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 -1-古曲新韵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2、认识古琴小学资源网 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2.认识古琴,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3.分辨乐曲中主题的三次变化小学资源网 4.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教学重难点通过古曲的演唱和欣赏,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认识民族乐器埙和古琴,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能分辨主题旋律在音乐中的变化。小学资源网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有关历史人物的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探讨表现梅花的艺术作品1.教师:(出示梅花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观看并回答)2.教师:能说一说你对
2、梅花的了解吗?比如它的形状、生长情况等。 (学生讨论回答)3.教师总结:梅花有各种颜色,有许多小花瓣,他不畏严寒在冬天里开放,所以人们用梅花比喻刚毅、坚贞的品格。二、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1.教师:同学们知道吗?在我国“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 “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 ,可见这些花已经不是一种植物,而是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有一种非常著名的古琴曲梅花三弄 ,歌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播放,学生倾听)2.教师:前面我们学唱了阳关三叠 , “三叠”是指用同一了解梅花以及梅花的象征意义,知道一些关于梅花的艺术作品。初步欣赏请学生记忆梅花三弄的主题,感受音乐表现的梅花
3、的品格-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 -2-曲调变化叠唱了三次,这首乐曲为什么叫梅花三弄呢?(学生思考回答)3.教师:“三弄”是指乐曲主题音乐在整首乐曲中反复变化三次,所以叫“三弄” (指导学生视唱主题音乐)4.教师:现在我们再次欣赏一遍,听一听,这三遍是怎样反复的?每听到一处请举手示意。 (学生欣赏并用手势表示主题的三次变化)5.教师:这首乐曲主要不是表现情境的,而是表现梅花坚毅、刚强的品格。同学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国诗人和画家都流下了许多歌颂梅花的艺术作品。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学生朗诵有关梅花的诗词, ,教师出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演唱关于梅花的歌曲6.教师:那么多的艺术作品都在赞美
4、梅花高尚的品格,可见梅花在人们心中是多么高尚,请同学们在欣赏一遍,理解音乐表现的境界。 (学生再次欣赏)三、认识古琴小学资源网 1.教师:(教师出示古琴图)古琴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古老乐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琴、棋、书、画概括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琴“被列为四艺之首,是古代社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流下了许多优秀的音乐文献、诗歌和逸事趣文。如高山流水遇知音就是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 (如学生知道可以请学生讲)2.教师:古琴是我国古老而独特的乐器,不仅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请同学们在听一听,记住梅花三弄的音乐旋律,及古琴的音色,也记住梅花所象征的高尚品格。3.在音乐声中结束
5、!知道古琴的外形感受古琴的音色,了解古琴的历史及意义。-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 -3-教学后记在欣赏音乐时可与多媒体、电视录象结合起来。即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用录象或制成一幅幅画片,在听音乐时通过电视播映出来,使之声形结合,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再加上教师形象语言的启发,学生就能正确领会感知音乐,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这种方法更适合小学生音乐欣赏课。多年以来音乐教学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一味模仿,循规蹈矩,被动的接受音乐知识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遏制,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随着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确立,音乐教学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断创新的。当然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活动中去听辨,去体验,去感受,去思维,去理解,去表现,去学习,去创造。以“灌输“型转为“探究“体验型的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广泛参与、接触、感受各种音乐因素,学生自主的探究探讨音乐,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诱发学生参与创新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