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唱着歌儿去劳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唱:勤快人和懒惰人2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小学资源网 教学目标: 1唱勤快人和懒惰人 ,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2.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地唱好歌曲,通过唱和听这两首歌,感受情绪,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教育学生从小要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3通过唱和听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进而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学重点:小学资源网 通过唱和听,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使人快乐。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教学难点:通过唱和听,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具准备:厨师的白帽子和白大褂。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师把歌曲勤
2、快人与懒惰人的歌词改编成发生在厨房里的故事把学生引到厨房热闹繁忙的情境中来,导入新课,板书歌名。(课的开始就用故事来导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而且还把所学歌曲的歌词编成妙趣横生的故事,这样就让学生在没学歌之前,对歌词就有了一个感性的印象,同时,教师精彩的描述也把学生带到了热闹繁忙的厨房中来,启发了学生的想象,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 (二)学唱歌曲,背唱歌曲。 (歌曲简单,能做到) 1简介歌曲:这是一首美国童谣,旋律简单,歌词非常有趣,相信你们会非常喜欢它。2听录音,感受整首歌。 3朗读歌词,熟悉理解歌词。 师按节奏朗读歌词,生注意听。 师生接口朗读歌词,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3、,后互相交换,最后生齐读。 师生共同背诵歌词,后生齐背。4师范唱歌曲,生仔细回味。5生跟琴学唱歌曲两遍,唱会歌曲。6背唱歌曲。(在学歌的过程中,教师始终遵循了教学法中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的学生认字有困难,教师的这种教学顺序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肯定能背唱这首歌。 ) (三)唱好歌曲,尽情表演。1用速度的变化来唱好歌曲。刚才同学们很快学会了这首歌,你发现它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师解释速度就是演唱的快或慢(只能简单解释) ,生回答上面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安排?生答:这样有变化,一听就知道勤快人很勤快,懒惰人很懒惰。师指导学生用快慢快的速度唱出这首歌。(“速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教师能联
4、系歌曲实际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说,设计很合理。这样不仅能给学生一个形象的认识,还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主设计动作,表演歌曲。启发学生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呢?学生根据歌词设计动作,师巡回辅导。全班同学随音乐集体表演。师找出较典型的动作让学生再次表演。选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 (上台表演的同学头戴小白帽身穿白大褂,尽可能多叫学生) 。(首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来表演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学生穿着厨师服装上台表演,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3思想教育。提问:你觉得做一个勤快的大量快乐,还是做一个懒惰的厨师快乐?为什么?如果是
5、你,会怎样做?(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育他们劳动创造财富,使人快乐。 ) (四)欣赏乐曲,体验感受。1谜语导入:一棵树五个杈,样样事情都会干。生猜:手。 揭题并板书。2听歌,整体感受。 3师朗读歌词,让学生知道歌曲中的“我”会做什么? 4分段听赏。 听第一段,思考:“我”在家会干什么?带着问题聆听(培养聆听习惯) ,听后回答。听第二段,思考:“我”在学校会干什么?听后回答。 听第三段,思考:“我”在田野里能干什么?听后回答。 5再听歌曲,启发思考,品德教育。 思考: “我”的双手会干这么多事,这双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我”会干这么多事, “我”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通过思考)生
6、回答。联系生话,教师启发,教育学生:劳动能创造快乐。你在家、在校该怎样做?(在家里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霸王。 )6再听歌曲,知识介绍。启发学生思考这首歌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师简单介绍演唱形式的定义。 演唱形式就是人们唱歌时,是用了领唱、齐唱、还是合唱、对唱等。如:我们刚才唱歌时就是齐唱了。运用的演唱形式(一年级理解能力较低,只能这样简单介绍) 。 简介领唱、齐唱。人们在演唱歌曲时,有时会让一个人唱,接着再让很多一齐唱。 再听歌曲,思考并回答。点评:教师在讲解音乐知识首先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因而讲解时,通过举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演唱形式及领唱、齐唱的定义,让学生对此有了大概的了解,并且先了解后听,容易让学生心中有数,抓住要点。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1这节课我们学了歌,又听了歌,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答,再次深化教育。 )师总结板书。2通过唱歌、听歌,你能不能给勤快人与懒惰人重新填词? 3生填词,师辅导。师抛砖引玉:有个勤快人呀,正在家里劳动,他也洗衣,他也做饭,他也拖地板呀;有个懒惰人呀,正在家里睡觉,他不洗衣,他不做饭,他也不拖地板。 4指名上台表演。学生唱着新编的歌,结束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