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 雁 归 来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的读音和含义。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有关大雁的知识,加深理解本文的主旨。2、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增强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重点、难点和关键1. 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掌握大雁的有关知识。2. 难点是以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为切入点,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3. 关键是在观看图片资料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
2、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展示大雁的图片。知道大雁这种鸟吗?(大家谈)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得非常喜欢大雁,每到春天就盼望着大雁的归来。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他的大雁归来,一起走进大雁。二、检查预习,掌握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要求:根据学习目标,主动预习课文1、积累字词正确读写下列字词,并结合语境体会含义雾霭 迁徙 缄默 窥探 狩猎凋零 滑翔 顾忌 目空一切2、圈点批注在阅读中勾画出能概括部分内容的关键词句,在喜欢的内容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对文中不懂的地方写出自己的疑问三、读课文,走进“大雁” 1、自渎课文感知文意(1)、读了本文,你了解了大雁的哪些知识?在课本上划出来,并简单概括一
3、下,以便交流时能简洁、清晰、流畅的表达。(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群什么样的大雁?可扣住每段的关键语句,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用句式“从文中 ,我看到了一群 的大雁”说说自读的发现。(齐读个别段落感知大雁的世界)2、学生畅谈自读的发现,老师小结。追问:浏览全文,你能获取多少有关大雁的知识?老师用幻灯片展示辞海里关于大雁的解说。问:同是写大雁,与本文相比有何不同?同桌之间讨论后发表见解。老师小结:辞海语言平实,只是客观地说明。本文用拟人的方式描述大雁,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语言形象生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雁的爱。四、读课文,走进“爱鸟者” 1、跳读课文,体会作者的爱鸟之
4、情问: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老师展示文中的个别语句,让学生朗读并仔细体会,说说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爱鸟者”爱里的理念,把握文章的主旨。师问: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大雁呢?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爱鸟”情感呢?(可抓住文中的“我们”,结合作者的相关资料理解) 3、小结:本文在写作上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的结合,作者以期用浓郁的爱鸟之情激发更多人的社会责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作者认为万物平等,人不应该自私的伤害它们,况且大雁还有人所不及的品性,他们有联合的观念,对人类有益无损,人影回到自然中去,与动物为伴。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五、看图片,话说“人与
5、自然”1、老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任选一题说说。(1)说说看过图片后自己的感受。(2)、思考:我能为自然做些什么?2、学生齐读 六、知识拓展: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不只有我们。”我们要保护自然,增强环保意识,要学习环境保护法中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摘要)。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第十八条 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且服从猎量限额管理。第三十一条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七、 作业:1课下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把你的观察和思考以作文的形式展示出来。2 观察你身边的人有没有掏鸟窝的和捕鸟的,我们作为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应怎样去劝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