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道德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教学要点:本章讲述1.道德的起源。在历史上也多种多样的道德起源观念,只有马克思主义真正解决了道德起源的客观基础,并把握了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过程。2.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阶段。3.探索道德发展的规律性,以及4.如何批判继承道德文化遗产。教学时数:5学时参考书目:1,孟子2,荀子3,卢梭:论科学和艺术,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教学内容:,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一、诸种道德起源说述评 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1.神启说 由于人的有限性,人类自己感觉到应该受到一种高于自己的全知、全善、全能的神来为人类制定行为规则,因为人的本性是有缺陷的,不成熟的,终极无知的,所以,人不能凭自己
2、的理性来为自己制定行为戒律,这种戒律应该来自一个至高的神。他所颁布的戒律是神圣的,不可违反的。比如圣经中的“摩西十戒”就是这样。,一 诸种道德起源说述评,The Ten Commandments I am the Lord, Your God; do not worship false gods. Do not take the name of God in vain. Keep holy the Sabbath Day. 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 Do not kill. Do not commit adultery. Do not steal.
3、Do not bear false witness against your neighbor. Do not covet your neighbors spouse. Do not covet your neighbors belongings (Exod. 20: 1-17),圣经文化在西方产生了巨大的、而且持久的影响,并且深深浸润了他们道德思想情感。许多宗教感强烈的人对上帝的存在坚信不疑,并自觉按照圣经的教诲去做。他们认为,圣经是一切真理的源头,没有上帝,道德是不可能的。,2.天示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不可能为自己自立法度,而只能从我们的最大的生活背景即天地之道中去领悟我们的道德。他们认为
4、,人站在天地之间,什么都不懂,而且也确实不懂,于是只有通过去领悟天地之道的性质来为人自己的生活秩序、制度、品德提供尺度。在他们看来,只有天地之道、之德、之理、之情才是我们人类道德生活的终极尺度。天高地下,阴阳和谐,四时代换,云行雨施而万物化生,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终极和谐图景.,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通过领悟,认为天道有大致以下几中德性:(1)生生。“天地有好生之德”,易曰:“生生之谓德”。所以,中国儒家的最高道德意象就是“生”,而不是“死”。(2)和。因为在他们领悟中,宇宙是终极和谐的,而且这种“和”是“和”而不同,就是多样性、差别的和谐,这样的和,是各种不同因素的互济、协和,所以“和实生物”。
5、(3)秩序。天高地下,阴阳有序,这才能达到和谐。所以,对人间来说,我们也应该安排人间的尊卑秩序。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之于天”。董仲舒甚至说,人副天数,天人合类,人的道德“皆当同而副天”,“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于天。”,(4)高明广大、博厚辽远。在他们看来,“天”是高明广大的,“地”是博厚辽远的。我们也应该修养到有广阔而厚度的襟怀,这样才能以德配天培地。(5)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真实无妄之诚,四时如期而至之信,这启示我们诚信是一种美德。(6)公。“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所烛(照),四时无私行”,这是一种大公,
6、或者“至公天下”,这也启示我们应该修养到有这样的公心。等等。,3.生而固有说 在我国先秦,这表现为性善论。孟子认为,道德不需要外求,它就起源于人的自然本性,也就是说,我们的本性天然就是善的。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道德出于不虑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孩提之童年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王阳明后来把孟子的四心说发展为“心之本体”说,即是说,一切道德价值都包含在心之本体之中:“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4.动物本能说 这是达尔文主义在回答道德起源问题时所持的观点。这种理
7、论把人类的道德说成是动物的合群感或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指出:“道德感起源于:第一,社会本能的持续和恒久存在;第二,人类懂得同群诸人的称赞和非难;第三,人类心理官能的高度活动以及对过去的鲜明印象。” 在他看来,社会本能是导致人类道德得以产生的最重要和最深刻的原因。这种社会本能为一切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所共有,它表现为以群居为乐,对同类富有同情心,并以各种方式彼此协作,相互服务。俄国伦理学家克鲁泡特金进一步发展了达尔文的观点,他说,“当我们在动物的各纲,从本纲的初等代表者研究到高等代表者(如昆虫类之蚁、黄蜂、蜂;鸟类之鹤、鹦鹉;哺乳动物之反刍类、猿、人)我们变会
8、发现在其中个体与集团的利益之一视同仁,有时甚至为集团利益而自我牺牲,也是以纲目的高下为比例而发展的。这种事实不仅使我们得到伦理的萌芽的自然的起源之一个不可否认的凭证,而且也把更高的伦理感情的自然起源之凭证给了我们”。 动物本能说的根本错误是抹杀了人的生理与动物的生理、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之间的本质界限,只看到和突出了人的动物性一面,没有看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因而不可能真正科学地解决道德的起源问题。,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索道德的起源。,(一)道德起源的历史条件,1
9、.社会关系的形成。A,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劳动和简单交往。古代人们从事采集活动、渔猎活动等简单的生产劳动,以获取食物。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群当然要发展一些交往方式,包括分工协作、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分配关系等等。这种交往当然需要遵守一些规则,否则无法顺利进行。这些规则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总是对人们的行为有约束力的。这就形成了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交往规则和道德意识。从而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动物不对任何东西产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马恩选集第1卷,第35
10、页。)这里的原因是,关系范畴实际上是以一种理性意识为前提,这表明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与外物的交互作用,并且能意识到与他人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从而把自己置于一种相互关系的结构之中,并且可以改变这种结构,比如社会关系结构、社会关系的伦理性质,人们对此可以形成一种意识。,B,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更加深化和复杂化。人类最初的分工是一种自然分工,如性别、年龄的分工,发生在蒙昧时代。真正具有社会意义的分工发生在野蛮时代。这一时代相继发生了两次大的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交往日益频繁;同时,人们的实践领域不断扩大,
11、并不断复杂化,从而使人们的利益关系也日益复杂化,需要处理的利益冲突也日益增多。从而需要从道德意识上约束人的行为、调解各种利益矛盾,以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而在文明社会的开端,也即奴隶社会,出现了另一次大的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这个时期,人类历史形成了一个轴心时代即对人类的道德文化进行提炼总结升华的活动,并对道德观念进行了创制活动,对各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产生了塑造性的影响。,2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意识和自我意识。一方面,我们人类能够区分开自己与周围世界,并且能够以观念的形式反映世界,形成对对象物的认识,而且,人们有能力通过发展自身思维能力,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本质的越来越广大、深入的认识,也能够
12、形成对事物有利或有害于己的看法和观念,也能够反思到什么的合作形式能够促进社会成员的利益,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人类的意识和自我意识是紧密相联的,人类个体有了自我意识,能反思自己的生存目的,能反思人与人交往的应然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有关责任、义务、善恶等道德意识。,(二)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 1人类道德的萌芽。人类道德萌芽于原始图腾和禁忌。原始图腾是原始人的一种身份识别标志,一般是以动物和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而且在氏族与氏族之间的争战中,一些氏族被打败了,恐怕就只能放弃自己的独立的图腾标志,或者在氏族融合的过程中,图腾也有了融合性、综合性的特征。比如说,中华民族是由许多小种族逐渐融
13、合而成的。其主体部分可能是一个叫华族的氏族。这个氏族以华(通“花”)为自己的图腾,也就是说,这个氏族信仰花的生命力。这对我们民族对力量的感知起到了塑造性的影响。比如,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组织叫做帝国,号称“中华帝国”,帝,实际是花蒂,它是生命力集中之所在。所以,花蒂被赋予了许多伟大的意义,如大、宏伟、高贵等。帝国就是伟大的国家。我们现在还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另外,我们又知道,中华民族又称龙的子孙,龙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而是由许多种动物的特征综合而成,如蛇身、鱼鳞、鸡爪,还有说不清什么的头等等,这表明,中华民族曾经融合了许多小种族的血液,其图腾集合了许多小种族的图腾。这些图腾也反映了一个民
14、族对什么是好的、高贵的、善的意识。,而禁忌,则是人类在最初时期对有害于己的东西的联想性的感知。用法国人类学列维布留尔的观点来说,这是由于原始的蒙昧状态的认知方式决定的,这种方式他命名为“触染律”和“互渗律”。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与人类生存命运的联想性的联系。人类形成了对一些事情不能做的戒律和禁令。比如直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都还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能跨过火钳,不能践踏豆子。这反映了崇敬生命的情感和观念。,2人类道德的生成。道德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的社会关系的第一次复杂化。人种学认为,原始人群第一次分化是使自己一分为二,即分成两个相互通婚而内部禁止通婚的胞族。婚姻形式采取过群婚
15、制,伙婚制,对偶婚制再到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这种分化有不断发展的倾向,于是各种规则被自觉地制订出来了,善恶、利害、祸福、荣辱等道德观念就形成了。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理智能力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因为人类在进行区别并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3人类道德的形成和发展经历就是一个由原始群体的禁忌到氏族的禁令再到共同制定道德规范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道德意识逐渐自觉而清晰起来的过程。,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 原始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 二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道德 三 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道德和金钱道德,一 原始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 A,基本特征:(1)维护血缘集体的共同利益,维护全体成员的自由平等,共
16、同劳动,相互帮助。;(2)道德观念贫乏、直观和含混;(3)道德调节的狭隘性、简朴性、外在性和权威性。,B,历史地位:1,积极方面:(1)虽然还很简单和幼稚,但它以维护部落、氏族整体利益为核心,来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为人类道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2)虽然凭借的只是习俗、传统和长者的威信等,但它当时所具有的力量和权威,却比后来阶级社会的政治和法律等更为强而有力。(3)原始社会的人们,在部落氏族道德风尚的感染和陶冶下形成的为公共事务无条件地承担义务,以及所表现出的正直、诚实、刚毅和勇敢等纯真质朴的美德,同氏族的人相互援助、照顾和保护等行为,都是很值得赞羡的。 2,消极方面:(1)血族
17、复仇的义务;(2)食人之风;(3)血缘群婚的长期存在。,二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道德 1.主要内容:(1)起主导作用的道德原则是忠于君主。(2)维护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制度,是其所公认的道德要求。(3)鄙视劳动、歧视妇女、主张男尊女卑。 2.基本特征:(1)一方面挣脱了原始氏族道德的狭隘与局限性,加快了道德意识和伦理学理论向前发展的步伐,同时又是从原始社会的淳朴道德顶峰的极度堕落。(2)这两个社会的道德成为了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成分和意识形态。(3)政治道德化,道德宗教化。,三 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道德和金钱道德 从资产阶级的历史和现实来看,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最基本的原则。在资
18、本主义社会,个人都成了独立的个人,挣脱了宗法制度的约束,成了独立、自由的人,当然,工人只有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资产阶级又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把它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原则相联系,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道德意识的重要方面,也是他们待人接物、处世处己的价值衡尺。 另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无产阶级道德。 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将在下章详细讨论。,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一 所谓社会发展和道德进步的“二律背反” 二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三 评判道德进步的标准 四 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一 所谓社会发展和道
19、德进步的“二律背反” 这一观点认为,在社会发展个过程中,存在着道德堕落的情形,或者说,社会发展必定以道德堕落、腐败为代价,社会发展要由“恶”的势力来推动。这种观点自有其深刻之处。但它不是科学的观点。其中卢梭是典型。他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加深和道德的堕落:“科学和艺术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越来越坏了。”“海水每日的潮汐经常受那些夜晚照临我们的星球的运行所支配,还比不上风尚和节操之受科学和艺术进步的支配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天边升起,德行也消失了。”,这种观点,深刻的地方就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确实由人的恶劣的情欲和贪欲来推动,因为每个人都是为着自己的
20、目的进入到社会生活中来的。所以,在采取了私有制之后,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了,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甚至残酷的战争时有发生,人们的贪欲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恶劣行为的确与此有关。但是由此得出社会发展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的普遍结论却是片面的。原因在于:1,他们没有看到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随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变革,更没有看到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最终将促进人类道德的进步。犯了非历史主义的错误;2,把道德这个包含有众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体系作了简单化的理解,只把道德归结为一种利他主义的品质,从而误认为某些道德品质的失落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和堕
21、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所崇尚的实际上是远古的淳朴自然和缺乏主体意识的道德风尚。3,把某一时期、某些阶级或某些人的道德堕落说成是人类全部道德、整个历史时期的道德堕落。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在历史上和其他知识部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过进步的。,二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1,道德在使社会日趋进步合理和个人日趋独立完善方面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我们看到,道德逐渐取得独立的学科形态,并对自己的功能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而且道德思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样,它就能更好地推动社会日渐合理,个人日渐独立完善。个人独立的意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历史进入了近代时期,道德思维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思考,才能
22、确认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这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平等权利和道德资格,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生发一种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而对社会来说,我们的道德思维对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正义进行衡量,为社会管理规范、社会法律规范进行正义价值的奠基,也为社会基本善的分配制定正义的规则。,2,道德作用的范围日益扩大,道德调节的方法不断完善。由于社会生活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结构越来越复杂化和深化,所产生的道德问题也就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道德在这些方面都发挥作用;我们现代的道德调节方法也不断完善,因为可以更为广泛地进行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人们的言行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3,道德知识的内容不断增多、伦理学作为认
23、识自我的价值科学日趋繁荣兴旺。有关道德方面的知识是日益丰富了。相比于古代而言,伦理学的类型大大增加了,并且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形态。在古代,伦理学的类型一般是美德论和规范论,但现在,发展出了描述伦理学、元伦理学和各种应用伦理学。可以说出现了一个繁荣兴旺的局面。,4,个体道德意识的内容、结构和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个体的道德意识也日益细化而深化。比如道德规律意识、道德动机意识、道德效果意识,道德评价意识、道德涵养教化意识等等。这的确表明我们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在不断前进。 总之,道德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三 评判道德进步的标准 介绍几种关于评判标准
24、说:主体性标准说;客体性标准说;主客体标准说。 1,主体性标准说。有人认为,评判道德是否进步,要在主体身上来寻找标准,因为,道德是对主体的道德水平和境界的衡量和评判。主体的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是否有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及其性质,就是他是否有道德的标准; 2,客体性标准说。有人认为,道德的标准存在于已经发生的行为过程以及行为的实际后果上。换句话说,效果不好不能用动机是好的来加以辩解。,3,主客体统一标准说。有人认为,评判道德是否有进步,一方面看这个时代的道德状况是否与这个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及其性质相互适应,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伦理范型必须体现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比如在当代,如果社会中的人伦
25、关系仍然是有尊卑等级秩序的,那一定是腐朽落后的;二是看这个时代的道德价值原则是否体现了这个时代对人道尊严的理解,是否促进社会朝更加人性化的方面发展;三是这个时代人们所持有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念是否反映了这些要求,人们是否在这方面形成了相应的道德心理和道德美德。,以上三种观点,的确都说出了道德进步标准的某些方面,但是都尚未推论到究极处。我们认为,科学的道德进步的最终极标准,只能是生产力标准。分两个方面:(1)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应该同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因此道德进步的归结性标准是生产力标准;(2)生产力由生产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组成,所以,其核心是劳动者的素质,其中就包括道德素质。,
26、四 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1,从总体趋势说,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辨证的否定过程。(从原始社会的非阶级道德到阶级道德在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全民道德) 2,从阶级社会这个特殊阶段来说,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是阶级社会道德发展和进步的杠杆。 3,从道德发展的动力来说,道德的发展是善恶矛盾斗争的结果。(任何社会的道德都有善与恶的对立;善恶矛盾冲突在特殊情况下还会相互转化。),第四节 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一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道德遗产 二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主要内容,一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道德遗产 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首先批评两种错误观点,即唯道德遗产是尊的复古主义或国粹派和历史虚无主义或西化派。马克思主
27、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是利益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始终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而从其存在和发展的角度看,道德是一个前后连贯、互有联系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各种道德还可以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的继承性是指道德发展过程中,新旧道德之间的必然联系。第一,社会经济条件的连续性决定了道德继承性。第二,道德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运用善恶观念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每个时代的道德,都是这种反映的一部分。第三,伦理关系的相同性决定着道德的继承性。我们知道,人类产生以来,其人伦关系的基本类型是始终保持了相
28、同性的。比如说,一个最起码的事实是,人类的家庭结构是较为稳定的,所以,其家庭人伦关系是相同的,也会遵循大致相似的伦理准则,比如家庭亲情的情感利他原则,长辈对晚辈的关心慈爱原则,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原则等;一直存在着交易关系,则有公平交易的伦理要求;有着社会结合的组织关系结构,就必然有相似的组织伦理原则。也就是说,伦理关系的相同性决定着道德必然有继承性。,二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主要内容 总体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消化吸收。 内容有:首先必须十分珍视历史上劳动人民的道德遗产,并批判继承之;其次还必须批判继承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遗产。再其次,必须继承历史上的道德学说中的尊重人、热爱人、保护人格尊严,
29、追求道德涵养教化等具有普适性的内容。,思考题:11.评述几种道德起源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的主要内容什么?22.人类道德经过了一种怎样的历史生成过程?33.道德发展经过了那些历史阶段?44.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是否存在着“二律背反”?55.道德进步有那些表现?66.评判道德进步的标准是什么?77.论述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8.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道德遗产?,第三章 道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要点:本章进入对道德问题的具体论述之中。1.首先研究道德的内外基础,即人的本质和人性是道德的内在基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道德的外在基础。2.特别重视研究社会物质生活对道德的影响,比如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与
30、道德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道德的关系。教学时数:4学时参考书目:1,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卢曼:信任,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5年版 教学内容:,第一节 道德与人 一 马克思主义论人和人的本质 二 个人与社会 三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一 马克思主义论人和人的本质 (一)论人。马克思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体存在去理解和把握人,反对把人作抽象化的理解。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度来探讨人,人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按其本质说是社会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也就是人是人的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也是人的个体与类、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二
31、)人的本质和人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性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规定性。人性完整结构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人的本质(即社会属性)是人性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最根本性的内容。,二 个人与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辨证的统一,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没有离开社会的和个人,也没有离开个人的社会。 人生产社会,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产物。个人是怎样的,社会联系本身就是怎样的;另一方面,社会也生产作为人的人。,三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首先,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产生于人类
32、社会生活的需要。它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层次,任何人都有道德伦理上的需要。人的心灵有理智、情感和意志能力,它们分别外化追求真、美、善等价值,善是道德价值,所以,道德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其次,道德所反映的伦理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可以完善人们的伦理关系,所以,有道德是完善了人的本质的一个侧面。从这两方面来说,人是需要道德的。,所以,道德内在于人,是人们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一种社会形式。道德是为了人,而不是人为了道德。 总之,人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具有帮助人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调节人我关系、群己关系,激励人不断向上,使人能够得到自
33、由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等多种功能;是因为道德能够丰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性发扬光大,人格完善高尚,使人变得更美好,生活得更幸福。,从道德的起源中可以看出,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目的的,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也有其内在意义和目的。首先,我们要看到,道德的存在和发展的确是一种演化过程,并不完全是某些人专门为达到什么目的而制定的,它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但在道德思维获得了自觉形态之后,则有了更为明确的道德创制和建设,有了更为明确的目的。其次,我们看到,道德的存在总是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为了人们的交往和情感相通,为了增强社会共同体的凝聚力,为了使社会生活有一种更为良好的秩序;再其次,道德的存
34、在又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为了更好地塑造人们的精神空间。总之,道德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理解,也就是说,道德的存在是为了使社会达到优良状态,使人变得更为优秀、卓越(这正是“美德”一词的本义)。,总的来说,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需要,道德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生活形成和谐而有活力的秩序,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地使用自己的理智能力,能促进社会生产和福利的增长,要求社会能够公平、正义分配社会福利、惩罚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并促进每个人精神的自我完善。,但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生活大于道德,所以,道德是为了人的,而不是人为了道德。也就是说,生活本身的目的高于道德。但是,道德作为一种价
35、值理念和它的理想性,有时会被看作人所要追求的唯一目的,从而让道德凌驾于生活本身的好之上,这时,伦理道德就被异化了。异化了道德拒绝随着社会生活现实的改变而作出改变,反而要求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生活无条件地适应那已经僵化了的道德。其实,道德之好只是生活之好的一部分,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目的,一切都的都应该服务于这个最高目的,有助于这个最高目的的实现。 道德是人应该追求的一种目的,但是,道德不是人的全部的、最高目的,人的最高目的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相对于这个最高目的而言,道德就变成了手段。蒂洛曾经说:“我并不试图能使一切人都确信他们应该有道德,甚至也不想说有道德将永远符每一个人的
36、自身利益。但是我确实认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个问题一般能够象这样满意地予以回答:坚守道德原则,能使人们尽可能生活得和平、幸福充满创造性和富有意义。”,第二节 人性与道德 一 价值论的人性论 二 构成论的人性论 三 把自然性和社会性绝对对立起来的人性理论 四 把自然性与社会环境、文化联系起来考察的人性理论,人性是道德得以表现出来和德性得以塑造的基础。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或潜能,但只有在人所内涵的生长可能性完全发挥出来之后,我们才能说“成性”。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历史上有多种多样的人性研究的范式:(1)价值论人性理论,即对人的本性判断善、恶的人
37、性理论;(2)构成论人性理论,即把人心的天然能力划分为几种成分或几个层次;(3)把自然性与社会性绝对对立起来的人性理论;(4)把自然性与社会环境、文化联系起来考察的人性理论。这里主要考察前两种。,一 价值论人性理论 这种人性理论对人的自然本性进行价值判断。从逻辑上说,有以下可能性: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善恶混论。从伦理学史上看,这些说法都曾经出现过,并且有许多变式。 孔子曾经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没有明白地说性是善还是恶,而是强调后天的习染对人的陶冶、塑造作用。 孟子则明白地宣称人性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
38、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但是,孟子确实不是说人的本然之性已善,而是说人性有善端。一个人为不善,并不是“才”之罪。一个人只有努力为善,也就是说要尽其才,使自己先天的本性中所赋予的善端成长、长成,如此才能知性。而为恶之人,就是没有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善端,并促使它生长,就像没有长好的树一样。于是,要知性,就要尽心。方法有如下述:1,扩充善端,不断涵养之;2,先立乎其大;3,求放心;4,养浩然之气。 他反对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告子是从后天的生活中存在着善人和不善人反推而得出这个结论的。孟子反驳说,人皆有善端,为善则成善,为
39、不善,并不是“才”之罪。对善端不加反思,就失丧了善。 告子说“食、色,性也。”又说,“生之为性”。孟子反驳说,人之性与其他动物之性是不同的。比如,人知仁义礼智,但动物则懵懂无知。,告子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认为善其实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而至于先天本性则没有善、恶之分。说人性本善,就像把柳树说成是木杯。孟子反驳说,此喻不当,那就是你必须破坏柳树才能做成木杯,而人必须破坏人性才能为善吗?这真是“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 说性无善无恶,的确存在问题。但对先天本性邃尔判断善恶,也失之过分。从继善成性的角度说,性善论更加指明了人的本质,唤醒人的道德意识和尊严感。但是,确实应该很好地说明何为善、恶,从而引导人们
40、迁于善,远离恶,终生操存之,就能成就善性。,荀子主张性恶论。他从逻辑上反驳性善论,认为,如果人性已善,那要圣人的教化干什么?他认为,实际上,人的本性是恶的,因为顺着天性而不加以人为的矫饰的话,就只能是恶劣的行径。而只有靠后天的改造,才能达到善。所以说,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人为)也。 但在如何“伪”的问题上,他也提出了价值预制。即认为圣人制定礼义法正以“化性起伪”。但是,性是天生的、本然的,在这上面不能用功,而只能在性的表现上情上用功,通过养情正行,而达到化性的目的。而且,由于他假定了性恶,实际上是指明了教化与人性之间的永恒张力,表明教化永远不会终结。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孟荀殊途而同归。,而
41、至于性善恶混,包括性三品说,要么认为人的本性中有善的成分,也有恶的成分,如扬雄,要么认为人物不同,其本性也不同,有上、中、下三等,如董仲舒、韩愈等。但他们也强调性与善并不是直接同一的,认为“性如禾,善如米”。也就是说,要通过后天教化,才能充分地成就人性。他们的观点有许多不自洽的地方。 后来出现了一种性、情学说,认为性善、情恶。如李翱,开启了宋明理学的新方向,但是都认为性是善的。 我们认为,对人性进行善恶的价值判断,确实会众说纷纭。因为这种思路是断定人性在其自然状态下的性质,而实际上,在纯粹的自然状态下,是不能做价值判断的。而且,这些观点事实上还把人性(本性human nature)同人道(hu
42、manity)混淆。人的本性是要得到提升的,而人道则是人所要成为的,人道当然是善的。,二 构成论人性理论 这种人性不是直接对人的本性做善恶的价值判断,而是分析其结构成分。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就着力分析人性的结构成分,并分析各种成分的功能,然后认为各种功能发挥得很好就有着相应的德性,最后认为这些功能能和谐地起作用,就表明人的灵魂达到了优秀、卓越的状态,而这就是整体灵魂的德性。,柏拉图认为,人性中有激情、欲望、理性,它们应该都得到发展,达到优秀、卓越的状态,即形成各自的德性(激情勇敢;欲望节制;理性智慧)。但是,它们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他打了一个著名的比方叫做“三套马车”,如果它们没有统率,这个马
43、车就难以前进。既然人是统一的,所以灵魂的这些能力也应该统一起来,这些德性也应该互相协调,所以,他提出人有一种总的德性,把就是要让激情、欲望和理性都得到发展,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并且受到理性的统辖,协调一致,和谐发展,这就是正义德性。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分为四种:营养灵魂、感觉灵魂、消极理性灵魂、积极理性灵魂。当然有时也用柏拉图的分法,认为相应于人的灵魂的非理性成分和理性成分,人有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但伦理德性必须受到理智德性中的明智之德性的渗透。,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类似构成论的人性论,比如孟子就有“大体”与“小体”之分,前者为心(其官能为“思”),后者为身(其官能为感觉)。他主张道德修养应该
44、先立乎其大者,从乎大体。但是,似乎孟子的这一思想他自己也没有贯彻到底,比如,如何思?思什么?思的特点是什么? 荀子也分开了“情欲”、“虑”。认为道德修养也应该发挥心之“虑”的功能。他说明了“虑”所需要的前提,即“虚一而静”,从而能知“道”。但是,这种思想又被他的礼乐教化思想淹没了。,后来,在西方,构成论的人性论逐渐被定型为“理智”、“情感”、“意志(包括欲望)”,从这些灵魂功能中发现道德。开始于休谟,形成于康德。后来得到深化,如弗洛依德的潜意识层次。 这种思想方法并不直接判断人性善恶,而是极力探索这些成分本身发挥其功能的途径,并且发现它们“应该”的状态,这才是善。,三 把自然性和社会性绝对对立
45、起来的人性理论 这种人性理论认为,纯粹出自自然的人性特点是恶的,而善只有在社会性状态下才有可能,这二者是割裂开来、互相对立的。前者是个别性的、盲目的冲动、任性等,后者则是普遍性的、理性的、能相互协调的等。比如霍布斯的“丛林规则”和“社会契约”。 这种人性观是最容易得到认同的,这是因为人们认为自然状态的人就是野兽状态的人,只有通过过社会生活,人才成为人,人的一切优点都来自于社会合作。,四 把自然性与社会环境、文化联系起来考察的人性理论 这种人性理论认为,人性有它的自然进化基础,也就是说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也就是说,人性与人类大脑的巨大复杂性为生物基础,不承认这一点,就置生物科学的伟大成就以不顾;但
46、同时,人类的诞生恐怕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变迁密切不可分,它们的变化实际也影响了遗传因素,作为遗传基因固定下来;另外,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的发展、分岔和为人们所承袭、习染,刺激了对人脑潜能的挖掘和发挥,也逐渐形成了人的自然、社会、文化生活互相依赖、融合、促进地发展。这种理论还认为,人脑的复杂程度也许是我们难以探测到的,我们要尊重这种复杂性。人不可能追求一种纯粹理性的社会生活模式,这样也会造成对人性的扭曲。人既有卓越的理智,同时又有无限深邃的情感及其各种变形,所以,人既可以是圣人,也可以是狂徒;既可以清晰严整,又可能混乱不堪。这二者的相互冲突和协调,也是人性发展的一个途径。,以上四种人性论,我们认为
47、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判断善恶本身意义并不大,但以这种判断为前提对人如何修养德性所进行的分析,则是其精髓。构成论的人性理论可以推动人性研究的进步,并可以探讨到成德的途径,但缺乏对人性的总体把握;第三种确实重视了社会生活对人性的塑造作用,但是过分贬低人的自然天赋也是不合理的;第四种则从宏观上周全地探讨了人性的形成和特点,但应结合其他人性理论,对人性进行深入阐述。,通过回顾各种人性理论,我们可以对人性有一种进一步的理解。 首先,人性中的确有其天赋能力,但是离开社会生活它们也无法得到表现和发展。所以,我们只有在社会性和文化状态下从人的表现中观察人性。 其次,我们看到,人有自然本能,比如各种维护生命、延
48、续生命所需要的情欲它们的表现在社会状态下有社会性的表现,当然在纯粹的自然状态下它们也可以表现;人还有理解、认识事物的先天潜能,使用语言、符号的潜能,也即理智潜能但是它一旦离开社会就无法得到发展。这表明,这种抽象思考的能力确实来自于社会生活。,再次,人性中的理智潜能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表现为自我意识的能力,能反省到自我与他人、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有把自己的利益关联到他人和社会之上的能力,有想象他人的能力,而这,正是道德之所以可能的条件,也就是说,人有道德思考的能力,并诉诸参与社会活动、增进社会利益的行动,他也只有在这种活动和行为中,才能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这时,理智就变成了道德理性;同时,我们看到,人是个体性的存在,他的身体就是他与他人的界限,所以,他有求生并维持生命的欲望,有追求享乐的倾向,诚然,它们都应该得到合理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