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动11、统计学是处理(A)的一门科学。 A、数据 B、数学 C、数字 D、数量2、(A)是统计工作的基础。 A、数据搜集 B、数据整理 C、数据分析 D、数据核算3、数据分析是指运用(B)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并从数据中提取出有效信息的过程。 A、计算器 B、统计方法 C、计算机 D、统计机构4、在社会科学领域,为了规范数据的开发与分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社会核算方法、工商会计等(C)有着较多的应用。 A、数学方法 B、系统科学 C、核算技术 D、经济手段5、作为一种通用的(D),统计学已经成为一种工具。 A、数学符号 B、衡量方法 C、支付手段 D、数据处理方法6、统计学的主要任务包括:(A
2、BCD)。 A、数据搜集 B、数据整理 C、数据分析 D、数据核算7、数据搜集上来以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整理。以使得数据更加(ABC)。 A、直观 B、清晰 C、易读 D、增多8、以下属于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AC)。 A、描述统计学 B、数学 C、推断统计学 D、会计学9、统计学可在以下哪些学科中有所应用(ABCD)。 A、医学 B、心理学 C、考古学 D、物理学10、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包括(ABCD)。 A、市场调研 B、金融保险 C、公共管理 D、人力资源管理11、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多和统计任务的不断复杂化,统计工作的重心已经从对过去的回顾转移到对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
3、上来。(A) A、对 B、错12、在当前情况下,描述统计学已经不重要了。(B) A、对 B、错13、网络的出现不利于统计学的发展。(B) A、对 B、错14、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的划分,反映了数据分析的不同层次。(A) A、对 B、错15、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利用总体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B) A、对 B、错16、对定序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量包括(D)。 A、频数和频率 B、累计频数 C、累计频率 D、以上都是17、为解决特定问题而专门搜集的数据资料称为(A)。 A、原始数据 B、二手数据 C、定量数据 D、定性数据18、如果需要展示可视资料,则不宜采用哪种调查方式(C)。 A、入户
4、访谈 B、拦截式访谈 C、电话访谈 D、网络调查19、下面哪种调查方式可以避免访员误差(D)。 A、入户访谈 B、拦截式访谈 C、电话访谈 D、邮件调查20、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可以避免由于访员和问卷设计等问题造成的误差 B、不会受到被观察者的回答意愿和回答能力等因素影响 C、不会受到调查人员素质和经验的影响 D、无法搜集到动机、态度、想法、情感等主观信息21、天气预报利用了数据的(C)功能。 A、描述 B、评价 C、预测 D、分析22、商品价格属于(D)。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23、如果要搜集比较详细的信息,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A)。
5、 A、入户访谈 B、电话访谈 C、邮件调查 D、网络调查24、如果要搜集反映态度、想法、动机、意向等主观特征的数据,应该采用(C)。 A、开放式问题 B、封闭式问题 C、量表式问题 D、半封闭式问题25、在安排调查问卷中问题的顺序时,应该(B)。 A、将人口统计方面的问题放在开头 B、首先通过过滤性问题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 C、需要思考的问题放在最后 D、先问态度和意向方面的问题,后问事实性问题26、二手数据的主要作用是(ABCD)。 A、有助于明确调查目标 B、为数据搜集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C、为调查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D、提醒调查者可能出现的问题27、以下哪些方法适于调查敏感问题(BC
6、D)。 A、入户访谈 B、电话调查 C、邮件调查 D、网络调查28、询问法主要包括(ABCD)。 A、个人访谈 B、电话访谈 C、邮件调查 D、网络调查29、消费痕迹观察法属于(AC)。 A、人员观察 B、机器观察 C、间接观察 D、直接观察30、为了证明变量A和变量B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必须满足(ACD)。 A、A与B存在相关关系 B、A与B同时发生 C、A与B存在适当的时间顺序 D、除了A之外,不存在其他可能引起B的原因31、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通常由(ABCD)组成。 A、开头部分 B、甄别部分 C、主体部分 D、背景部分32、调查问卷中的问题通常包括(ABD)。 A、开放式问题 B、封闭式
7、问题 C、结构式问题 D、量表式问题33、问卷的措辞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ABCD)。 A、用词准确 B、不带主观倾向和暗示 C、考虑回答者的能力 D、敏感性问题要注意提问技巧34、设计量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ABCD)。 A、量表类型的选择 B、平衡量表还是非平衡量表 C、量级层次的个数 D、量级层次是奇数还是偶数35、调查问卷的开头部分一般包括(ABC)。 A、问候语 B、填表说明 C、问卷编号 D、过滤性问题36、定序数据的不同类别间能进行比较和排序,且这种差异能够准确计量。(B) A、对 B、错37、定距数据之间的每一间隔是相等的。(A) A、对 B、错38、二手数据的时效性优于
8、原始数据。(B) A、对 B、错39、网络调查可以避免样本代表性不足的缺点。(B) A、对 B、错40、入户访谈容易受到访员素质的影响。(A) A、对 B、错41、观察法会受到被观察者的回答意愿和回答能力等因素影响。(B) A、对 B、错42、问卷的措辞不应该带有主观倾向和暗示。(A) A、对 B、错43、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该首先以易于回答的问题引起调查对象的兴趣。(B) A、对 B、错44、量表可以用来搜集反映态度、想法、动机、意向等主观特征的数据。(A) A、对 B、错45、采用调查问卷可以避免由于问卷和访员造成的主观误差。(A)。 A、对 B、错46、可以用来显示定性数据的统计图是(C
9、)。 A、茎叶图 B、直方图 C、条形图 D、散点图47、使用组中值代表该组数列的假设前提条件是(C)。 A、组中值是平均数 B、组中值是中间值 C、组内数值均匀变化 D、组中值最有代表性48、对于连续性变量(A)。 A、必须采用组距式分组 B、必须采用单项式分组 C、可以采用组距式或单项式分组 D、以上都不对49、以下哪个是统计表(D)。 A、列车时刻表 B、对数表 C、年终考评表 D、某商品销售情况表50、如果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则相邻组的组限(B)。 A、不能重合 B、必须重合 C、不一定重合 D、以上都不对51、对于给定的总体,组距与组数(B)。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
10、没有确定的关系 D、都取决于全距52、箱线图中,箱子中间的数为(B)。 A、最大值 B、中位数 C、上四分位数 D、下四分位数53、要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C)。 A、雷达图 B、茎叶图 C、散点图 D、环形图54、要对总体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绘制(C) A、条形图 B、箱线图 C、饼图 D、直方图55、人口自然死亡率按年龄的分布是(D)。 A、正态分布 B、左偏分布 C、右偏分布 D、U型分布56、统计分组的主要步骤是(ABC)。 A、选择分组标志 B、确定分组数目 C、选择分组体系 D、计算标志总量57、显示定性数据可以采用的统计图有(AC)。 A、条形图 B、直方图 C、
11、饼图 D、散点图58、显示定量数据可以采用的统计图有(ABCD)。 A、条形图 B、直方图 C、饼图 D、散点图59、对于定序数据,可以计算(ABCD)。 A、频数 B、频率 C、累计频数 D、累计频率60、统计表主要由(ABCD)构成。 A、总标题 B、行标题 C、列标题 D、指标数值61、组距式分组的要素是(ABCD)。 A、组数 B、组限 C、组距 D、组中值62、关于组距式分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对于给定的总体,组距与组数一般成正比关系 B、如果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则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合 C、组距式分组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 D、如果各组数据在组内呈均匀分布,用组中
12、值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63、定量数据的整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定性数据。(B) A、对 B、错64、定性数据的整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定量数据。(A) A、对 B、错65、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B) A、对 B、错66、确定组数时,应保证各组都有足够的单位数并能够充分体现总体的分布特征。(A) A、对 B、错67、不能把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结合起来进行分组。(B) A、对 B、错68、在同一个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A) A、对 B、错69、组距式分组只适合连续变量。(B) A、对 B、错70、社会经济现象中,大多数统计总体的次数分布都服从正态分布。(A) A
13、、对 B、错71、茎叶图中每条茎代表一个原始数据,每片叶表示一个组别。(B) A、对 B、错活动21、当各变量值大小不等时,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大小关系是(A)。 A、算术平均数最大 B、调和平均数最大 C、几何平均数最大 D、不一定2、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A、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没有确定的关系3、总体中出现次数的最多的标志值称为(B)。 A、组中值 B、众数 C、中位数 D、平均数4、用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总数,得到
14、(A)。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5、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因此(C)。 A、当标志值比较小而次数较多时,对平均数没有影响 B、当标志值比较大而次数较少时,对平均数没有影响 C、当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等时,对平均数没有影响 D、当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对平均数没有影响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D)。 A、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B、标志值本身数值的大小 C、权数是否相同 D、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7、下列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D)。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8
15、、关于众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 B、众数不受数列中的各单位标志值的影响 C、当数列中存在异常标志值时,众数能够较准确的代表总体的集中趋势 D、如果总体中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则众数不存在9、根据所掌握资料的表现形式不同,算术平均数可以分为(AD)。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数10、影响加权平均数的大小的因素包括(BC)。 A、中位数 B、变量自身的水平 C、次数 D、众数11、关于算术平均值,以下正确的是(ABCD)。 A、简单算术平均值是加权算术平均值的特例 B、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值的离差之和等于0 C、各标志值
16、与算术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D、简单算术平均值是权数相等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值12、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这是(BD)。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倒数平均数13、以下关于调和平均数的使用正确的是(ABCD)。 A、调和平均数一般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 B、已知分组数列的各组标志值和标志总量时,可以计算调和平均数 C、计算内容需服从于总体标志总量除以总体单位总量的要求 D、当各组单位数未知时,对原公式进行变形使用14、数列中存在极端数值的情况下,(BC)能较好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15、众
17、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B) A、对 B、错16、一数列,直接利用未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和先分组再计算算术平均数,二者的结果完全一致。(B) A、对 B、错17、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权数本身的大小。(B) A、对 B、错18、统计平均指标中的位置平均数指的是众数和中位数。(A) A、对 B、错19、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A) A、对 B、错20、定序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算术平均数来反映。(B) A、对 B、错21、总体各单位中标志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为(C)。 A、组距 B、组
18、中值 C、极差 D、平均值22、适宜在不同水平的同类指标现象,特别是不同类现象中进行直接对比的指标是(D)。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23、一般来说,变异系数指标越大,说明(AB)。 A、总体各单位离散的相对程度越大 B、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C、总体各单位离散的相对程度越小 D、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强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B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最小 B、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最小 C、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最大25、反映数据离散趋势的统计量包括(ABCD)。 A、极差 B、
19、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26、两总体的标志平均值相等,则两总体标志变异程度相同。(B) A、对 B、错2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B) A、对 B、错28、极差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现的标志变异指标。(A) A、对 B、错29、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等于(D)。 A、0 B、1 C、2 D、330、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斜方向和程度的统计量是偏度系数。(A) A、对 B、错活动31、抽样调查是按照(A)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A、随机原则 B、样本的重要性 C、典型单位 D、以上都不对2、对水库中鱼的存量,往往采用(B)获得数据。 A
20、、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全面调查3、某城市居民家计调查中的所有居民家庭属于(A)。 A、总体 B、个体 C、样本 D、样本单位4、从某城市所有居民家庭中抽取出500户居民家庭,构成(C)。 A、总体 B、个体 C、样本 D、样本单位5、从某城市抽取500户居民家庭得到的人均月收入、人均生活费支出属于(C)。 A、总体指标 B、样本个数 C、样本指标 D、样本单位6、某公司全体职工的每周平均加班工资为110元,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职工每周平均加班工资为100元,抽样误差为(A)。 A、10元 B、100元 C、110元 D、5元7、在抽样工作中经常产生误差,有的误差是由于在调查工
21、作过程中观察、测量、登记、汇总、计算上的差错所引起的误差,这类误差我们称为(A)。 A、工作误差 B、系统误差 C、偏差 D、样本误差8、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单位后,记录其标志值后,把它放回总体中继续参加下一轮样本单位的抽取,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 A、回置抽样 B、不回置抽样 C、重点调查 D、非全面调查9、抽样调查同其他统计调查方法相比,其特点为(ABCD)。 A、属于非全面调查 B、其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C、属于全面调查 D、会产生抽样误差10、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包括(ABCDEF)。 A、确定调查目的与要求 B、设计抽样方案 C、抽取样本 D、样本调查 E、数据整理 F、分析数
22、据结果撰写调查报告11、从抽样方法来看,抽样可以分为(AB)。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样本调查1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ABCD)。 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B、样本容量的大小 C、抽样方法不同 D、抽样组织方式不同13、抽取样本的方法有(ABCD)。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抽样 D、集团抽样14、抽样方案包括(AB)。 A、抽取样本的方法 B、样本容量的大小 C、编制抽样框 D、样本抽取15、调查的方式包括(ABC)。 A、邮寄调查 B、网络调查 C、入户访谈 D、样本调查16、通过将总体各个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加以分类,然后再从各层中按随机
23、原则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组成一个样本,这种抽样方式称为(ABC)。 A、分层随机抽样 B、分类抽样 C、类型抽样 D、集团抽样17、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观察,并以这部分单位的观察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A) A、对 B、错18、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这两种抽样方法,对抽样误差没有影响。(B) A、对 B、错19、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抽样所要求的样本容量小一些,不重复抽样的样本容量大一些。(B) A、对 B、错20、非抽样误差的大小与样本容量大小之间没有关系。(A) A、对 B、错21、简单随机抽样往往适用于总体规模较小,抽样框完备的调查。(A)
24、A、对 B、错22、统计调查中的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A) A、对 B、错23、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它只与给定的样本有关。(A) A、对 B、错24、样本调查包括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员的培训和调查内容的搜集。(A) A、对 B、错25、在选取样本时,如果总体中每个单位或个体有同样的概率被抽中,这种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A) A、对 B、错26、等距抽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随机抽样,只有初始单位是随机确定的,其他单位由初始单位和间隔决定,这样,若第一个样本单位抽取不当,将影响抽样结果的代表性。(A) A、对 B、错27、总体指标也称为总体参数,是根据总体各个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统计指
25、标,总体指标具有(A)。 A、唯一性 B、随机性 C、随样本单位变化 D、以上都不对28、如果某个总体参数估计量的期望值等于参数真值,那么这个估计量具有(A)。 A、无偏性 B、一致性 C、相对有效性 D、以上都不对29、参数估计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确定总体参数,一般说来,参数估计方法有(AB)。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最大似然估计 D、矩估计30、对于给定的样本,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点估计,为了在不同的点估计之间进行比较,就必须对各种点估计的好坏给出评价标准包括(ABC)。 A、估计量的无偏性 B、估计量的一致性 C、估计量的相对有效性 D、样本容量的大小活动41、在假设检验中,我们
26、都提出原假设,与原假设对立的假设称为(A)。 A、备择假设 B、单边检验 C、双边检验 D、以上都不对2、在假设检验中,我们把应该接受的原假设拒绝接受,这种错误称为(B)。 A、A第类错误 B、第类错误 C、取伪错误 D、以上都不对3、在假设检验中,我们把应该拒绝的原假设接受,这种错误称为(B)。 A、第类错误 B、第类错误 C、弃真错误 D、以上都不对4、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犯第类错误的概率和犯第类错误的概率都很小是(B)。 A、能够实现 B、不能实现 C、根据具体问题而定 D、以上都不对5、犯第类错误的概率和显著性水平(A)。 A、相同 B、不同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D、以上都不对6、在假
27、设检验中,根据样本数值,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如果比临界值大,应该(A)。 A、拒绝原假设 B、接受原假设 C、原假设为真 D、原假设为假7、在假设检验中,根据样本数值,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如果比临界值小,应该(B)。 A、拒绝原假设 B、接受原假设 C、原假设为真 D、原假设为假8、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为(A)。 A、显著性水平 B、犯第类错误的概率 C、取伪错误的概率 D、以上都不对9、在假设检验中有可能犯的错误有(ABCD)。 A、第类错误 B、弃真错误 C、第类错误 D、取伪错误10、显著性水平就是(ABD)。 A、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 B、犯第类错误的概率
28、C、犯第类错误的概率 D、犯弃真错误的概率11、在假设检验时,通常使用的显著性水平有(ABC)。 A、0.05 B、0.01 C、0.1 D、0.512、显著性水平与检验拒绝域的关系为(AB)。 A、显著性水平提高(变小),意味着拒绝域缩小 B、显著性水平减低,意味着拒绝域扩大 C、显著性水平提高,意味着拒绝域扩大 D、显著性水平降低,意味着拒绝域缩小显著性水平提高或降低,对拒绝域没有影响13、假设检验是指对未知总体的某一数量特征(比如均值、方差)提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所获得的样本数据,按照一定的程序,对该假设做出拒绝或接受的判断。(A) A、对 B、错14、在假设检验中,根据样本数值,计算出
29、检验统计量的值,如果比临界值大,则接受原假设。(B) A、对 B、错15、在假设检验中,根据样本数值,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如果比临界值小,则接受原假设。(A) A、对 B、错16、在假设检验中,我们把应该接受的原假设拒绝接受,这种错误称为第类错误。(A) A、对 B、错17、犯第类错误的概率就是显著性水平。(B) A、对 B、错18、在方差分析中,通常把需要考察的引起数据变动的主要原因称为因素或因子,把因素的不同状态称为水平或处理,如果在分析中只涉及一个因素,这称为(A)。 A、单因素方差分析 B、双因素方差分析 C、多因素方差分析 D、以上都不对19、方差分析包括(ABC)。 A、单因素方
30、差分析 B、双因素方差分析 C、多因素方差分析 D、回归分析20、方差分析的假设条件有(ABC)。 A、各总体是正态分布 B、各总体有相同的方差 C、样本相互独立 D、只涉及一个因素21、方差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ABCDE)。 A、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B、选择显著性水平 C、选择检验统计量 D、给出判别准则 E、选择样本,计算结果,做出判断22、方差分析是通过分析数据的方差来确定我们是否能够推断出总体均值存在差异。(A) A、对 B、错23、在方差分析中,人们把需要考察的引起数据变动的主要原因称为因素或因子,把因素的不同状态称为水平或处理。如果在分析中只涉及一个因素,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A
31、) A、对 B、错24、在进行方差分析时要求各个总体有相同的方差。(A) A、对 B、错25、在进行方差分析时要求各个样本相互独立。(A) A、对 B、错活动51、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 A、单相关 B、复相关 C、偏相关 D、非线性相关2、当一个变量的变化完全由另一个变量确定时,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C)。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关 C、完全相关 D、不完全相关3、当一个变量增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也增加,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C)。 A、单相关 B、复相关 C、正相关 D、复相关4、相关图又称(B)。 A、点图 B、散点图 C、直方图 D、茎叶图5、当一个变量增
32、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减少,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D)。 A、单相关 B、复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6、Spearman相关系数是由英国统计学家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Spearman)在1904年提出的,适用于对(C)之间相关性的一种度量方法。 C A、定量数据 B、定性数据 C、顺序数据 D、以上都不对7、按照所研究变量个数的多少,相关关系包括(ABC)。 A、单相关 B、复相关 C、偏相关 D、非线性相关8、按照相关关系的程度,分为(ABC)。 A、完全相关 B、不完全相关 C、不相关 D、线性相关9、按照相关关系表现的形态,分为和(AB)。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
33、关 C、单相关 D、复相关10、按照相关变量变化的方向,分为(AB)。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单相关 D、偏相关11、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线性相关关系的重要指标,通常我们用表示相关系数,我们经常使用的相关系数有(AB)。 A、Pearson相关系数 B、Spearman相关系数 C、复相关系数 D、偏自相关系数12、根据资料是否分组,相关表可分为(AB)。 A、简单相关表 B、分组相关表 C、复相关表 D、调查表13、相关分析涉及(ABCD)。 A、简单线性相关分析 B、偏自相关分析 C、复相关分析 D、等级相关分析14、当所研究的是一个变量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时,称为复
34、相关。(A) A、对 B、错15、当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呈现为线性关系时,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相关。(A) A、对 B、错16、当一个变量增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也增加,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正相关。(A) A、对 B、错17、在相关分析中,各变量的地位不同。(B) A、对 B、错18、“回归”这个名词是由19世纪后半叶英国生物学家兼统计学家(A)在研究遗传现象时提出的。 A、高尔登 B、高斯 C、费歇尔 D、伯努里19、判定系数的取值(A)。 A、在0和1之间 B、大于1 C、小于0 D、以上都不对20、判定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为(A)。 A、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的平方 B、判
35、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 C、判定系数与相关系数无关 D、相关系数等于判定系数的平方21、在回归方程中涉及到的变量有(ABCD)。 A、因变量 B、自变量 C、解释变量 D、被解释变量22、在回归分析中,按研究中使用自变量个数的多少可分为(AB)。 A、一元回归 B、多元回归 C、复相关 D、单相关23、判定系数又称(AB)。 A、可决系数 B、决定系数 C、自相关系数 D、复相关系数24、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之间不存在联系。(B) A、对 B、错25、在回归分析中,回归方程左边的变量,通常称为解释变量。(B) A、对 B、错26、在回归分析中,回归方程右边的变量,通常称为被解释变量。(B) A、对
36、B、错活动61、绝对数时间序列又称(D)。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相对数时间序列 C、平均数时间序列 D、总量指标时间序列2、累计增长量也称为(A)。 A、定基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增长率 D、报告期水平3、平均增长量等于(A)。 A、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B、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C、各期水平与上一期水平之比 D、以上都不对4、定基发展速度是(B)。 A、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B、各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C、各期水平与上一期水平之比 D、以上都不对5、环比发展速度是(C)。. A、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B、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 C、各期水平与上一期水平之比 D、以上都不对6、
37、同一时间序列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A)。 A、定基发展速度 B、增长速度 C、发展速度 D、增长量7、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B)。 A、增长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速度 D、累计增长量8、增长速度也称(A)。 A、增长率 B、增长量 C、平均发展速度 D、以上都不对9、平均增长速度等于(A)。 A、平均发展速度-1 B、平均发展速度 C、环比发展速度 D、以上都不对10、周期性变动也称(D)。 A、季节变动 B、随机波动 C、长期波动 D、循环变动11、时间序列也称(AB)。 A、时间数列 B、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12、按照统计
38、指标性质的不同,时间序列可以分为(ABC)。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相对数时间序列 C、平均数时间序列 D、时点序列13、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要素有(AB)。 A、对某种现象的观测时间 B、各时间上所观测到的统计指标数值 C、每日数据 D、每月数据14、在绝对数时间序列中,根据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绝对数时间序列又分为(AC)。 A、时期序列 B、总量指标时间序列 C、时点序列 D、相对数时间序列15、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分析包括(ABCD)。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增长量 D、平均增长量16、平均发展水平也称作(AD)。 A、序时平均数 B、相对平均数 C、时点数列 D、动态平
39、均数17、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主要有(ABCD)。 A、发展速度 B、增长速度 C、平均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18、定基增长速度等于(ABD)。 A、累计增长量固定基期水平 B、(报告期水平-固定基期水平)固定基期水平 C、环比发展速度-1 D、定基发展速度-119、环比增长速度等于(ABC)。 A、逐期增长量前一期水平 B、(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C、环比发展速度-1 D、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20、通常我们都把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归纳为(ABCD)。 A、长期趋势 B、周期性变动 C、季节变动 D、随机波动21、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某种现象进行观测并记录下
40、来的一系列观测值。(A) A、对 B、错22、总量指标时间序列是由一系列同类总量指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A) A、对 B、错23、时期序列各个时期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B) A、对 B、错24、时点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 A、对 B、错25、时期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一般情况下,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A) A、对 B、错26、在相对数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 A、对 B、错27、平均数时间序列中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A) A、对 B、错28、平均发展水平是把时间序列中各个时期(或时点上)的指标数值进行平均而求得的
41、平均数。(A) A、对 B、错29、增长量是总量指标在一段时期内增长的绝对量,为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A) A、对 B、错30、同一时间序列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A) A、对 B、错31、反映个体事物动态变化的相对数指标叫做(D)。 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定基指数 D、个体指数32、说明现象总体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C)。 A、质量指标指数 B、平均指标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环比指数33、某公司所属三个工厂生产同一产品,要反映三个工厂产量报告期比基期的发展变动情况,三个工厂的产品产量(C)。 A、能够直接加总 B、不能加总 C、必须用不变价格作同度量因素才能相加 D、必须用现行价格作同度量因素才能相加34、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C)。 A、7% B、10% C、7.1% D、15%35、指标数列中以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作为对比时期的指数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