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评估调查问卷.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21334 上传时间:2020-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评估调查问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评估调查问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评估调查问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评估调查问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评估调查问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评估调查问卷您 的 基 本 信 息姓 名联 系 电 话填 写 人 信 息E - M ai l填 写 日 期填 写 人 所 在 单 位Q1、您认为目前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目标及支持方向是否合理?()1.合理 2.比较合理3. 不太合理4.不合理 5.不了解Q2、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应重点支持哪类单位?(多选)()1.高等院校2. 科研院所3. 转制型院所4.大型企业5.中小型企业6. 高新技术企业7.其他Q3、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应强调哪方面需求?()1.国家目标导向2.地方发展需求和特色3.行业发展需求和特色4.申报单位的积极性Q4、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应强调哪方

2、面内容?(请排序)1、科技创新程度和技术含量2、产品规模和经济效益3、社会效益请选择排第一位: ()请选择排第二位: () 请选择排第三位: ()Q5、 您认为现阶段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支持的领域是否合理?()1.合理2.比较合理3.不太合理4.不合理5.不了解若选择 3、4 请说明:Q6、 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应该重点支持哪些领域或方面?(多选)()1.新能源与高效节能2.资源环境3.社会民生4.人口与健康5.公共安全6.新材料技术7.信息产业与现代化服务业8.农业9.航空航天10.光机电一体化技术11.生物技术与医药12.交通运输13.无需区分重点领域或方面14.其他(请说明):Q7 、

3、 您认为现阶段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支持范围是否全面?()1.全面2.比较全面3.不太全面4.不全面5.不了解若选择 3、4 请说明您认为最需要增减的范围:Q8 、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范围的相互关系如何?()1.各自明确且不重叠若选择 3、4 请说明:2.小部分重叠3.大部分重叠4.重叠严重5.不了解Q9 、 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和国家火炬计划支持范围的相互关系如何?1.各自明确且不重叠2.小部分重叠3.大部分重叠4.重叠严重若选择 3、4 请说明(5.不了解)Q10 、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是否应优先支持“863”计划的产业化项目且可行性如何?()1.

4、应该优先支持且可行2.应该优先支持但实施难度较大3.不应该优先支持Q11、 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是否应优先支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攻关计划的产业化项目且可行性如何? ()1.应该优先支持且可行2.应该优先支持但实施难度较大3.不应该优先支持Q12 、 您认为下列哪几项可以作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项目源或合作对象?(多选)()1.“ 863”计划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攻关计划3.“ 973”计划4.国家火炬计划5.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6.国家星火计划7.政府采购8.高新技术企业认定9.行业 /地方科技计划10.不了解11.其他(请说明) :Q13 、 您认为今后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支持

5、方向应该如何发展?(多选)(1.支持产品中试、 试制方向发展2.支持产品试产、 批产方向发展3.支持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方向发展4.支持产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方向发展5.支持应用先进技术提升基础产业、传统产业方向发展6.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7.其他(请说明)Q14.您认为目前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优惠政策是否能够满足该计划目标定位的需要?1.能够满足2.比较满足3.不太满足4.不满足5.不了解()Q15、为引导和资助企业新产品研发,您认为政府应重点在哪些方面给予支持?(最多选()4 项)1.资金2.税收3.人才4.荣誉和宣传5.交流培训6.市场环境建设7.不需要8

6、.其他(请说明)Q16、 本地区 /行业目前享受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优惠政策的情况如何?是否享受过没有享受过该政该政策是否适合内容策的原因理由该项政策本地区 /行业1.政府发放产品证书2.中央财政资金补贴3.地方 /行业拨款4.税收减免5.增值税的“先征后返”6.研发费用抵税7.贷款贴息8.政府采购9.风险投资10.偿还性资助11.引进人才优惠政策12.政府部门帮助宣传13.其他(请说明)填表说明:是否享受过该政策,请填写1 是或 2 否。若填写 2,请填写没有享受过该政策的原因。该政策是否适合本地区/行业,可从以下三项中选择:1 适合、 2 较适合或3 不适合,并请填写相应理由。Q17-1、目

7、前您所在地区或行业是否针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开展了地方/行业层次的新产品计划?()1.有2.没有Q17-2 、若 Q17-1 选择 1,则地方 /行业层次的新产品计划采取的支持方式有哪些(多选) ()1.列入计划发放证书2.税收减免3.增值税的“先增后返”4.贷款贴息5.研发费用抵税6.政府采购7.地方 / 行业拨款8.风险投资9.偿还性资助10.引进人才优惠政策11.加强宣传12.其他(请注明)Q18 、 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管理办法是否需要改进?()1.依然适合现在的需求,不需改动2.需要对某些条款进行补充和修改3.已不适应需求, 需要大范围的改动若选择 2、3请说明您认为最需要修改

8、之处以及您的建议:Q19、 您认为目前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申报指南在体现国家政策引导方面作用如何?()1.很好2.较好3.较差4.很差5.不了解Q20、 您认为目前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评估评审指标体系是否合理?()1.指标和权重都比较合理2.指标合理但权重不合理3.部分指标和权重都不合理4.不了解若选择 2、3 请说明 :Q21 、 您认为目前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申报采取各地方、各部门向国家科技部推荐的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如何?()1.合理且有效2.合理但效果不太好若选择 2、 3 请说明 :3.不合理4.不了解Q22 、 您认为今后对于每年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授予新产品证书的项目数应该如

9、何调整?()1.增加项目数, 以扩大计划影响范围2.减少项目数, 以保证新产品证书的质量3.基本维持原项目数4.不了解Q23 、 您认为今后对于每年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授予新产品证书且给予国家财政经费支持的项目数应该如何调整?()1.增加项目数,以扩大经费支持范围2.减少项目数,以增加经费支持力度3.基本维持原项目数4.不了解Q24、 您认为科技部对不同地区或行业推荐上报的项目数是否应该进行控制?()1.不控制2.控制 若选择 2,请说明如何控制Q25、 您认为目前是否应该全面推行网上评估制度?()1.全面推行网上评估2.在现有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增加3.在现有试点的基础上略有减少4.根据每年

10、实际情况调整您认为网上评估制度有何优缺点:Q26-1、 目前,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实行“项目申报备案制”已经有16 个地区,您认为其效果如何?()1.很好2.较好3.较差4.很差5.不了解Q26-2、 您认为实行“项目申报备案制”的地区是否应该进行调整以及如何调整?()1.保持现状,不必调整2.增加地区3.减少地区4.根据申报备案质量进行动态调整Q27-1 、 目前参与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推动的有科技部、商务部、环保部、质检总局四部门,您认为目前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采取多部门联合推动的效果如何?()1.很好2.较好3.较差4.很差5.不了解Q27-2 、 您认为今后是否应该调整及如何调整?1.增加其

11、他部门2.减少现有部门3.进一步发挥现有部门的作用5.不了解若选择 1、 2、 3,请说明(4.保持现状,不必调整)Q28 您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信息的公开透明性是否满意?1.很满意2.比较满意3.不太满意4.不满意5.不了解()Q29、 您最希望了解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哪些信息?(最多选3 项)1.新产品计划有关的政策2.申报指南3.新产品计划立项信息经费支持情况5.新产品计划产品跟踪情况6.其他(请注明)(4.新产品计划项目)Q30、 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管理在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和完善?(多选)1.发布项目指南2.项目前期组织和申报3.地方 /行业部门初评()4.国家认定5.项目立项与经

12、费安排6.证书发放7.项目跟踪管理8.经验交流9.后期宣传10.信息及时透明11.政策稳定性Q31-1 、 根据您了解的情况,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支持的产品的总体水平如何?()1.较高2.较低3.不了解Q31-2、 若 Q31-1选择 1 或 2,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1.科技创新程度和技术含量2.产品规模和经济效益3.社会效益Q31-3、 您认为相对于以往的新产品, 近两年新产品水平有哪些明显变化?()1.总体水平上升2.总体水平下降3.总体水平无明显变化4.不了解Q31-4、 若 Q31-3选择 1 或 2,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1.科技创新程度和技术含量2.产品规模

13、和经济效益3.社会效益Q32、 您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效果与影响如何很较较不很大大小了小解1.对提高产品及其单位知名度、创建品牌的作用2.对单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3.对增强单位专利保护和标准意识的作用4.对提高单位创新积极性、增强创新意识的作用5.对培养产品创新人才的作用6.对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7.对促进地方 /行业科技工作的作用8.对促进地方 /行业科技评估评审工作的作用9.对提升地方 /行业科技水平的作用10.对与其他科技计划衔接配合、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11.对产业规模化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作用12.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作用13.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14.对增加税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15.对出口创汇、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16.对社会民生和资源环保领域的作用17.其他(请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