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 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称取12 g 纯碱样品于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逐渐加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测得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 +2NaCl)(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上图中_点的一组数据(填标号 )。【答案】( 1) 88.3%;( 2)a(或 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g,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CaCl 2 +Na 2 CO3 =CaCO 32NaCl
2、106 100x 10g106100x 10gx =10.6g10.6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8.3% ,当求算氯化钙溶液中质量分数时,由于 50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4g,125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10g 都是氯化钙完全反应,所以可以根据a 点或者 b 点数据计算。答: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8.3%; (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图中曲线上示出的点a 或者 b 所对应的数据。2 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称量11 g 该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终得
3、到12.1g 氯化钠固体。计算:( 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_(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_【答案】 10.6g21.4%【解析】【分析】【详解】设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12.1g-x,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1g-x,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反应中消耗的盐酸质量为z。Na2 CO3+2HCl=2NaCl + H 2 O +CO2106731174411g-xz14.6%12.1g-xy106 =73=117= 4411g-xz 14.6% 12.1g-xy解得 x=0.4g; y=4.4g; z=50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
4、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1g100% 21.4%11g+50g-4.4g答: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4%。3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质量、大小相同的 3 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 克, 向上述 3 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3 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反应前稀盐酸 +烧杯质量(克)150150150反
5、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4812反应后烧杯内物质 +烧杯质量(克)m155.8158.7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NaOH+HCl=NaCl+H2ONa2CO3 + 2HCl=2NaCl+HO+ CO2(1)分析表中教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_。( 2)表中的 m 值为 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答案】( 1)因为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5g0+12g-158.7g=3.3g,实验二产生的气体质量为 150g+8g-155.8g=2.2g,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实验二,所以实验二中稀盐酸有剩余, 8g 样品已完全反应。( 2) 152.
6、9 ( 3)66.25%【解析】(1)因为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5g0+12g-158.7g=3.3g,实验二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50g+8g-155.8g=2.2g,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实验二,所以实验二中稀盐酸有剩余,8g样品已完全反应;( 2)实验二中的 8g 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那么4g样品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应为1.1g,即实验一中烧杯减少的质量为1.1g,那么 m=150g+4g-1.1g=152.9g ;(3)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设 8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 CO + 2HCl = 2
7、NaCl + HO + CO 232210644X2.2gx=5.3g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66.25%答:样品中Na2 366.25% 。CO 的质量分数为4 为测定某氯化钠和硫酸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并提纯氯化钠,探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求解与D 中溶液发生反应的某溶液的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_;(3)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_;(4)向质量分数为 M 的氯化钡溶液中加入 16.8mL 蒸馏水可配制成上述实验中使用的氯化钡溶液,则 M 为 _;(5)D F过滤后,需蒸发水的体积为_mL;(6)50t 上述氯
8、化钠样品经上述提纯后,可制得纯碱的质量为_。【答案】BaCl 2+MgSO 4=BaSO4 + MgCl 2; 46.8%; 25%40.6; 42.4t【解析】(1)根据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解答;(2)根据 D 中溶质主要是氯化钠及氯化镁,除去杂质氯化镁必须用到氢氧化钠得到5.8g 氢氧化镁沉淀计算解答;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4) (5) (6)根据计算解答。(1)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故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MgSO4=BaSO4 +MgCl2; (2)设与 D 中溶液发生反应的某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参加
9、反应的氯化镁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2NaOH+ MgCl 2=Mg(OH) 2 +2NaCl809558117xy5.8gzx=8gy=9.5gz=11.7g(3)设与 20.8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要硫酸镁的质量为m,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n。BaCl +MgSO =BaSO + MgCl224412023395mn9.5gm=12gn=23.3g杂质的质量为24.6g-23.3g=1.3g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100 =46.8(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 200.4g+24.6g-100g-25g=100g。16.8mL蒸馏水约为 16.8g,故原氯化钡溶液
10、的质量为 100g-16.8g=83.2g。 100g 20.8 =83.2g M, M=25 ; (5)F 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25g-12g-1.3g=23.4g。 故 F 中溶液的质量为23.4g 10=234g。反应后D 中溶液的质量为200.4g+8g 10-5.8g=274.6g,故 DF过滤后,需蒸发水的质量为274.6g-234g=40.6g,约为40.6mL; (6)50t 上述氯化钠样品经上述提纯后可得氯化钠的质量为50t 100 =46.8t , 46.8t 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46.8t 100=18.4t ,可制得纯碱的质量为18.4t ( 100 )=42
11、.4t 。5 将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固体溶于199.2 克水中配成溶液,, 完全溶解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9.6 克沉淀,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 56.8 克,试计算: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原混合固体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答案】 160g ; 60.4g; 14.2 【解析】【分析】【详解】(1)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zCuSO42NaOHNa2SO4Cu OH 21608014298xyz19.6g1608014298xyz19.6gx=32g, y=16g, z=28.
12、4g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g10%=160g ;(2)原混合固体的质量为56.8g-28.4g+32g=60.4g ;(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6.8g100%=14.2% ;60.4g+199.2g+160g-19.6g答: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0g; (2)原混合固体的质量为60.4g; (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4.2%。6 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将其全部加入到100g 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4.4g 气体,所得滤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求原碳酸钠样品中
13、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答案】 66.4%【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得溶液质量=100g+100g 4.4g=195.6g;反应后硫酸钠的质量为: 195.6g 10%=19.56g ;是原有硫酸钠和生成硫酸钠的总和。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Na2CO3 +H2SO4 Na2SO4 +CO2 +H2O10614244xy4.4g106/x=44/4.4gx=10.6g142/y=44/4.4gy=14.2g原样品的质量为:10.6g+( 19.56g-14.2g) =15.96g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15
14、.96g100%66.4%答:略点睛: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由其中任意一种物质的质量可计算反应中其它物质的质量。7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反应 结束后,所加盐酸刚好反应了一半,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选下列任意两个问题回答,并写出计算过程):(可以( 1)反应 产生的 CO2 的质量为 _ ;(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 3)所加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_;( 4)溶液 b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计算过程:【答案】( 1) 4.4g ( 2) 80 ( 3) 7
15、.4g ( 4) 11.1【解析】试题分析:反应前加入的物质的质量:12.5g+80g=92.5g( 1)反应 结束后,生成 CO2 的质量: 92.5g-88.1g=4.4g(2)设在反应 中,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x,盐酸的质量为y,生成CaCl2 的质量为z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1007311144xyz4.4g=x = 10g CaCO3% = 100% =80%= y = 7.3g= z = 11.1g( 3)设在反应 中消耗 Ca(OH)2 的质量为 m,生成 CaCl2 的质量为 n Ca(OH)2+ 2HCl = CaCl2+2 H2O74731
16、11m7.3gy 求得 m = 7.4g y= 11.1g2 个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88.1g ( 12.5g10g) + 107g +7.4g = 200g(4) CaCl2% = 100% =11.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8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主产品Na2CO3 的俗名是 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 Na2CO3 中常混有少量的 NaCl,现有样品 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
17、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 A 点表示 _,B 点的溶质为 _。 计算样品中Na CO的质量分数 _(计算结果精确至 0.1%)23【答案】纯碱或苏打NH4+23与盐酸或 HCl 恰好完全反应NaCl、 HCl 96.4%。Na CO【解析】23NH4+。(1)Na CO 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为(2)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 NaCl、 HCl。 (5).设样品中,含Na2 CO3 的质量为 x。Na2CO3 +2HCl2NaCl
18、+H2O+CO2 10673x100 g 7.3%x=10.6 g样品中 Na2 3的质量分数是: 96.4%CO答:样品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96.4%9 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配制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200g,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_g。( 2)计算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 _(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答案】20g27g【解析】【详解】(1)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200g 10%20g;
19、(2)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至A 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 100g 40g,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g 40g) 10% 16g;设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CuCl 2+2NaOH=Cu(OH)2+2NaCl13580x16g135 80=x16g解得: x27g答:( 1)20g;( 2)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27g。10 向 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 的溶解)已知:OB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 NaCl+NaH CO3BD 段(不含B 点)反
20、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请回答:(1) 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g。(2) A 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 (填化学式)。(3) B 点横坐标为 _(计算结果保留1 位小数,下同)。( 4)假设 C 点横坐标为 54.75,计算 C 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 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 5.3Na2CO3 、 NaCl、 NaHCO336.5 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1.1g【解析】【分析】【详解】(1) 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3g10%=3.5g。(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
21、如图A 点时,溶液中碳酸钠部分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对应溶液中溶质有:Na2 CO3、NaCl、 NaHCO3;(3)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B 点时,溶液中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设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盐酸的质量为xNa2 CO3+HCl= NaCl+ NaHCO310636.55.3gx5%106 =5.3g36.5x5%解得 x=36.5g;(4)设 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NaHCO3+HCl= NaCl+ H 2 O + CO236.544(54.75g-36.5g)5%y36.5 = (54.7
22、5g-36.5)5%44y解得: y=1.1g11 小宇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10g 样品与 1g 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 t2、 t3、 t4 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9.689.047.167.16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 g;(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 _(写出计算过程)(3)加热时间t1 后, 9.68g 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_。【答案】 3.8498%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解析】【详解】(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过
23、程中,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由于生成了氧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加热t1、 t2 时,反应还没有停止,加热t3、 t4 后反应已经结束,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生成氧气的总质量=10g 1g7.16g=3.84g;(2)解: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45 96x3.84gx=9.8g9.8g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100%=98%10 g答:样品中氯酸钾纯度是98%。( 3)加热 t1 时,氯酸钾还没有完全分解,氯酸钾有剩余,氯酸钾分解产生了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12
24、江西省积极落实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并对在售的化肥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5.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 13%的 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假定杂BaCl质不参加反应)。已知 K2 424SO +BaCl BaSO +2KCl。(1)恰好反应时,所用BaCl2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g。(2)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2SO4 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如图的包装说明_?(写出计算过程)(3)加入 6gBaCl+和 Cl 的个数比为 _。2 溶液时溶液中 K【答案】 4.16g69.6% 86%,不符合如图的
25、包装说明16: 3【解析】【详解】解:恰好反应时,所用BaCl2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13%32g 4.16g。设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为xK 2 SO4 +BaCl 2 =+2KClBaSO4174233x4.66gx 3.48g该钾肥中K2SO4 的质量分数为 100% 69.6% 86%,不符合如图的包装说明。(3)加入6gBaCl2 溶液时溶液中K+和Cl 的个数比为( 2):( 2) 16: 3。答:( 1)恰好反应时,所用 BaCl2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4.16g。( 2)该钾肥中 K2SO4 的质量分数不符合如图的包装说明。( 3)加入 6gBaCl2 溶液时溶液中 K+和 Cl 的个数比为 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