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35047 上传时间:2020-12-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7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最新 料推荐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 天体:卫星、行星、恒星,流星、星云、彗星2. 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 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注: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同向性、公面性、近圆性2. 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地球位于太阳系,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地球适当的体积和质量,使其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大气)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源(液态

2、水源)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 能量产生为 H 原子的核聚变,只有 1/2 亿到达地球,却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2. 对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 动动和生物活动它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3. 全球总分布趋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 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色球日冕(由内向外)2. 太阳活动类型: 黑子:光球上某块地方温度较低,周期11 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色球上某块地方突然增大增亮, 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与黑子的出现相关常出现在耀斑之后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

3、响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以 11 年为周期的异常变化,形成了水旱灾害和乔木生长年轮的疏密变化。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和速度)(a) :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最新 料推荐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恒星日 (真正周期 23 时 56 分 4 秒恒星年, 365日 6时 9分 10 秒太阳日(昼夜更替周期) : 24 小时回归年, 365日 5时 48 分 46 秒角速度,除极点为0 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 150/小时。速度线

4、速度,自赤道向 1 月初,位于近日点,速度快极点逐渐减小,极点 7 月初,位于远日点,速度慢为 0。读图要求 (必修 P21 图 1-14 ):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并注意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差异;把握公转方向;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7、昼夜交替现象(b) :由于地球自转,其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 小时)。拓展提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自东向西运动。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即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8、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a) :偏转规律:顺着物体前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力,纬度越高偏转越大

5、。9、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c):地方时:因 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即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经度每隔 150,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早,表现为地方时的值越大。拓展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 地方时为12 时。晨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 6 时;昏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区时: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人们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该时区的区时, 又称标准时。 每个时区的区时与该时区各地的地方时相差最多不超过半小时。中国使用的是北京时间( 东 8 区的区时,即1200E 的地方时 ),英国为0 时区

6、(国际标准时间,也称世界时)。能力要求 :学会由所给经度推算时区、由时区推算其中央经线和时区的经度范围,熟悉 1800 经线两侧的时区分布。掌握区时换算的基本方法:同侧减、异侧加,推算时区差,东加西减得区时。10、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 :日界线即1800 经线(东西12 区的中央经线) ,这里是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东、西十二区: 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侧为西 12 区,日期晚一天;西侧为东 12 区,日期早一天)。掌握过日界线的日期变更规则( 东减西加 )。最新 料推荐注意: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0 经线重合,而是有几处折线(弯曲)。11、地球公转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c) :黄赤

7、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 23026。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形式的综合体现。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右图所示:强调: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范围是由黄赤交角大小决定的 。21图 1-15 ):了解地球读图要求 (必修 P公转轨道的特点;公转中,地轴的北极总指向北极星;认识赤道面和黄道面;识别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大小。1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 :概念: 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出现在地方时的12 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0 。纬度上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

8、线向南北两极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在同一纬度上的季节变化: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拓展提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0纬度差。13、昼夜长短的变化(c)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上,昼长夜短,且地理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反之。学会比较不同纬度地点的昼夜长短。以北半球为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昼夜昼长于夜昼长于夜昼夜昼短于夜昼最短昼短于夜昼夜平分昼渐长昼最长平分夜渐长昼渐长平分昼渐短14、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 (b)

9、:四季变化: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五带分布: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赤道到高纬递减的规律。15、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特点(a) :最新 料推荐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波:在三态物质中都可以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高于横波。两个界面:莫霍面(平均17 千米。海洋6、陆地 33)古登堡面(2900 千米)。三个圈层: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分上、下地幔)、地核(分内、外核) 。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100110 千米。16、地球

10、外部圈层及特点(a) :地壳以外由大气、水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2. 大气的温室效应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太阳辐射:短波辐射,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气温,地面气温地面辐射:长波辐射,辐射穿过大气进入太空,大气气温,地面气温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辐射到达地面,大气气温,地面气温 大气问温室效应3.太阳辐射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而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二热力环流1. 产生原因:地面受热不均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

11、平运动3.代表类型海陆风城市风 山谷风:白天由于山坡增温强烈,气流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三大作用力)最新 料推荐1. 水平气压梯度力:确定风向,影响风速,风产生的直接原因,方向由高压低压,始终与等压线垂直。2. 地转偏向力:3. 摩擦力:影响风向,始终与风向垂直影响风速,始终与风向相反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七气压带 +六风带重点把握课本图中三圈环流,以及气压、带风带形成的过程0夏至日北移,冬至日南移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风气压中心7 月份:陆地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12、海洋夏威夷高压 1 月份:陆地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海洋阿留申低压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夏季东南风,湿热;冬季东北风,干冷 南亚季风成因:(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季风:夏季西南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湿热;冬季东北风、受副热带高副气压带控制,干暖三风带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 成因和特点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 10o之间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 10o 回归线之间赤道低压、信风交替控制干湿季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北纬 10o 回归线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高温多雨冬高温少雨热带沙漠气候

13、南北回归线 30o内陆、西岸副高、信风交替控制全年干旱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 25o 35o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高温多雨冬低温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 30o 40o大陆西岸副高、西风交替控制冬温和多雨夏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 35o 55o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 40o 60o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影响夏凉爽多雨冬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 40o 60o大陆内部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寒带苔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最新 料推荐高山高山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气温随

14、高度变化气温随高度变化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1. 气团:冷气团 / 暖气团 气团的温度、湿度2. 锋(锋 = 冷、暖气团 +锋面)概念暖气团上升状况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被迫抬升暖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徐徐爬升雨区位置锋后及附近(冷气团一侧)锋前(冷气团一侧)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过境时出现阴天、下雨、刮风、天气特征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雨降温等天气现象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过境后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下湿度骤降,天气转晴降、天气转晴天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

15、,冬春季寒潮,沙尘暴春、夏季南方降水( 3)准静止锋梅雨天气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降雨形式:锋面附近天气状况:晴朗长时间的持续性降水转晴注意:冷锋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形式二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以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与之相反. 图 2.21读图要求 : 了解冷锋和暖锋的锋线符号;把握区分冷锋和暖锋的主要依据(气流运动方向) ;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雨区的分布特点。20、气压系统(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 (b) :位置北半球南半球名称气旋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最新 料推荐示意图中心气压分布低高低高水平气流方向逆时针辐合顺时针辐散顺时针辐合逆时针辐散中心气流方向辐合上升辐散下沉辐合上升辐

16、散下沉过境天气阴雨晴朗干燥阴雨晴朗干燥(如台风)(如伏旱)读图要求 : 了解气旋、反气旋水平和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特点,会判断等压线图上各点的风向;注意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状况的差异;掌握锋面气旋的基本构成形式(锋面的类型及各部位的天气特点);判断不同点的风力大小及可能形成的锋面性质及天气特点。 锋面气旋锋面与气旋系统的结合,出现于低压槽处,我国很常见(见上图)相关概念:冷锋符号、暖锋符号、云系范围(雨带)台风和寒潮概念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达到12 级一是那个的热带气旋,是热带气旋级别最高的一种台结构台风眼(下沉气流,无风)旋窝风雨区外围大风区多发季节711 月最为频繁源地发生在热带、副热带

17、海域。北太平洋海域最频繁,称为台风,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称为飓风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风影响区域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岸和美国东部,孟加拉湾沿海预防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寒潮(冬半年)概念:由冷空气迅速入侵所造成的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和冻害等现象危害强烈降温会使农作物受冻害冻雨会压断电线,造成通信中断,且交通运输也受阻大风会吹翻船只,毁坏建筑物预防措施:预报警报,船只返港、农作物和畜群提前防寒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全球变暖问题.原因:温室气体CO2 的排放量的增加 工农业生产生活、汽车尾气等人为的毁林,森林对CO2

18、的吸收减少二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的可能影响最新 料推荐冰川融化、海水膨胀,致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威胁全球气温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使原有正常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受到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结构不稳定三 .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进行清洁生产,减少汽车使用,控制 CO2的排放;利用新技术,使用新能源; 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水循环:1 、水循环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2、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势能。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 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 固、 液、 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

19、衡的循环运动。水循环又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3、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水循环的过程示意图:4、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例子: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它们都属于海陆间循环。海洋5、意义: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塑造地表形态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6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7 、( 1)地球水体的种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

20、水,其中海洋水占地球水体的96.53。冰川水占陆地淡水的2/3。( 2)陆地水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大气降水 ,内流河的最重要的补给水源冰雪融水,东北河流春季汛期主要由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汛期主要由降水 补给。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黄河下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夏秋两季为主时间集中,不连续东部季风区最新 料推荐水量变化大季节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有连续性,水量稳定东北地区冰川融水补给夏季为主水量较稳定西北地区、青藏高原湖泊水水补给全年水量较稳定普遍(有湖泊地区)对径流有调节作用稳定地下水补给全年一般与河流有互补普遍作用(调节)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二:

21、洋流1、洋流的概念:海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现象2、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暖流中低纬度海区, 副热带环流 :逆时针旋转大陆西岸为寒流南半球: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副极地环流 : 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暖流,大陆西岸为寒流北印度洋的 季风洋流 :夏季 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 自东向西流,逆时针西风漂流 :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 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1)气候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寒流:降温减湿。 同一纬度地区,寒流

22、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 2)海洋生物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秘鲁寒流)( 3)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4)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概念广义:水圈中的水量总体狭义: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分布洲、大

23、洋洲 衡量因素:平均径流总量就国家而言: 巴西最丰富, 其次俄罗斯, 我国 就大洲而言: 亚洲、南北美洲、 非洲、欧居第六最新 料推荐 我国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平衡科学技术落后开发利用河流水、湖泊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科学技术发达大量开采浅层地下水,开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始开采深层地下水, 发展海水淡化、 修建蓄水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的大小三合理利用水资源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效益1.原因:的高低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3.以上影响程度受当地生产力高低的制约人类的生产生活水资源的污染2.水资源利用的措施 开源:节流:合理开发利用

24、地下水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蓄水修建水库提高农业灌溉技术,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开渠引水,多水贫水海水淡化,人工降水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冰川和生物作用等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面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趋于起伏1.岩浆岩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内能),地震、 火山、岩浆在内压力的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泥石流、滑坡等浸入地壳上层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石2.外力作用两类:浸入岩地壳上层冷却,花岗岩风化 /侵蚀(溶蚀)、搬运、堆积地面趋喷出岩喷出地表冷却,玄武岩于平坦能量来自太阳 (太阳辐射),风力、 流水、2.沉积岩地表岩石在歪理的作用下受破坏,变

25、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层里结构砂岩、砾岩、页岩、煤化石古生物遗体和遗迹3.变质岩岩石在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高温高压下,是使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新的岩石石灰岩(受热)大理岩页岩(受挤压)板岩4.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手作图)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褶皱岩层形态未侵蚀的地表形态地形倒置现象与人类生产关系(背 斜成山,向斜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最新 料推荐谷)背斜岩 层 向上 拱成为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层破起碎,常被侵蚀成谷地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岩 层 向下 弯成为谷地向斜底部受到挤压, 岩石曲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反中心新,两翼而形成山地老1、储油气构造 ;2、建隧道, 因为背斜处岩层向

26、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较为坚固,不易积水1 、储存 地下水断层沿 断 裂面 两地垒(上升一侧) :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侧岩块错位地堑(下降一侧):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1、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 河流,原因是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2、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自然因素的考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原则上:地形平坦,地质稳定,水文条件好2.社会经济因素的考虑: 路线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重要经济点地方性公路尽量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

27、地貌( 1)概念: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2)类型“ V”形河谷:发育初期或河流中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溯源侵蚀为主“ U”形河谷:发育后期或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流速慢,以两岸侧蚀为主2.河流堆积地貌( 1)概念: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2)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源头、上游)洪水期出山口,地势突缓 冲(洪)积扇 扩大 +彼此洪积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两侧通常为聚落、 城市密集分布区, 如四大古文明发源地2.河流为聚落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中下游)泥沙凸岸,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面积不断扩大,

28、枯水季节落处水面,称为河漫滩; 洪水季节被淹没, 继续堆积。多个河漫滩连在一起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入海/湖口)入海 / 湖口处坡度变缓,外加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水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前方堆积河口三角洲*3. 河流弯曲的可能性因素地转偏向力岩石的性质与缝隙特征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便利的对外联系和运输条件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最新 料推荐农耕规模相对较小 村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高原、山地:河流河谷,山间盆地(气温、水源、平原:地形完整、开阔平坦村落呈现圆形或不土壤),如藏南谷底归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热带(湿热)地区:高地之上(凉爽),如昆明、河网密布的平

29、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呈带状,墨西哥城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2 、( 1)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土质疏松、缺少植被保护、降水集中。( 2)整体性的表现: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节

30、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自然景观和自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形成带由沿海向内陆作有规律的更替从不同区域来看,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普遍存在。全球地域尺度上,有已知的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受热量和水分差异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类型,形成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典型代表: 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我国40沿海向内陆)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热量 +水分)热量和水分随海拔高度有规律变化自然景一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为主)观和自然带沿海拔高度作有规律的更替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自然景观和典型代表: 常绿阔叶林高山针阔混交林自然带沿纬度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高山针叶林高山灌木、草甸高寒荒漠典型代表: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赤道向高纬)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针叶林带、苔原带二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