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上学期)学生情况分析四 年 级 共 有 5 个 普 通 班 , 每 班 男 女 生 比 例 基 本 均 衡 , 便 于 教 学 分 组 。 但 是每 班 仍 存 在 着 较 大 的 差 异 性 。通 过 两 年 来 的 体 育 教 学 , 学 生 对 体 育 课 堂 常 规 已 有 较 好 的 适 应 性 , 并 能 自 觉遵 守 , 但 是 此 阶 段 由 于 神 经 系 统 的 兴 奋 性 较 高 , 加 上 周 围 环 境 的 影 响 , 上 课时 仍 然 表 现 出 活 泼 好 动 、 注 意 力 易 分 散 等 特 点 。 由 于 场 地 器 材 的 限 制
2、, 再 加上 教 学 班 级 的 规 模 较 大 , 所 以 教 学 时 常 采 用 分 组 轮 换 的 组 织 形 式 。 通 过 半 年来 的 学 习 , 学 生 对 此 已 有 较 好 的 适 应 性 , 能 够 在 体 育 小 骨 干 的 带 领 下 , 自 主地 学 习 , 表 现 出 学 生 之 间 的 团 结 合 作 、 主 动 参 与 的 精 神 。教材分析倡导“健康第一”是本教材的宗旨。它强调要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形成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淡化以往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以学生健康
3、发展为本,通过学生全方位的锻炼,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的“立体健康”发展目标。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初步养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乐趣和兴趣。(二)引导学生通过各项体育活动内容,获得一些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和体验运动的技术与技能;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三)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逐步养成正确的动作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
4、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四)引导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习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识品质。(五)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识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措施1、 针 对 学 生 、 班 级 之 间 的 差 异 性 , 教 师 在 备 课 时 要 因 材 施 教 , 区 别 对 待 ;2、
5、要 因 地 制 宜 。 学 校 场 地 小 , 班 级 多 、 人 数 多 , 教 学 时 可 采 用 分 组 轮 换的 形 式 , 不 仅 可 以 提 高 学 生 锻 炼 的 自 主 性 、 创 造 性 , 也 可 以 充 分 发 挥 体育 小 骨 干 的 作 用 ;3、 加 强 课 堂 常 规 的 教 育 、 落 实 , 以 防 伤 害 事 故 的 发 生 ;4、 教 师 要 更 新 观 念 , 改 革 传 统 的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 少 讲 、 精 讲 、 多 练 。 多 给学 生 活 动 的 时 间 和 空 间 , 教 会 学 生 学 习 的 方 法 , 培 养 学 生 的 终
6、 身 体 育 思 想 。第一学期 四年级体育课教学进度表周次 课次 教 学 目 标 内 容1 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保持身体的正确姿势1、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2、队列队形12 活动性游戏3 能说出身体动作的术语;初步具有走步的正确身体姿势1、徒手操练习2、走、跑与游戏(走的游戏)4 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武术动作;做出地域性体育活动的简单动作 1、武术(基本手型、基本功)2、地域性体育活动(自选)25 活动性游戏6 说出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通过游戏发展学生反应速度和灵敏素质1、基本体操(基本部位操)2、走、跑与游戏(发展跑的速度的游戏)7 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动作;通过游戏体会小篮球的简单
7、动作1、技巧练习(跳上跳下)2、小球类与游戏(小球类游戏)38 活动性游戏9 能做出简单的器械组合动作;在困难的情况下体验跳远的动作1、基本体操(沙袋操)2、跳跃与游戏(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10 在队列练习中形成正确身体姿势;发展学生动作速度和素质灵敏 1、队列与队形练习2、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411 活动性游戏12 让学生学生知道在安全环境中投掷与游戏;进一步掌握小篮球的简单组合动作1、投掷与游戏(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2、小球类与游戏(小球类游戏)13 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武术动作;体验剧烈活动的身体感受1、武术(基本手型、基本功)2、跳跃与游戏场地(跳过与游戏)514 活动性游
8、戏15 发展平衡、协调和滚翻动作的能力;在跳跃游戏中发展跳跃能力1、技巧器械体操(发展滚翻能力的练习)2、跳跃与游戏(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16 在投掷游戏中体验集体活动的感受;积极参与地域性体育活动1、投掷与游戏(投准与游戏)2、地域性体育活动(自选)617 活动性游戏18 发展学生奔跑的位移速度和灵敏素质;进一步学习小篮球的组合动作1、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2、小球类与游戏(小球类游戏)19 发展滚翻能力,提高平衡、协调素质;积极参与地域性体育活动,享受体育的快乐1、技巧器械体操(发展滚翻能力的练习)2、地域性体育活动(自选)720 活动性游戏21 在队列队形中形成正确的身体形态
9、;在跳远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1、队列与队形练习2、跳跃与游戏(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22 在集体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地域性体育活动动作1、投掷与游戏(投准与游戏)2、地域性体育活动(自选)823 活动性游戏24 说出所做动作的主要部位及功能;坚持完成剧烈的跳远任务1、基本体操(部位操)2、跳跃与游戏(跳远与游戏)25 做出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培养正确姿势,发展位移速度1、韵律活动与舞蹈(游戏与组合动作)2、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926 活动性游戏27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地域性体育活动动作1、投掷与游戏(投远与游戏)2、地域性体育活动(自选)28 在武术
10、活动中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在跳跃起游戏场地中学会坚强1、武术(基本动作)2、跳跃与游戏(跳远与游戏)1029 活动性游戏11 30 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灵敏素质;在角力游戏场地中知道如何安全活动1、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2、对抗、角力与游戏(角力游戏)31 通过多种形式的滚翻练习发展平衡、协调素质;体验地域性体育活动的乐趣1、技巧与器械体操(发展滚翻能力的练习)2、地域性体育活动(自选)32 活动性游戏33 培养正确的掷远动作,体验集体活动的感受;发展位移速度1、投掷与游戏(掷远)2、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34 能正确地做出体操的组合动作;体验耐久跑时的身心感受
11、 1、基本体操2、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1235 活动性游戏36 在队列练习中保持身体正确姿势;体验个人与合作活动的感受1、队列和队形练习2、跳跃与游戏场地(跳高与游戏)37 发展支撑力量,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灵敏素质;1、技巧练习(各种支撑练习)2、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1338 活动性游戏39 培养投准的能力,在活动中与同伴友好交往与合作;体验奔跑耐力时的身体感受1、投掷与游戏(投准与游戏)2、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40 在投掷游戏场地中知道安全地活动;能体验到球类活动的乐趣1、投掷与游戏(投远与游戏)2、小球类与游戏(小球类游
12、戏)144142 在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交往与合作精神;学习地域性体育活动动作1、投掷与游戏(投远与游戏)2、地域性体育活动(自选)43 通过多种游戏发位移速度和灵敏素质;在角力游戏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1、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2、对抗、角力与游戏(对抗游戏)1544 活动性游戏45 努力在活动中展示会自我;在艰苦条件下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1、韵律活动2、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46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地域性体育活动动作1、投掷与游戏(投准与游戏)2、地域性体育活动(自选)1647 活动性游戏48 体验奔跑耐力时的身体感受;进一步掌握小篮球的动作
13、1、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2、小球类与游戏场地(足球与游戏场地)49 培养动作的正确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体验个体在集体活动时的感受1、武术(组合动作)2、投掷与游戏(投远与游戏)1750 活动性游戏51 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提高耐久跑与对抗活动的能力1、走、跑与游戏(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2、对抗、角力与游戏(对抗游戏)52 在舞蹈活动中表现出自尊与自信,勇于展示自我;体验地域性体育活动的乐趣1、韵律活动与舞蹈2、地域性体育活动(自选)1853 活动性游戏55 能做出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与同伴友好合作,完成小篮球的组合动作1、武术(组合动作)2、小球类与游戏56 在队列队形中形成正确的身体形态;在跳远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1 队列与队形练习2 跳跃与游戏(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1957 活动性游戏58 了解自已的活动情况;进步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1、自主游戏2、考核59 了解自已的活动情况;进步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1、游戏活动2、考核2060 活动性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