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荣八耻学习心得_八荣八耻八荣八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提出了个人如何处理好与国家、人民、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准则。很久以来,我们都提出要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荣辱观的提出,可以使原有的教育更加深化和具体,更有时代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 预示着国家的前途,因而不能等闲视之。青少年涉世未深,心灵比较单纯 ,识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 ,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 各种信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复杂,如果不很好注意, 将来就会成为社会问题。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十分注重培养经国济世之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是要从修身做起的,而修
2、身则要从儿童时代抓起。我国古代的儿童教育,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 表现之一,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 礼记中的曲礼 、 少仪 、 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 、 三字经 、 千字文 、 童蒙须知 、 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其中, 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尤多, 建树也最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 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梁之才;而朝廷之所以缺乏栋梁之才,是因为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而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 、 “固其本”,使之 “正”, 树
3、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 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 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如果全社会都同步进行, 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 就指日可待了。朱熹 “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童蒙教育能否“养正”,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是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廉耻之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全国人民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体,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我认为,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如此,切忌大而化之,当做口号 ,贴在墙上了事。青少年荣辱观的教育,要解决他们人格培养的基本问题: 懂
4、得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人格和国格。这里面既有涉及国家荣誉、国民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有涉及个人修身、道德品质的具体问题。后一类问题,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最为现实,最容易见效, 尤其要精心设计。要通过荣辱教育 ,在学生的心理机能中培育抵制恶言、恶行、恶事的能力,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 一心向善。使青少年从小懂得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努力为家庭和祖国增光, 这样就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孩子身上。记得很小时侯,我的老师就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 一棵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这颗种子在各位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渐渐生根发芽一天天长大。它终于结出了果实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我
5、站上讲台我看到了一双双渴求的眼睛,这一双双眼睛让我仿佛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他们中我看到了澄澈如镜的真,善,美。我开始懂得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与艰巨性,站上讲台就担当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它需要我无怨无悔,矢志不改,需要我情系学生 ,耕耘不辍 !但同时,我也知道就如学习先学做人一样, 教师不但要具备优秀的业务水平,更要把高尚的道德追求放在行为首位。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 培育人。正是说明教师要为人师表,因为在学生眼里,老师的形象是崇高的,老师的教导是神圣的, 老师的话是他们辩是非,分荣辱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在 3
6、月 4 日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 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春天是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季节, “八荣八耻”又为姹紫嫣红的精神文明园献上了一朵鲜花,增添了一抹新绿。这不但为新时期的青年, 也为新时期的教师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老师往往是学生们做人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一名
7、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开始更深刻认识自己在培养青少年成长中肩负的光荣责任,试着结合学生年龄和思想品德建设的实际,将“八荣八耻”引进教学。除了在课堂上积极讨论荣辱观之外。我还利用批改“周记”之便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畅谈自己的想法,我给予一定的思想指导。就这样,交流中更加坚定了我把荣辱观作为教学指导的决心。有一位学生因底子差不爱学习,在一次周记中他写到:老师, 我是学不好的,课堂上你忽略我的存在吧 ,别提问我。 。 。 。我看后一阵心痛,在我们国家文盲, 半文盲已经是数以亿计。这是在过去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得已而形成的。可现在在我们的周围如果再培养出上了学但没知识的人,这只能算作我们的失此文于是写作网败
8、!于是我凭借私下对他的了解,写给了他一句话 :别灰心,只要你肯,你的学习总有一天跟你的人缘一样棒!因为我话语的中肯。以后不久的一次周记中他写到 :老师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我人缘好的,但你的确给了我有史以来最大的鼓励,我知道我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但我真的想以后也做一名教师, 去鼓励帮助更多的孩子。老师,有人说, 一位老师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谁也不知道这种影响会止于何处。从你身上我理解了这句话。就这样我的班上又多了一名勤奋刻苦的学生。我也由衷的感到了欣慰,这种感觉胜过享受夏日凉风沐浴冬日骄阳。在由“八荣八耻”促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时,许多现实问题在我的脑海浮现。我觉得现在用“人梯”,“红烛”
9、等来比喻教师难免有伤感悲壮的成分。毕竟社会主义经济浪潮在全国汹涌澎湃,同样它也冲击着我们的教育园地。好多同学,同事都抱着“拿青春的热情搏一回”的心态“下海”了,虽然有成有败, 但他们毕竟换回一个“试过了不后悔”的心理安慰。的确,每一位教师都踌躇满志, 满腹经纶面对物质的诱惑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是又是为什么绝大多数老师都能立足于三尺讲台,辛勤的耕耘呢。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拿着低微的工资,住着简陋的校舍, 却能用崇高的品德去塑造千百万学生美好的心灵。他们十年,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在教学岗位上, 甘愿做“人梯”,让孩子们站到自己肩上, 去攀登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高峰。他们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捧
10、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 ”又是为了什么呢?“感动中国”2004 年度人物徐本禹,堪称我们迈入 21 世纪后教师,乃至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在 2004 年里他让我落泪了, 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远离大城市 ,他走入大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 扛住了孤独和清贫,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为贵州那些贫困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无雨的天空。我忘不了他的那句话: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 我愿毫无保留的反射给别人。这足以让我思索, 回味了。可是今年年初又一位现实中的“红烛”闯如我的脑海,以他的故事激荡着我的心。重庆某村小学教师刘念友,
11、连续三年, 每逢假期都会到镇上的煤矿下井挖煤。挣的钱除了供自己的儿女上大学外,全给自己班上的贫困生交学费, 买学习用品,买新衣服, 但自己却天天吃咸菜和白开水泡饭,因有人说他衣着有损教师形象, 他才狠心花二十五元买双皮鞋。但他到底资助了多少贫困生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楚,只知道他的班上从来没有人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 。相信很多人都曾在电视上见过他那粘满煤灰的脸,可是谁又不为他黝黑的脸上反射着的满足而打动呢。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解答了我的疑问,拨亮了我心里的灯, 让我更加理解教师的内涵,如果没有红烛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我们的教育事业怎么会蒸蒸日上?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从何而来?国家的繁荣富强
12、谁来创造 ?每位教师都是有血有肉知疼懂爱的人 ,渴望幸福的现代文明。只为教育的振兴,才舍利益, 守清贫,追求自己矢志不渝的憧憬。我知道: 岁月催人老, 粉笔染白头。但我也知道:岁月可使皮肤起皱, 而失去热情则使灵魂起皱。正所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所以我将时刻谨记“八荣八耻”,并拿出我的勇气与热情,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孜孜不倦,风雨兼程!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胡锦涛同志这一重要论述,切中时弊,掷地有声, 对于我们分清荣辱是非,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
13、和谐社会,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 ,有不同的荣辱观 ,评价荣辱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对荣辱的判断标准理当一致。否则,是非颠倒, 黑白混淆,人们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 正常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社会生活就会出现混乱。在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中,荣与辱的界限是清晰的, 广大人民群众褒奖“八荣”并身体力行, 贬斥“八耻”并自觉抵制。但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的意识中,也出现了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比如, 不以荣为荣。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 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 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 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如此等等。再比如,不以耻为耻。危害祖国成了“斗士”, 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 损人利己成了 “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 违法乱纪成了“勇敢”, 骄奢淫逸成了“荣耀”, 如此等等。更有甚者,是非混淆, 荣耻颠倒,以耻为荣,以荣为耻1/4 1234 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