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吟诵诗歌,提高古诗文诵读能力。2把握本诗感情基调,理解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3培养探究的热情,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学重点:感受探究李白的浪漫。教学难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教学模式:五环四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能力发展动员要想更好的理解文本只有了解作者及当时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的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1、了解作者对于李白,学生并不陌生,我先让学生自己介绍李白,然后再以课件的形式补充。(出示课件) 中国五千年文
2、明史,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而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他爱诗若痴,嗜酒成狂,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让我们来看看杜甫是怎么评价他的。他号称诗仙”,自称“酒仙”,世人称为“酒圣”、“诗酒英豪”(出示课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李白,引起学生的兴趣且为本课做好铺垫。)2、解题与写作背景让学生查阅课本或资料了解题目的意思及写作背景。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出示课件)(这样设计目的: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利用手头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积极参与学习的目的,并导出课题)3、学习目标(这一环节的目的让学生明确这一课学习的任务,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二、能力发展诊断针对学生的特点,我觉得老
3、师在授课的时候,还是要立足基础,在学生确实掌握了基础的同时再拓展能力。所以我出具了本节比较难的字词要求学生掌握。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让各小组自查,然后我再以课件的形式抽查。三、能力发展训练(一)、明确任务及达成措施在这一环节需要完成两项任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诵读与积累。诗词原是一首歌,有强烈的韵律和深厚的情感基调,因此,本次教学设计,我注重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分三步来达成目标。a、读诗歌,读准字音。b、读诗歌,读出节奏。c、读诗歌,读出感情。 请学生欣赏名家范读来纠正字音,领悟节奏和感情,从整体上感知诗歌。、赏析诗歌,把握情感变化。这是本节的难点,也是我设计的主线,具体是这样实施
4、的:1、悲伤之情这首诗有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提问: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夸张、比喻。我又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学生们议一议,得出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功业未成的“巨人式的悲伤”。 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马上设计了同类知识的积累。这是因为中职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所以学新课时碰到相关的知识点我就适当的串连一下,让他们学会善于积累知识、触类旁通。2、欢乐之情时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暂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那么如何面对这种短暂的人生呢?同样我设
5、置了想一想的环节,让学生思考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得出转悲为乐,开怀畅饮,及时行乐的欢乐之情!3、愤激之情李白在酒中渐渐的找回了自我,在酒酣耳热之际,他呼朋唤友侃侃而谈“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他不仅自己喝,还劝他的朋友喝。这里也就点明了“将进酒”的这个题目的意思,劝酒歌。“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那么李白在这一首劝酒歌里谈到了什么呢?引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是诗人的真心话吗?作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呢?让学生思考。体会诗人那种难言的惆怅。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单提到“陈王”曹植呢? (我通过两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使知识得到升华
6、,更好的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备受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激之情。)4、狂放之情愤激之情刚刚显露,诗人又回到了酒中。“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呼儿将出换美酒”正是诗人豪放之情的再一次彰显。这种彰显使我们又看到了那个高唱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的李白,看到了那个“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李白,看到了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看到了一个用激情和豪放写成的大写的李白。 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四次感情变化:由愤激再转回到狂放。 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更愁”,所以他在诗歌的最后一
7、句写道“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种“愁”不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万古愁”。这万古的愁从何而来呢?(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智慧结合诗歌思考万古愁的含义,借助课件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全诗内容紧扣一个“酒”字,情感又基于一个“愁”字,跌宕起伏,不落俗套:悲、欢、愤、狂,作者因“愁”而纵酒寻乐,又因“愁”而愤怒不遏,最终因“愁”狂放失态,真可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本课的难点是大起大落的这四种情感变化,为了突破难点,我分别设置了一些小问题,学生们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借助课本、其他书籍资料、手机等辅助手段来完成任务。小组内思考、讨论、解决,选一名代表参加班内交流。通过学生们之间的思考、交流、讨论,再
8、加上生动形象的课件,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四、能力发展鉴定。为了鉴定学生是否达达标,我是从三方面来考察的。(一)、再读品悟,情感升华至此,学生们的心中肯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李白,你能否读出他的那种伤悲、那种欢乐、那种愤慨,那种狂放呢?(生配乐朗读,老师适当指导朗读技巧)1、声音高低 高音:赞赏、兴奋、喜悦,热烈的气氛 低音:批评、悲伤、残酷,凄凉的场景2、词语重音 为了表达特定的情感而将某些词语重读。 教师示范: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字重读,表示对时间易逝的不尽感慨)3、感情停顿 教师示范: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设计意图,通过不断的、多种形式的诵读,逐
9、步“入境、入情、入神”,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在文中渗透出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二)、当堂检测,知识反馈我利用过关检测和解释重点字词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拓展延伸,诗词积累让学生积累与酒有关的诗词。在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同类古诗词的积累,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这样做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古诗文积累的最终目的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学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蓄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把我们的学生们培养成谦谦君子! 五、能力发展反思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我的收获你分享,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是立足于学生,因为我们都知道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比较低,所以本节课我充分利于小组合作,并尽可能的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动画设计,音像剪辑,粘贴组合,呈现鲜活的画面、文采飞扬的文字、情意隽永的音乐,增强了趣味性、感染力,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给学生开辟了一方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