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6语文实用教案 日期:2009年4月30日7、清贫主 备 人:霍伟宁 教学目标1、 了解方志敏生平及革命事迹,体会其乐于清贫的高尚情操。2、 理解“清贫”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清贫”意识3、 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重难点1、 把握人物形象,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清贫”在新时期的特殊意义。3、 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式和对比描写方式刻画人物。方法诵 读 分 析 法手段多 媒 体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人,他是堂堂的苏维埃政府主席,严冬腊月却穿着一件露着棉花的破棉袄而不肯买一件新衣服,他掌管着上百万的资金,却从来没
2、有乱花一分钱,后来清点家当时发现也只不过有几套旧衣褂裤、几双旧线袜,此外没有任何值钱东西。这个人就是我党我军的优秀领导人-方志敏。今天就一起来欣赏他在狱中写下的文章-清贫二、介绍作者及背景:作者:方志敏(1899 - 1935)。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22年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后因叛徒出卖,不幸被俘。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写
3、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文章。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当时才35岁。背景:1935年1月,方志敏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方志敏率领的800余人冲出了包围圈,却发现大队没有跟上来。作为苏维埃主席的方志敏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毫不犹豫,又一次进入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大队人马,可此时他们已经被敌人的14个团,7倍于自己兵力重重包围着,还得忍饥挨饿一次次突围。最后只剩下了80多人。方志敏已经7天没吃东西了,就在这种危机关头他还不忘鼓励战士们说:“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越苦越要干。”他的一生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最终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俘,本文就是他在狱中回忆自己被俘时的情
4、景。【补充方志敏在狱中故事:蒋介石委以要任要求其投降;各种残酷刑罚折磨精神肉体;使劲招数逼其写口供,饱含激情和对党的忠诚写文章;狱卒跪哭:“我是穷人孩子,你是为穷人革命的好人。我就是提着脑袋也要把你的东西送到。”;狱中16篇文章转交给宋庆龄、鲁迅手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一位可敬可爱、可歌可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教学过程三、整体感知1、解题:唐代姚崇冰壶戒:“与其浊富,宁死清贫。”“清”清廉、清苦 “贫”贫穷、贫寒“清贫”: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2、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方志敏身为我军领导人却一生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3、读完全文,你觉得方志敏是一个怎样
5、的人?通过什么描写展现出来的?从方志敏语言、神态中,我们可以看出方志敏面对敌人的威吓,能够泰然自若、坚定持重、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矜持不苟,廉洁奉公。把这一切当 “趣”事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自己所献身事业的自豪。介绍方志敏的其他事迹:回乡论革命钱;冬天穿破棉袄;叔叔地主镇压农民运动大义灭亲;妻子从红军缴获的物品中要块布批评立即送回。(四分角色朗读“对话”,加深理解。注意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读准重音,读出语气、语调,注意模拟语调加以体会人物个性。注意体会兵士和方志敏的不同兵士:凶恶、吓唬、贪婪、偏执。方志敏:对敌人的轻蔑、耻笑、从容自若。)五、体会对比手法,把握主旨。1、主人公是方志敏。却详细描写了
6、其被捕时国民党士兵搜查他的过程,尤其对士兵的语言、动作做了详细描写。这与表现方志敏的品质有何关系?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人物形象一是国民党士兵认为大官理应有许多钱财可以抢掠的心理和他们贪婪个性与方志敏形成鲜明对比。借助他们的行动和语言烘托方志敏的廉洁;二是将方志敏的“清贫”与国民党大官腐化堕落对比。2、课文第9小节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气?你是如何理解的?用一种讽刺的语气,既表达出方志敏以清贫为自豪,表现一个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又是对国民党高官及当时的一些富豪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3、至此我们能明白“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能明白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了吗? 清贫,
7、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在那个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着种种考验,始终矢志不移,固守清贫,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迎来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教学理解与补充教学过程4、由此我们重新看清贫的含义。我觉得他更有一种深层的含义了,尤其在方志敏身上我觉得他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克己奉公、秉德无私、俭约素朴、洁白清贫、热忱爱国、赤胆忠心、坚贞不屈、舍生忘死所以后世的人说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贫”,物质上他是贫穷的,他的“贫”是为了新中国,为了广大劳苦大众,为了革命事业。这种视名利如粪土,为革命理想矢志不移,固守清贫,艰苦奋斗。这种精神是伟大
8、的,是富有的,这种精神财富胜过一切物质财富。)六、延伸思考讲到这里我感觉方志敏践行战国时代的儒学大师孟子曾说的千古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这是一种有骨气的象征,这就是一种气概,一种品质,这是一种精神。由古至今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1、关羽重情重义、不为富贵所动.2、文天祥被俘后“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舍生取义的壮举,至今仍震撼人心。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4、周恩来“为国为民清贫一生,奉献一生,联合国为其降半旗”可以说自古以来的圣人贤士们非常
9、重视自己平时生活中言行举止的修养,以谦虚谨慎勤奋正直的优秀作风,养成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这种品格风范时至今日也一直在散发其不朽的光芒。3、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方志敏的“清贫”还有价值么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适当的享受物质生活无可厚非,但是这其中有些人的价值取向却发生了倾斜:如学生中间掀起的名牌热,挑吃讲穿,斗富、显阔竟被称为“潇洒人生”。完全变成了一种奢侈、腐化、堕落。这样下去只会给个人、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时候,如没有精神(信仰)的支撑,就会渐渐迷失自我,慢慢的走向庸俗。如同海中找不到灯塔的孤舟,迷途的孤雁,永远在黑暗中摸索。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在这个新的时期,我们提倡的应该是不以物欲为尚的清贫精神,不能养成追求奢侈,互相攀比的心理。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这位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齐读方志敏的绝笔书总结:毫无疑问,我们所说的“清贫”绝非方志敏时代的清贫,但其中所蕴含的不以物欲为尚的清贫精神却是永远无法丢弃的精神食量。教学理解与补充教学过程教学理解与补充教学过程教学理解与补充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理解与补充作业资源搜集关于“清贫”的名言警句课后反思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