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563911 上传时间:2020-06-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课件完,图文详解完一、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洋洲面积最小的一洲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 120E -150E-160W(夏威夷岛属波利尼西亚群岛),180穿过; 20N-10S-40S,南回归线从澳大利亚中部穿过,跨热带与南温带。海陆位置:北:亚洲 南:南极洲 西:印度洋 东:太平洋 位置特点: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跨日界线,处两洲两洋之间。板块位置:印度洋板块,西南与非洲南极洲板块之间主要为生长边界,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之间为消亡边界。意义: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即国际交通和通信交汇处)2 范围与国家:大陆1个:澳大利亚大陆岛屿4个: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地跨亚洲和大洋洲),多为大陆岛。群岛3个:太平洋上三大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多为珊瑚岛。夏威夷群岛为火山岛。共有1万多个岛屿大陆岛:其地质构造与邻近的大陆相似,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沉或海水上升致其与大陆相隔成岛。珊瑚岛:塑造珊瑚岛的主力军是珊瑚虫。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海岛叫珊瑚岛。珊瑚岛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热带浅海地区,以太平洋的浅海比较集中,如澳大利亚东北面的大堡礁。中国南海诸岛中的多数岛屿均为珊瑚岛。 国家:澳大利亚(堪培拉),

3、新西兰(惠灵顿)2、 澳大利亚1、位置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纬度:10S40S;经度:120E150E;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2、范围: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岛屿、东北部的珊瑚礁(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因该地有珊瑚礁多出露水面,不宜航运)3、地形:地势东西较高,中部较低东部:大分水岭(海拔800-1000米),南北走向中部:平原(海拔小于200米)大自流盆地(世界最大):河流少,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自流井盐度高(流经含水层距离长,溶解了一

4、些盐类物质),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西部:古老低矮高原区(海拔200-1000米),面积占全国一半。4、气候:干旱区面积大;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44、 (1)分布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植被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2) 成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下,炎热干燥。北部夏季受来自赤道的西北季风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受来自陆地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热带草原气候。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陆中西部受副高控制;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东南信风;受西澳大利

5、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西部沿海受东南信风(离岸风)和副高控制,加上沿岸的寒流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部、西南部位于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为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常年吹东南信风,受地形和暖流(东澳大利亚)影响,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沿海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暖流影响,比较湿润,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南端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画出澳大利亚,新西兰沿岸洋流图)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东北部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受暖流影响,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

6、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5河湖:墨累河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向西南注入印度洋。艾尔湖:位于大自流盆地,地势最低-16m,有季节性河流汇入(探究思考)从地形角度分析墨累河流向,从气候方面分析墨累河出现两个汛期(夏汛、冬汛)的原因。6.人口:多白色人种(英国移民后裔),主要语言为英语。人口密度较小,多分布东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探究思考)分析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英国移民首先到达这里,开发时间早,

7、经济较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7.经济: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世界著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农业:生产类型多样,有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商品谷物农业,也有以养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还有小麦和养羊兼顾的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1)混合农业:生产对象:小麦种植和牧羊的混合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分布:混合农业分布在西南和东南草原地区(小麦和牧羊)东南墨累达令盆地 优点(1) 农场成为一

8、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农场的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和休耕,可充分保持土壤肥力;(2)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3)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限制性因素:灌溉(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解决措施:东水西调(修建水利工程,引大分水岭东侧的水)8.城市:堪培拉(首都)、悉尼(经济中心,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墨尔本(第二大城市)、珀斯(西南部,地中海气候)补: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主要由南岛和北岛组成,多火山、地震。农牧业、旅游业发达;汤加是世界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萨摩亚是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通关训练: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

9、位置,读图完成13题。1该岛的地带性植被为( )A温带草原与荒漠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该岛多火山、地震时因为其地处(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B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3奇异果的生长怕旱、怕风,适宜栽种在湿润疏松的深厚土壤里。该岛因引种奇异果成功而获得“奇异果之都”的美誉。图中最适宜种植奇异果的区域是( )A地B地C地D地读上右图为澳大利亚北部风向示意图,判断4-5题。4图中西北季风出现的月份及其主要成因是( )A1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1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

10、节移动C7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7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5图中M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读右上角某岛略图,回答6-7题。6该岛屿自然特点是( )A 终年受高气压控制,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B西部干旱,东部降水丰富C冬温夏凉,四季湿润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7关于该岛屿的正确叙述( )A此时所处的时节正是我国长江流域伏旱时期 B该国所在的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与台湾岛的形成相同,属于火山岛右图为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8该图表示的时间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9此时,图中P盛行

11、( )A 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10下列关于此时P盛行风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岸洋流的影响 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城市人口集中产生的“热岛效应”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判断11-14题。11.PQ线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12.下列四项,居于Y地所在国的是( ) A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13。在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 A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 B。盛行东北季风 C适逢干季 D。气旋

12、活动频繁14.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读甲、乙两国地形剖面图,甲图剖面线为38oN,乙图剖面线为23o26S,回答1516题。15.关于两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有世界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B.甲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C.乙国属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乙国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16.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读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718题。17X

13、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12月至次年1、2月 B36月C69月 D912月18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4,完成1920题。19.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盛行西风地形抬升暖流增湿反气旋活跃A. B. C. D.20.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原因。(8分)(2) 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8分)(3)

14、 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12分)(4) 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8分)塔希提岛形状从空中鸟瞰似尾鱼,鱼头鱼身被称为“大塔希提”,鱼尾叫“小塔希提”。该岛是由两个火山高地组成。通常,人们观察澳大利亚达尔文站与东太平洋塔希提岛的海平面气压距平,可以了解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海面温度状况。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有关大塔希提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降水南多北少盛行东北信风河流短急岩石多为岩浆岩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地势中高周低ABCD2据观测,图示地区的气压场已经连续出现3个月,此时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中东太平洋海平面

15、温度异常升高B东太半洋上涌冷水减少,影响海洋生物生存C可能对我国东南沿海造成台风灾害D南太半洋信风减弱答案详解1. A 2. C解析:1. 大塔希提位于10S到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压带与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东南信风从南侧带来水汽,加上地形抬升,南侧降水多于北侧,正确,错误;图中显示,大塔希提中间为山地,河流呈放射状分布,所以,地势中高周低,河流短急;岛屿由火山高地组成,多岩浆岩,正确。综上说法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2. A.塔希提岛附近海平面气压连续出现3个月正距平,反映出赤道附近的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故A错误。B.东太半洋上涌冷水增强,渔业发展条件好,故B错误。C.西太平洋气温升高,出现低压的可能性增大,可能对我国东南沿海造成台风灾害,故C正确。D.塔希提岛附近海平面东南信风增强,故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