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高职院校 “物联网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的探讨.doc.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4931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职院校 “物联网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的探讨.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高职院校 “物联网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的探讨.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高职院校 “物联网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的探讨.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关于高职院校 “物联网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的探讨1 设置物联应用专业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泛在络社会计划的推动下,加大投资力度开发研究互联 +的创新模式,大大促进了物联技术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使物联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体现了一个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水平。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物联已经用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家居平安、消防智能化、工业监测、护理老人、个人健康体检等多方面的领域,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具有规模的高科技实用和智慧的庞大市场。在我国,自从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 (2006 -2020 年 )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等重大一些项目中将传感列引入重点研究科研领域后,特别

2、在加之近几年的电商络平台的迅猛发展,大力带动了传感技术有了的提升和发展,也具备了一定产业基础,在电力、交通、安防等各个相关领域的应用也看到很多案例。综上所诉,物联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也需要培养实践型创新人才。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个机遇,提前学习、提前认识、提前研究、争取快速见效。切实重点加强要对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进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物联应用的急需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要充分发挥以自己的与企业紧密联系的创新平台优势特色,培养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型人才;还要设立创新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使高职院校在参与加入物联应用实践中需要重点有所突破突破、务和求力争实效

3、。2 物联应用人才的需求从物联产业的构造分析,物联架构是由感知设备的操控、数据的络传输和数据的实时处理三个过程构成。其中感知设备的操控是通过感知设备来对物获取感知信息,例如无线电子设备、卡片芯片的原理设计、各种媒介的感应设备等等电子设备技术人员以及芯片设计和制造人员;然而,一旦物体的动素被感知,即可通过数据的络传输到主控平台并对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现场控制和有效的应用。这需要通过络进行传输,所以,在这些岗位上的一定需要计算机络和通讯技术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是必须的人才;再如,在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过程中,要用到系统数据分析和统计流程分析,这就又需要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通过上述得

4、知物联人才领域至少需求可以概况为三类人才,即电子设备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人才;计算机络和通讯人才;系统整合和应用人才。针对高职高专,这三类人才中的系统整合和应用人才最适合培养,因为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物联行业中的应用岗位上,这正是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也吻合了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宗旨。3 高职物联人才的培养方向物联应用专业是以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技术与无线电、移动通讯和自动控制以及软件和管理系统设计等众多专业知识构成的交叉性学科,要求入学考试基础较薄弱的专科学生在 3 年时间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力并达到操作应用程度,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在物联人才培养目

5、标的定位上高度准确。通过分析物联项目的运作流程,按照岗位能力的模块要求,大致可分解为四个培养方向:一是感知设备操作方向。物联项目中的感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后续各个环节的基础,也是物联的核心技术成分之一,它涉及到感知终端的操作以及应用,感知设备的种类很多,例如有温度控制的、有压力控制的、有机械控制的,光控的、也有生物控制的等等,这些控制的实现主要依靠芯片的应用技术,如射频标签以及嵌入式芯片等的应用。在这个环节中需要的岗位能力是:相关电子设备的操作、数模转换设备的操作、嵌入式设备的操作等。高职学生需要学习一些相关基础知识,为操作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二是是物联管理及服务方向。物联的感知可以获得大

6、量的有用的或无用的数据,为了具体目的正确使用数据,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和检索,就是感知、识别、搜集信息,借助络传输这些海量的数据。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后,需要有大量的管理服务人员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因此产生的管理服务岗位需要解决数据的储存、检索、使用、不被滥用等问题,以达到满足用户的需求。管理及服务主要掌握数据库与海量存储技术、搜索引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知识。三是各种媒介络的系统设计和维护方向。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解决数据的络传输问题、数据的实时处理问题、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和维护等,其岗位能力要求:具备计算机络技术知识、具有站建设能力、具有 UI 界面设计能力、

7、具备移动通讯知识,后台数据库管理能力等等,还要有通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四是物联辅助方向。物联是一个系统解决方案或者说是系统集成,实用前需经过详细的计划和设计,有 IT 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也要有硬件技术相关解决方案的能力,需要学生具备物联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些系统工程开发和集成能力、数据处理和控制节点,实现完整的物联系统功能的应用能力。这部分几乎不太适应高职学生。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物联管理及服务方向是适合高职类学生的基础的,其次在物联感知设备操作应用方向也比较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和实践的。4 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配备借鉴下面图示显示了物联岗位的实践要求和学习需求。显然,物联专业的理论研究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少理论,多实践,对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那么,高职物联专业就定位在操作技能上,课程设置要求有较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也需要基本的硬件设施和实验室设备,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要求教师要学习、补充新知识,应力争达到物联工程师基本的项目开发、系统集成与实施能力。5 搭建多方合作的校企平台根据高职物联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分析,校园内培养创新型操作技术人才必须与相关企业合作,搭建多方合作的校企平台有利于高职物联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促进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