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知识讲座,主讲人:丁喜立 海天教育集团高级讲师,为什么要考研 考研流程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考研科目的设置 考试大纲 具体应该怎样考研 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如何复试,为什么要考研,1.学术追求 2.逃避就业 3.为了好就业 4.无奈之举 5.改换专业 6.为未来增加一个筹码 7.升职发展 8.回归校园 9.无事找事 10.学历情结,考研流程,考研程序,1.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2.先期准备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复习中,一定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3.报名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
2、考的学校,也可以异地报名。,4.初试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5.调剂春季开学后1、2周,成绩差不多就出来!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联系,实在不行就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6.复试复试一般在5.1前后,过去一般是等额面试,现在基本上都已改成差额面试。要精心准备面试,在面试中要有一个自信,从容的心态。7.录取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
3、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计划内和自筹的区别(所谓计划内和计划外,实际上就是公费和自费)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区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
4、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类研究生在招生及调剂时按照“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原则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分数标准。国家在确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时,将统筹考虑前期计划和新增专业学位招生计划需要,确定统一的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另行制定标准)。,研究生培养机制: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通过学校内部统筹规划和使用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导师部分研究经费和其他资金,构筑新的研究生奖励体系,增加对研究生奖助,强化导师责任,突出强调导师应该在研究活动中培养人才。远远高于培养机制改革前的各项奖励和资助。,考研科目的设置,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考试大纲,政治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5、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必答题为90分,考查范围包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约22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约20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约18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约20分 形势与政策约10分 (以每年的考试大纲为基础),题型比例 选择题I(在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约16% 选择题II(在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约34% 分析题 约50%,英语大纲要求,词汇 1)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2)受到当今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本大纲 词汇表应不断进行研究和定期的修订;3)全国硕士研究入学英语统一考试是为非英语专业考生设
6、置的。考虑到交际的需要,考生还应 自行掌握与本人工作或专业相关的词汇,以及涉及个人好恶、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词汇。,语法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大纲没有专门列出对语法知识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听、说、读、写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语法知识学习,以求考生在交际中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完型填空该部分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等。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在一篇24028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
7、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阅读理解A 语言技能: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还应能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资料、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8.区分论点和论据。,阅读理解B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
8、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阅读理解 C翻译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疑问准确、完整、通顺。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写作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30分。A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考生在答题2上作答。总分10分。B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一篇160200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考生在答
9、题卡2上作答。总分20分。,数学,数学一 分值分配:高数占56%、线代占22%、概率占22% 题型结构:选择题8小题、填空题6小题、解答题9题 考试范围 不变,数学二 分值分配: 高数占78%、线代占22% 题型结构:选择题8小题、填空题6小题、解答题9题 考试范围:每年几乎无变化,只有个别地方说法稍有差异。,具体应该怎样考研,1 是否一定要与导师联系 2 如何做好考研的总体安排 3 怎样选择好复习资料 4 怎样安排各科目的复习 5 如何安排有效的复习方法 6 如何有效地安排复习时间 7 何时开始复习 8 复习传统科目应注意哪些问题 9 专业课应该如何复习 10 如何有效地复习形势与政策 11
10、 复习期间如何保持充沛精力和体力,是否一定要与导师联系,与导师的学生联系有必要的,对导师的研究领域、近期主要成果、该学科有价值的参考文献,甚至导师的出题方式都十分清楚,所以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许多宝贵的信息。写一封简历给导师,简历中写明你的科研成果,导师也许有兴趣见你。如果考试分数不够,也不能被录取。学校对有些专业要求填报导师名,所以这些专业的考生要提前和导师联系。,2 如何做好考研的总体安排,有强烈的自信心。考研准备时间一般至少长达5个月,有的还会更长。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心,不但不能承受考研所固有的精神压力和各方面的干扰,而且还会胆小怕事,庸人自扰,增添不少烦恼,干扰复习工作的正常进行; 要做
11、好物质、人事等各方面的安排,尽量减少后顾之忧,以平和的心态进入复习; 要制定一个复习计划。考研需要复习的功课很多,功课之外的事情也千头万绪,不形成一个计划,凡事靠临时决定,难免顾此失彼。,3 怎样选择好复习资料,开始复习前,最好能搞到近几年的考试样卷与指定教材,以及当年的招生简章。根据样题分析考题特点,出题形式,拟定该门课程的复习思路与复习侧重点,根据招生简章,弄清所报考专业备考的教材。公共课程在考研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政治英语辅导教材一定要用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发的大纲与复习指南。 选准专业课参考教材,复习时才能有处下手。各专业的历年考题汇编中指定(简章和考题汇编一般从招生单位研招办都可购到)。复
12、习的重点当然是指定的专业课参考教材,同时参考其他一些相关的专论和文献。因为专业试卷中,会有12道题测试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部分题,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 每套考研参考书都会将知识点按照当年的考试大纲罗列出来,差别只是在编者的风格和综合能力上。因此,只需选准一套考研参考书即可。挑选参考书时仔细比较,看哪位编者的风格更适合自己就行。,4 怎样安排各科目的复习,研究生考试总共4门。对这4门功课的重视程度应该相同,但在复习应考的不同阶段则要有不同的侧重。备考前期最好重点复习英语和数学。政治和专业课可以安排在考试前夕的冲刺阶段。应届毕业生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可用一年的时间攻完英语后,大四第一
13、学期,也就是临近考研的前半年,基本上不再让英语唱主角,而是把绝大部分时间让给政治和专业课。 英语是研究生考试的关键。多看一些英文读物,不要局限于课本或参考书。因为阅读能力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且考试中阅读部分所占比重也最大。如果时间较紧,则以做练习题为主。根据经验,英语习题不能只做一遍,应该在过一段时间后再做,重复练习几遍,掌握的知识才会牢固。,政治考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活学活用。 专业课由各高校独立命题,因而各具特色,不可一概而论。惟一的方法是,尽早把往年的考题拿到手,认真分析,摸清出题思路,从而把握复习重点。由于专业课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适当看一些教材和复习参考书之外的
14、专业书籍、专业期刊也很有必要。在复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觉得该看的内容太多,而学习的效果太差。有时前几天才看过的东西转眼就忘了,因而很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记忆力。其实,这还是功夫不到。要多重复,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甚至十遍。除了按既定目标苦下功夫外,别无他途。,5 如何安排有效的复习方法,考研最忌不讲究学习方法。 具体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备考时,第一阶段采用各个击破法,第二阶段采用全面推进法。无论哪种学习方法,有两点非常有效:一是反复,温故而知新;二是做好笔记,使各知识点脉络清晰,事半功倍。 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什么方法以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优势科目上多下功夫,力争取得好成绩,也不要忽视自己的
15、弱项。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保证各科分数均达到国家标准,总分上一个新台阶。,6 如何有效地安排复习时间,制订一个完美的复习计划,按进度完成复习内容。 备考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因此必须制定一个长期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也必须切合实际,联系自己的专业进行。 在大三这一年里,都可以把时间用在英语学习上,多做阅读,强化英语水平。因为英语学习不能搞突击,只能靠日积月累逐渐地提高。政治课的复习可以往后挪,至临考前4个月复习政治都来得及,因为政治课可以搞突击性背诵、记忆,这是由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 专业课,平时就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本专业的杂志,期刊,了解最新学科动态。同时适当安排时间复习专业课,以便理
16、论与实际相结合。,7 何时开始复习,准备越早越充分越好。 最好能够找到历年的考题,分析一下出题的特点和考查的重点,作为复习的指导。 最好能到所考院校听听课,看看相关内容的笔记,这类考生一般着手应更早,往往提前两年就应该开始着手了。准备时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基本状况、所考科目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基础好的可稍短,基础差的则应较长,由于目前考研竞争非常激烈,一般最少要准备34个月,有的人甚至提前一年退职准备应考。跨专业考生从什么时间开始准备,也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本专业一学期、跨专业两学期时间应该是足够的。,8 复习传统科目应注意哪些问题,(1)统考科目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其考试大纲是指导命题的
17、法规性文件,也是命题的唯一依据,它规定了考试性质、考试方法、考试用时、试卷分类、各卷种适用的招生专业、题型及题型比例、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以及各科内容在试卷中的占分比例,并向社会公布样卷。考试内容不会超出大纲的要求。所以,考生复习统考科目一定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依据考试大纲进行系统复习。(2)一定要正确理解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试要求。考试要求也就是考试目标,它反映了这项考试对规定的各项考试内容考核程度的要求。考生要把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结合起来,不仅能明确考试的范围,而且应知道考试的要求和考核的程度。,(3)政治理论课的复习,要注重对基本理论观点和相应知识内容的理解,切忌单纯的死记硬背。(4)全国统
18、考科目没有统一的参考书,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以考试大纲为依据,编写了一系列统考课的应试复习指导书,国家教育部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处每年也组织编写一本政治理论课复习的指导。,(5)由于外国语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平时的积累,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在统考科目中是比较难的一门,历年来外语的及格率一般都比较低,因此建议外国语的复习应早开始。但参加一个较好的辅导班对于在短时间内提高应试能力,回避一些常见的误区还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6)在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应做几套全国统考试卷和全真模拟试题或往年的统考试题,并且进行三小时闭卷模拟训练。这样就可以了解答各部分试题所用的时间和本人的障碍
19、所在,并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掌握好答题节奏,做到正式考试时不慌不忙,心中有数。,9 专业课应该如何复习,1.非统考科目一般没有考试大纲,但是招生单位一般都指定了复习参考书,应当按的如生单位指定的复习参考书进行复习,切不可盲目复习。如果招生单位没有指定复习参考书,应设法了解一下该招生单位本科生学习这门课时使用的教材,依据该教材进行复习。2.复习时要注意尽量先全面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不要盲目猜题。在掌握了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再考虑拓展知识面。及时总结、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多做笔记进行专题整理。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为自己列举出一系列问题,然后从教材及专业杂志中整理答案。
20、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分析历届试题,发现其规律,把握出题老师的思路,根据题型,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会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经常翻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杂志、期刊,关注专业动态。还要注意对所报考学校所持学术观点尽可能了解得深一些,多一些,倾向性强一些,否则就有可能在考试批卷中吃亏。因此在考前要多注意搜集一些有关报考学校的教材、著述、文章,这对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十分重要。,10 如何有效地复习形势与政策,应付时事政治考试首先要弄清它的命题方式。时事政治一般是由两个问答题和若干选择题构成。其中,问答题是国内、国际重大时事各一件,这两个题占的比重较大,如
21、果抓住了它们,时事政治考试的任务便完成了一大半。应该说,这两个题是比较好抓住的。因为它总是以国内国际比较重大的事情为对象,考察考生对它的背景、过程、成果、国内国际影响等几个方面的了解,决不可能涉及偏僻的事件或人物。对此考生应有充分的信心。,11 复习期间如何保持充沛精力和体力,考研要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很多考生的经验,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对于取得考研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考生在考研准备期内对体力进行合理分配,在考前将体力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备考期间,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加强身体的锻炼,以保持精力、血气流通为主,不宜太剧烈。复习越紧张,越要加强锻炼,同时参加各类活动一定要适度,也绝对不要熬夜,
22、一定要注意休息;二是要注意饮食,备考期间消耗精力巨大,营养一定要跟上。,八 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1、以专业定学校 2、以兴趣定专业 3、选专业看需求 4、备考难易程度 5、如何选择报考院校?,1、以专业定学校 从专业角度选择学校,还是从学校的角度选择专业?通常来说,考生在考研报名时,首先会选择好学校,其次会选择差点学校的好专业。 在此建议考生,在定报考院校时,先选定专业,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学校。因为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考生报考时选择的专业可能会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产生重大影响,并伴随自己终身。,2、以兴趣定专业 那么考生应该如何选定专业?考
23、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兴趣,自己对什么专业最感兴趣,对什么专业了解最多,对哪方的研究领域最擅长,以后想从事哪方面工作。兴趣是内在驱动力,是内因,最能调动起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所报考专业是否有基础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有些考生所报考本科所学专业,而有些实力不俗的考生凭着自己对某些学科的兴趣选择跨学科报考,这些都值得提倡。,3、选专业看需求 社会需求也是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的因素。有些研究生专业虽然社会认可度高,但随着该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需求就会呈现递减趋势,考生毕业后的就业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考生在选择社会评价较高的专业时,也要考虑社会需求,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社会需求是否平衡
24、。 从近几年的报名情况来看,考生多集中于计算机应用、通信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待遇高、需求大,但社会需求量较前几年明显“缩水”。一些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专业,如信用管理专业、资产评估专业等,却悄悄地“火”了起来,社会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4、备考难易程度 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一、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 二、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单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招生单位去;二是原单位太热门了
25、,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单位。 三、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 四、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5、如何选择报考院校? 质量高低 在质量高的单位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使三年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判断质量通常
26、可以看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单位近年来学术成就等。名气大小 名气往往是质量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而且,响当当的单位,通常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研究,也有利于就业。 竞争态势 各招生单位由于质量高低、地理远近的缘故,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可能相差很大,竞争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自己的实力,可以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那么,考生到底如何确定报考专业和招生单位呢?我们认为,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始终的,是两个关键的要素:考生自身的意愿和条件;完全而充分的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报考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专业选择留守,还是跨考? 继续留守本专业,还是跨考新专业? 无疑,考研选择本专业的把
27、握性要大得多,也容易得多,因此,考研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客观上讲,跨专业考研的成功的比例相对是较小一些的。一般而言,除非是特别想换专业,并且对你所感兴趣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和功底,放弃本专业选择跨考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毕竟放弃,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新的学科知识、新的学习方法,不是你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能掌握并运用自如的。因为面临种种这样的情况,跨专业考生会处于劣势。因此,你所选择的新专业最好是曾经修过的第二学位。总的说来,平时关注较多,或者与本专业关联性很大的专业,复习起来会比较轻松容易,跨考的难度也不会很大。但是一般来说,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应更早作准备,以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因为,俗话说,“隔行
28、如隔山”。因此需要在专业课上面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弥补自己同本专业考生竞争的劣势,从而取得最后的成功。,1、经常浏览网页了解考研信息,选择几个比较好的综合性考研网站,经常登录你所关注的大学的网站。搜藏一个好的考研论坛,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要十分清楚考研的相关政策、流程,报考学校和专业的具体要求,不清楚的要打电话询问。 2、必须透彻地研究真题。要购买一套解析详细的真题,多练、多研究,参透命题人的思路。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全都要吃透历年真题。 3、购买一套适合自己的辅导书。英语的词汇、阅读、写作是否要分别买书?依个人情况而定。数学买一本综合辅导书、一本习题书。政治最好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专业推荐书目要查清楚,历年真题也要买到。,4、是否购买当年的考试大纲?自己决定。 5、是否报考研辅导班? 6、建立起自己考研的信息渠道。网络、老师、同学、师兄、家人等等。 7、组建考研联盟。 8、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如何复试,与报考导师多沟通 找老师联系,最好报考老师曾经就读的学校、专业 复试前最好到报考学校去主动沟通 复试时对于不懂的问题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应主动请教 复试时应多展现自己优势一面 最好让导师指导一下如何复试 到报考学校,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热情一点,祝同学们成功!,