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逻辑的基本规律,第一节 逻辑基本规律的概述,一、什么是逻辑基本规律? 逻辑基本规律就人们用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时必须遵守的最一般的准则。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二、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思维的确定性 客观事物质的规定性,第二节 同一律,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都具有同一
2、性。 * “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关于同一个对象的思考、表述、交谈和论辩等。 * “思想”是指概念或命题。,2、公式:,A是A “A A” “A”表示任一概念或命题。“A是A”表示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命题的自身都具有同一性。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命题的内容都是确定的,是什么内容就是什么内容。,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你是人; 所以,你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就没有保持“人”这个概念的一致性。,不再涉足,偷换论题,二、同一律的要求及违反它的逻辑错误,根据同一律的内容,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1、概念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换。2、命题
3、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1、概念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换。,所谓概念必须保持同一,是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内涵和外延上的一致性。例: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你是人; 所以,你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就没有保持“人”这个概念的一致性。,1、概念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换。,违反这条要求,就会犯两种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 (无意)(2)偷换概念 (有意),他明白了,混淆概念,义务劳动,甲:我们全体职工都在大院里义务劳动搞清洁卫生,你到哪里去啦?乙:在我自己家的小厨房里。甲:哎哟,你在会上说过,参加义务劳动很有意义。乙:是呀!我也同样参加义务劳动,我已替妻子做好几
4、样菜了。,偷换概念,2、命题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所谓命题必须保持同一,就是说,在运用命题进行推理时,或在论证某一问题时,必须保持命题自身的同一,不能用另外的命题代替它。 例如:我们要大家讨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只谈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这就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2、命题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违反这条要求,就会犯两种逻辑错误:(1)转移论题 (无意)(2)偷换论题 (有意),笔杆贩子,姓名:雨果职业:贩卖笔杆子,转移论题,不再涉足,偷换论题,谁放的火,老师:谁放火烧了阿房宫?学生:不,不是我 我刚才睡着了。,第三节 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我的盾无论什么锋利的
5、矛都戳不穿它。我的矛无论什么坚硬的盾都能把它戳穿。,1、基本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 * “互相否定的思想”是指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概念和命题,2、公式,A不是非A “ (A A)”* 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概念或命题, “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概念或命题。这个公式的意思是:“A真并且非A也真”这是不可能的。例如: 我班所有学生都学过逻辑。 (A) 我班所有学生都没有学过逻辑。(E) 我班所有学生都学过逻辑。 (A) 我班有些学生没有学过逻辑。(O),二、矛盾律的要求及违反它的逻辑错误,根据矛盾律的内容,矛盾律的要求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也就是
6、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于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两个思想,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自相矛盾,长生药,如果有好郎中,能把我的病治好了,我有长生不老药酬谢他,叫他吃了,好活几百岁。,三、正确理解矛盾律,1、矛盾律是有条件的。 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关于同一个对象2、矛盾律是关于思维的一条规律,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孔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舌头既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东西。,四、逻辑悖论,悖论是这样一种论断:由这一论断
7、的真,可以推出它是假的;由这一论断的假,又可以推出它是真的。 例如:理发师悖论 我只给村子里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 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第四节 排中律,鲍西娅有三只匣子:金匣子、银匣子和铅匣子,三只匣子上分别刻着三句话。在这三只匣子中,只有一只匣子里放着一张鲍西娅的肖像。鲍西娅许诺:如果有哪一个求婚者能通过这三句话,猜中肖像放在哪只匣子里,她就嫁给他。金匣子上刻的一句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 银匣子上刻的一句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 铅匣子上刻的一句话是:“肖像在金匣中”。 同时,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聪明而英俊的巴萨尼奥来求婚了,他应该选择哪一个匣子呢?,一、排中律的基
8、本内容1、基本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必有一个是真的。* “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是指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和命题。,2、公式:,A或者非A “A A”* 公式中的“A”指任一概念或命题,“非A”是指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概念或命题。“A或者非A”的含义是:在“A”和“非A”这两个思想中必有一个是真的。 “A A”的含义是: 或者A真,或者非A真,二者必居其一。,例如:所有学生都是团员。(A) 有些学生不是团员。(O) 有些学生是团员。 (I) 有些学生不是团员。(O) 以上两组命题,每一组命题中都必然有一个命题是真的。,二、排中律的要求及违反它的逻辑错误,
9、排中律的要求是: 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反映同一个对象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必须承认其中一个是真的,不应含糊其词,骑墙居中。 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是:(模棱两不可),甲:鲸鱼是哺乳动物。乙:鲸鱼不是哺乳动物。丙:我既不赞成甲的话也不赞成乙的话。丙的话有逻辑错误吗?(模棱两不可),你现在上课是否还经常迟到?复杂问语 指一种不正当的问语,它隐含着对方没有承认或根本不能接受的假设。对复杂问语回答,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其结果都得承认这个错误的假设。,三、矛盾律和排中律之间的区别,1三个孩子在玩耍时,有一个打碎了玻璃。当老师问是谁打碎的时候,甲说:“不是我”。乙也否认是自己。丙说:“是甲打
10、碎的”。据几个目击者说,只有一个小孩说了真话。请问玻璃是谁打碎的?说明理由。,2 甲、乙、丙、丁争夺一名围棋赛冠军。已知下列A、B、C三种说法中,有且只有一种说法正确,问谁夺得冠军,写出推导过程A冠军或是甲或是乙B如果冠军不是丙,那么也不是丁C冠军不是甲,作业3要点,1不对。因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而这个推理却是从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2不对。因为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的前提否定了后件,从而结论否定了前件,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3这个推理是正确的。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我们以p表示“甲队体力强”,以q表示“甲队技术高”,以r表示“甲队配合好
11、”,以s表示“甲队战胜乙队”。这样,这个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pqr) s) (pqr)s。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它是个有效式。,109号不该上场。推理过程如下: 已知1号和12号同时上场 (1)根据前提,可推出3号上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2)根据前提和(1),可推出6号不上场(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3)根据前提和(2),可推知4号不上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4)根据前提和(3),可推出“并非9号和12号同时上场”。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5)根据(4) 可知9号不上场或12号不上场(联言命题负命题的等值推理)(6)根据(5)
12、并结合已知条件,可知9号不该上场(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1、有一件谋杀案,经过周密调查得到下面的事实:(1)凶手或者是甲或者乙;(2)若凶手是甲,则谋杀不会发生在午夜前;(3)若乙的供词是正确的,则谋杀发生在午夜前;(4)若乙的供词不正确的,则在午夜前受害者房里灯光未灭;(5)在午夜前受害者房里灯光灭了。问:根据上述已知情况,谁是凶手?请写出推导过程。,乙是凶手。根据(4)(5)可推出乙的供词正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乙的供词正确结合(3)可知谋杀发生在午夜前(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谋杀发生在午夜前结合(2)可知甲不是凶手(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根据甲不是凶手结合(1)可知乙是凶手(选言命题推理否定肯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