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涌的常规处置方法一 管涌的成因管涌的原因是在外河高洪水位或水库高水位的水头作用下, 堤坝内的细颗粒被堤坝体内流水带至出口流失, 随着流失土粒逐渐增多, 流速增大,较粗颗粒也逐渐流失,便会贯穿成连续通道形成管涌。 多是由于对渗透和冒沙发现迟,或者是错误的抢险方法,延误时间,没有及时制止土颗粒被带出。二 管涌的危害管涌有的发生在堤身、 堤脚,也有离堤内脚几十米或上百米的垸内, 所以,当堤坝的险情达到管涌阶段,抢护的速度就是关键。若不能及时处置,基础细沙层淘空后,将会导致坝身骤然下挫。三 如何发现管涌在防汛巡查时,要特别注意堤背水坡和堤脚是否出现浑水沙眼。 因为管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涌
2、前兆是出浑水,故应特别注意冒浑水沙眼。 翻沙鼓水和管涌现象都是鼓水涌沙,一般也将翻沙鼓水称为管涌, 但鼓水翻沙尚未破坏堤身结构, 管涌则是已带出堤身颗粒,形成过水通道,成为溃垸性险情,处理尤为急迫。四 管涌的处置(一 )单点管涌处理单点管涌一般采用围井法处理,具体为:1、围井内径为涌水口直径的 1015倍、高度为涌水高的 2 3 倍。2、清除围井范围内地面杂物,挖去软泥,周围用土袋分层错缝码砌成围井,围井与地面接触部位要严密不漏水。3、按照反滤要求,分层抢铺反滤料,每层厚度2030cm。如发现填料下沉,继续补充反滤料,直至渗水不挟带泥沙为准。4、若井内涌水过大,滤料无法填铺时,先用沙袋或粘土带
3、等填塞,待水势削弱后再按反滤要求填筑。5、在围井井壁的涌水高度处设置排水孔管,以防井内水位过高,冲塌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井壁。6、管涌治理结束后,要安排人员在围井四周加强巡查,一旦发现新的险情,及时上报。(二 )管涌群处理管涌群一般按:坝前临水截渗、坝后蓄水反压,反滤料压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1 坝前临水截渗如能在堤坝上游查明管涌渗流区域或坝前水深不大, 则可以采取在迎水面抛填粘土料或铺设土工织物的办法进行坝前临水截渗。2 坝后蓄水反压,反滤料压盖管涌群采用蓄水反压,反滤料压盖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处置。1)蓄水面积为管涌群面积的 310倍、围堰高度为涌水高的 2 3 倍。2)清除
4、蓄水范围内地面杂物, 挖去软泥,用土袋分层错缝码砌成围堰,围堰与地面接触部位要严密不漏水。3)按照反滤要求,分层抢铺反滤料,每层厚度2030cm。如发现填料下沉,继续补充反滤料,直至渗水不挟带泥沙为准。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4)若涌水过大,滤料无法填铺时,先用沙袋或粘土带等填塞管涌口,待水势削弱后再按反滤要求填筑。5)在围堰壁的涌水高度处设置排水孔管,以防围堰内水位过高,冲塌围堰。6)管涌治理结束后,要安排人员在围堰四周加强巡查,一旦发现新的险情,及时上报。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五 设备材料计划依据围井面积或蓄水反压面积和填压高度 , 来确定粗砂、小石、大石、编织袋等所需数量。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