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融资问题的探讨.doc.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4968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融资问题的探讨.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融资问题的探讨.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融资问题的探讨.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融资问题的探讨.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关于融资问题的探讨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高等学校融资的历史背景及形成的原因,分析了目前高等学校融资负债状况,探索了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高等学校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高等学校;融资;风险防范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各高校在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债务负担的影响日益显现,不少高校争取削减教学经费、降低教职工待遇或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等方式压缩办学成本,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创新人才的引进和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已成为制约高校内涵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有效的高等学校融资风险防范机制十分必要。 一、高等学校融资的历史背景及形成的原因 从 19

2、99年开始,中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规模快速扩大,招生人数到2010 年达 662 万人,比 1998 年的招生人数 108 万人增长了 5 倍;在校生人数从 1998 年的 340.8 万人增加到 2010 年的近 2500 万人,增长了 6 倍多。但国家和地方财政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速度,2000-2003 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由 2.9%上升为 3.19%,而世界平均为 4.9%,欠发达国家平均也达 4%。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也属于中等偏下水平。2006 年为 3.01%,近

3、几年仍在 3%左右徘徊,未能实现 4%预定目标。就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而言,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合计为 9667.84 元,2000 年增长到10230.81 元。此后连年下滑,2005 年降至 7613.51 元,比 1998 年减少了 2054.33 元;2007 年增加到 9142.81 元,仍比 1998 年减少525.03 元,而同期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则上涨了 32.6%(以 1978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 100 计算)。由于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可供高校支配的经费无法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同步增长,导致资金需求量急剧增长。1993 年

4、2 月 13 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经费资金,支持校办产业、高科技企业以及勤工俭学的发展,开办教育储蓄和贷学金等业务”,首次明确提出高校可以向银行贷款办学。1995 年颁布的教育法中指出“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1998 年8 月 29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该法第 30 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力,承担民事责任。”第 60 条规定,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

5、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第 62 条规定:“ 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适应扩招的需要,1999 年教育部下发了199910 号文件,鼓励高校向银行贷款借债发展。2001 年 7 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又明确提出“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利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这一系列法规政策的颁布实施,为高校利用银行信贷和高校产业资本运营筹措发展资金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实际上在高校贷款操作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以贴息作为“补偿

6、” ,无形中也“刺激”了高校贷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资模式,绝大部分高校走向了主要利用银行贷款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快速提升办学实力的扩张之路。在这种特定的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扩大了办学规模,提升了办学实力,并由此形成了巨额债务。 二、目前中国高等学校融资负债状况 从全国范围来看,2007 年 3 月发布的2007 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的数据则显示,到 2006 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 4500 亿元-5000 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在建和已建的大学新校区超过 200 个,每所学校所需资金少则数亿,多则数十亿,这些资金 70%以上都来自银行贷款。据北京大学教育

7、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完成的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表明,全国教育部直属的 76 所高等院校的负债已达到 400 多亿元,平均每所高校的欠债 5 亿多元。地方普通高校贷款总额在 20 亿元以上的有 21 个地区。2007 年 3 月 19 日,吉林大学财务处在该校内上贴出名为“吉林大学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自曝已欠巨额债务 30 亿元,而且近年略有上升。目前有关学者统计高校贷款较多的为:吉林大学 32 亿元,广东工业大学 23 亿元,郑州大学 21 亿元,武汉理工大学 20.3 亿元,南昌大学 20 亿元,广州大学 20 亿元。从各省情况来看,各省高校债务并不均衡。山东 2

8、42.3 亿元,江苏 100 余亿元,黑龙江 90 亿元,甘肃 51 亿元,天津 50 余亿元。湖北 76 所公办普通高校负债 146 亿元,河北 100 多所高校贷款 100 余亿元。截至 2009 年底,湖南省地方公办普通高校总债务规模高达 142 亿元,其中银行贷款金额 115亿元,单个最多负债近 16 亿元。为了应付还本息压力,同时又从银行借新贷款。这种靠“借新贷还旧贷” 的方式维持资金周转,面临首比较严重的支付危机。 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高等学校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随着各高校债务负担的影响日益显现,高校债务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各级政

9、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已采取了很多措施,教育部和财政部于 2004 年 7 月 13 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 号),给出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财政厅于 2004 年 9 月 9 日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湘教发200474 号)。上海市教委于 2008 年 5 月 19 日发布了公办高校贷款管理办法,将在上海市属高校中推行“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制定贷款风险指数测算办法,建立预警提示制度。为了及时化解债务风险、降低学校负

10、债额度,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在 2009 年 11 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省属公办高校老校区资产处置工作的通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高等学校融资风险防范机制极为紧迫。 首先,确立贷款风险意识。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不少高校只能靠“借新贷还旧贷 ”的方式维持资金周转,面临比较严重的支付危机,滋生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为了应付还本付息压力,部分高校调剂财政预算资金还贷,同时又从银行借新款。贷款资金在贷款账户中独立运行,脱离财政监督,导致部分高校预算形同虚设,财务管理极不规范。因此,高校在利用银行贷款时必须合理规避财务风险,要有强烈的财务风险意识。融资对于高校发展来说,一方面,贷款改善了高校的资金状况,极大地改善办

11、学条件,增强学校自身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融资也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高校长期以来依靠财政拨款,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够重视,严重缺乏市场的盈亏和风险意识,对银行贷款资金的有偿性认识不足,对于贷款坏账的后果缺乏认真对待,这会导致盲目扩大贷款规模,等到资不抵债时,就一味地依赖政府的支持。潜藏着财务危机,这种危机已经危及到中国教育体系的健康持续发展。要除去那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初期银行是国家的、贷款是银行的、银行贷款不用白不用的不良思想。要政府在解决债务遗留问题时也不能不管形成债务的真实原因而承担所有债务。政府在全面分析历史上负债的原因及负债是否真正投入教学及设施建设,并促进了学校发展的情况下,政

12、府协调好各方面解决现有债务的方案,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并明确由高校负责归还银行贷款。政府在解决债务问题同时,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不能与债务金额挂钩,避免出现“多贷多得,少贷少得”的不公平现象,助长今后高校发展中无贷款风险意识的思想。要考虑高校在招生人数、扩招过程中的对社会的贡献等因素分配化解债务资金。让所有高校意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在负债办学过程中,高校是借贷的主体,理应为其贷款行为负责,按照“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承担起还贷主体责任。克服等、要、靠的不良思想意识,切实增强其负债责任意识、还款意识,确立并普及其贷款的风险意识。其次,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如定期发布高校贷款风险指数,建立高风险

13、学校贷款审批制度并及时化解高校债务风险。2010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在总结中央高校化债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湖南省财政厅、教育厅 2011 年下发了关于减轻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同时,联合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的通知控制贷款规模、防范财务风险,确保高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些都为建立高校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提供了量化指引。高校应建立适合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控制偿债风险。如负债期内流动比率越低,短期偿债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学生生均贷款额、负债与收入比率、负债自有资金比率、

14、人员经费与总收入的比例等,数额越大则反映偿债能力越弱。防范风险的角度要注重年度债务资金构成债务负担率、债务依存度、资产负债率。要注意反映支付能力的年度支出收入比、年度现金支付能力、潜在支付能力。充分考虑随时有可能变化的利率大小、波动等因素风险。要优化支出结构,从紧安排非教学科研性支出,并科学控制办学成本,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严格执行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的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要创新办学思路,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社会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多样化融资如租赁融资、信托融资、发行教育债券融资、发行股票证券融资、借鉴 BOT 项目融资、争取捐赠等,切实降低

15、债务数量,切实防范财务风险。 最后,合理控制负债规模。高校一定要转变发展观,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真正从“规模扩张” 走向“内涵发展”,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得过度依赖贷款进行基本建设。正确处理好学校规模发展需要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坚持量力而行。一般说来,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把以满足学校最低生存必要的资金需求作为负债的数量目标,因此,确定贷款规模时,高校必须以满足建设需要为标准,对于资金的时候,对于未来的经营状况有着清醒的认识,做好预算,认真研究学校的财务状况和发展需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融资规模。并对资金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二是负债办学必须合理地安排长期、中期、短期借款,使债务结构达到最优,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按照贷款本息归还的时间、贷款额度,合理安排、调度资金,避免因准备不足,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的延期还款损失。三是定期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必须保持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一定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