液中 n (Cu2+) =
9、b10-3 a 5mol,所以 CuSO45H2O 质量-3分数 = b10 a 5 250/a 。100%3 现有 A、 B、 C、 D、E 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 B、 C、 D 四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5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 mol E 的单质可与足量酸反应,能产生233.6L H (在标准状况下 ); E 的阳离子与A 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A 名称 _,元素 B 符号 _, E 原子电子式 _(2) C 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3) B 单质在 A 单质中燃烧,反应现象是_,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 4) A 与 E 形成的
10、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_ ,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_ (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 / 两性氧化物)( 5)向 D 与 E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至过量,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写出化合物DE与过量烧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氧P剧烈燃烧,有大量白烟P2O5两性氧化物先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白色沉淀溶解AlCl3 + 4NaOH = 3NaCl + NaAlO2 + 2H2O【解析】【分析】由位置图可知, A 在第二周期, B、 C、 D 处于第三周期,设 C 的质子数为 x,则 A 的质子数为 x-8, B 的质子数为 x-1,D 的质子数为 x+1, A、
11、 B、C、 D 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 56 个电子,则 x+( x-8) +( x-1)+( x+1)=56,解得 x=16,即 A 为 O, B 为 P, C 为 S, D 为Cl;1molE 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标准状况下33.6LH2,设 E 的化合价为3.36L 2=3mol , E 的阳离子与 A 的阴离子核外电y,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 ymol=22.4L / mol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则E 为 Al,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详解】(1)由题可知,元素A 名称为氧,元素B 符号为 P, E 原子的最外层含有 3 个电子,电子式;(2) C 为硫,简
12、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 B 单质在 A 单质中燃烧,产生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P2O5;(4) A 与 E 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电子式为,它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5)向 D 与 E 形成的化合物氯化铝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至过量,产生偏铝酸钠,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白色沉淀溶解,与过量烧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lCl3 + 4NaOH = 3NaCl + NaAlO2 + 2H2O。4 下列物质A F 是我们熟悉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A、 B 均是常见的金属,且B
13、的合金用量最大; E 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1) G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 2)请写出反应 DF的化学方程式: _。( 3)检验 F 中金属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 _(填物质的化学式);现象是_。(4) E 物质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写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_。( 5)写出 C 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 6)若向 D 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_,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 _。【答案】 NaAlO223Ca(ClO)23+-2 -2FeCl+ Cl = 2FeCl KSCN 溶液呈血红色Al+4OH =AlO+2H
14、 O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Cl +2NaOH=Fe22(OH)2+2NaCl4Fe(OH)2 +O2+2H2O=4Fe( OH)3【解析】【分析】B 的合金用量最大,所以B 为 Fe; E 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所以E 为 Cl ;盐酸与铁反应2生成 FeCl222反应生成的3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盐,与适量的, FeCl与 ClF 为 FeCl ;金属 ANaOH 溶液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还能溶于NaOH,所以A 为 Al 单质, C 为AlCl3溶液, G 为 NaAlO2 溶液。【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 G 即为偏铝酸钠溶液,溶质的化学式为Na
15、AlO2 ;(2)根据分析可知, D 为 FeCl ,与 E 即 Cl 反应后生成 FeCl ,方程式为:2232FeCl 2Cl 2 =2FeCl 3 ;(3)检验 Fe3+常用硫氰化钾溶液, Fe3+遇 SCN-生成血红色物质;(4)漂白粉中的有效物质为次氯酸钙;(5)通过分析可知, C 为 AlCl3 溶液,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Al 34OH =AlO 2 2H 2 O ;(6)通过分析可知, D 的溶液为 FeCl2 溶液, FeCl2 会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很不稳定的白色 Fe(OH)2 沉淀,沉淀会迅速的被氧化为 Fe(OH)3,转化
16、的现象为:白色沉淀先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相关的方程式还有:4Fe(OH) 2O 22H 2 O=4Fe(OH) 3 ;5A-J 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且已知 G 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 A、 B、 C、 D、 E、 F 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1)A、 B、C、 D、 E、F 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_(2)写出检验 D 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_。(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若向气体 K 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使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_7(填“ 、”“ c(SO) c(
17、H )c(OH )【解析】【分析】G 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在电解条件下生成I 和 H,能与 NaOH 溶液反应,说明G 为Al O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AlO ,而 I 也能与 NaOH 反应生成 NaAlO ,则 I 为 Al, H 为2322O2, C 和碱、 D 和气体 K 反应生成 E、 F,则说明 E、 F 都为氢氧化物, E 能转化为 F,应为 Fe(OH)2Fe(OH)3 的转化,所以 E 为 Fe( OH) 2 ,F 为 Fe(OH)3,则 C 为 FeCl2, D 为 FeCl3 ,K为 NH33 4A,即 Fe,结合对应单质、化合,B 为 Fe O ,与 Al
18、 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生成物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1) A、 B、C、 D、 E、F 六种物质中都含有铁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族,(2)溶液 D 为氯化铁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取少许D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D 溶液中含有 Fe3+;(3)反应是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Al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AlO2 和 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 - +2H 2O=2AlO 2- +3H 2;( 4)气体 K 的水溶液为一水合氨溶液,加入盐酸,使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氯化铵在水溶液中水解显酸性,所以pH 7;反应的
19、离子方程式为:NH 4+ +H 2 O ?NH 3 gH 2O+H + ;(5)若向气体NH3 的 0.1mol/L 水溶液中加入pH=1 的硫酸,且氨水与硫酸的体积比为1:1,假设条件均为 1L,发生反应: NH 3 gH 2 O+H + =NH +4 +H 2O , n(NH3?H2O)=0.1mol , n(H+)=0.1mol ,所以一水合氨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NH +4 )c( SO24- )c(H+ )c(OH-)。【点睛】比较时溶液中粒子浓度紧扣两个微弱:(1)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且水的电离能力远远
20、小于弱酸和弱碱的电离能力,如在稀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 COO-H+,H2O?OH- H+,在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CH3COOH)c(H+)c(CH3COO-)c(OH-);(2)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盐的水解程度,如稀的 CH3COONa溶液中: CH3 COONa=CH3COO-Na+, CH3COO- H2O ? CH3COOH OH-, + - + - - +6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医疗上,常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过多,其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生活中不能用铝制容器储存氢氧化
21、钠溶液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工业制备漂白粉原理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人们常用雕花玻璃装饰房间。在玻璃上雕花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向其中通入过量的CO2,会出现软而透明的凝胶胶体,其化学方程式是 _。【答案】 3H+ +Al(OH) 3 Al 3+3H 2OAl 2O3+2NaOH 2NaAlO 2+H 2O;2Al+2NaOH+2H 2O=2NaA1O 2+3H 22Cl 2+2Ca(OH) 2=CaCl 2+Ca(ClO) 2+2H 2OSiO2+4HF=SiF 4 +2H 2ONa 2SiO3+2CO2+2H 2O=H 2S
22、iO 3 +2NaHCO3【解析】【分析】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为二氧化硅,它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硫酸、硝酸、盐酸等发生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不过,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表现的不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是氢氟酸特有的性质。【详解】(1)胃舒平中的3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其理由是+3Al(OH)3H +Al(OH)Al3+3H2O;答案为: 3H+Al(OH)3 Al3+3H2O;(2)生活中不能用铝制容器储存氢氧化钠溶液,因为铝表面的Al2O3 与NaOH 反应后,里面的 Al 与NaOH 溶液继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 2NaAlO2+H2O;2Al+2NaOH
23、+2H2O=2NaA1O2+3H2;答案为: Al2O3+2NaOH 2NaAlO2+H2O;2Al+2NaOH+2H2O=2NaA1O2+3H2 ;(3)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产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答案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4)在玻璃上雕花是利用氢氟酸与玻璃中的SiO2 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 +2H2O;答案为: SiO2+4HF=SiF +2H2O;(5)向硅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会出现软而透明的硅酸凝胶和NaH
24、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 SiO3+2CO2+2H2O=H2SiO3 +2NaHCO3;答案为: Na2 322233SiO +2CO +2H O=H SiO +2NaHCO。【点睛】“向硅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若不注意审题,我们很容易写成Na2SiO 3+CO 2+H2 O=H 2SiO 3 +Na2CO3,解题时,对关键词“过量”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7 “生活无处不化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的调味品有:盐 (主要成分氯化钠 )、碱面 (主要成分碳酸钠 )、白醋 (主要成分乙酸 )。将上述物质分别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碱性的是 _(填序号,下同 ),主要成分中
25、属于盐类的是 _,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是 _。( 2)生活中遇到下列问题,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_。用四氯化碳可擦去圆珠笔油自来水厂用液氯消毒 可用食醋洗掉水垢( 3)当前,环境治理已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国城市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中,下列物质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_(填字母代号)。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煤炭直接燃烧会引起多种环境问题。燃煤产生的SO2是导致 _(填名称)污染现象形成的原因;处理含 CO、 SO2 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KAl(SO4)2?12H2O 后,水可得到净化。写出明
26、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_,往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 溶液直至 Al3+恰好沉淀完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催化剂【答案】 B酸雨 2CO+SO2CO2+SKAl(SO4)2=K+Al3+2SO42- 或者 KAl(SO4)212H2O=K+Al3+2SO42- +12H2 O2Al3+3Ba2+6OH-2-=2Al(OH)3 +3BaSO4+3SO4【解析】【分析】(1)水溶液具有碱性的物质是碱或水解显碱性的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银离子过程的化合物为盐;碳酸钠和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3)空气质量日报”涉及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SO2
27、)、二氧化氮 (NO2)、可吸入颗粒物等;燃煤产生的SO2 增加了硫酸性酸雨的形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单质硫和二氧化碳;(4)明矾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Al3+和 SO 2- ,假设 KAl(SO3+恰好全部沉淀时,44)2 为 2mol ,当 Al需要 3molBa(OH)2,根据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判断反应的程度,以此书写离子方程式。【详解】(1)厨房中的调味品,盐(主要成分氯化钠 ),碱面 (主要成分碳酸钠 )、白醋 (主要成分乙酸 ),将上述物质分别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碱性的是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 ),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主要成分中属于盐类的是盐(主要成分氯化钠 )
28、,碱面 (主要成分碳酸钠 ),相互反应的物质是碳酸钠和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2)用四氯化碳可擦去圆珠笔油,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自来水厂用液氯消毒,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次氯酸,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不选;可用食醋洗掉水垢,醋酸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生成可溶性醋酸盐,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不选;故选:;(3)空气质量日报 ”涉及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 (NO2)、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为空气组成成分,不属于污染物,故选: B;燃煤产生的SO2 增加了硫酸性酸雨的形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在催化剂条件
29、下反应生成单质硫和二氧化碳,方程式: 2CO+SO催化剂2CO2+S;故答案为:酸雨; 2CO+SO催化剂22CO +S;(4)明矾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Al3+和 SO42- ,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假设KAl(SO4)2 为 2mol ,溶液中含有2molAl 3+,4molSO42-,当 Al3+恰好全部沉淀时,需要3molBa(OH)2,即加入3molBa 2+, 6molO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4 2-+3Ba2+6OH-=3BaSO4 +2Al(OH)3,故答案为: KAl(SO4)2=K+ +Al3+2SO42- ;2Al3+3
30、SO4 2-+3Ba2+6OH-=3BaSO4 +2Al(OH)3。8 工业上用某矿渣 (含有 Cu2 O、 Al2O3、Fe2 O3、 SiO2 )提取铜的操作流程如图 (金属单质 E 可由滤液 C 制取 ):已知: Cu2+2+2O+2H =Cu+Cu +H O(1)固体混合物 B 的成分是 _。它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滤液 A 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填离子符号 ),生成该离子与Fe 元素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要检验该铁元素的离子的实验_(3)在滤液 C 中通入足量 CO 的离子方程式为 _2(4)金属单质 E 从固体混合物F 中置换出 Cu 的化学方程式为
31、 _【答案】 SiO2和 Cu2-2-22+3+232 3SiO+2OH =SiO+H O FeFe O +6H =2Fe +3H O、2Fe3+Cu=2Fe2+Cu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氯水,溶液2+-高温变为血红色,则有 FeOH+CO2 =HCO3 ; AlO2+CO2+2H2O=Al(OH)3+HCO32Al+3CuOAl2 O3+3Cu【解析】【分析】氧化亚铜与盐酸反应生成铜和铜离子,二氧化硅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3+,铁离子与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固体为二氧化硅和铜,滤液中含有铜离子、亚铁离子、铝离子,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滤液C中
32、含有偏铝酸根离子,金属E 为铝,固体D 为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铁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 F 为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粗铜为铜、铝、铁的混合物,经过电解可得到纯铜。【详解】(1)固体混合物B 的成分是 SiO2 和 Cu。它与 NaOH 溶液即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2)氧化亚铜与盐酸反应生成铜单质和铜离子,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铁离子,与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有铜剩余,故铁离子完全转化为亚铁离子,滤液A 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2+,生成该离子与Fe 元素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Fe2O3+6H =2Fe +3H2O、2Fe3+Cu
33、=2Fe2+Cu2+。要检验该铁元素的离子的实验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则有Fe2+。(3)在滤液 C 中含有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通入足量CO2 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 ;2-2233-。AlO +CO +2H O=Al(OH) +HCO(4)金属单质 E 为铝,从固体混合物 F 为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置换出Cu 的化学方程式为铝热反应, 2Al+3CuO 高温 Al2O3+3Cu。9 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 Fe 和 Al ,此外还含有少量Al2O3 和 Fe2O3,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
34、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该工厂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 FeSO 7H O)和胆矾晶体( CuSO 5H O)。4242请回答:(1)步骤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涉及到的分离操作是_。(2)试剂 X 是 _;溶液 D 是 _。(3)溶液 E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溶液E 是否被氧化 _。(4)在步骤时,若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制取CO2 并直接通入溶液A 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避免固体C 减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5)工业上常用溶液E 制取净水剂Na2FeO4,流程如图:写出由 Fe(OH)324的离子方程式 _。(已
35、知 NaClO 还原为 NaCl)制取 Na FeO【答案】 2Al+2OH-22-2243+2H O=2AlO+3H 过滤 稀硫酸(或稀 H SO ;或硫酸)NaHCO 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取少量 E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 E 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在通入 CO2 之前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 气体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解析】【分析】Cu、 Fe 和 Al,少量 Al2O3 和 Fe2O3,氢氧化钠与Al、 Al2O3 反应,而 Cu、 Fe 和 Fe2O3 不反应,过滤得到滤渣为Cu、 Fe 和 Fe2 O3,滤液为偏铝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向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溶液,过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铝溶液,最终得到氯化铝固体;向滤渣为Cu、Fe 和 Fe2O3 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最终得到绿矾,过滤得到Cu, Cu 与氧气、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详解】步骤 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其离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