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朝的建立(一)1隋朝的建立者是(),史称隋文帝。 窗体顶端A、杨坚 B、杨广 C、杨震 D、杨素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隋朝和唐朝都起源于北周,都来源于蒙古的()。 窗体顶端A、怀荒 B、武川 C、柔玄 D、沃野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关西孔子”指的是()。 窗体顶端A、杨坚 B、杨广 C、杨素 D、杨震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4 杨姓出于名门,自称弘农杨氏,其中“弘农”位于现在的()。 窗体顶端A、华县 B、大荔县 C、华阴县 D、泰安县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5 武川镇中“镇”就是我们现在的乡镇中的镇。() 我的答案: 6 自魏以来,中国政坛形成了一种门阀政治,大家族主导着中国政治的走
2、向。() 我的答案: 隋朝的建立(二)1 普六茹在突厥语中是力士的含义,他是()的小名。 窗体顶端A、杨坚 B、杨广 C、杨震 D、杨素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北齐源于()。 窗体顶端A、怀荒 B、怀朔 C、柔玄 D、沃野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唐代以前,古代战争中的重大武器是()。 窗体顶端A、抛石机 B、弓弩 C、戈矛 D、火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府兵制是由()开始实施的。 窗体顶端A、宇文邕 B、隋文帝 C、宇文泰 D、唐太宗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5 杨家、宇文家、李家、元家都是八柱国中的名门大族。() 我的答案: 6 北魏时期,尔朱家曾贺拔岳率领武川镇的军队平定了关中。()
3、我的答案: 7 府兵制打破了汉人不可以当兵的原则。() 我的答案: 8 在玉壁之战中,北周守城的将领韦孝宽与北齐大将高欢对决。() 我的答案: 隋朝的建立(三) 1 下列哪一地方的佛像不能反映佛教传入中国的演变过程。() 窗体顶端A、喀什克孜尔千佛洞 B、吐鲁番的吐峪沟千佛洞 C、敦煌莫高窟 D、麦积山石窟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2 “三方之乱”中不包括下面的哪一方。() 窗体顶端A、东方 B、湖北 C、北方 D、四川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是杨坚称帝最重要的大臣,也是北齐山东最有名的文士。 窗体顶端A、独孤信 B、李德林 C、杨素 D、杨广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4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从小就
4、是个道教徒。() 我的答案: 5 佛教认为万缘皆空,唯因果律不空。() 我的答案: 改革与创制(一)1 在历史研究中,日本京都学派的代表作品是宫崎市定的()。 窗体顶端A、隋唐演义 B、九品官人法研究 C、剑桥中国史隋唐卷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2 ()是美国学者在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及其学生所代表的京都学派和东京大学代表的东京学派的基础上编写的。 窗体顶端A、九品官人法研究 B、隋唐演义 C、剑桥中国史隋唐卷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用超越制度打破法制的手段抓权,导致了君主专制。 窗体顶端A、武则天 B、李世民 C、李隆基 D、李渊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5、 隋朝的建立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全新的政治架构。() 我的答案: 5 制度和法制都是对君主权力的制约,武则天一直希望建立。() 我的答案: 改革与创制(二) 1 在三省六部制的行政机关中,权力最大的是()。 窗体顶端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不确定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尚书省中最高的官职是()。 窗体顶端 A、左仆射 B、尚书令 C、右仆射 D、员外郎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 窗体顶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御史台我的答案: D窗体底端4 在三省六部的机关中,负责决策的是()。 窗体顶端 A、尚书省
6、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不确定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5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只有三个宰相。() 我的答案: 6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宰相不再是由个人担任,而是分属三个部门() 我的答案: 改革与创制(三)1 中国的户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 窗体顶端A、微子 B、箕子 C、管子 D、孔子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在管理技术方面,中国独步于世界的是() 窗体顶端A、科举制度 B、户籍制度 C、租庸调制 D、均田制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在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哪一省设在宫外。() 窗体顶端A、尚书省 B、门下省 C、中书省 D、翰林院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在古代,“律令”一词是分
7、开的,前代皇帝的规定为令,现在皇帝的规定为律。 我的答案: 5 隋朝为了加强对户籍制度的管理,实施了大索貌阅的政策。() 我的答案: 改革与创制(四)1 在平民领袖中,真正为老百姓谋利益的是(),实行三十税一的制度。 窗体顶端 A、嬴政 B、李世民 C、刘邦 D、朱元璋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按照均田制的规定,古代成年男子可以分到()亩田。 窗体顶端A、20.0 B、100.0 C、80.0 D、40.0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唐朝在地方实行的管理制度是()。 窗体顶端A、三省六部制 B、租庸调制 C、均田制 D、三长制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 租庸调制中,调是指农民向国家缴纳布匹作为税收。
8、() 我的答案: 5 任何国家政权都经历了崛起、兴盛、腐败、灭亡的过程,任何王朝的灭亡都是因为腐败。() 我的答案: 改革与创制(五)1 科举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打破了曹魏以来建立的()。 窗体顶端A、九品官人法 B、察举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在汉朝,中国农村实行乡里制度,其中()户为一里。 窗体顶端A、120.0 B、100.0 C、80.0 D、60.0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隋朝的科举制度主要考察()。 窗体顶端A、明经 B、四书 C、社测 D、五经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4 在唐朝,考中进士就成了正式的官员。() 我的答案: 5 科举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打
9、破了曹魏以来建立的九品官人法。() 我的答案: 改革与创制(六) 1 在唐朝,下列哪一项不是十恶不赦的重罪。() 窗体顶端A、不孝 B、不睦 C、偷窃 D、内乱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在唐朝的法律体系中,政府因时因地出台的一些列政策,可变性较大,针对性很强的是()。 窗体顶端A、律 B、令 C、格 D、式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本是一个划片监察区,后来变成管郡的一级地方制度。 窗体顶端A、州 B、郡 C、县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十恶的核心是针对家庭伦理犯罪的,是对()的强调。 窗体顶端A、仁 B、义 C、礼 D、孝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5 死刑分两种,全尸和不全
10、尸,不全尸一般是腰斩,是最严厉的刑罚() 我的答案: 6 杖刑在行刑时中途可以换人,不必一个人执行到底。() 我的答案: 隋史概况1 都城建设的核心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即()。 窗体顶端A、乾清宫 B、祈年殿 C、太极殿 D、储秀宫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开皇九年,隋朝统一中国的战役是()。 窗体顶端A、平陈之战 B、陈桥兵变 C、长平之战 D、河东之战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在古代都城的历史研究中,真正地揭示出都城建设的意义的是()。 窗体顶端A、陈寅恪 B、傅熹年 C、高华 D、宫崎市定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4 隋炀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大运河的起点是杭州湾的(),终点是()。 窗体顶端A
11、、南京,涿郡 B、杭州,北平 C、余姚,涿郡 D、杭州,北京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5 隋朝建国初期的都城是()。 窗体顶端A、咸阳城 B、长安城 C、洛阳城 D、大兴城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6 现在的大运河就是隋唐时代开通的大运河。() 我的答案: 7 在隋朝的都城建设中,政府机关所在地于贵族居住的地方都是北城。() 我的答案: 8 隋唐时期的太极殿比故宫的太极殿规模要小。() 我的答案: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 1 廿二史杂记是清代学者()的著作,他提出了武川有王气的说法。 窗体顶端A、宫崎市定 B、赵毅 C、陈寅恪 D、傅熹年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窗体顶端A、李
12、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关陇集团说”的提出者是()。 窗体顶端A、宫崎市定 B、赵毅 C、陈寅恪 D、傅熹年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4 隋唐时期,瓦岗寨起义的领袖是程咬金。() 我的答案: 5 在隋唐时期的将军中,被隋唐演义神化的将军是李元霸。() 我的答案: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二)1 毛泽东在读史时,认为中国最了不起的军事家是()。 窗体顶端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2 中国历史上号称“千古一帝”的皇帝是()。 窗体顶端A、隋炀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高宗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
13、和()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 窗体顶端A、李渊 B、李元霸 C、李元吉 D、李建成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4 唐朝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开元盛世。 我的答案: 5 史书中,李世民夺权后关于李渊是草包的记载是为了支持李世民夺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我的答案: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三)1 下列哪一位武将是贞观时期唐太宗任用的主要武将。() 窗体顶端A、哥舒翰 B、高仙芝 C、封常清 D、李靖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2 隋唐时期,边疆的少数民族推举()为“天可汗”。 窗体顶端A、隋炀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高宗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下列哪一位文官是贞观时期唐太宗任用的主要文官。() 窗体顶端A、
14、房玄龄 B、李靖 C、姚崇 D、宋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自魏晋以来,中国最严重的问题是民族问题。 我的答案: 5 任何时候讲孝都是一个人伦问题。 我的答案: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四)1 一个国家要以德治国的根本是()。 窗体顶端A、仁 B、信 C、礼 D、智我的答案: B窗体底端2 唐太宗的臣子中,()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窗体顶端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记录唐太宗及其臣子之间讨论的书是()。 窗体顶端A、贞观政要 B、群臣治要 C、资治通鉴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唐朝为了建设多元文化的表现是建立五经正义,恢复儒家主流地位
15、;同时创立学校,培养人才。() 我的答案: 5 唐太宗以德治国的体现是藏富于官。() 我的答案:大唐及东亚文明1 ()的主流思想强调人们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以及其规定性的礼。 窗体顶端A、天主教 B、佛教 C、道教 D、儒教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2 著名学者西岛定生和石田母正在二战时期提出了()理论。 窗体顶端A、东方世界 B、西方世界 C、以德治国 D、依法治国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东方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窗体顶端A、宗教的规范 B、伦理道德的规范 C、法律规范 D、科学的规范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 所有的制度的背后隐藏的都是一种文化。() 我的答案: 5 东方世界形成
16、了一种以唐朝为中心的科学规范。() 我的答案: 从武则天到唐玄宗(一)1 下列哪一位皇帝是典型的军人,但是又把自己彻底儒化,实行以文治国。 窗体顶端A、李治 B、杨坚 C、李世民 D、李隆基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是()。 窗体顶端A、上官婉儿 B、李令月 C、武顺 D、武则天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3 李渊建国时,木材商人()资助其建立唐朝,成了唐朝的开国功臣。 窗体顶端A、李勣 B、武士彟 C、李靖 D、魏征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4 科学是指实验科学,是可以在实验室中重复再现和验证的。() 我的答案: 5 历史不是真正的科学。() 我的答案:从武则天到唐玄宗(二)1
17、 唐太宗为帮李治扫除政治障碍,调()去四川,为李治提供军事保证。 窗体顶端A、武士彟 B、李靖 C、魏征 D、李勣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 唐太宗晚年时发生了废太子事件,废了原太子李承乾,改立太子()。 窗体顶端A、李治 B、李显 C、李泰 D、李隆基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唐太宗后期,唐朝发兵高丽,派了()万。 窗体顶端A、10万 B、12万 C、15万 D、20万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4 唐太宗晚年派李靖攻打高丽,并取得胜利。() 我的答案: 5 唐太宗后期,唐朝攻打高丽取得胜利的意义在于全歼高句丽的主力军队,收复了辽河一线的疆土。() 我的答案: 从武则天到唐玄宗(三)1 下列哪一位名人
18、不是武则天时期任用的贤人。() 窗体顶端A、狄仁杰 B、房玄龄 C、宋景 D、姚崇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2 唐朝开元初期,唐玄宗请()任宰相。 窗体顶端A、房玄龄 B、魏征 C、宋景 D、姚崇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3 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政治口号是()。 窗体顶端A、请三数十年不求边功 B、请国亲不任台省官 C、请圣政先仁义 D、请中官不预公事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4 武则天时期打破了长期以来唐朝的用人制度,开始破格提拔拥护他的人。() 我的答案: 5 翰林院主要帮皇帝起草文件,是唐太宗时期设立的机构。() 我的答案: 从武则天到唐玄宗(四)1 姚崇任宰相时期提出的针对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
19、 窗体顶端A、请国亲不任台省官 B、请三数十年不求边功 C、 请圣政先仁义 D、请中官不预公事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保持了原来中国散文的风格,同时开始重视散文中的逻辑推导。 窗体顶端A、王安石 B、柳宗元 C、曾巩 D、韩愈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3 中国思想界中,哪一家谈到了彼岸世界的问题。() 窗体顶端A、天主教 B、儒教 C、佛教 D、道教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4 中国的整个思维是偏理性的,而不是偏感性的。() 我的答案: 5 禅宗的源头是佛教,其代表作是慧能的坛经。() 我的答案: 从武则天到唐玄宗(五)1 南北朝时期,文化方面最兴盛的是()。 窗体顶端A、国学
20、 B、私学 C、官学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2 大唐法律唐律疏议的编写者是()。 窗体顶端A、姚崇 B、魏征 C、长孙无忌 D、孔颖达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在姚崇对玄宗提出的十条建议中有()条建议是针对人事制度改革的。 窗体顶端A、4.0 B、5.0 C、6.0 D、7.0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开元初期的政治就是对唐太宗时期政治上的拨乱反正。() 我的答案: 5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地方私学全面压倒官方官学的局面。() 我的答案: 从武则天到唐玄宗(六)1 唐朝科举制度中明经考察()。 窗体顶端A、五经 B、诗赋 C、对策 D、社测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在京师学中,下
21、列哪一项不是专门类教育。()窗体顶端A、算学 B、书学 C、太学 D、法学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在京师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综合类教育。()窗体顶端A、国子学 B、四门学 C、太学 D、法学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4 唐朝的经济制度沿袭了北魏以来的土地国有制度。() 我的答案: 5 唐朝时期国家规定学者必读五经正义,禁止读其他书目。() 我的答案: 唐朝的土地制度(一)1 依附性人口多属于贱人阶层,下列哪一项不是贱人阶层。() 窗体顶端A、奴 B、婢 C、良人 D、客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按照均田制的规定,唐朝一成年男性农民可分到永业田()亩,口 分田()亩。 窗体顶端A、20,80 B、
22、30,70 C、60,40 D、50,50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按照均田制的规定,老人和残疾人可受田()亩 。 窗体顶端A、50.0 B、20.0 C、30.0 D、40.0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4 在古代唐朝时期,丁就是指成年男子。() 我的答案: 5 唐代主要是农业式的管理,农业式的管理就是把土地和人结合起来,不让人随便的流动。() 我的答案: 唐朝的土地制度(二) 1 唐朝时期,土地不足的地方叫狭乡,反之叫宽乡,土地最少的是()。 窗体顶端A、长安 B、敦煌 C、吐鲁番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唐代租庸调制中,调征收()。 窗体顶端A、绢 B、金钱 C、力役 D、
23、粮食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受给政府机关的田地是()。 窗体顶端A、永业田 B、公廨田 C、职分田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4 唐朝的官吏受田以顷为单位,并且只受永业田。() 我的答案: 5 唐朝取消了均田制中对妇女、奴婢、耕牛的受田,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国家不受田即免税。() 我的答案: 唐朝的租庸调制1 在租庸调中,()的税最重。 窗体顶端A、租 B、庸 C、调 D、以上各项一样重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2 唐朝后期实行由实物向钱转换的制度是()。 窗体顶端A、租庸调制 B、初税亩 C、两税法 D、均田制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唐朝时,()很有钱,能够永久租用别人土地的农
24、民。 窗体顶端A、佃农 B、农民 C、商人 D、官吏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租庸调制实施后,唐朝的税收比之前加重了。() 我的答案: 5 如果农民不愿履行力役,可以通过日捐三匹绢来抵力役。() 我的答案:唐朝的由盛转衰(一)1 下列哪一位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三个转折性人物。() 窗体顶端A、张九龄 B、杨国忠 C、牛仙客 D、李林甫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唐朝后期,唐玄宗和张九龄宰相在节度使()身上出现了分歧,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窗体顶端A、牛仙客 B、安禄山 C、 史思明 D、李林甫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唐朝后期,从法制走向了人治,将官职作为一种奖赏,而不是一种管理制度。() 我的答案
25、: 4 庄园的兴起代替了唐朝的租庸调制,租庸调制的瓦解是一个交替的过程。() 我的答案:唐朝的由盛转衰(二) 1 唐朝历史上集大成的皇帝是()。 窗体顶端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唐肃宗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唐朝历史中的开创型皇帝是()。 窗体顶端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唐肃宗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窗体顶端A、藩镇割据 B、安史之乱 C、牛李党争 D、张九龄下台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4 唐朝开元后期最大的问题是人事上走向人治。() 我的答案: 唐朝的由盛转衰(三)1 唐朝后期有一项新政策,即任用蕃将,提出这项政策的宰相是()。
26、窗体顶端A、李林甫 B、杨国忠 C、姚崇 D、宋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现在新疆的红旗拉普哨卡是唐朝时期的()。 窗体顶端A、南岭 B、葱岭 C、秦岭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疆的昭武九姓中的姓氏。() 窗体顶端A、康 B、白 C、孙 D、袁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4 历史上民族政策最成功的是隋朝。() 我的答案: 5 突厥和突厥以外的民族通婚的后裔为胡。 我的答案: 唐朝的由盛转衰(三) 1 唐朝后期有一项新政策,即任用蕃将,提出这项政策的宰相是()。 窗体顶端A、李林甫 B、杨国忠 C、姚崇 D、宋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现在新疆的红旗拉普哨卡是唐
27、朝时期的()。 窗体顶端A、南岭 B、葱岭 C、秦岭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疆的昭武九姓中的姓氏。() 窗体顶端A、康 B、白 C、孙 D、袁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4 历史上民族政策最成功的是隋朝。() 我的答案: 5 突厥和突厥以外的民族通婚的后裔为胡。 我的答案: 安史之乱(二) 1 安禄山任职的第一个节度使是()。 窗体顶端A、剑南节度使 B、范阳节度使 C、平卢节度使 D、河东节度使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下列哪一项不是安禄山担任过的节度使。() 窗体顶端A、范阳节度使 B、剑南节度使 C、平卢节度使 D、河东节度使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唐朝
28、历史上第一个交考试白卷的考生是()。 窗体顶端A、张奭 B、张守珪 C、张九龄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安禄山任职的第一个节度使是范阳节度使。() 我的答案: 5 唐朝制度的严不仅在于中央的监察部门监察百官,而且经常任用高级官员去当采访使、黜陟使。() 我的答案: 安史之乱(三)1 下列哪位将领不是唐朝的蕃将。() 窗体顶端A、李靖 B、哥舒翰 C、高仙芝 D、安禄山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唐玄宗册封杨国忠的第一任官职是(),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部长。 窗体顶端A、牙郎 B、捉生将 C、度支郎 D、剑南节度使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使职不是中国的官制度,从一种职务的官变成
29、临时差遣。() 我的答案: 安史之乱(四)1 唐朝由法制走向人治,其中人治的代表是()。 窗体顶端A、张九龄 B、李林甫 C、张利贞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2 下列唐朝的宰相中,最擅长敛财的是()。 窗体顶端A、张九龄 B、安禄山 C、杨国忠 D、李林甫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我国典型的金银器代表主要是何家村金银器、镇江金银器和法门寺出土的金银器。() 我的答案: 4 中国的金银器成熟于隋朝。() 我的答案: 安史之乱(五)1 杨国忠曾经担任过()节度使。 窗体顶端A、平卢 B、范阳 C、剑南 D、河东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杨国忠任宰相时期,为了激反安禄山,将安禄山的耳
30、目贬职到()。 窗体顶端A、秦岭 B、葱岭 C、大兴安岭 D、岭南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3 天宝十三年,安禄山担任全总的牧监,并委任给酷吏()担任。 窗体顶端A、史思明 B、吉温 C、封常清 D、张守珪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4 与李林甫相比,杨国忠更重视自己的私利,为自己的利益谋算。() 我的答案: 5 安史之乱是唐朝唐玄宗与安禄山之间的矛盾。() 我的答案: 安史之乱(六) 1 进入陕西的关口是()。 窗体顶端A、潼关 B、嘉峪关 C、大散关 D、玉门关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唐朝后期的安史之乱总共持续了()年。 窗体顶端A、7.0 B、8.0 C、9.0 D、10.0我的答案:B 窗体底
31、端3 唐肃宗在()即位称帝,从此唐朝出现了两个皇帝。 窗体顶端A、洛阳 B、长安 C、武川 D、灵武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4 马嵬坡兵变要求唐玄宗诛杀的大臣是()。 窗体顶端A、姚崇 B、李林甫 C、杨国忠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5 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遗留的问题是(),尤其以河北(黄河以北)为重。 窗体顶端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朋党之争 D、以上各项都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6 安禄山造反率领三大节度使的三十五万大军打着讨伐杨国忠的幌子攻打唐朝。() 我的答案: 7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之前,唐玄宗三次请安禄山入京。() 我的答案: 唐史的相关思考(一)1 唐后期
32、,由于手工业的发展,国家的税收由农业税向()收转移。 窗体顶端A、地产税 B、工商税 C、人口税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2 古代社会中,工匠入匠籍,由国家控制,但是可以改行。() 我的答案: 3 在日本,那些技术工匠被指定为人间国宝,充分受到社会尊重。() 我的答案: 唐史的相关思考(二)1 五代时期,()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整个华北经常受到侵扰。 窗体顶端A、宇文泰 B、杨国忠 C、李林甫 D、石敬瑭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2 唐朝国姓是李,自称是()的后人,推崇道教。 窗体顶端A、李耳 B、李白 C、李商隐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五胡十六国的旗号
33、是()。 窗体顶端A、宗教问题 B、民族斗争 C、清君侧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4 “河北胡化”的观点是著名史学家()提出的。 窗体顶端A、宫崎市定 B、高华 C、陈寅恪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5 唐朝时期,著名的蕃将高仙芝是突厥人。() 我的答案: 6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将民族界限提出来,强化了民族主义,破坏了唐朝民族政策。() 我的答案: 唐史的相关思考(三)1 日本的武士时代开始了()社会。 窗体顶端A、原始 B、奴隶制 C、封建制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安禄山造反,两京失陷,唐朝没有借助西方的哪一势力平定叛乱。() 窗体顶端A、沙
34、陀 B、吐蕃 C、突厥 D、回纥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日本的社会阶层模仿中国分为四级,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的社会阶层。() 窗体顶端A、官 B、农 C、商 D、工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唐朝的主流文化是道家文化。() 我的答案: 5 自从停派遣唐使后,日本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结束了对中国文化的模仿。() 我的答案: 藩镇割据、宦官与党争(一)1 唐太宗规定宦官的官职最高不超过()。 窗体顶端A、五品 B、四品 C、三品 D、二品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河北三镇中实力最强大的是()。 窗体顶端A、魏博节度使 B、卢龙节度使 C、平卢节度使 D、成德节度使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唐宪宗任
35、用的削藩人才是(),被称为中兴名相。 窗体顶端A、裴度 B、杜黄裳 C、武元衡 D、李吉甫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唐肃宗时期,镇压了藩镇节度使,从新出现了统一局面,史称元和中兴。() 我的答案: 5 唐宪宗彻底扫平了藩镇割据,为了防止其死灰复燃,设立制度,节度使只能调动其所在州的兵力。() 我的答案: 藩镇割据、宦官与党争(二)1 牛李党争,()和牛僧儒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相争。 窗体顶端A、李德裕 B、李显 C、李泰 D、李吉甫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元和中兴之后的藩镇割据问题的原因在于唐玄宗时期社会转型与现实的不同步造成的。() 我的答案: 3 自唐宪宗以后,藩镇割据问题的核心是中央
36、与地方的利益问题。() 我的答案: 刘晏、杨炎的财政改革(一)1 唐朝两税法的倡行人是()。 窗体顶端A、刘晏 B、杨炎 C、姚崇 D、宋景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2 最早提出财政预算思想的是()。 窗体顶端A、杨炎 B、刘晏 C、姚崇 D、宋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下列哪一项不是刘晏改革的措施。() 窗体顶端A、平抑物价 B、漕运 C、盐法 D、选官制度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4 唐朝交税的为课户,不交税的为不课户,唐朝后期课户占到三分之二,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 我的答案: 5 兼并使得土地由分散变成集中,是一种资源的配置。() 我的答案: 刘晏、杨炎的财政改革(二)1 唐朝杨炎的财税改
37、革中,将土地税的限额规定为()垦田之数为准。 窗体顶端A、天宝十年 B、大历十年 C、大历十四年 D、天宝十四年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安史之乱后,()成了全国财税的重心,动乱主要集中在那里。 窗体顶端A、河北 B、江南 C、山东 D、山西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3 两税法最大的意义是突破了古代通过国有土地收税,开始从人头税向()过渡。 窗体顶端A、工商税 B、农业税 C、土地税 D、资产税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4 黄巢起义是农民起义,起义的原因是土地。() 我的答案: 5 古代财政支出最大的地方是官俸和军费。() 我的答案: 唐朝的文化(一)1 唐朝文化盛况出现的原因是()。 窗体顶端A、多
38、元性 B、民族融合 C、开放性 D、政府的引导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2 唐朝()的诗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窗体顶端A、王维 B、孟浩然 C、白居易 D、李白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3 ()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文字,而是可以唱的,是立体的艺术。 窗体顶端A、音乐 B、书法 C、诗歌 D、散文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4 国家的文化建设是通过国家示范性的引导形成的,而不是强制性地灌输。() 我的答案: 5 文化的盛世不一定是多远的、开放的文化。() 我的答案: 唐朝的文化(二)1 在唐朝的宗教中,发展最好的是()。 窗体顶端A、天主教 B、儒教 C、道教 D、佛教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2 唐朝文化多元
39、性的表现中很典型的是()。 窗体顶端A、音乐 B、诗歌 C、宗教 D、绘画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唐太宗建立()供玄奘译经之用。 窗体顶端A、大雁塔 B、大慈恩寺 C、应县木塔 D、独乐寺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4 汉文译经系统由前半部分的鸠摩罗什和后半部分的唐人译经构成。() 我的答案: 5 唐朝只有玄奘去了天竺求取真经,并且成功地带回了佛经。() 我的答案: 唐朝的文化(三)1 佛教被中国化后,中国人非常强调()。 窗体顶端 A、自救 B、神救 C、他救 D、无法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2 在佛教的宗派中,被中国所接受的是()。 窗体顶端 A、华严宗 B、唯识宗 C、禅宗 D、
40、天台宗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马科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核心是()。 窗体顶端 A、进取精神 B、创新精神 C、感性精神 D、理性精神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4 佛教盛行于唐朝的另一个原因是大批献身式的和尚,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 我的答案: 5 天台宗讲印度哲学的问题,唯识宗讲圆融的问题。() 我的答案: 唐朝的文化(四) 1 唐朝流行的景教是今天的()。 窗体顶端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天主教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2 世界上唯一的一座木构博物馆是日本仿唐朝建筑建造的()。 窗体顶端A、东大寺 B、独乐寺 C、正仓院 D、唐招提寺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3 唐朝文化在今天保存最好的是()。 窗体顶端A、中国 B、日本 C、韩国 D、朝鲜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4 今天日本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是() 窗体顶端A、华严宗 B、唯识宗 C、净土宗 D、天台宗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5 “南无阿弥陀佛”中“南无”是梵语中()含义。 窗体顶端A、敬礼 B、祷告 C、请求 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6 资本主义在中国无法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根源。() 我的答案: 7 唐朝的都城建设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最典型的等级秩序文化。() 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