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29信息资源建设全书重要知识点页码内容1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最早是由(哈特莱)提出的。2从信息在通信过程中的作用角度将信息定义为随机不确定性的减少的科学家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著名数学家(申农)。2经济学界认为,信息是反映事务特征的形式,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3我国著名的信息科学家钟义信教授从认识论的角度将信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三个层次。4“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是(阿兰德尔)在资源经济学中定义的。5信息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被认为是一类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稀缺性)。6“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
2、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所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这一论断是由(彼得德鲁克)提出的。7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7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崛起,信息作为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9广义信息资源: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和,既包括信息内容本身,还包括与信息紧密相联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10文献型信息资源依据其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可以分为刻写型文献资源、(印刷型)文献资源、缩微型信息资源和(视听型)文献资源。12特种文献资料的类型有哪些?要会区分。如:下列各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的有()A科技报告 B档案资料
3、C学术期刊D产品说明书 E缩微资料2下列各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的有()A科技报告 B政府出版物 C会议文献D专利文献 E产品资料14数字化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15按信息的制度化程度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正式出版信息,半正式出版信息,非正式出版信息。能够区分。如:各种“灰色”信息属于( )A非正式出版信息 B半正式出版信息C正式出版信息 D以上都不对16能够判定什么是一次、二次、三次信息资源。如:按照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将信息资源划分为一次、二次、三
4、次信息资源。1请问下面选项中属于三次信息资源的是()A.专著 B.标准文献 C.书目 D.百科全书 2请问下面选项中属于三次信息资源的是( )A专著 B标准文献 C书目D百科全书19什么是信息老化?信息老化加快,文献时效缩短,对信息资源产生哪些影响?信息资源的老化是指信息资源使用价值的减少或使用必要性越来越小。信息老化加快,文献时效缩短,对信息的选择、收集与剔除,信息资源的布局与规划,文献信息的保持与利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26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的必然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普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图书馆的迅猛发展,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
5、发生了重要变化,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也显露了它的一些局限性。首先,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已不局限于馆藏的物理形态的文献,各种形式的电子化或数字化的信息迅速地涌入图书馆。其次,文献资源建设所关注的主要是图书馆“拥有”的实体馆藏,而在网络环境中,读者获取信息却不一定依赖实体的馆藏。再次,文献资源建设已经注意到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资源共享问题,但只有在网络环境中,借助于先进的信息生产、存储与传递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和共享,真正建立一个无比丰富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人们认识到,文献资源建设有必要突破原来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加以丰富和发展。于是信息资源建设理论
6、便应运而生。28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如:A印刷型文献的选择与采集 B电子出版物的选择与采集C网络数据库的选择与采集28(数据库)建设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32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有哪些?(一)信息资源建设使无序的信息成为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二)信息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远距离获取,为人们利用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三)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基础,是图书馆开展服务活动的重要保障;(四)信息资源建设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37系统的(整体性原则)为信息资源共建
7、共享提供了方法论基础。38系统的(联系性原则)为信息资源体系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4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质是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45普赖斯曲线的指数表达式47文献半衰期定义,普赖斯指数定义47文献半衰期:各学科被利用的文献总量中,一半文献失去利用效率所经历的时间。47普赖斯指数: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表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值。计算公式为:P(普赖斯指数)=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的被引文献量/被引文献总量。48文献老化理论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1)为评价和选择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2)为优化馆藏文献资源的结构
8、提供了理论依据;(3)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献工作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4910我国在1997年4月首次召开的国家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52一个公共图书馆引以自豪和引以为荣的并不在与它拥有多少珍本书,有多少16世纪的版本或10世纪的手稿,而在于图书在人脉中流传的广泛程度”这一经典论述是列宁在对于国民教育能够做些什么一文中提出的。52 纵观近代以来世界图书馆的发展,现代图书馆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单纯的保存知识信息载体的机构,(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才是图书馆的根本目的。60为什么要确立信息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原则?从信息资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以及信息资源
9、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的角度来分析,信息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原则,主要是由以下客观因素决定的:(1)科学知识的系统性(2)信息资源自身的连续性(3)读者需求的系统性(4)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68(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支持下完成信息的收集、获取、加工、传递和使用的各种技术。69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标志着当今世界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70新的信息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有哪些方面?1 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影响2 对馆藏资源获取资源的影响3 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质量评价的影响4 对信息资源保障方式的影响5 对馆藏文献资源购置经费的影响81
10、知识产权制度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积极意义有哪些?1首先,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刺激知识生产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创造日益增多的精神财富,从而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丰富的文献源。2其次,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知识成果的传播和利用,促进科技、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使信息资源的来源更加广泛,更加丰富。3再次,知识产权制度保证了知识成果的新颖性、创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89数字出版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概念,数字出版的核心技术是(数字化)技术。95网络书店的兴起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一)改变了书目信息获取的渠道、方式和范围(二)拓宽了文献信息来源
11、,改变了文献采集的方式(三)改变了文献信息资源采集的经费结算方式98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作用(一)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宏观指导1对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指导2对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指导3对确定重点藏书发展领域的指导(二)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标准和规范1对信息资源建设常规工作的规范;2对不断变化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规范;3避免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三)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依据1制订馆藏发展政策,就其微观而言,它可以使各馆信息资源特色更加鲜明,结构更趋合理,从而为合作藏书、资源共建提供基础。2制订馆藏发展政策,就其宏观方面来看,可以明确各馆参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一种利
12、益的平衡机制,以保证参加合作的成员馆都能得到实惠,调动其积极性。108信息资源建设目标包括数量目标、(质量目标)、特色化目标等。115数字馆藏建设政策模式:综合性、专门性、混合性、流程性126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原则(4个)实事求是原则,系统性欲协调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前瞻性原则。128简要回答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程序。答:(1) 成立工作小组(2) 收集决策信息(3) 拟定政策草案(4) 征求修改意见(5) 修改政策草案(6) 报批政策草案(7) 公布政策文件130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环节。131中国古代的藏书楼时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采访理论,其中求书之
13、道有八论是我国古代有关藏书建设的经典系统论述,是宋代著名目录学家(郑樵)提出的。135藏书状态稳定理论:“藏书稳定状态理论”是1975年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公布的阿金森报告(The Atkinson Report)提出的理论,其要点是,图书馆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时,不应无限制地继续发展其藏书的数量,而应该控制藏书增长的速度,使藏书整体在一定时限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稳定状态理论又被称为“零增长理论”。140国外选书理论的主要流派:价值论的代表人物杜威,需要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普尔克特)。综合计分法的提出者麦考文。140早在17世纪,法国的诺德在(关于如何创办图书馆的意见)艺术中专门论
14、证了选书的问题。144肩负国家总书库职能的国家图书馆,在进行电子出版物采访时遵循的原则:针对性与可靠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延续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150高校图书馆对文献采访的要求有那些?重点系统入藏专业及与有关专业教学科学研究用书多层次按比例入藏学生教学参考用书全面广泛选择入藏课外阅读用书155各类中外文书刊的(书目)是文献采访的重要工具,是图书馆文献采访人员进行图书评价选择和审定的重要依据。16917图书文献采选流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选书阶段、(订书阶段)、(验收阶段)。175图书馆复本配置的关键是必须处理好(图书品种)和复本之间的关系。176确定藏书复本量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如:
15、选择题,确定藏书复本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A图书的质量B图书借阅制度 C图书有效期D现实读者数E图书的类型与价格184(开放存取期刊)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新型网络信息资源,允许用户免费、无限制的使用。186国内外期刊评价体系:国际上:EI,SCI,SCIE,CA,SA,国内:CSCI,CSSCI,,195期刊的(使用频率)是反映读者阅读倾向的重要指标。195.期刊的(使用频率)是反映读者阅读倾向的重要指标。196期刊论文的(被引用率),经常能反映出期刊的重要程度。197文献的赠送与交换的意义与作用(一)文献交换和赠送能弥补经费不足,缩短获得文献资料的周期。具体体现在:1.可廉价或
16、免费获得文献,节省购书经费。2.缩短获得资料周期,提高文献使用价值。(二)可有效获取国内外一些珍贵和难得文献,补充馆藏文献资源。图书馆通过文献交换和接受文献赠送的方式,能积极获取国外一些有价值的非卖品或限制流通的内部资料,不仅为充分利用国外的信息资源提供保证,而且还使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更为丰富。(三)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建立友好馆际关系。通过国际文献交换和相互的图书赠送,可促进相互了解,加强信息交流,扩大视野,促进各国、各地区图书馆间的协调合作,加深友谊,保持良好的关系,并获得大量珍贵的外文资料。207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为存储方式,以电、磁、光介质为媒体形态,以多种符号
17、形式(图文声像)记录信息内容,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208电子出版物的类型:下面各项中属于按照电子出版物载体的形态划分的有( )A只读光盘 B照片光盘 C集成电路卡 D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E全文型电子出版物232开放存取:开放存取是指通过公共网络免费获取所需要的文献,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检索论文的全文,或者对论文全文进行链接,为论文建立索引,将论文作为素材编入软件。或者对论文进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方面的任何限制,除非网络本身造成数据获取的障碍。233开放存取期刊与
18、传统期刊及与电子期刊的区别在于其(访问权限)与访问方式上.。24424馆藏文献的组织整理包括两个阶段,即馆藏文献的(有序化)阶段和馆藏文献的(优化整理)阶段。251从文献形式方面进行组织的方法是指根据文献的外部形式特征和物质形态特征进行组织与整理的方法。常见的组织方法主要有()A出版形式组织法 B载体形态组织法 C时序特征组织法 D地序特征组织法E内容特征组织法257三线典藏制的理论依据是美国图书馆学家特鲁斯威尔总结的馆藏文献利用的二八率 258馆藏文献排架方法中的内容排架法和形式排架法分别包括哪些内容。261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原因与意义。(一)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原因1.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19、文献的使用寿命愈来愈短,致使很大部分文献的利用率很低乃至完全失去使用价值。这是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本质原因。2.文献数量急剧增长,使图书馆出现“书满为患”的书库危机,这是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直接原因。3.图书馆服务任务或读者对象的变化,导致馆藏文献中会有一些不再符合本馆任务和读者需要的多余书刊,这是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又一重要原因。4.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图书馆收藏了一些与馆藏需要不符的多余书刊,对此,有必要加以剔除。(二)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意义1.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文献质量。2.活化馆藏文献资源体系,提高文献利用效率和图书馆服务工作效率。3.缓和书库紧张状况,有利于书库管理科学化。4.实
20、现藏书的重新发现与重新利用5.对整个图书馆业务工作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67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标准。掌握内容标准,外形标准。会判定。如:下列选项不属于内容标准的是()A内容过时陈旧 B内容不正确C内容重复 D内容污损缺页269数字馆藏:又称电子馆藏,“是指电子信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通过一定的方式(如购买、租用、自行开发、建立镜像、链接等),提供给用户使用的电子信息资源,这些电子信息资源既可存储在图书馆中,也可存储在图书馆之外。270数字馆藏的特点有哪些?272数字馆藏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数字馆藏的(长期可靠存取)问题。272数字馆藏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有(1)载体寿命问题(2)技术更新问题(3
21、)数据格式问题(4)安全防护问题282对图书馆虚拟馆藏的质量评价?如选择题,对图书馆虚拟馆藏的质量评价,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A信息选择质量B信息选择数量 C信息组织水平D信息加工能力 E信息存储能力287(信息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广泛开展的根本原因290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原因有哪些?(一)文献信息数量的激剧增长与图书馆有限收藏能力的矛盾加剧(二)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与图书馆满足需求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三)网络环境使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协调变得更为必要和迫切。(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藏书与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29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1信息
22、资源共建共享有助于减少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和遗漏,形成各具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系统的保障能力;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建设模式,加强特色馆藏建设各馆资源优势互补,国家信息资源宏观体系整体功能增强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国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能够得到最优化使用;经费能集中购买本馆分工采集的那些能够体现本馆重点与特色的学科与类型刊资料或数字化文献,避免将经费分散在利用率较低的文献上,从而使经费能够得到最优化的使用。3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存在一方面资源匮乏,另一方面资源无人利用的状况。通过存取的方式共享各图书馆
23、的信息资源,既提高读者满足率,又提高资源利用率。4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消除信息鸿沟,实现信息公平。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是一种基本人权,是我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图书馆是国家和政府为保障公民的这种权利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安排,而信息资源共享则是图书馆实现这一制度目标而选择的一种机制。299学科信息门户:又称为“学科门户”,“学科导航门户”,向用户提供某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中由图书馆员精心挑选和组织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一站式”导航和检索服务。300文献传递服务是应使用者对特定已确知的出版或未出版文献的需求,由图书馆或商业服务单位等资料供应者将需要的文献或其代用品在适当的时间内,以有效的方式与
24、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服务。”303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的定义可概括为: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书馆为主体,联合相关信息资源系统,为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图书馆联合体,是一个非盈利的正式组织。314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一)图书馆联盟大大降低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成本,为图书馆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二)图书馆联盟改变了依靠单个图书馆解决文献资源保障率的状况,建立了信息资源联合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三)图书馆联盟有效地克服了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性障碍,是我国图书馆宏观管理领域的制度创新;31
25、6信息资源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316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各类型的信息机构协调合作,根据统一的规范,建立一个集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存储、传递、开发和利用于一体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323法明顿计划: 美国20世纪最为著名的文献资源建设协作计划,又称美国图书馆合作藏书计划。1942年制定,由美国60多家研究图书馆负责人在康涅狄格州的法明顿市召开会议,各图书馆自愿联合采购世界各国出版的有价值的文献,以保证国外有用出版物的全面收集入藏,并将所收集来的文献编入国会图书馆的联合目录,提供互借与复制,从而达到资源共享。32
26、7(OCLC或者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是世界上发展最早、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图书馆网络。3331957年9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57次会议批准颁布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标志着我国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33620世纪90年代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区的重大进展的标志事件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正式启动。33620世纪90年代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区的重大进展的标志事件是(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正式启动。337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是全国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收藏和服务中心,其简称是CASHL。340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1)适合国情原则2)便于获取原则3)渐进发展与适度超前原则4)讲求效益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