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5160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关于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根据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及黔农办发201254 号关于开展2011 年度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掌握我州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完成农业部及省农委的安排部署工作,结合我州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现将我州的一村一品专业村、专业乡镇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一村一品基本情况 1、一村一品专业村基本情况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户数。全州 133 个一村一品专业村现有农户 76908 户,占全州现有农户数的9.2 %,其中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 55581 户,占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户的 72.27%,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 18604 户,占

2、一村一品专业农户的 24.2%。一村一品专业村人口数。全州 133 个一村一品专业村现有 321011 人,专业村从业人员 185393 人,占一村一品专业村人中数的 57.75%。在从业人员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 133942人,占从业人员的 72.24 %,从事主导主业的从业人员 103664 人,占一村一品专业人员的 77.39%。一村一品专业村经济基础情况。2011 年全州 133 个一村一品专业村经济总收入 232965 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80385 万元,占一村一品专业村经济总收入77.43%,主导产业产总收入 111862 万元,占一村一品专业村经济总收入的 48%。

3、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4863 元,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 5365 元。均高出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 3760 元。高29.34%、42.70%。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生产情况。2011 年黔南州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生产规模各有不同,包括茶叶、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烤烟、根雕、桑蚕、生猪、绿壳蛋鸡、种植业型的主导产业 253015 亩,其中:粮食类 38609 亩,茶叶47739 亩,时令鲜蔬 74517 亩,水果类 70117 亩,烟叶 7942 亩;养殖业型主导产业的猪 91000 头.绿壳蛋鸡 37.3 万只。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品销售情况 2011 全州 133 个专业村主

4、导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共89739 万元,其中通过龙头企业销售 14302 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15.9%;通过专业市场销售 9795 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 10.9%;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 33792 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37.66%;通过其他渠道销售 31851 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35.5%。2、专业乡镇基本情况全州四个专业乡镇主要是都匀的摆忙乡茶叶、XX 市平浪镇香米、 XX 市沙寨乡辣椒、三都周覃镇稻谷。四个专业乡镇行政村个数 32 个,专业村个数 24 个,专业乡镇农户数 13027 户,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 10209 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数 4202 户。专业乡镇

5、人口数 55494 人,从业人员 35149人,占乡镇总人口数的 63.33%。专业乡镇经济总收入 31060 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1449 万元,占专业乡镇经济总收入69%,主导产业总收入 6354 万元,占一村一品专业村经济总收入的48%。专业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 4773 元,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 5087 元。四个专业乡镇主导产业分别是茶叶、香米、辣椒、稻谷,种植业面积 33610 亩,其中:XX 市摆忙乡绿茶 11650 亩、XX市平浪镇香稻 7490 亩、XX 市沙寨乡辣椒 4220 亩、三都县周覃镇稻谷 10250 亩。专业乡镇主导产品销售收入 4178 万元,其

6、中:通过龙头企业销售金额 1126 万元,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1254 万元,通过其他渠道销售 675 万元。从数据显示:专业乡镇产品主要通过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二、一村一品专业村、专业乡镇发展特点:一是主导产业开始凸显,区域带动日益增强,目前,我州一村一品的发展对区域主导产业培植、农产品市场销售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全州 133 个一村一品专业村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已达 253015 亩,主导产业总收入主导产业产总收入 111862 万元,占一村一品专业村经济总收入的48%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 5365 元。高出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 42.70%。专

7、业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 4773 元,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 5087 元。分别高出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6.9%、35.3%。二是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品牌意识逐渐增强。一村一品发展的向着标准化程度靠近,农民群众的质量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在全州 133 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37 个主导产业中,已注册商标的 40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 46 个,绿色食品认证的 3 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14 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 7 个。四个专业乡镇中,已注册商标的 2 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3 个,绿色食品认证的 1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1 个。三是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全州 133

8、 个专业村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105 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数有 18604 户,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金额 33792 万元,高出通过专业市场销售金额 9795 万元的 245%。四个专业乡镇均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入农民专业经济组织的农户数有 4202 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 1254 万元。占总销售收入 30 以上。三、发展“一村一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州“ 一村一品”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 1、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村一品”,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从调查

9、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一村一品 ”建设。这集中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方面。近年来,尽管我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尤其是水利建设落后,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2、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3、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州大部分村民还停留在粗放型种植上,农业生产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

10、视了品牌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四、今后的建议打算立足我州一村一品专业村实际,今后黔南州一村一品专业村应在发展地方特色、建立龙头企业、建立专业批发市场、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申报产品认证、注册商品商标品牌上下功夫,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资源,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壮大产品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打造绿色思想,我们的产品应能占领国内市场,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积极的作用。建议上级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技能培训和基地

11、建设,继续加大对基层农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扶持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力度,强化和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进和配置的“绿色通道 ”。逐步增加基层农业科研经费,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1、加强领导重视。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合力抓,形成州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建立“一村一品 ”工作评优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2、集中抓好典型宣传。建议宣传部门将“一村一品”先进典型列入全年宣传工作重要内容,组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在发展“一村一品 ”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进行大力宣传,使“一村一品 ”更加深入人心,使推广支持 “一村一品”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定期召开“一村一品” 现场交流会,通过总结交流,从中发现好的典型,推广好的做法,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3、抓好招商引资。组织“一村一品” 示范点精心准备一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洽谈。利用各级搭建的招商引资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客商进行推介,力争引进一批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实业型企业来我州发展“一村一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