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人口构成分析,人口分析与规划,2,第一节 人口年龄构成分析第二节 人口性别构成分析第三节 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构成分析,人口分析与规划,3,第一节 人口年龄构成分析,一、人口年龄结构的度量和划分年龄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一)度量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人口比重,少年儿童、老年等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称人口比重,人口分析与规划,4,老少比抚养比,老年人与少年儿童人口的比率称老少比,少年儿童人口/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率为抚养比,人口分析与规划,5,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年龄中位数,这是一种把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在一起,形象只管地用集合
2、图形地形式表现出来的方法。,是把人口总数分成以上,以下两等分地年龄值,人口分析与规划,6,1.桑得巴格法则把014岁组人口比重为26.5,1549岁组人口比重为50.5,50岁以上组人口比重为23.0时的年龄结构称为静止型。发展型的年龄结构是014岁组人口比重为40,1549岁组为50,50岁以上组为10减退型得年龄结构是014岁组为20,1549岁组为50,50岁以上组为30,(二)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人口分析与规划,7,2.霍尔的类型划分静止型:014岁人口约为50岁以上人口的2倍发展型:014岁人口超过50岁以上人口的2倍减退型:014岁人口不足50岁以上人口的2倍,人口分析与规划,8,
3、3. 以老年人口系数加以划分的类型随着人口增长的变化,许多发达国家逐步进入被称为“老龄化”或“高龄化”的社会,桑氏和霍氏的类型划分联通其年龄分组方法,愈显示出其局限性。目前,不仅年龄分组方法愈益倾向于联合国的“三分法”,而且类型划分也依次构成来加以确定。老年人口系数确定法即为一例。依据此方法,联合国将年龄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老年人口系数不足4成年型:老年人口系数46老年型:老年人口系数7以上,人口分析与规划,9,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老年人口系数超过7许多,这一划分后来被修正为:年轻型:老年人口系数46成年型:老年人口系数79老年型:老年人口系数10以上,人口分析与规划,10,4 .以少儿
4、人口系数划分年轻型:014岁人口比重在40以上成年型:014岁人口比重在3040老年型:014岁人口比重在30以下5 .以老化系数(老少比)划分年轻型:系数在15以下成年型:系数在1530老年型:系数在30以上,人口分析与规划,11,6.以人口金字塔的表示人口结构的类型增长型:下宽上尖稳定型:塔型较直,仅顶部急剧收缩减少型:下窄上宽,人口分析与规划,12,二 、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分析,人口年龄构成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各年龄组将以不同速度增长并改变其构成。我们的任务是:分析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及相应的有关问题。我国1982年年龄构成有以下几个特点:11982年的年龄金字塔底部明显收缩,说明七十年代
5、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妇女生育率及人口出生率下降。2有些年龄组不是均匀变化,而是突然收缩或或扩展,这是中国人口发展的特殊性31982年的年龄构成表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已由1964年的典型的年轻型开始转向成年型,人口分析与规划,13,年龄构成不同带来的人口的社会经济问题也不同。年轻型人口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是:未成年人的社会经济问题,大量的儿童少年,社会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要为他们提高足够的生活资料,足够的动儿设施,良好的教育条件和体育文化设施,以使他们全面发展;当他们长成为劳动力后,国家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当他们进入婚龄结合成新家庭时,社会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住宅。年老型人口所面临的主要
6、问题:老年人的照顾、医疗及劳动力是否充裕等问题,此外,还涉及到老年人退休与新增劳动力的矛盾。,人口分析与规划,14,老年人口问题与儿童少年人口问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老年人口作为生产者已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这些财富不仅补偿了他们作为消费者所需消耗的部分,而且还为社会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这些财富是社会未来人口从事劳动生活的物质基础。从劳动者的一生看,他们晚年生活的物质资料是他们过去劳动扣除。而儿童少年人口尚未为社会作出贡献,当前主要考社会来供养。,人口分析与规划,15,三 、制约人口年龄结构的因素,1.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任何时期人口的年龄结构均直接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7、2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也很有影响,由于移民中青壮年往往占绝对优势,因此会增大迁入区的成年人口比重,减少迁出区的成年人口比重。,人口分析与规划,16,四、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 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在相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青少年比重大的,必然死亡率低,出生率高,老年人口比重大的,必然死亡率高,出生率低。2.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劳动适龄人口的规模和比重及其与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关系上。3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处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社会环境会有不同的要求和影响。,所谓劳动适龄人口,按照国际常用的标准,指1564岁。以上或以下即为被抚养人口。,劳动适龄人口过高,过低对经
8、济发展都不利,如果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过低,即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悬殊,就难以积累,如果过高,社会又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就业要求。,人口分析与规划,17,五、年龄结构的主要地区差异,世界人口年龄结构最基本的地区差异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年龄结构的特点是老龄化,发展中国家的年龄结构一般都属于年轻型或成年型。,人口分析与规划,18,第二节 人口性别构成分析,一、度量1.定义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的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2.度量方法计算两性人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计算人口中男性人口超过女性人口的百分比计算男性(女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
9、比,人口分析与规划,19,二、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出生婴儿性别比胎儿性别比和出生婴儿性别比的一般规律表明,在这两个阶段,人口性别比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同时,它还表明,男性胎儿和婴儿的存活率比较脆弱。人口性别比存在着依年龄组的递推而降低的变动趋向。两性死亡率或保存几率的差异男性的死亡率在一般情况下均高于同年龄的女性,随年龄的增长,同龄人的性别比呈连续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另一个对人口性别结构影响很大的社会因素是战争,它造成的大量死亡,其中主要是男性。,人口的性别结构受到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制约,就是说,其中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分析与规划,20,人口的年
10、龄结构人口较老化者,出生率低,少年儿童比重小,平均寿命长,会降低总人口的性别比人口较为年轻者,出生率高,少年儿童比重大,加上其平均寿命较短,不利于女性充分发挥愈往高龄相对于男性保存几率愈大的优势,因此其总人口性别比都比较高。人口迁移迁入人口中男多于女者,将使迁入区性别比上升,反之则下降;前出人口中男多于女者,将使迁出区性别比下降,反之则上升。,人口分析与规划,21,三、世界人口性别结构世界人口性别结构基本平衡世界人口性别比趋向上升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性别结构的不同变动某些国家性别结构异常四、世界人口性别结构变动趋势世界人口的性别比仍将维持在100左右。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性别比呈现相反的变动
11、趋势,城市人口性别比一般低于乡村,经济水平较高地区一般低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人口分析与规划,22,第三节 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构成分析,世界各国按照人口参与社会劳动活动的情况来划分人群,最粗略地可以把人群分成两大部分: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地一部分人口成为经济活动人口;另一部分人口主要为消费社会财富,受社会所抚养的,称为非经济活动人口。,人口分析与规划,23,一、经济活动人口的涵义,经济活动人口主要包括社会尚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但是不等于劳动力年龄组人口的总和。我国称经济活动人口为在业人口,这是1982年人口普查时明确的概念。再也人口:指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有收入的人口
12、。临时事业的也包括在内。我们认为:经济活动人口指在某一年龄下限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由从业人员和事业人员两部分人口组成。失业人员指一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求职登记的人员。,人口分析与规划,24,二、经济活动的部门分类,16个门类: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有点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院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结构,指的是他们在
13、不同产业或行业部门之间的分布及其他比例关系。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1948年第一次制定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并于1958、1968、1989年做了三次修订。在最近一次的修订目录中,ISIC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17个门类,下分60个大类,173个中类和306个小类。参照此,我国政府也制定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6个门类、99个大类、300多个中类、800多小类。,人口分析与规划,25,三大产业划分是当今世界上比较通用的分类方法。其基本依据是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者,称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者称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者称第三产业。在我国,三个产
14、业划分具体范围如下: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它们一般可分为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人口分析与规划,26,(二)产业结构的国家类型,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结构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反过来,它又是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此,可以把现阶段世界各国各地区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第一类国家,其工业化尚未开始,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结构于古代没有实质性区别,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极大。第二类国家,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经济活动人口产业结构业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但
15、是第一产业仍占绝对优势。,人口分析与规划,27,第三类国家,处于工业化的中途,生产力水平有明显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美国的10左右,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结构与古代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降至5上下,一条腿已跨进工业社会,其典型代表就是中国。第四类国家,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美国的20左右,第一产业明显地退居次要地位,二,三产业则上升为主导部门。第五类国家,其工业化已完成,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第一产业,比重降至很低或极低,第二产业比重在达到风之后也趋于回落,而第三产业则逐步占据绝对优势。,人口分析与规划,28,三、各产业部门经济活动人口的人口特征,性别各产
16、业部门经济活动人口的性别结构差异很大,这是两性不同的社会分工反映。女性的体力不如男性,并较多的受到生理因素的限制,从各国的现实情况看,女性的平均文化,技术素养一般比男性低。年龄不同产业部门经济活动人口的年龄结构主要取决于该产业部门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素养的要求。,人口分析与规划,29,文化程度发展中国家受生产力水平限制,人口的总体文化程度较低,工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落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存在者悬殊及差距,这些都造成各产业部门经济活动人口存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特别明显。大量低文化人口集中与一般仍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以及制造业和商业餐饮,服务业中,而少量的文化素质人口则集中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17、行业的国家机关中,其对比十分明显。,人口分析与规划,30,四、三大产业经济活动人口的变动趋势,(一)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经济活动人口的变动趋势:农业劳动力减少的基本推动力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迅速减少,而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相对比重虽趋于下降,绝对数量则仍在不断地膨胀。,人口分析与规划,31,(二)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经济活动人口的变动趋势第二产业的发展及其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的上升,发达国家第二产业经济活动人口绝对减少。首先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次,在科技革命背景下发生的工业结构调整。第三,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的条件,加速向外
18、输出资本。最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各部门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第二产业经济活动人口的结构差异,人口分析与规划,32,(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差异和分布特点: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其内部结构与之也密切相关。在商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初期,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率先启动,增长较快。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差异不仅表现在总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其内部结构结构差异也同样明显。在地理分布上,各国的第三产业都主要集中于城市,但集中度不如第二产业那样高。这是由于许多乡村可以没有制造业、没有电力、煤气、自来水供应,但却不能没有商业和文教卫生业,尽管其水平可能非常低下。在城市中,第三产业又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充分反映出大城市的网络枢纽或核心作用,以及流动人口多的特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相对规模从大城市到小城市再到乡村是逐级递减的。,第三产业各部门经济活动的共同特点是其生产与消费同步进行,产品不具实物形态,所提供的是服务和精神产品。所以国际上有时又把第三产业称为服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