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君子不器”的另一种解读文/陈康太 子曰:“君子不器。”其言出自论语为政篇,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使人大为不解。“君子不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从“器”字的含义着手。目前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观点是把“器”字作“器具”解,视之为名词,所谓“君子不器”即指:君子不应像器具一样。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其一,器具一般只有一种用途,因而孔子所说的“不器”指的是君子不应该像一个器具一样,只有有限的才能和用途,而应该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如朱子就是这样认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其二,器具通常更多指的是容器,凡容器均有一定容量,
2、所以“君子不器”指的是君子不应该像一个容器一样,容量有限,装不了更多的东西,而应该宽容大度,海纳百川。 其三,器具都具有固定的形状,不易将之改变,所以“君子不器”就是指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思想僵化,不懂变通,而应该为人处事的过程中灵活应变。 在这三种说法中,第一种说法的影响最大,也最为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更多的不同见解,研究者包括国外的一些著名汉学家,如法国学者安德烈莱维提出“君子不器”应该译为:君子不把任何人当器皿对待。等等。 在这里,笔者斗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 “君子不器”指的是:君子不以“成器”为目的,而应该把提高自身修养作为奋斗的动力和目标。 那么,“成器
3、”指的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器”跟前面的观点又有什么不同呢?笔者认为“器”字作动词解释更为合理。“器”本意即器皿,因其具有用途的性能而引申为“才能”,即可用之才,所以有成语“大器晚成”,即用的是其引申义。故“成器”指的是成才(尤指谋得安身立命的才能)。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便是。 显然,大部分人对孔子“君子不器”的理解都局限于君子不应该只成为一个专业,而要成为一个通才,笔者的观点与之最大的不同在于,不论专才或通才,笔者从根本上否认了要求君子以成才为目的的观点。照此理解,孔子主张不以成才为目的,似乎有些不可理喻。细细一想,却在情理之中,孔子反对以成才为目的,是反对这种带有强烈功利性目的性的学习。
4、 庄子曾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惠子种出一个容量为五石的大葫芦,却觉得这个葫芦没有丝毫的用处,因为若用它来盛水的话,坚硬程度又不够,若将它锯开来作瓢的话,又没有可容得下它的水缸,于是惠子很生气,就把这大葫芦给砸碎了。庄子知道后就笑道,你有容量达五石那么大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作为一只轻舟浮于江湖之上呢?这个故事使我们看到,惠子之所以看不到葫芦可作轻舟的用途,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抱着一个使葫芦长大后可装水或作瓢的目的性,这个强烈的功利性目的性,遮蔽了他的眼睛。 一只葫芦对于惠子来说,装水或作瓢是其本该具有的实用性,如果它不具备这个属性,留着它又何用呢?这就是惠子的观点,也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那么学习对
5、于一个人来说,是否也有它的实用性呢?古人读书最直接最实用的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在读书人之间广为传诵的一句至理名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谓“黄金屋”,实际上代指的是金钱,所谓“颜如玉”,无非就是指的美女。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说,读书能让你捞到金钱,读书能给你带来美女。这就是读书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取仕制度,已经完全用书读得好坏来衡量,而书生十年寒窗,也不过是为了一朝金榜题名,好借此步入仕途,青云直上,飞黄腾达。这种带有强烈功利性的学习显然与孔子的主张相违背,遗憾的是后人一直把他曲解了。 事实上,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就是要求其在人格上、在修养上达到比常人更高的境
6、界,因此他认为君子学习应该是“学以修其身”,而反对学以成器。他曾批评时人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荀子解释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他指出,孔子所说的“为己”就是“美其身”,是人格和修养的提升;而“为人”就是“为禽犊”,只为追名逐利,但求安身立命的技能。正因为如此,有人笑孔子,称他“博学而无所成名”。试想,圣人如孔子,其博学又怎么可能是为了成名而已呢?他的博学,更多的是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个人修养。只有以此为目的,才配成为一名真正的君子。所以朱子曾曰:“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
7、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而论语中最能体现出孔子不以“成器”为目的的一章,就是先进篇子路、曾皙、公西华侍坐。这一章讲述的是孔子和子路等几个学生坐到一块聊天,谈各人的理想和志向。子路第一个说:“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同时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的话,花三年时间,就可以使那里的人民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又问冉求。冉求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花三年时间,就可以使人民富足起来。至于讲到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于是孔子又问公西赤,公西赤回答说:“我
8、不敢说能够做到怎样怎样,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时候,或者在同别国会盟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孔子又问曾点,曾点正在弹瑟,弹完之后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于是曾点就说了:“我希望在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孔子听了曾点的话之后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这个故事是论语中难得的一个长篇,当前面三人描述了自己的志向时,为什么孔子表现出不以为然的神情甚至哂笑子路呢?显然,他们的志向无非是成就一段
9、功名,而曾点的志向却只是去春游,这也正好和孔子的想法一样。这表明,孔子并不赞成前面三个人功利性的理想,却对曾点的理想大为赞叹。这就是“君主不器”。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子提出“君子不器”,提出“学以修身”,提出“古之学者为已”,并非字面上所理解的“为已”或“自私”,只顾自身人格和修养的提升,不顾他人不顾社会责任,如果是这样,就完全曲解了孔子的意思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儒家思想强调社会责任的担待,而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生命的超脱。因此,孔子在提出“学以修其身”的同时,又强调“修身以安人”。他认为修身的根本是“安人”,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并不是为了获得“君子”的虚名而去做一个君子的,而是希望调养自己的内心,使自己具备足够的能力之后,可以更好地安顿别人,即朱子所言的“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但他又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乎。”意思是说,修已以安百姓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连尧舜都要发愁,还做不到呢。可见,他认为即使是古之圣人在修己以安人这个方面也还有所欠缺。附注:、朱熹论语集注、安德烈莱维试论论语中一个四言句的翻译、论语宪问、荀子劝学、朱文公文集、论语宪问2007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