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物理高考必备物理动量定理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28152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高考必备物理动量定理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高考必备物理动量定理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高考必备物理动量定理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高考必备物理动量定理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高考必备物理动量定理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物理高考必备物理动量定理技巧全解及练习题( 含答案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定理1 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 60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 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 5.0m 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来处理,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g 取 10m/s2 )【答案】 1.5103N;方向向上【解析】【详解】设运动员从h1 处下落,刚触网的速度为v12gh18m / s运动员反弹到达高度h2 ,,网时速度为v22 gh2 10m / s在接触网的

2、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F 和向下的重力mg,设向上方向为正,由动量定理有( F mg)t mv2mv1得F=1.510 3N方向向上2 如图所示,一光滑水平轨道上静止一质量为M 3kg 的小球 B 一质量为m 1kg 的小球 A 以速度 v0 2m/s 向右运动与B 球发生弹性正碰,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 求:( 1)碰撞结束时 A 球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2)碰撞过程 A 对 B 的冲量大小及方向 【答案】 (1) 1m/s ,方向水平向左 ( 2) 3Ns,方向水平向右【解析】【分析】 A 与 B 球发生弹性正碰 ,根据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求出碰撞结束时A 球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

3、碰撞过程对 B 应用动量定理求出碰撞过程A 对 B 的冲量 ;解:( 1)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得:mv0 mvA Mv B1 mv021 mvA21 Mv B2222联立可解得: vB1m/s , vA1m/s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左(2)碰撞过程对B 应用动量定理可得:IMv B0可解得: I3N s方向水平向右3 如图所示,在倾角=37的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端,有一质量m=1.0kg、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 v0=6.0m/s 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已知sin37o=0.60, cos37o=0.80,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

4、加速度大小;( 2)物体在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所做功的最大值;( 3)物体在沿斜面向上运动至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答案】( 1) 6.0m/s 2( 2)18J(3) 20Ns,方向竖直向下。【解析】【详解】(1)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物体所受合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F=mgsi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解得:a=6.0m/s 2(2)物体沿斜面上滑到最高点时,克服重力做功达到最大值,设最大值为vm;对于物体沿斜面上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W 01 mv22m解得W=18J;(3)物体沿斜面上滑和下滑的总时间为:2v026t2sa6重力的冲量:I G

5、 mgt20N s方向竖直向下。4 如图甲所示,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是mA4.0kg 和 mB 3.0k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 右侧与竖直墙壁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 从t 0 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 4s 时与物块A 相碰,并立即与A 粘在一起不分开,C 的v 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1) C 的质量 mC;(2) t 8s 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1(3) 4 12s 内墙壁对物块B 的冲量大小I【答案】 (1) 2kg (2) 27J (3) 36N s【解析】【详解】(1)由题图乙知, C 与 A 碰前速度为 v1 9m/s ,碰后速度大小为v23m/s ,C 与

6、 A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C 1AC 2m v (m m )v解得 C 的质量mC 2kg(2) t 8s 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12Ep1(mA mC)v2 =27J2(3)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412s 内墙壁对物块B 的冲量大小I=(mA mC)v3-(mAmC)( -v2) =36Ns5 质量 0.2kg 的球 ,从 5.0m高处自由下落到水平钢板上又被竖直弹起,弹起后能达的最大高度为 4.05m. 如果球从开始下落到弹起达最大高度所用时间为1.95s,不考虑空气阻力 ,g 取10m/s 2.求小球对钢板的作用力 .【答案】 78N【解析】【详解】自由落体过程v1 2 2gh1,

7、得 v1=10m/s;v =gt得 t=1s111小球弹起后达到最大高度过程0- v22 -2 gh2,得 v2=9m/s0-v =-gt2得 t=0.9s22小球与钢板作用过程设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Ft-mg t =mv2-( -mv1)其中 t=t-t1-t2 =0.05s得 F=78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所以小球对钢板的作用力大小为78N,方向竖直向下;6201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于了阿瑟阿什金( Arthur Ashkin )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激光领域的杰出成就。阿瑟“ ”阿什金发明了光学镊子(如图),能用激光束夹起 粒子、原子、分子;还能夹起病毒、细菌及其他活细

8、胞,开启了激光在新领域应用的大门。为了简化问题,将激光束看作是粒子流,其中的粒子以相同的动量沿光传播方向运动。激光照射到物体上,会对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光镊效应就是一个实例。现有一透明介质小球,处于非均匀的激光束中(越靠近光束中心光强越强)。小球的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两束相互平行且强度的激光束,穿过介质小球射出时的光路如图所示。若不考虑光的反射和吸收,请分析说明两光束因折射对小球产生的合力的方向。根据上问光束对小球产生的合力特点,试分析激光束如何“ ”夹起 粒子的?【答案】见解析;【解析】【详解】解:由动量定理可知:v 的方向即为小球对光束作用力的方向当强度强度相同时,作用力F1 2 F

9、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和光速受力合力方向向左偏下,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光束因折射对小球产生的合力的方向向右偏上,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小球受到的合力向右偏上,此力的横向的分力Fy,会将小球推向光束中心;一旦小球偏离光速中心,就会受到指向中心的分力,实现光束对小球的约束,如同镊子一样,“夹住”小球其它粒子7 电磁弹射在电磁炮、航天器 、舰载机等需要超高速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 1 所示为电磁弹射的示意图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将其简化为如图2 所示的模型(俯视图)发射轨道被简化为两个固定在水平面上、间距为L 且相互平行的金属导轨,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发射导轨的左端

10、为充电电路,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电容器的电容为C,子弹载体被简化为一根质量为m、长度也为L 的金属导体棒,其电阻为 r金属导体棒,其电阻为 r金属导体棒垂直放置于平行金属导轨上,忽略一切摩擦阻力以及导轨和导线的电阻(1)发射前,将开关S 接 a,先对电容器进行充电a 求电容器充电结束时所带的电荷量Q;b 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y 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发生变化请在图3 中画出u-q 图像;并借助图像求出稳定后电容器储存的能量E0;( 2)电容器充电结束后,将开关 b,电容器通过导体棒放电,导体棒由静止开始运动,导体棒离开轨道时发射结束电容器所释放的能量不能完全转化为金属导体棒的动能,

11、将导体棒离开轨道时的动能与电容器所释放能量的比值定义为能量转化效率若某次发射结束时,电容器的电量减小为充电结束时的一半,不计放电电流带来的磁场影响,求这次发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效率【答案】 (1) a QCE ; b12B2 L2 C; E0CE( 2)23m【解析】(1) a、根据电容的定义 CQU电容器充电结束时其两端电压U 等于电动势 E,解得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 CEb、根据以上电容的定义可知uq,画出 q-u 图像如图所示:C有图像可知,稳定后电容器储存的能量E0 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E01EQ ,212将 Q 代入解得 E0CE2(2)设从电容器开始放电至导体棒离开轨道时的时间为t

12、,放电的电荷量为Q ,平均电流为 I ,导体棒离开轨道时的速度为v根以导体棒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BLItmv 0 ,(或 BLi tm v ),据电流定义可知ItQ (或itQ )根据题意有 Q1 Q1 CE ,联立解得 vBLCE222m2导体棒离开轨道时的动能Ek1mv2BLCE8m2电容器释放的能量E1 CE 21 CU 2 3 CE 2228联立解得能量转化效率EkB2 L2CE3m8 一垒球手水平挥动球棒,迎面打击一以速度水平飞来的垒球,垒球随后在离打击点水平距离为的垒球场上落地。设垒球质量为0.81kg,打击点离地面高度为2.2m ,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0s,重力加速

13、度为,求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答案】 900N【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垒球被击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 gt2所以:水平方向: x=vt所以球被击后的速度:选取球被击出后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5m/s设平均作用力为F,则: Ft0=mv-mv 0代入数据得: F=900N【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抛运动与动量定理的应用,其中正确判断出垒球被击后做平抛运动是解答的关键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注意正方向 9 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在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某种气体的分子,每个分子质量为 m,单位体

14、积内分子数量 n 为恒量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分子大小可以忽略;分子速率均为 v,且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分子与器壁碰撞前后瞬间,速度方向都与器壁垂直,且速率不变(1)求一个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一次给器壁的冲量I 的大小;(2)每个分子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则正方体的每个面有六分之一的几率请计算在 t 时间内,与面积为 S的器壁发生碰撞的分子个数N;(3)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持续频繁地撞击就形成了气体的压强对在t 时间内,与面积为 S 的器壁发生碰撞的分子进行分析,结合第(1)( 2)两问的结论,推导出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p 与 m、 n 和 v 的关系式【答案】 (1) I2mv (

15、2) N1 n.Sv t ( 3) 1 nmv263【解析】(1)以气体分子为研究对象,以分子碰撞器壁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Imvmv2mv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分子受到的冲量与分子给器壁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一个分子与器壁碰撞一次给器壁的冲量为I2mv ;( 2)如图所示,以器壁的面积 S 为底,以 vt为高构成柱体,由题设条件可知,柱体内的分子在 t时间内有 1/6 与器壁 S 发生碰撞,碰撞分子总数为N1 n Sv t6(3)在 t时间内,设 N 个分子对面积为S 的器壁产生的作用力为 FN个分子对器壁产生的冲量Ft NI根据压强的定义FpS解得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p1nm

16、v23点睛 :根据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求解一个分子与器壁碰撞一次给器壁的冲量;以t时间内分子前进的距离为高构成柱体,柱体内1/6的分子撞击柱体的一个面,求出碰撞分子总数 ;根据动量定理求出对面积为S 的器壁产生的撞击力,根据压强的定义求出压强;10 起跳摸高是学生常进行的一项活动。某中学生身高1.80m,质量 70kg。他站立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10m.在一次摸高测试中,如果他下蹲,再用力瞪地向上跳起,同时举臂,离地后手指摸到高度为2.55m。 设他从蹬地到离开地面所用的时间为0.7s。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求:(1)他跳起刚离地时的速度大小;(2)从蹬地到离开地面过程

17、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3)上跳过程中他对地面平均压力的大小。【答案】( 1) 3m/s( 2)( 2) 1000N【解析】【分析】人跳起后在空中运动时机械能守恒,由人的重心升高的高度利用机械能守恒可求得人刚离地时的速度;人在与地接触时,地对人的作用力与重力的合力使人获得上升的速度,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求得他对地面的平均压力;【详解】(1)跳起后重心升高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 :;( 2)根据冲量公式可以得到从蹬地到离开地面过程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3)上跳过程过程中,取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即: ,将数据代入上式可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18、:对地面的平均压力【点睛】。本题中要明确人运动的过程,找出人起跳的高度及人在空中运动的高度,从而正确选择物理规律求解 。11 柴油打桩机的重锤由气缸、活塞等若干部件组成,气虹与活塞间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重锤与桩碰摊的过程中,通过压缩使混合物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使桩向下运动,锤向上运动现把柴油打桩机和打桩过程简化如下:柴油打桩机重锤的质量为m ,锤在桩帽以上高度为h 处(如图1)从静止开始沿竖直轨道自由落下,打在质量为M(包括桩帽)的钢筋混凝土桩子上,同时,柴油燃烧,产生猛烈推力,锤和桩分离,这过程的时间极短随后,桩在泥土中向下移动一距离l 已知锤反跳后到达最高点时,锺与已停下的桩子之

19、间的距离也为h (如图2)已知m1.0103 kg , M2.0 103 kg , h2.0m, l0.2m,重力加速度g10 m/s2,混合物的质量不计,设桩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泥土对桩的作用力F是恒力,求:(1)重锤 m 与桩子 M 发生碰撞之前的速度v1 大小;(2)重锤 m 与桩子 M 发生碰后即将分离瞬间,桩子的速度V 大小;(3)桩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泥土对桩的作用力F 的大小【答案】( 1) v1 210m/s ( 2)见解析(3) F 2.1 105 N【解析】(1)锤自由下落,设碰桩前速度大小为v1 ,由动能定理得:mgh1 mv122化简得: v12 gh2 10m/s即锤与桩碰撞

20、前的瞬间,锤速度的大小为210m/s(2)碰后,设碰后锤的速度大小为v2 ,由动能定理得:mg (h l )1mv222化简得: v22g(h l )设碰后桩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mv2解得 V310 m / s桩下降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FlMgl 01 MV 2解得 : F 2.1 105 N2即桩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泥土对桩的作用力的大小为2.1 10 5 N故本题答案是:( 1)2 10m/s( 2) V3 10 m / s ( 3)51F 2.1 10 Nv点睛 :利用动能定理求解重锤落下的速度以及重锤反弹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求木桩下落的速度12 质量是 40kg 的铁锤从 5m 的高处自由落下,打在一高度可忽略的水泥桩上没有反弹,与水泥桩撞击的时间是 0.05s,不计空气阻力求:撞击时,铁锤对桩的平均冲击力的大小【答案】 8400N【解析】由动能定理得:mgh= 1 mv 2-0,2铁锤落地时的速度:v2gh2 10 510m / s设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F-mg) t=0-(-mv)解得平均冲击力F=8400N;点睛:此题应用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注意正方向的选择;注意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是高中物理中很重要的两个定理,用这两个定理解题快捷方便,要做到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